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具体说来,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 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扩展资料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联系的条件性、不平衡性和可变性等。在事物的实际发展中,多种多样的联系错综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各种联系之间互为条件。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种形式的联系如何发生,如何实现,都以与之相关的其他联系为条件。
多种联系在事物及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彼此不同而具有不平衡性,其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是对事物的根本面貌和发展趋势起决定性作用的联系。在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中,各种具体的联系无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任何联系本身在实际上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的转变,不仅具体联系会随时发生量的变化,而且在性质、方向和方式上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各种不同的联系之间能够互相转化。
一、认真学习基本理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政治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求能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因此,要写好政治小论文,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思潮及其变化,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提炼材料,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也是小论文创作的唯一源泉。
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做到小论文的事理相统一
文章的事与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事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努力去掌握丰富的材料,注意用事实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要对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分析,经过严格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把道理讲明白、观点说清楚,使论文主题升华,以人以启发。在文章结构上,无论是通过人和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还是运用一定的原理去分析人和事,都必须注意观点和材料相一致,真正做到事理交融、事理统一。同时,要使文章的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才能使人感到自然、真切、合情合理,有说服力,防止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三、紧跟形势,独立思考,写出小论文的新意
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平凡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其不寻常之处,要重视小论文的新意。所谓新意,就是指小论文的观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写出有新意的小论文,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今国内外的时事形势,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和集体、国家以至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亲身感受到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新人、新事、新思想,进发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思想火花。同时,要独立思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素材,抓住不放,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事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如在撰写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小论文冒,除了要认真学习书本上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了解党和国家现阶段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当前国企改革的形势,深入分析、认真思考,才能找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切入点。
四、以小见大,材料精要,语言简练
短小精悍是小论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论文的题目要小,力求以小见大,更有利于全面、深入、透彻地把问题分析清楚。相反,如果题目太大,写多了就长,写短了就空,很难符合要求。写作小论文,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细心观察,占有尽可能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材料,民时,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选用典型而又具体、生动的材料,选材要精,才会恰到了处。小论文的语言要精练、简明,初稿写完后,要多看几遍,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做到文句通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常出选择题)。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
(二)联系与系统
1.系统。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而任何具体的系统都同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系统整体由局部或要素联结而成。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互为前提,整体对局部起支配作用;系统整体的功能并非局部功能的相加;局部变化影响整体变化。(可命制选择题)
2.辩证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关系。
(1)辩证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具有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系统的观点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现代思维方法,它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它也必须以辩证联系的观点作为指导。
(2)系统观点雄辩地证实了辩证联系观点的正确性,丰富和深化了辩证联系的观点,推进了人类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易出不定项选择题)
(三)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只要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就必然得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结论,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前提,没有联系不能构成运动,也不能显示变化和发展;而联系就在运动中体现出来,联系即相互作用,本身就是运动的一种态势。变化与发展不同,变化可以是上升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也可以是平向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的变化或进化。
(四)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是指适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易出单项选择题):①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内部产生出来的、旧事物无法消除的因素。②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继承了积极因素,并且还增加了新的更能适合客观要求的内容。③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最终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3)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它最终会克服一切障碍,取得胜利。
2.“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五)发展的过程性
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且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本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他事物。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所以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开拓前进。
(2)在今天,科学地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规律及其客观性(常出选择题)
1.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及其作用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规律是不能创造的,也是不能消灭的。
(2)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在同一类事物中普遍地起作用,自然界中的普遍的形式就是规律。规律的普遍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关系决定的。
(3)规律的稳定性是指规律是体现在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的相对稳定的东西,并且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会在同类事物中重复出现并发挥作用。
(4)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规律,即事物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总是要重复地发挥作用。
3.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坚持辩证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决定论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一般属于唯物主义观点。非决定论是否定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机械决定论是只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必然性,又承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
(七)现象和本质(可命制选择题)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2.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
任何本质都是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常出选择题),因为:假象的产生是本质决定的。假象虽然和本质相反,但它是事物本质的一种歪曲的表现,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是由于人们的主观原因产生的错觉,而是容易引起人们错觉的一种客观的东西。假象是本质的特殊表现形式。真象和假象都表现本质,但假象形式与真象不同,它是从反面表现本质,是本质的歪曲的、颠倒的表现。因此,认识假象也是认识本质的一个环节。
3.现象和本质关系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表明,现象在认识上起入门向导的作用。要认识本质,必须通过现象,而现象又不等于本质,因而应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本质;在实践中,必须注意抓住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抓住主流,坚持正确方向。
(八)必然性和偶然性(可命制选择题或分析题)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表现在:
(1)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3)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的发展。
2.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1)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2)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并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要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
(九)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不是所有先后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是辩证关系。表现为:
