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KI期刊导航里“经济管理”专辑中“贸易经济”子专辑共有学术期刊92种!
92种期刊通过复合因子排序前6名的期刊为
1、《国际贸易问题》复合因子2.477(CNKI独家授权出版)
2、《国际贸易》复合因子2.023 (CNKI独家授权出版)
3、《商业经济与管理》复合因子1.235
4、《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复合因子1.150
5、《国际经贸探索》复合因子0.987 (CNKI独家授权出版)
6、《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复合因子0.829 (CNKI独家授权出版)
这些都是国际贸易专业比较核心的期刊!
【第六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共16种。如下
F7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财贸研究
国际贸易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财贸经济
对外经贸实务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月刊
国际经贸探索
价格理论与实践
商业时代
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研究
您好
这些都是
1、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 、半月谈 、社会主义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党史研究 、理论与改革
3、新视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探讨 、开放时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探索 、党的文献 、行政论坛
4、求实 、瞭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毛泽东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5、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经济学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6、当代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当代经济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7、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8、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商务 、商业研究
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研究 、财贸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10、对外经贸实务 、价格月刊 、商业时代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11、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
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13、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1、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2)。2、李小平,自主R&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7(7)。3、李小平,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4、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统计研究》2004(10)。5、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2)。6、李小平,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6(3)。7、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世界经济》2007(5)。8、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管理世界》2005(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工业经济》杂志2005(6)转载。9、李小平,欧盟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趋势实证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11)。10、李小平、陈勇,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统计研究》2007(7)。第一作者。11、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世界经济》2005(9)。第二作者。12、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转型。《管理世界》2007(6)。第二作者。13、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与资本深化评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0)。第二作者。14、陈宇、李小平、白澎,市场结构如何影响R&D投入?《南开经济研究》2007(1)。 1、李小平主持的浙江省社科基金,《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理论及其对浙江省的实证分析》(06CGLJ23YBX)。2、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入兰宜生教授主持的《中国进入贸易大国行列后贸易政策及战略的修正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04BJL055)。3、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入朱钟棣教授主持的《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和应用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03JB790031)。 1、参著(多人合著)《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和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1)。2、参编(多人合著)《入世后中国的产业安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 1、2005年12月,参加在厦门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并宣读《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的入选论文。2、2006年12月,参加在武汉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宣读《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的入选论文,并作为此次年会国际经济学小组的评论人。3、2007年12月,参加在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宣读《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的入选论文。4、2006年9月,参加在山东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并宣读《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的入选论文。5、2007年5月,参加在武汉理工举办的2007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并宣读《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的入选论文,并作为分组会议的主持人。6、2008年8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问题研习营,并宣读《贸易结构、资本形成和动态收益》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