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河北大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2-20 18: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河北大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62年创刊,文革时期停刊,1976年恢复,正式建立学报编辑部自然科学版编辑组。1981年公开发行,1991年开始国外发行,1996年入编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光盘版,1998中英文目录开始通过校园网发行。《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发表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为主,吸收部分优秀外稿,内外比例四比一。主要刊登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电子及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设有院士论坛、博士论坛、研究报告、研究快报、实验技术、教学研究、学科综述等栏目,为重大学术研讨会等开辟专栏或增刊。 截至2001年,《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水产文稿》、《分析化学文稿》、《电子科技文摘》等多种期刊的期刊源。是《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的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所刊基金项目50%以上。自然科学版每期刊发的数学论文90%以上被《中国数学文摘》摘引,生物、化学等都领域60%以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引,还有多篇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水产文摘》等摘引,平均转摘率在60%以上。学报1987至1995年6年有9篇被SCI1996年以后收录的论文引用,其中7篇是1991-1995发表。2000年又有多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引用。另外所刊论文多篇获奖,获奖率在14%左右,在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全国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情况公告中,学报的影响因子等各种指标逐年提高,位居全国前列,200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评为科技类核心期刊,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4年被科技部评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编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7-今一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1995、1999等多年获河北省高校学报三优评比优秀学报一等奖,1999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学校自然科学报及教育部优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2001年又获河北省2001年度学术期刊奖、优秀编校质量奖、优秀封面设计和优秀内文设计奖,2004获河北省高校优秀学报,2001、2006获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奖。 主办单位:河北大学主 编:孙汉文副 主 编:陈燕国内刊号:CN 13-1077/N通信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自然科学版)邮政编码:071002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定价:10.00元(人民币)

