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2021时事热点论文500

2023-02-20 20: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21时事热点论文500

1、紧扣大数据“脉搏” 打造竞争新优势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阿里研究院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18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居全球第2位,仅次于美国。

2、时政热点、“一带一路”助力全球治理

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多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进全球有序、有效治理,是应对新兴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

3、校园食品安全就应严字当头

责任越清晰,落实越容易到位,校园食品安全决不能陷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怪圈,必须通过健全的长效机制确保责任始终清晰可见

4、期待更多的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阿扎胞苷等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

5、“一带一路”谱写美好未来新篇章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积极响应;

6、开辟一条道路 收获三大启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看这段历史,我们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一条道路、收获了三大启示。

7、时政热点、别让“雾霾”成为冬天的“标配”

14日开始,京津冀区域整体扩散条件较差,北京、石家庄等部分城市出现重度空气污染。气象监测显示,15日夜间至16日,受降水和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中部等地的霾天气减弱或消散。

8、“勤劳奖学金”具有导向意义

最近,一项新设立的“勤劳奖学金”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炸开了锅”。100名在热爱劳动、自强自立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奖,每人获奖金500元。

9、为世界谋大同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郑重宣示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解答时代命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10、给文物保护加上一道安全“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时事热点作文素材整理摘抄

高考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尤其是对一些近期发生的时事新闻热点,具体来看一下!

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危害极大

“只要堆砌几万字,通过答辩,就可以从‘博士生’变成‘博士’。这样的‘医生’有什么价值?”前几天,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记德在审阅了教育部抽样的一篇博士论文后,在博客上写道,这篇论文太糟糕了,他非常生气。陈记德教授的“对王冠的愤怒”不仅在当前的论文评论中暴露了许多问题。

论文是一个人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努力学习,诚实守信,是一个读书人生活的基础。如果这样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用古人的话说,真的是“温柔扫地”。需要注意的是,博士教育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既是对学校师生的责任,也是对一个国家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保障。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真正人才的人才,激发国家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都这样腐蚀学术殿堂,连最低的学术标准都不需要,连基本的学术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解决钱学森的问题了。

学习是一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态和人的心态。当人们忙于扬名立万,急功近利的时候,学术研究不可能有“十年坐冷板凳不写空句”的氛围。真正的学术尊严,在人们忙于搞名堂、敷衍了事的时候,是无法得到尊重的。当学术被当作摆设,甚至被当作商品交换时,一个国家的原创与创新就会遇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每一张“问题纸”,都是国民教育基础上的一条“裂缝”。如果有更多的“裂缝”,学术大厦就会土崩瓦解。

新一代人造太阳在中国的首次发射

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行器2米(HL—2M),首次在成都完成并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技术,为独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及中国核反应堆的建设。

中国制造,中国骄傲

中国制造曾一度被贴上“价廉质低”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增品种、强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使得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和提升。如今,中国制造不再是“大路货”的代名词,而是在全球高端制造产业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中国的高铁、核电等“大国重器”已经走出国门,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无人机、智能手机等饱含中国人智慧的创新理念与产品已风靡全球,这体现了质量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成为制造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中国制造成为中国骄傲。

热点时事评论(不得少于500字.内容要有深度)

时事评论:富士康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做什么

接二连三的自杀悲剧,让人们对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产生质疑。那种认为悲剧与企业文化无关的辩解,已经成为一种不好意思重复的谎言。如今富士康忙着查补阙漏,政府、学界和相关企业也介入调查。假如富士康及全社会不对这种管理模式有足够多的反思,做得再多也对那些濒临精神崩溃边缘的打工者没有帮助。

单就企业管理来说,资本可以是民主的,也可以是专制的。资本的特性就是逐利而趋,只要挣钱容易,哪种模式它都有可能去选择。世界的企业管理模式多种多样,既有平等亲和式的,也有等级森严式的。你完全可以说,就其本质来说,资本是冷血而专制的。在前现代的资本丛林社会,确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现代社会的幸运在于,资本只是社会权力的一种。无论它怎样专制,它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它将受到别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尽管资本的权力对政治权力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政治权力大过资本的权力,是一种文明的共识。比如,一个资本家可以用金钱去影响政客,但是他不能要求自己的员工必须投谁的票。此外,工作之外的思想自由、时间处置和个人隐私,都是员工的政治权利,资本不能去干预,甚至不能去收买。这就是《劳动法》要限制加班时间的原因。

人们说,只有在中国大陆,富士康才能做成“世界代工之王”。这并不是指员工人数,而是整个社会政治环境。作为一个纳税大户,它早已经超越了资本的权力,而拥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国家有劳动法,但是富士康仍然可以设计以加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管理制度;深圳有警察,但是要进入富士康工厂处理治安问题并不容易,工厂的保安基本上可以代劳;员工跳楼之后,心理专家会说自杀率还没有达到社会平均水平,政府官员则首先责怪媒体报道。

但是,如果有人因此说富士康没有过错,都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那就大错特错了。富士康及同类企业是这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权力运作的参与者,压制工人权利的合谋者和操作者。它从这个社会权力运作中,占了极大的便宜。有些制度并非因它而起,比如造成城乡二元分割从而产生大批廉价劳动力的户籍制度,但是它从中渔利。正因如此,富士康的管理制度才可以造成对工人精神世界的压制,让他们动辄走入死胡同。

如今富士康积极行动,又是做法事,又是从清华大学请心理专家,还要挂起150万张防跳网。这些举措都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甚至可能有负面效果。除了该做什么之外,最重要的是,富士康应该思考不该做什么——交出超出资本权力之外的权力,解除对员工的精神控制。平心而论,这本来是应该由政府来做的事。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的控制欲,而社会应该用更大的权力来限制它。但是,政府在资本面前的“亲商”姿态是公开的,一时难以改变。资本自身又是这种权力扭曲的合谋者和得利者,主动把社会的还给社会也是一种道义,而且是解决眼下困境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员工的精神世界可能会有更多的危机。

抽象地说,宜疏不宜堵是谁都能明白的道理。但是,放到具体问题中,富士康则很难跳出现状。员工的心理病因,主要来自企业的极端家长制控制。但是,家长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同样采取的是控制一切的办法,包括自以为对员工有利的举措。此时此刻,无为而无不为,让员工还原成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也许是对富士康最好的忠告。

时事政治相关的论文800字范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