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马歇尔经济论文官网2022

2023-02-20 19: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马歇尔经济论文官网202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产生划分的四个阶段,只有确定了此项内容才能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本文简述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环节,并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区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形成;区别;联系;

引言:

西方经济学自凯恩斯起就被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致力于通过对单个单位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其所产生的经济行为的基础上阐述价格机制的本质,思考怎样解决一直以来社会上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与其不同之处则在于,宏观经济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从国家角度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的理论,并需要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用以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帮助解决存在已久的由于不同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稳定性的问题。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学致力于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学又是对资源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怎样选择合适的方式保证配置的合理性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就成为人们努力的方向,这也是现代经济学想要找寻的研究答案。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1.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在15世纪产生,于17世纪结束。重商主义在马克思看来,是探讨现代生产方式与发展理论的最早探究行为的成果。但受时代、地域等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的诸多研究者均将研究范围局限于流通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大多数为政策主张,并没有在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关过程中获得具有完整性与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系。因此,重商主义也只能将其看作是最早的经济学阶段。

1.2、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最早起源于17世纪中期,是19世纪70年代前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人物,亚当·斯密在古典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其代表作为著名的《国富论》,该着作的出现也意味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对于古典经济来说,其最为主张的政策就是自由地放任一切产生的经济行为,让价格能够自主地对经济进行调节,即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由于人们不断追逐私利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但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使得资源的分配逐渐趋向于平衡,继而帮助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古典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产领域,这也是经济学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研究体系的主要原因。

1.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从19世纪70年代发生边际革命起,新古典经济学开始产生,直至20世纪30年代结束。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这一阶段被诸多经济学家提出,并最终由庞巴维克将其完善并使其最终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特征的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1890年,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编着的《经济学原理》中,将生产费用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并逐渐建立起以均衡价值论作为体系研究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该体系的产生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建立,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重要且坚实的理论基础。

1.4、宏观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标志,并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形成与资本世界爆发的环境下,危机的产生促使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彻底明确了就业水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紧密联系使得其能够从总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国民收入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能够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对现阶段失业所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干预国家经济与对具体需求进行完善管理的具体办法。凯恩斯在此种环境条件下所提出的相关理论,由于其确定以国民收入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在国家干预的基础上,辅助以政策和理论主张,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为其理论的不断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

2.1、基本假设差异

针对微观经济学进行的研究均是在确定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展开的相关内容,而其所关注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是具有完全化的理性特征;第二是市场出清;第三是信息具备完全性。而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有两点:第一是其所处市场环境或所沿用的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善的特征;第二是作为政府具有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基本能力。

2.2、基本内容的不同

均衡价格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包含了时间、产权经济学等基础内容;而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则与微观经济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既包含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等),也包含与宏观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福利等,涉及的内容极多,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市场环境与基础的经济增长条件。

2.3、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研究对象为具有单个经济单位特征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所谓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对单个经济主体(如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采取合适的方式用以实现各类商品消费均能够一一对应有限收入的基本目标。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探讨的则为怎样在受到有限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实现各类商品的生产,以帮助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有经济学专家强调:厂商与居民,这一具有单一特点的经济单位是否能够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是决定微观经济学理论探究效果与理论基础夯实的重要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诸多不同,宏观经济学是对由个体单位而共同构成的整体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方式,在对所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时,是将重点放在总体角度上。萨缪尔森说:“产量、价格水平、失业以及收入是对整个经济行为进行完整分析的重要基础”。夏皮罗也强调,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考察时,应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将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为与内容看作一个整体。

2.4、解决问题不同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所针对解决的问题主要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资源配置简单来说就是生产何种产品、针对的服务对象是谁以及选择了怎样的生产方式。而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则是对具有单一特征的经济单位在一定范围内所能够突显出最大效果的一系列行为的研究,用以达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目的。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所能够解决的就是资源利用问题,其将研究精力重点放在了资源在某一阶段为何没有能够获得及时补充的重要机会,如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获得最大化应用效果以及在已经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应该如何增长。

