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美国时代杂志的第一个中国人

2023-02-21 02: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国时代杂志的第一个中国人

民国12年,即公元1924年,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达到了人生的巅峰,9月8日,吴佩孚的半身照被美国《时代》周刊印在了封面,吴佩孚因此成为中国首次亮相《时代》周刊的中国人。

《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吴佩孚照片

不仅如此,在《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吴佩孚照片的下面,还配有了“中国最强者”的字样。很显然,在当时美国人看来,吴佩孚就是中国最强大的人,他也被认为“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军事强人。

此时的吴佩孚,的确不负中国最强者的称号,在吴佩孚的率领下,直军先在直皖战争中击败了长期把持北洋政府的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随后又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击败了东北王张作霖。

吴佩孚

袁世凯死后的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中国割据一地,做起土皇帝的军阀数不胜数。而在诸多军阀之中,有三支占据地盘最广、实力最强的军阀,他们分别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和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

从直系的首领也可以看得出来,吴佩孚并非始终担任直系军阀的首领。事实上,吴佩孚在北洋军阀内部只能算后起之秀,当北洋三杰声名鹊起的时候,吴佩孚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不名一文,直到1906年,他投奔了尚在北洋三杰之下的北洋军第三镇统制曹锟,才逐步受到了曹锟的赏识重用,开始了崛起之路。

进入民国之后,吴佩孚才充分的发挥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正所谓“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在吴佩孚的指挥下,直军的一系列辉煌的大胜,奠定了中国第一强军之名,吴佩孚也因此被人称为常胜将军。

先后击败皖系段祺瑞和奉系张作霖之后,虎踞洛阳,坐拥几十万精锐大军的吴佩孚志得意满。此时的中国虽然依然军阀遍地,但是,在吴佩孚看来,却并没有哪一个军阀能够威胁到直系的地位。

北洋三大军阀

东北王张作霖龟缩关外,是手下败将,坐拥数省地盘的皖系已经灰飞烟灭。其他如西南军阀、西北马家军、山西王阎锡山、四川诸多军阀等等,虽然有一定实力,但却守成有余,进攻不足,根本无法阻挡直系大军。因此,吴佩孚决定武力统一全国,提出了“法统重光”、“废督裁兵”的口号。

这样无异于削藩和武力统一的做法,自然激起了全国各地军阀的共同反对。而退回关外养精蓄锐已久的张作霖则再次出关,与吴佩孚爆发了第2次直奉战争。

然而,令吴佩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2次直奉战争直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而且,直军之败,不是败在奉军强大的战斗力,而是祸起萧墙,被同属于直军的冯玉祥等人临阵倒戈,切断了大军的后路,最终导致直军主力不战自溃。吴佩本人孚被迫率领数千残兵乘坐军舰逃往长江流域。

东北王张作霖

第2次直奉战争失败之后,吴佩孚的北方地盘以及数十万精锐大军被一扫而空,而没有了这些,吴佩孚的武力统一全国梦想,自然也灰飞烟灭。吴佩孚登上时代周刊,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刻,没有享受多久就迅速跌下。

在此之后,虽然吴佩孚东山再起,再次占据了两湖地区和河南等地,但是,此时吴佩孚的直系实力已大不如从前,吴佩孚也没有了武力统一全国的底气和锐气。

而且,重新占据两湖地区没多久,还没喘过气来的吴佩孚,很快就开始面临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在革命意志坚定、士气高昂的北伐军的打击之下,直军很快灰飞烟灭。吴佩孚也成为了众多下野的北洋军阀之一,再没有机会复起。

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是谁?

吴佩孚 1924.9.8一个中国军阀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 WU ”(吴将军)“Biggest man in China ”(中国最强者)“吴将军”就是吴佩孚。照片拍得很艺术,光头吴佩孚身着戎装,脸微微朝左,两眼炯炯凝望前方,看上去踌躇满志、胸有成竹。“将军”在这里译为“大帅”更为妥帖。因为,当时人们更习惯于称吴佩孚为“吴大帅”,与他对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则被称作“张大帅”。其时,吴佩孚作为一代枭雄,威名正处于巅峰。他所控制的直系势力,北至山海关,南到上海,影响着大半个中国。1924年9月8日这一期《时代》出版时,在中国南方的上海,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为争夺这座城市的控制权,正在展开激战;在中国北方,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为取得北方的控制权,第二次直奉大战一触即发。在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吴佩孚率领直系军队大获全胜,奉系军队撤回关外。此次吴佩孚再度坐镇北京,调遣25万大军与奉系交锋。即便远在美国,《时代》也很清楚吴佩孚作为直系军队统帅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分量: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握有重兵、左右政局的举足轻重的强者。正是在此背景下,世界关注着中国,也关注着吴佩孚。“吴大帅”就这样成了《时代》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

中国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人是谁?