河北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影响因子是多少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基础科学综合
出版地区:河北
国际刊号:1000-1565
国内刊号:13-1077/N
创刊时间:1962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
所在栏目:基础科学
综合影响因子:0.337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求原子吸收发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常规监测中的应用
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张伟
〔摘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AAS)在环境分析化学中广泛使用。本文简述了近年来AAS在环境常规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环境监测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因其灵敏度高、干扰小、精密度高、准确性
好及分析速度快、测试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在环境分析化学中广泛使
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环保局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地表水
和废水、大气和废气、生物测定部分,就将原子吸收光谱法列为《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中有关金属元素的标准分析方法。
1.水环境监测
适时地对地表水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对生产和生活设
施所排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是常规环境监测的两项基本任务。原子吸
收光谱分析主要应用于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监测。龙先鹏[1]采用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水中微量铜、铅、锌、镉元素的含量,在0-1.00mg/L
范围内,被测元素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0;
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1、0.01、0.0008、0.0005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
为1.16%、1.22%、1.15%、1.16%;该方法对标准样品的测试结果与国家
标准方法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均不大于7.0%。张美月等[2]以二乙胺基二
硫代甲酸钠为配位剂、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浊点萃取-火
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镉,检测限为0.238μg/L,富集倍
数为55,加标回收率为98%-102%;分离富集方法简单、安全、快捷,结
果令人满意。陆九韶等[3]利用Al3+与Cu(Ⅱ)-EDTA发生定量交换反应,
通过测定水相残余铜,从而间接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铝。
在线富集是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分析发展的热点之一。高甲友[4]用含
黄原脂棉的微型柱对试样中的Cd2+在线富集、盐酸洗脱后,采用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在线测定水中的镉离子。富集50 mL溶液时此方法灵敏
度可提高68倍。陈明丽等[5]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DTMAB)改性的天
然斜发沸石微填充柱,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电热原子吸收法
测定水中Cr(Ⅵ)及铬形态分布的方法;测定铬的检出限达到0.03μg/L,
精密度3.7%。用本法测定标准水样GBW08608中的铬,所得结果与标
准值相符。冷家峰等[6]对螯合树脂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
水体中痕量铜和锌的在线富集条件、干扰因素等进行研究,在线富集倍
数达到两个数量级,在灵敏度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当情况下,提
高了测定准确度。
痕量金属元素化学形态的分析比单纯元素的分析要复杂、困难得
多,除要求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外,还要求分离效能高。联用技
术,特别是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综合了色谱的高分离效率与原子
吸收光谱检测的专一性的优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刘华琳等[7]
自行设计了一种紫外在线消解氢化物发生接口,并将高效液相色谱-紫
外在线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联用仪器(HPLC-UV-HGAAS)用于
砷的形态分析,以砷甜菜碱、砷胆碱、亚砷酸盐(As(Ⅲ))及砷酸盐(As(V))
等进行了分离测定,实现了将分离后不能直接用于氢化物发生的大分子,
通过紫外“在线”消解成小分子砷化合物的目的。李勋等[8]采用电化学氢化
物发生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无机砷的形态分析。在
电流为0.6 A和1A条件下,As(III)和As(V)在0-40μg/L浓度范围内均呈
良好的线性关系。As(III)和As(V)检出限分别为0.3μg/L和0.6μg/L;该方
法成功应用于食用鲜牛奶中无机砷的形态分析。
2.土壤、底泥和固体物分析
景丽洁等[9]采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待测土壤,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测定污染土壤消解液中的锌、铜、铅、镉、铬5种重金属。土壤中锌、
铜、铅、镉、铬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1.9%、1.2%、5.2%和1.8%。
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卢卫[10]采
用悬浮液进样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的痕量汞,精密度为
5.9%,检出限达到1.2×10-12g。宫青宇[11]采用直接固体进样、添加基体改
进剂技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避免了土壤中复杂基体的影响,实
现了土壤样品中铅的快速分析。王北洪等[12]采用了“硝酸-氢氟酸-过
氧化氢”三酸消化体系和密封高压消解罐法对土壤样品进行消化,以原
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铜、锌、铅、铬、镉。结果表明:采用该法测定土
壤中的重金属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实验条件易于控制,能够满足环
境监测分析的要求,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程滢等[13]把河流底泥经过氢氟酸和高氯酸消化,用火焰原子吸收
法测定其中的铜,获得较好的结果。王畅等[14]利用流动注射系统中串联
的阴、阳离子交换微型柱分离、NH4NO3+抗坏血酸和H2SO4两种洗脱液
同时逆向洗脱,实现了对底泥可利用态铬中Cr(Ⅵ)和Cr(Ⅲ)同时在线分
离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在交换时间2 min,洗脱50 s,Cr(Ⅵ)和Cr(Ⅲ)
回收率分别为85.4%-94.8%和96.7%-106%。此法对实际样品中不同
价态铬进行测定,铬回收率可达95%。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和最大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μg/L、6.4%和2.7μg/L、3.5%。王霞等[15]用冷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液中的汞含量,检出限为0.02μg/L,
回收率在91%-101%之间。方法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宽。
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邹晓春等[16]以微孔滤膜采样、钯或镍作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
谱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硒,检出限为3.45ng/mL,线性范围为0-50ng/mL,
回收率94.6%-102.0%;其中砷对测定硒有一定干扰,其它金属元素对
测定无干扰。邹晓春在此基础上又对居住区大气中的镍进行了测定,检
出限为0.12 ng/mL,线性范围为0-35 ng/mL,回收率为95.1-102.1%,其
他金属元素对测定镍未见明显干扰[17]。
冯新斌等[18]对原有的光谱仪器进行简单改装,建立了两次金汞齐-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中的微量气态总汞的方法,检出限达到
0.05ng;100μL饱和汞蒸气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其相对标准偏差<1.41%。
在0-2.0ng汞量范围内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并且运用该法,对
贵州省万山汞矿、丹寨汞矿、清镇汞污染农田、省农科院和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地大气气态总汞进行了测定。
综上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监测分析中应用取得了不少成
果,但在应用范围上还有待扩大,如在污染物的化学形态研究上尚待深
入等。总之,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具有其它方
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必将在环境化学分析中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龙先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微量铜、铅、锌、
镉〔J〕.化学分析计量,2008,17(1):53-54.
〔2〕张美月,李越敏,杜新等.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水样中的痕量镉〔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4):407-411.
〔3〕陆九韶,覃东立,孙大江等.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废
水中铝〔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3):111-113.
〔4〕高甲友.流动注射在线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
量镉〔J〕.冶金分析,2007,27(1):61-63.
〔5〕陈明丽,邹爱美,仲崇慧等.改性沸石填充柱在线分离富集电热原
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铬(Ⅵ)及铬的形态分布〔J〕.分析科学学报,2007,23(6):
627-630.
〔6〕冷家峰,高焰,张怀成等.在线鳌合树脂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天然水体中铜和锌〔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8):556-560.
〔7〕刘华琳,赵蕊,韦超等.高效液相色谱-在线消解-氢化物发生
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J〕.分析化学,2005,33(11):1522-1526.
〔8〕李勋,戚琦,薛珺等.电化学氢化物发生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对鲜
牛奶中无机砷的形态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1):121-123.
〔9〕景丽洁,马甲.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染土壤中5种重
金属〔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1):74-77.
〔10〕卢卫.悬浮液进样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痕量汞〔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3):100-101.
〔11〕宫青宇.直接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铅含
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6:69.
〔12〕王北洪,马智宏,付伟利.密封高压消解罐消解-原子吸收光谱
法测定土壤重金属〔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upp.2):255-259.
〔13〕程滢,张莘民.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鱼内脏及河流底
泥中的铜〔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2):28-30.
〔14〕王畅,谢文兵,刘杰等.流动注射分离-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底
泥中生物可利用态Cr(Ⅵ)和Cr(Ⅲ〔)J〕.分析化学,2007,35(3):451-454.
〔15〕王霞,张祥志,陈素兰等.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浸出
液中汞〔J〕.光谱实验室,2008,25(5):981-984.
〔16〕邹晓春,李红华,徐小作.居住区大气中硒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研
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79-880.
〔17〕邹晓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镍〔J〕.职业
与健康,2000,16(6):36-37.
〔18〕冯新斌,鸿业汤,朱卫国.两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大气中的微量气态总汞〔J〕.中国环境监测,1997,13(3):9-11.