2.5、核心理论的不同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居民与厂商所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起引导作用的主要因素为价格。而具体应该生产何种产品、确定了怎样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所针对的对象等,这些内容均是以价格为中心。此时的价格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用以对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调节。而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围绕该理论所产生的其他内容均以价格理论为核心,这也是在该种环境条件下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之为“价格理论”的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则为国民收入,在将其作为研究核心问题后能够对资源的具体利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具体运行进行完整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理论”也是其他在宏观经济学范围内所产生的基础。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3.1、目的相同

无论是何种经济学,其最终的目的均是能够为一切的经济行为提供正确的引导条件,继而帮助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内容方面互相补充

在已经对假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微观经济学重点分析的问题为如何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对应的则是在已经确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以达到资源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其通常是以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才能获得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答案。两者从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角度来看,具有互相联系与互相补充的作用。在互相补充的背景下,只有保证其结合的紧密性,才能为构成具有完整特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3、研究分析法均为实证分析法

两种经济学类型,其所研究的假定前提均为社会经济制度已经确定,并不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社会经济由于何种原因变化与最终将产生的后果上,其仅仅是在经济制度保持不变的环境背景下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与合理利用的问题。该类型的研究同样不适用于对其价值与制度有效性进行判断上,一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环节上,以实证描述方法分析经济运行过程的方式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均应将其归入实证经济学的范围内。

4、结语

综上所述,先后形成是微观与宏观两种经济学的形成时间上的特点,但两者所包含的本质以及研究目的等均是相同的。两者同样存在着多类型的研究区别,但研究者应明确两者之间统一辨证的根本关系。

参考文献

[1]吴遵杰,陈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01):72-97.

[2]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3]王凯.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体化趋势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7(20):15.

[4]黄邦根.本科生“西方经济学”课程之结构框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106-108.

[5]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团队简介[J].经济研究,2017(09):209.

[6]牟进洲.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N].劳动保障研究,2018(01):3.

[7]金碚.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J].管理世界,2019(02):7-23.

[8]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现代经济学的生产要素是什么?要详细具体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 土地的内涵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范畴,是未经人类劳动改造过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统称,既包括一般的可耕地和建筑用地,也包括森林、矿藏、水面、天空等。土地是任 生产要素市场-土地 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依赖和利用的经济资源,比之于其他经济资源,其自然特征主要是它的位置不动性和持久性,以及丰度和位置优劣的差异性。相对于其它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土地是最难以增加的,其稀缺性比其它生产要素更显著。 劳动力及其价值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通过市 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 场实现其配置和形成价格。“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工资不是劳动要素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劳动力价格的表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并具有价值。劳动力价值取决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通过劳动力商品交易市场的雇佣劳动关系,实现劳动者与资本的结合。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认为,在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时,可以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也可以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但是,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要素必须予以合理组织,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效率,因此,为了进行生产,还要有企业家将这三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企业家才能和前三个要素的关系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虽然剥削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并从奴隶主和封建主那里瓜分一部分奴隶和农奴的剩余劳动,但由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不是在生产领域中通过剥削雇佣工人获得剩余价值,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体现出来的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西方经济学中的要素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社会根据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和贡献对投入主体进行的报酬返还。生产要素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也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生产要素包含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所以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它们始终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当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的情况,它们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它们要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就必须结合起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人类生产的一般条件,没有它们的结合,就没有社会生产劳动。但由于生产条件及其结合方式的差异,使社会区分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结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等要素将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各自的重大作用。*生产过程三要素人们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人的劳动:就是指劳动者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活动,或者可以说是劳动力的支出,也可以说是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这一要素是进行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对象:就是指被劳动加工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东西,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矿石化石油等;另一类是以被人们加工过的东西,这一类也叫原材料,如织布厂用的棉纱,化工厂用的催化剂等。劳动资料:也叫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即除劳动对象以外的一切物质条件。它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河流、仓库等。在劳动资料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尺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凭借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多种多样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三大类,但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劳动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中的作用,而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分割则要么被忽视了,要么重视不够,因而一直只强调劳动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继续凸显劳动作用的同时,给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足够的重视,使它们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报。这其中特别要强调两种要素的作用和回报。一是人力资本。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正在大幅攀升,人的素质和知识、才能等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如何使人力资本得到足够的回报,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民收入的分配变得非常重要。二是土地以及资源性财产。它们对于财富生产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对于它们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却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这表现在我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免费或低价使用的。在我国,土地和自然资源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它们的免费或低价使用,意味着它们的收益被少数人侵占了。这也是我国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土地和资源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是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时应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

