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好投吗

2023-02-20 2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好投吗

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审稿周期6个月,请勿一稿多投。  2、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3、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  4、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5、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3.5页印刷页)。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表格用三线表。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新投稿的图片清晰度可稍低,能看清即可,待审稿通过后投修改稿时再提供清晰度比较高的图片以便印刷,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6、正文用五号宋字体,双栏打印,每栏23字每页45行。  7、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8、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  9、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10、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审稿期间作者可采用“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当前处理状态。在收到编辑部的录用或者退稿通知之前,请勿就审稿意见提出讨论。本刊审稿流程:收稿→分稿→一审→二审→三审→退修→发录用通知→审英文→待刊,其中在审稿的任何阶段未通过都会及时发退稿通知,以免影响作者另投他刊。  11、来稿一经刊用,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四份,并按标准一次性支付本文的发表和数据库收录稿酬。  12、根据中国科协学会部[1988]科协学发字第039号文,我刊对采用的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之一。  13、本刊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以及本刊理事单位成员所投稿件在审稿通过后给予优先考虑,并计划于2008年开始在学会网站免费为学会理事、会员和学报理事提供全文浏览服务。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审理费交过多久审稿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审理费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
《环境工程学报》(月刊)创于1980年,原名《环境科学丛刊》,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曾于1993年和2000年先后更名为《环境科学进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为了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本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为现名。

投稿北大核心《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发表经验分享

投稿北大核心《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发表经验分享

期刊简介: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本刊是以城市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主、同时兼顾城市科学相关领域的自然科学核心刊物。主要栏目:结构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生命线工程、城市交通运输工程、城市环境科学以及城市建设工程管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