第一个上美国时代杂志的中国人 吴佩孚只在北京落了落脚,拂了拂征尘,即引兵回到了洛阳。一位在中国多年的日本军部间谍望着吴佩孚的背影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个叫铃木贞一的大特务写道:我认为吴佩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获胜的中国将军都是进入北京大逞威风,但吴佩孚却不声不响径自领兵回到河南洛阳。一个传统思想哺养的军人,能在众望所归之际战胜自己的权力欲,舍名利而不取,实在不易!北洋时代,这样的人绝无仅有;即使漫漫数千年中国史,又有几位胜利者能舍弃近在眼前的权力巅峰而不登?
  倒不是吴佩孚只会打仗不晓政治,这位初登政坛的军人的政治主张当时亦博得广泛喝彩:他主张,立即举行“国民大会”???今后所有国事,悉由国民大会定夺!国民大会的代表由农、工、商、学四界组成,自下而上推选,由省至中央,这便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吴氏的“国民大会说”赢得了在野政治势力的热烈赞同,从当任的黎元洪总统到南方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都多次公开表示拥护“国民大会”的召开。吴佩孚的“治国策”既像西方的民选制度,又颇具中国特色,按说该大得人心并大行其道呀!那时,他忠心不贰的老上级曹锟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非要坐到大总统的宝座上过过瘾。尽管吴佩孚极力反对,但老曹还是以行贿议员的卑劣手段当选新一任总统。远在洛阳的吴大帅却一筹莫展。
通电保护故宫
  读过四书五经的吴佩孚,不独对外立场坚定,对内也爱憎分明。知道吗?让我们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故宫得以保全,竟与吴氏的一声断喝有关??若不是他旗帜鲜明的反对,紫禁城里最精华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怕早被所谓的西式议会大厦所取代!那时,挤在宣武门内象房桥国会厅(现为新华社内部小会场,近代中国议会政治的肇始之地)里争吵不休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们简直昏了头,居然要拆除紫禁城三大殿,在其废墟上另建议会大厦!洛阳吴大帅惊闻此讯,立马直接把一封电报拍给了大总统、总理、内务总长、财政总长四位,而偏偏不给当事者???参众两院院长!电文依然是掷地有声的吴氏风格:……何忍以数百年之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务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国之瑰宝。无任欣幸。盼祷之至!各报刊登载了吴氏通电后,颂扬吴帅之声鹊起,抨击国会之议潮涌,“保存此大地百国之瑰宝” 的威严号令让始作俑者噤若寒蝉,故宫三大殿方幸免一劫??“大地百国之瑰宝”与“世界遗产”实为同一个词。
  失败也要“坚持原则”
  吴佩孚最终成为悲剧人物,表面看来,是部将冯玉祥害苦了他,冯于阵前的反戈一击令吴猝不及防应声落马,随之遭乱蹄践踏以致终身亦未能复元;但更深一层原因,是曹锟连累了他,曹锟的贿选致使中国政坛更加纷乱,国内局势更加动荡,人神共愤,终使直系功败垂成,吴佩孚的武力统一中国之梦也成为泡影。
这是最早的一个封面,期刊时间是1924年九月八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下面的小字说明为:吴总司令。“General Wu“不知时代杂志为何选择他作为封面,可能是为了关注当时的直奉军阀大战吧。

最早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是谁

吴佩孚是最早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他出现在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时,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WU(吴将军)“BiggestmaninChina”(中国最强者)。此时吴佩孚作为一代枭雄,其威名正处于巅峰。他所控制的直系势力,北至山海关,南至上海,影响着大半个中国。

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是谁?他后来怎样了?

晚清覆灭之后,中国走向了分崩离析,整个民国都是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当中。在这种局面下,列强们为了保护在中国的权益不得不选择扶持内地军阀。这些军阀在自己统治的地区内又有钱,又有地,可以说是名义上的“土皇帝”。

虽然已经是民国了但是这些军阀的思想和封建社会的诸侯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掌握权力之后,就开始不断的扩大地域,压榨百姓,欺男霸女。

可以说,这一时期百姓们的生活与晚清时候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在众多列强当中,有这么一位列强,他不贪财,不好色堪称民国军阀中的“清流”,他还曾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他就是吴佩孚。

避难京城

吴佩孚是山东蓬莱人,他的父亲在当地做一些小生意,虽然算不得大富大贵,但温饱也称得上是有保障,虽然是一位小商人,但他的父亲却心怀民族大义。在吴佩孚出生前,父亲曾多次梦到戚继光走进了自己的家中,为了表示对英雄的敬仰,也为了彰显对孩子的期望,他便以戚继光的字“佩玉”,为自己的孩子起名。父亲希望他也能进入朝堂保家卫国,出于这一期望,在吴佩孚6岁那年就被父亲送到了私塾读书,他从小就勤奋刻苦,成绩也名列前茅。