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 派生的需求是指由于对产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例子:比如如果我们都 *** 衣服了,那么服装厂家就不用去购买布料这种生产要素了.正是因为我们都需要衣服,所以厂家要制造衣服,所以才去购买布料. 联合的需求是指任何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多种生产要素互相补充,共同合作.例子:比如电脑厂商,他们要生产电脑,不仅要跟INTEL,AMD等购买CPU,还要去购买软件等等其他生产要素.才能有一台完整的品牌电脑!

先说经济学必须了解的人物:1、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作者,创建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2、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作者,天才的业余经济学家。3、约翰·梅娜德·凯恩斯战后繁荣之父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4、弗朗斯瓦·魁奈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5、保罗·罗宾·克鲁德曼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自由经济学代表,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1994年出版《流行国际主义》,大胆准确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再说金融学必须了解的人物: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金融教父美国政治家,开国元勋之一,也是美国建国后金融市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2、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华尔街的拿破仑美国近代史上的金融巨头。3、托马斯·瑞恩控股公司创始人。4、阿玛迪·贾尼尼现代银行业之父改写美国金融史的巨人之一,利用非正统的经营方式取得成功的银行家,一手创立了现在的美国银行。5、艾伦·格林斯潘美国经济学家从1987年到2005年担任美联储主席,历任三朝不倒。6、乔治·索罗斯金融巨鳄量子基金创始人、全球投资人,是1992年英镑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主导的国际游资。经济金融历史上有许多优秀人物,这里例举了其中的11位,希望能够帮到你。

威廉配第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然后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因为有新版本了所以我看的是06版与老版本比改进增添了不少内容蒋殿春的书体系很好,前后搭配协调阐述精辟思路清晰令人叹服所附练习题均有详细解答适合自学

常见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劳动还可细分为工作时间、知识智慧,资本可细分为资金资本、设备资本、人脉资本