《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怎么样?投稿好中吗?

《计算机应用研究》 目前是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核心)-E,审稿非常严格。

投稿时需要带上基金项目,至少是省级的科技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好,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0XXXXX),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ABXXX),江苏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201609XX),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BA4XXXXX),否则很难录用正刊,增刊倒是挺容易的。

正常情况下,审稿周期是2~3个月,如果运气好,恰好遇到个审稿速度快的外审专家,1个多月也能返回结果(通常外审专家都是到最后期限才返回,摆架子,显得自己很牛掰),如果遇到多次返回修改,则需要3~6个月不等,顺利录用还好,如果不录用,只能白白耽误3~6个月的宝贵时间,版面费一般在2500~4000之间,杂志社会提供发票和纸质用稿通知书,录用后需要1年多见刊。

这个期刊主编主要收大学单位作者的文章,如果是二本或者高职院校投稿录用难度很大。建议您不要投这个期刊,可以试试《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期刊。

以上讲的都是硬投稿情况,如果是走内部渠道操作就不一样了,像《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学报》《自动化学报》《机器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控制工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子器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传感技术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电子技术》学海湾都有主编一手内部渠道,100%录用,快的话投稿后1周就能在投稿系统里查到录用,3个月左右见刊,可以节省您大量的时间。

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您也可以去张老师的博客看一下。()
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我也是从他那里了解到的这些信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