可是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病故,父亲的去世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随着经济支柱的离开,还是少年的吴佩孚不得不想尽办法赚钱养家,当时登州水师正在招收学兵,学兵每5天训练一天,每月二两四钱。这可当时水师要求学兵的年龄必须在16~20岁之间。吴佩孚想尽办法虚报年龄,成功进入水师营。

1858年,外国商船进入登州港,鸦片是当时的合法商品。很快整个县城饱受鸦片荼毒,吴佩孚也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大烟鬼。

当时的烟馆是分为雅间和普通座的,穷困的吴佩孚能在普通空间里面吸烟,一天他烟瘾发作,但是普通座人满为患。心痒难耐的他与富商翁氏商量想要借一下他所包下的雅间,还没有过完烟瘾,他就被翁氏一脚踹出了房门。这他极其生气,于是便联合当地十个落榜书生大闹翁府。得知翁氏告官后,他连夜逃往北京,在北京他靠替人算卦为生。

1898年,淮军扩招,或许是想起了之前的学兵的生涯,吴佩孚决定弃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北洋之星

吴佩孚虽然当过学兵,但由于吸食鸦片,他的身体早已瘦弱不堪,只能去负责后勤工作。一次意外让幕僚郭梁丞发现他其实是个秀才,一番交谈后二人极其投缘。在郭的推荐下,他进入保定陆军学堂学习。

不久,吴佩孚被调入了中日联合创办的混合侦探谍报队,在谍报队中他多次立下大功,日俄战争结束后,他被派往吉林,在这里他与曹锟相结识。当时,曹需要用一张东北地图,但是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有,只有吴手中有一张自己绘制的地图。

1912年,多省宣布独立,曹锟受命攻打山西新军,途中部分军队准备造反,吴佩孚及时发现。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之后,就开始准备复辟,曹锟对此表示支持,但吴佩孚却对此举颇为不赞成,曾对曹多次劝说,可惜曹沉迷至其中。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引发了护国运动,在这一战争中吴佩孚又救了曹锟,曹锟感激不尽。

1918年2月北伐时,吴佩孚代率领大军连连攻克了越州、长沙等湘中重镇。按理说,立下最大功劳的吴佩孚应该得到最大的奖赏,但是段祺瑞却把湖南督军的宝座给了自己的心腹,只给了吴佩孚一个虚衔。

同年六月,吴佩孚带领军队攻下了衡阳之后,便拒绝下一步行动。段曾多番拉拢他,但吴佩孚不为所动。自此,直、皖两派公开分裂,曹、也成为了直系代表人物,直系集团发展迅速。

声名鹊起

五四运动爆发后,皖系军阀主张签订《巴黎合约》,直系军阀坚决反对。吴佩孚通电徐世昌表示了自己坚决反对的态度。不久,北洋政府对参与运动的学生进行了大肆逮捕,吴佩孚得知后立即通电总统要求释放学生,他的这一做法深得国人认可,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富有胆略的爱国军人,在这一光环的笼罩下,直系集团声望剧增。

1923年,北京政府召开国会,但是由于场馆过于狭小,于是便想要拆除故宫最大的三座宫殿,改为完全的西式议院,吴佩孚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立刻给中央各大领导发送电报,坚决阻止,当时国内的各大报刊争相报道他的通电内容,全国上下坚决拥护他的做法,由此三大殿得到了保护。

1924年,吴佩孚以登上了《时代》杂志周刊,在当时的西方国家看来,把控着军队且正在崛起的直系代表人物他才是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人物。

巨星陨落

就在他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一周后,张作霖借口反对江浙战争,发起进攻,吴佩孚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迎敌,他手下的冯玉祥突然带领3万大军撤军。与此同时,冯还发动政变,推翻了直系政权,这令他悲痛不已。

这场战争结束后,吴佩孚率领2000残部败走天津,想要借水路逃到南下。沿途,他遭到了追击,在生命攸关之际他逃到了租界,这才得以保住性命,有人建议他向洋人求救,但他认为这有伤国体于是拒绝了,在此期间他曾遭到多次暗杀。

1926年7月,吴佩孚致电杨森请求庇护,至此他结束了自己4年的流亡生活,同年,受张学良的邀请,他来到了北京。“九一八事变”后,吴佩孚通电全国揭露了伪满洲国的本质。1939年12月,吴佩孚因为牙病复发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猝死。抗战胜利之后,民国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