巴维克 欧根·蓬·庞巴维克(1851-1914),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从门格尔,主要著作有《资本与利息》、《资本实证论》。 庞巴维克首先使效用与稀缺发生了有机的联系,他认为一件物品要有价值,不仅要有用,而且要稀缺 戈森从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出发,认为“一切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最大享乐”。 戈森的第一定律是边际效用递减。通俗地讲,当人们因饥饿吃馒头的时候,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第二个馒头效用次之,依次递减,如果第三个馒头刚好吃饱了,第四个馒头就是负效用。又如人们经常从事一件工作,新鲜度也会递减。第二定律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化定律。 现代经济学教科书无处不见“边际”概念和边际分析,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边际革命对20世纪、对现代经济学、对现代经济运行分析影响的深远 促使“边际革命”产生的需求或动力是什么呢?这就是效用,稀少性,以及在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享受(效用)怎样才会最大,稀缺的资源怎样配置才能效用最大,它标志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发生了重要的转移转向着重于主观的因素,心理因素,着重于需求和供给并且把需求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供给、生产和分配 边际效用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表现在:①在货币收入有限的条件下选择商品时按照不同商品或服务对自己的满足程度排队;②在进行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比较时,由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决定货币的分配;③对一定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进行利用时按照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轻重缓急;④由边际效用演化出来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对企业管理甚有用处,是把企业管理从实践上升到理性时不能不把握的 随手翻阅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可以说是无处不见“边际”概念和边际分析,以至离开了边际将不知道现代经济论文如何撰写,你也将难以对现代经济运行作出有效的分析。此情此景,使人们不能不感叹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边际革命对20世纪、对现代经济学、对现代经济运行分析影响的深远。 1、边际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边际革命”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思,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差不多同时,但却是个人完全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最末一个增加单位对人们享受的满足程度递减)。这一影响深远的概念和原理后来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成为宏观经济学进行总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不少经济学家视其为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分水岭,视其为现代经济学的标志。故此称其为边际革命看来毫不过分。 现在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恰恰在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所谓的“边际革命”,为什么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三个人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在曼彻斯特、维也纳和洛桑那样很不相同的文化氛围中竟会想到同样的概念?这种现象说明肯定存在着某种对“边际革命”的需求和产生“边际革命”的环境。 那么,促使“边际革命”产生的需求或动力是什么呢?这就是效用,稀少性,以及在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享受(效用)怎样才会最大,稀缺的资源怎样配置才能效用最大,它标志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发生了重要的转移转向着重于主观的因素,心理因素,着重于需求和供给并且把需求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供给、生产和分配。 早几年,笔者在一本题为《经济改革热点理论探源》的书中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即“边际革命把对财富、价值的理解和效用,稀少性结合起来了,而且正是基于效用和稀少性这样的概念,边际学派对财富的思考就不是停留在商品的量上,而是认为一定量的商品对各种人的效用是供给稀少性的函数。于是,对财富和价值的思考就自然转化为怎样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即经济效益的思考。”(李义平《经济改革热点理论探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2页-173页)今天,用这段话来说明边际革命发生的原因,似乎仍不过时。 “边际”问题可以说由来已久。早在李嘉图的地租理论里就表示了类似的意思,认为土地收益有递减性。后来,德国人戈森又在他的《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中提出了著名的“戈森定律”(以下将专门介绍)。“戈森定律”所表述的内容,使戈森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边际革命的先驱。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思提出了“效用的最后限度”,“最后一次增添或另外一次可能的增添的效用程度”;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注意到了资源的“稀少性”,并认为决定交易双方物品价格的是“在边际上的物品的价格”,他似乎要阐明一种“边际生产力”的学说。在杰文思和门格尔的著作发表3年之后的1874年,瓦尔拉在他的《纯粹政治经济学》里,使用了“稀少”这个概念,并认为稀少和边际效用是一回事。这3位经济学家,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提出了共同的观点,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边际革命”。此后,奥国学者门格尔的两个学生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对边际效用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维塞尔还正式提出了“边际效用”的概念。美国学者克拉克把“边际效用”与分配相结合,英国学者马歇尔则把“边际效用”与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更具实用价值,因而更为精练和完善。再后来,“边际效用”与福利经济学相结合,也与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给定的条件下人们总是选择最大的原理实现了完美结合,成为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 2、边际革命的主要观点或主要贡献 现在,我们按照大体的逻辑联系,介绍边际革命的主要观点或主要贡献。 1)戈森定律 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德国人,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他在《人类交换法则的发展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行为的规律》中,提出了被称为“戈森定律”的思想。