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论文

2023-02-20 17: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论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下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

特别是强调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目的就是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扩展资料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的战略举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重要保障。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它要解决的是动力源泉的问题,即通过改革解放社会生产力,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供动力。

从依法治国来看,它主要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说,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而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2021遴选议论文写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其历史承诺的兑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长期努力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艰辛探索的结晶,是中国道路对当下世界难题的破解,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故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面貌。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然而,近代以来,中国却陷入被列强瓜分豆剖的危险境地。帝国主义以武装侵略、培植代理人政府、支配经济主权、支配战略资源等方式,巩固旧有的落后生产关系,把中国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之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探索,都没能触动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的统治,没能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变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奠定了制度基础。

1949年至1978年,中国着手于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其他经济成分也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中央统筹,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格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持续发力,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恢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金融信贷扶贫等模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的是人民的首创精神,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如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这种价值理念是和西方不同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展开的,这是造成西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原因。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既能充分利用市场来推动社会发展,又能够避免金融资本的剥夺性、寄生性积累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是一条有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道路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制度价值,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能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旗帜的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在西方新自由主义道路深陷危机的当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社会主义道路获得新的示范效应,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能力获得新的确证,也有助于中国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更多的响应和支持。

总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多重历史意义,这展现了中国自身的现代化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价值,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示范,必将成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什么800论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

20世纪末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九大,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时间没有变,但现代化的标准提高了。

首先是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个阶段目标提前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第二个阶段目标则从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从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而且现代化的内容更加全面,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加上美丽这一要求。

扩展资料:

小康社会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16项指标。

1、在经济主题方面,有人均GDP、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人4项指标;

2、在社会主题方面,有基尼系数、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出生时预期寿命、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犯罪率、日均消费性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7项指标;

3、在环境主题方面,有能源利用效率、使用经改善水源人口比重、环境污染综合指数3项指标;

4、在制度主题方面,有廉政建设、政府管理能力2项指标。

大学生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

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满腔热根据十八大领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积极奋斗。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大学生应通过以下几点,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会浪潮中。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奋斗目标。

二、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能更好的融入党的集体,学习党的思想,成为构建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好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大学生才能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品质。在大学校园里,不畏困难, 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坚持艰苦奋斗,才是大学生应该保持的良好品质,以文化来丰富自己,以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宜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深化教育。

六、积极参加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基层,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弘扬先进的文化技术,以党的正确领导为核心,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站在发展建设的前沿,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肩负起民族的重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要求”努力奋斗。

扩展资料

正确理解

1、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经济发展

主要是六点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完善民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4、增强文化

主要是四点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

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5、提高生活水平

要做到: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

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

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

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6、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

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目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