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家庭医医生杂志2020

2023-02-20 22: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家庭医医生杂志2020

杂志《家庭医生》 与 《家庭药师》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是不是只要订阅其中一本即可?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主办,是一份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读物。经过27年的潜心耕耘,《家庭医生》在行业和民众心目中建立了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家庭医生》期发行量连续24年超过100万份,在世界行业期刊排名中居第11位,在全国科技期刊中居第1位。《家庭医生》是我国健康类媒体第一品牌。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除创办了《家庭医生》上半月刊、《家庭医生》下半月刊、《家庭药师》、《分子诊断与治疗》等科普和专业期刊外,还推出了健康科普系列丛书和众多数字出版类型的产品。

总之,《家庭药师》是《家庭医生》系列刊物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订家庭医生杂志一年要多少钱?

半月刊,每期5元,全年120,46-126还有增刊,全年20元,6、12月出版,46-274还有合订本,全年120,46-271

家庭医生是不是核心期刊

家庭医生并不属于核心期刊,每门学科的核心期刊都不同,如果是核心期刊在封面上会注有,看一下杂志封面便可知道

家庭医生在中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做到那些事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要求:2000个居民至少要配备一个全科医生,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而在中国,一个普通家庭医生能签到的患者只有国际标准的一半。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人数不达标,工作量却已饱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家庭医师组织(WONCA)提出的要求:2000个居民至少要配备一个全科医生,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讽刺的是,中国的全科医学起步晚,全科医生人数少,缺口大也是长期存在的行业现状,按理来说每个人应该肩负超过2000人的重任,但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
社区医院患者高频就医,以慢病为主
“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定价普遍过低,社区医生的服务费更低,这间接造成了患者低成本、高频的问诊行为。”医学界创始人CEO陈奇锐认为,经济杠杆仍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国外全科医生培训是精英教育,医疗水平和专科医生相当,能够诊断并治疗90%的疾病,而中国的全科医生则整体能力偏弱,加之医保政策的倾斜,某种程度上,社区医院变成了老年慢病患者开药的场所,而这是个相对高频、固定的行为。
就医缺乏标准流程,医生工作效率低且负担重
家庭医生到社区工作带厚厚的一摞纸,他们除了一部台式电脑外,没有任何信息化设备,所有不在办公室获得的数据都要再手动输入一遍。而在美国梅奥诊所的全科医生早就每个医生都配备了和医院系统联网的平板电脑,随时可以移动办公。
全科医生制度建立最早的英国,全科医生还有一套强有力的临床路径指南。这套指南由国家医疗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ion of Clinical Excellence,NICE)来制定,而NICE是世界最顶级的医疗研究机构。
好人生智能预诊分诊系统CEO汤子欧表示,全科医生工作的标准化程度高,涉及的知识面广。但相对英美两国的全科医生,我国的医生可谓“两手空空”,他们缺标准化临床路径的指导,也缺信息化办公系统的支持。
医生签约动机明显不足
其实除了客观工作流程上的问题,不可回避的还是主观动机上的不足。中国的家庭医生签约后,得到的签约费由社保支付,金额有多有少,但基本在每人每月10元上下。这个补贴力度相对澳大利亚、英美等国还是显得有些“形式主义”。
2016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在全国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家庭医生制度,要在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全人群的目标。对此,各地全科医生喜忧参半。喜的是,从患者角度考虑,签约后可以对患者健康状况有全面的、连续的了解,诊断和治疗的精度都能得到相应提高。忧的是,全科医生在原本的门诊工作基础上,又增加了长期监管社区居民健康的任务,如果不在工作质量和流程上大幅提升效率,人均10元左右的签约收益与增加的工作量不成比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