然而他太先知了,先知到现实生活中缺少令人接受他的思想的基础,即他所生活的时代效用最大和稀少性的问题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因而他的著作连同他的思想,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854年刊行的第一版只印了很少几本,后来到了70年代,由于边际革命者杰文思和瓦尔拉的大加赞扬,才在1899年重新问世。 戈森从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出发,认为“一切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最大享乐”。戈森定律的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定律是边际效用递减。通俗地讲,当人们因饥饿吃馒头的时候,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第二个馒头效用次之,依次递减,如果第三个馒头刚好吃饱了,第四个馒头就是负效用。又如人们经常从事一件工作,新鲜度也会递减。 第二定律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化定律。他说:“某一个人有选择多种享受的自由,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全得到他们,因此,不管各种享受的绝对量是如何不同,为了使他的总量达到最高限度,他就必须在他完成最大的享受之前,把所有的享受,一部分一部分地加以利用,而且是以这样的情况来享受,即任何一种享受在终止享用的一刹那,其大小仍和原来一样。”(转引之[英]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陆元诚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67页)戈森就是以这种罗嗦的形式,表述了一个后来影响深远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来自于对满足需要的各种消费物的均等享受。 作为上述两个定律的一个推论,在原有欲望已经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大的享受,必须发现新的享乐和扩充旧的享乐。这也可以叫做戈森第三定律。 2)边际效用或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我们已经指出,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曾经以不同的提法表述了边际效用的观点,但描述的更为细致的可能是门格尔的门徒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以及后来的马歇尔。虽然我们现在可以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把边际效用介绍得十分明白,但为了生动、形象、有感性色彩,我们还是以庞巴维克和马歇尔的论述作为基本素材,作以较为详细的介绍。 欧根·蓬·庞巴维克(1851-1914),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从门格尔,主要著作有《资本与利息》、《资本实证论》。 庞巴维克首先使效用与稀缺发生了有机的联系,他认为一件物品要有价值,不仅要有用,而且要稀缺。这里所讲的稀缺,不是绝对稀缺,而是相对稀缺,即相对于该种物品需求而言的稀缺性。庞巴维克要说的,实际是一个人的福利或享乐对该种物品的依赖程度。他说:“我们经常是按照需要对我们福利影响的大小来划分它们的等级的。因此,我们把那些得不到满足就将导致死亡的需要,放在首位。其次,我们把那些得不到满足就对我们的健康、荣誉或愉快产生某些长久严重损害的需要放在第二位。再次,是那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易于使我们受到较多的暂时损害,痛苦或损失的需要。最后才是这样一些需要,如果它们得到满足,除使我们略感到不便外,一无损失,或损失极微。按照这些等级来排列我们的需要,我们得到一个轻重分明的需要分级表。当然,由于人们的体力、智力、文化程度等等都不相同,需要的差别是十分显著的。个人有个人的分级表,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分级表。但是,每一个收入有限的人的心目中,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分级表,如果他愿意对各种需要加以选择的话。”([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瑞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9-160页)把庞巴维克这段话说得简单一些,每个人都有依据于自己的主观评价的“排队”,排在最后的(贾宝玉把林妹妹排在第一位,焦大绝对不会把林妹妹排在第一位,富人的排序和穷人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就是边际效用。庞巴维克说,这种最小效用处于经济上所容许的边际的这一效用叫做这种物品的经济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的价值。他举了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上述的观点。例如,一个人有五袋谷物,第一袋解决最需要的,即基本的生活需要;第二袋用来保持强壮和健康,第三、第四袋用来改善生活,即饲养家禽和酿酒;第五袋满足消费的需要,如养鹦鹉。 英国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进行了第二次综合的马歇尔的论述似乎更为简洁明白。他写道:“欲望是无止境的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单独的欲望都是有其限度的。这种人所熟悉的和根本的人类天性的倾向,可用可以满足的欲望的规律或效用递减规律予以说明,那就是:一种东西给予一个人的全部效用(那就是它给予他的全部享乐或其他益处)是随着他保存的这些东西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全部效用的增加没有他保存的东西数量增加得那么快。如果他的保存数量是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加着的,那么,他所提供的利益都是按照一种递减的速度增加着的。换言之,一个人由于他保持的那种东西有了一定数量的增加而获得的那部分新增加的益处,是随着他已经有了的数量的每一增加而递减着的。”([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12页)马歇尔的这段论述,和庞巴维克的上述论述,用我们的话讲,就是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就是我通常所讲的,穷人的时间最不值钱,富人的钱最不值钱。一个博士最值钱,两个博士没有一个博士值钱,如果再出了一个假博士、假硕士,真博士、真硕士也就更不值钱了劣币驱良币。把这一结论再作一下逻辑引申,每个人,每个企业,只有依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市场交易,才能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当然,庞巴维克当时的一个意图是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边际效用价值论肯定是不对的。但由于此后西方经济学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于马克思,他们似乎觉得边际效用理论更适合他们的理论体系,更适合经济运行分析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因而被更加精雕细刻和全盘接受。鉴于本书的目的在于结合经济运行介绍已有经济学的成果,我们暂不讨论这一理论体系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来的错误所在。我们只是在这里指出这一点。 边际效用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表现在:①在货币收入有限的条件下选择商品时按照不同商品或服务对自己的满足程度排队;②在进行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比较时,由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决定货币的分配;③对一定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进行利用时按照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轻重缓急;④由边际效用演化出来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对企业管理甚有用处,是把企业管理从实践上升到理性时不能不把握的。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