(1)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3)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首先,在现实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也一定由一定原因所引起。因果双方相互联系,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其次,在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原因和结果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
(十)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在:
(1)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2)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3)理解可能性要区分几种情况:
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例如:“大海捞针”是可能的,“海底捞月”就是不可能的。
②要分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③要分清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即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把握可能性大小,可以正确规定自己行动的目的和任务。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1)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能性是还没有展开的现实性,现实性是已经充分展开的可能性。现实性之所以成为现实,首先就是因为它是可能的,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
(2)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性,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高二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针对学生思维特点,整理了高中政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理解: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收集、分析、筛选、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分析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与生生、师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获得合作、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情感上相信,在行动上愿用、会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难点: 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二、进行新课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相关链接”以及“名言”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什么是联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综合上面所学内容,思考什么是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学生可能会觉得概念中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三个词用得重复,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
(二)联系的客观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探究案例的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我们可以看到气候的恶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加,人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破坏生态不利于人的生存。
1.为什么说联系是客观的?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类早就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为人类服务。
2.联系客观性的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①客观联系面前人有所作为: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②不能主观臆造出实际上不存在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案例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时空变化,联系形式随着变化。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联系。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案例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警告我们:不要做“享祖先的余德,断子孙的后路”的事,要真正的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联系多样性的意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恩格斯说:“不要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进行了报复”。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联系又是多样的,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本节课程需多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教师可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本节政治课程。
加强青少年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教育势在必行
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长大的,对于国家艰难困苦和人民艰苦创业的感受不深,易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一些青少年的苦乐观和奋斗观也随着生活取向、行为方式的变化而产生了倾斜和错位。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完成新时期赋予的伟大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正确分析青少年对艰苦奋斗作风淡化的表现及其危害
今天的青少年,生长在和平环境中,过着安逸、舒适、平静的生活,陶醉于“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他们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不甚了解世界的现状,不知创业的艰辛,守业的艰难,更缺少艰苦实践的磨练。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安逸环境中的青少年,很容易滋长惰性,丧失斗志。
今天的青少年,又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年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使青少年很容易产生追求物质生活、贪图安逸享乐、不想艰苦奋斗的倾向。而我们有些家庭和学校又往往注重物质营养,轻精神营养,重智力培养,轻思想品德培养,忽视艰苦奋斗作风培养教育的正确导向。结果在一些青年中出现了享乐主义,他们人生无动力,生活无规律,节奏拖沓,意志消沉,花钱如流水,抽烟、喝酒、追求新潮……凡此种种,令人深思和担忧。追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停留在“艰苦朴素”和“节约闹革命”的层次上,所以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便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另一方面,缺乏对现实的认真分析,没有历史地、客观地评价现实社会,“奋斗尚可,艰苦不必”的价值取向应运而生,认为艰苦奋斗已成为旧观念,缺乏现代色彩,时代精神应是摆阔绰、讲排场、追求豪华富丽等。
2、正确认识艰苦奋斗作风的深刻含义
如何认识艰苦奋斗呢?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开创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有规范性的共同的生活风范。历史发展到今天,艰苦奋斗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便具有了新的意义。现在讲艰苦奋斗,已不再是“苦行僧”、“史妹开荒”,也不是不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技和有益的文化成果,更不是颜渊式的甘贫,葛朗台式的守财,而必须有予以全面的理解认识。毛泽东谈艰苦奋斗是站在治国兴邦的战略角度来认识,是把它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艰苦奋斗是以勤劳坚韧,克服困难为准则的推进社会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人生风范。它具有两重性:一是艰苦的相对性,二是奋斗的绝对性。今天相对明天是艰苦的,明天相对后天是艰苦的,今天必须奋斗,明天、后天仍需奋斗。艰苦和奋斗是分不开的,结合起来就是创业精神,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如果把艰苦奋斗理解得过于狭隘,就看不到艰苦奋斗是一种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如果把艰苦奋斗理解得过于宽泛,就不懂得艰苦奋斗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和风范。总而言之,艰苦奋斗有两层含义。从物质上讲它要求人们的生活消费必须节制在合理限度内,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从精神方面讲,艰苦奋斗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思想品格和在改变现状、开创未来的过程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无论从艰苦奋斗的含义还是从青少年所处的环境特点,加强他们的艰苦奋斗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3、在新的形势下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作风培养教育,有这样几点值得强调:
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重视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教育。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和倡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党心民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这一法宝能否被继承并相传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邓小平同志在回顾我国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他强调:“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艰苦奋斗的精神渗透到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之中。青少年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很强。我们历来强调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这种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世界观解决对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与看法问题。这种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深度与广度,是同长期艰苦的实践、锲而不舍的奋斗密切联系的,没有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就将一事无成。人生观解决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问题。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只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个人才有出路,生活才有意义。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个人发展的空间就越广阔,而要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贡献,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才能办到。那种一味追求个人发展,不愿为社会、为人民作奉献的人,是不会有好前途的。价值观解决对人和事的评价与态度问题。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根本观点出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价值标准,无疑是顺理成章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坚持学习、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从当代青少年及其成长环境的特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逐步改善,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在总体上还有很大差距,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决不能因为日子稍微好一点,就忘了艰苦奋斗,忘了还有数千万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而一味地追求高消费,铺张浪费,追名逐利,有的甚至沾染黄、赌、毒恶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如果不加强艰苦奋斗传统的教育,就可能断送大批青少年的前程,最终就会毁了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坚持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