  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现存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综合性和实践中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逐步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识的陈述,与经济类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条件、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在教师配置上,既具备经济学理念和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往往只能选择偏重其中一项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科内容,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地理课程,因此忽视课程的学习。

  三、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设课程教学

  1.合理定位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不断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让课程教学和经济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安排教学,不能简单的作为辅助类学习或者兴趣类学习。

  2、优化教材与教资。

  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使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类或者写实类纪录性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地理学专业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适应该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注重选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类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理论的运用。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多手段相结合,强化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修养可以增加知识厚度,经济的思维可以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强化教学。

  1.以讲授法夯实基础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分析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最大限度地将国际政治经济基础理论,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以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以其图、形、声、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物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讲述纷繁复杂的交通线路时,可以引入3D立体影像,将众多交通线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更加生动的反映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3.以案例实践增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找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法律、法规、惯例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鉴。在讲授专业课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市,不仅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各国,研究东盟经济贸易区,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案例中进一步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还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虹.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南国,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2
  浅谈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摘要】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关联作用 聚集力

  一、新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可流动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得,认为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并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则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则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为了解释产业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国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其收益递增的优势;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各国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年冯・杜伦(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100年之后,在继承和发展冯・杜伦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区位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里斯(1954)认为制造商会选择接近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测量美国各县接近市场的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与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取决于该地区与市场的距离并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工业集中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而且生产的聚集能够自我加强。厂商选择离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接近市场的地区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地区。普雷德(1966)则关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了 “基础乘数”分析法。他认为收入中用于当地支出的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那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撑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此反复,便会启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规模经济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就要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开始,其中影响最甚的当然要数马歇尔模型。该模型将规模经济看作是外部的,是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而引起的。马歇尔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首先,厂商的集中形成了劳动市场的集中和共享;其次,产业的集中能够降低投入品的获得成本;最后,集中还会带来技术的外溢。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地方化的动机,而这种解释也渐渐被后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许多文章中都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正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试图用经济学的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观点。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个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造品的贸易存在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且限制农民不能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工人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是指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作用力,其作用与外部经济相似。向心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三个方面的互相作用。简单的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总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别的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造就了经济中的“聚焦”现象。而“离心力”则是那些阻止厂商聚集在一块儿的力量,例如农业生产受地理限制。

  当运输成本较高的时候,很少有区域间贸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竞争,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就是制造业人口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运输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它位于人口较多的地区,就会更加接近市场,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工人由于接近市场,其工资能够转化成高的购买力。因此,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时,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的任何一个都是均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机。除此以外,人口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也是一种均衡,因此,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中等程度的时候,离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当。

  如果两个地区的差异较大,向心力占优势;而当两个地区条件相似的时候,离心力占优势。因此,在运输成本中的时候,存在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稳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具有很高的运输成本时,均衡只有一个――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若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少许增长就会导致几乎全部制造业集中于该地区,最后该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节过程,可能只依赖于一件十分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对历史与预期给均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历史与预期究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力大小和调整速度,如果贴现率很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很慢,历史会起决定作用,克鲁格曼的这些理论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引路石,后来的研究虽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结构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新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分析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聚集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还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这个建立在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基础之上的经济地理模型,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也不同于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体现国家和区域间的区别,该模型取消了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假设,而加入了中间品贸易。这样一来,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厂商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变成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部门,该地区便能为中间品提供较大的市场,这就使得这个地区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这是所谓的需求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后向关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较别地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的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就要比别处低,这是成本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前向关联),这两种联系使得厂商越来越多的聚集于该地。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的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为外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制造业部门足够大,还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会使得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则会降低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地区实际工资会上升,而非工业的外围地区实际工资下价,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由于接近市场和供应商所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的优势。同时,外围的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具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具备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时,外围地区低成本的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此时,制造商将搬出中心地带,到外围地区进行生产,从而使得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工资率差距逐渐缩小。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增大,各国的工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地区不再是可分的断续的数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坦的世界”――所有产品和要素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劳动力的分布若发生些微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断续均衡”,即一旦区域专业化结构建立起来,即使经济体中的条件发生改变,在一定时间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但是当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迈开了经济地理迈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他们建立起了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是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产业的均衡方面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聚集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一个动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厂商在接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生产。而这种聚集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膨胀,会使得该国的工资过高,刺激厂商从该国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膨胀,外围国家也会逐渐变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厂商会继续向更加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犹如一股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波及外围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产业间关联较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是劳动密集度较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蔓延中会先行调整,然后再波及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循环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较大市场的国家往往会进行较多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扩大了该国的市场。

  3、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鲍德温(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从一系列简化的假设结果。虽然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从提高本国工业生产份额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实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对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与进口补贴虽然在吸引外资的效果上较为接近,但是前者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依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程度,依次变为“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工业将集中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从而引起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而自由贸易协定的成立会使成员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而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扩散。

  地理和贸易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新经济地理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贸易理论的研究引进了区位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到了模型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间经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2. 国际经济论文

3. 经济贸易地理论文

4.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

5.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经济管理 西方经济学 论文 3000-5000字

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经济学家简介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 英国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76年3月,他所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其比较优势学说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 剑桥学派的创建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综合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890年发表《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

  琼·罗宾逊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琼·罗宾逊夫人),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 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与美国的张伯伦一起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琼·罗宾逊著述甚多,除《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外,其他主要著作有:《就业理论引论》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积累论》、《经济增长论文集》、《经济哲学》、《经济学的异端》、《现代经济学导论》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被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是《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其核心思想是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是《经济学》,还有《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美籍奥国经济学家,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他具备“永垂不朽的大智慧”。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从而闻名于世,影响颇大。也是最先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之一,其代表作还有《经济分析史》。
  弗里德里希· 冯· 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Hayek,1899~1992),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极端的经济新自由主义者。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1974年他与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著有 《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物价与生产》、《资本纯理论》、《通向奴役的道路》、《法律、立法与自由》、《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论证”。 重要著作:《实证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函数理范》、《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1937~),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率先将理性预期假说成功地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宏观经济模型构造、计量方法、动态经济分析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作主要包括:《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经济周期模式》、《经济动态学中的递归法》。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23~),加拿大人,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席、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其著作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人类与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理论:世界经济中的利息、通货膨胀和增长》等。
  道格拉斯·诺斯 (Douglass North,1920~),新经济史学派代表人物,新制度经济学集大成者,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华盛顿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华盛顿大学新制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奠基人。创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代表著作有:《1790—1860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美国过去的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制度变化与美国的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等。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1943~),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经济学理论联系现实的代表人物,信息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与A.B.阿特金森合写的《公共经济学讲义》,与D.M.G.纽伯里合写的《商品价格稳定理论》。此外,他也同宇泽弘文(H.Uzawa)合编了一部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