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艺术教育论文2500字

2023-02-20 16: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艺术教育论文2500字

《中国近代史》是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也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以来最早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之一。下面是学识网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篇一

  《论“五四”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五四运动所凝炼出的“五四”精神包括“爱国、科学、民主、进步”。“五四”精神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民主精神;进步创新精神

  191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划时代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但是运动的主体却是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这场运动的性质是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它也被看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端。同时在理论层次上,作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也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引领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和伟大复兴不断地奋斗。时至今日,五四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

五四运动的内在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民主精神和进步创新精神。这种精神特质对于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的转变和发展意义重大,而对于中国在历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影响深远。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深入挖掘五四运动的价值。

  第一,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凸显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五四运动中最核心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主旋律。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历程来看,中华人民从来都是在抵抗外辱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爱国壮举来抒写着一幕幕爱国主义行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由于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软弱无能,致使国家利益受损;但是,中国广大社会民众是不会对自己的核心利益置之不顾的,他们在大学生的引领下进行了持久的爱国游行示威活动,并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一系列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口号,并在这场运动中烧毁了丧权辱国者曹汝霖的官邸。大学生的爱国运动行为遭到了反动政府的镇压并逮捕了一部分参与运动的大学生,而这也成为了五四运动不断扩大的导火索,全国各地都积极以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的方式来声援五四运动。这样,五四运动就由单纯的学生爱国运动转变为以无产阶级工人为主导,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性的爱国主义运动。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体现出了中华人民群众对于帝国主义侵略的痛恨和对政府软弱无能的气愤。

求一篇2500字的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鉴赏的 论文

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4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学校将体育列人了课程,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活动自由,社区公园和娱乐计划引人城市,交通的改善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出版物的增加传播着体育信息。富裕的时间和金钱,使人们对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大。
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发明了篮球运动。
4年之后,离篮球发明地仅10英里之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才一年的春田学院毕业生威廉·G·摩根,担当起了霍利奥克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篮球运动对常坐办公室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来说过于剧烈了,他们不愿在球场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奔跑、冲撞,他们需要一项新的运动来满足他们既要活动出点儿汗,又要得到身心放松而不太累的需要。摩根这位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得意弟子,没有辜负人们和老师的希望,他根据人们的这一需要,在体育馆内挂上网球网子,用篮球胆在球网上空来回打。打法上采用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规则类似棒球,由9局组成,连胜3分为1局,双方上场人数不限,但须对等。摩根给这种运动形式取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名字“Mintonette”,意即“小网子”。
“小网子”活动满足了中年人娱乐和体育之需,受到人们欢迎。于是,排球运动就这样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了。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指导大会在霍利奥克城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小网子”比赛,两队各出5人,双方队长分别是霍利奥克市市长库兰和消防队长林奇。兴致勃勃观看表演的A·T·哈尔斯博士觉得“小网子”一词意犹未尽,提议把“ Mintonette”改为“ Volleyball,取“空中飞球”之意。这一提议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从此,排球—一“空中飞球”开始起飞。
(二)篮球胆轻飘,块皮胶合成型
最初在排球场上用的是篮球。但篮球打起来太重、 太沉,打得人们手腕发疼,且易伤手指。篮球不行,摩根又试用足球。但足球也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摩根将篮球胆从篮球中取出,球胆充气后既轻又飘,打起来比篮球、足球好多了。但球胆又太轻,难以控制方向。摩根找到当时美国较大的司保了体育用品公司,要求他们设计一种用软牛皮包制的球,这种球既不伤手指,又不会一打就跑。就这样,司保丁公司按摩根的设计要求做出了第一批排球。球重255克~340克,圆周63.5~ 68.6厘米,橡皮胆外包皮套或帆布套,制成了类似现在的排球。今天排球的重量和大小就是据此演变而来的。
1897年,美国首次公布的10条排球比赛规则中规定,球是一个外面包有皮套或帆布套的橡皮胆,球的圆周为63.5-68.6厘米,重340克。
1947年,国际排联成立时颁布的第一本国际排球规则规定:排球重量250~300克,圆周65~68.5厘米, 气压0.52~0.58公斤/平方厘米。
此后,块皮缝合代替了皮套或布套,胶合技术代替了缝合技术,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排球: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三)气压过高球死沉,放气减压易于击
250~300克的重量,0.52~0.58公斤/平方厘米的气压,使排球打起来手感沉重,比赛中由于球速快而中断甚多,尤其是垫球技术的出现,使手臂击球就如同用手臂击石头一般。于是,国际排联不断修改规则,减小 球的气压。继将球的气压由0.52~0.58公斤/平方厘米减至0.48~0.52公斤/平方厘米以后,又在于 198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规则中将球改为: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40~0.45公斤/平方厘米。此一规定一直延用到1996年。
然而,随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排球比赛中的中断也随之增加。据国际排联普及推动委员会1995年的调查,排球比赛中死球时间占2/3。这就大大影响了排球比赛的可观赏性。在国际排联普及推动委员会1995年对最受群众欢迎项目的调查中,排球排在足球、篮球、赛车、田径、滑雪之后,仅名列第六。这与国际排联试图将排球推成世界第一运动项目的目标相距甚远。而造成排球比赛中死球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球速过快。
为此,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在其主席,我国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马启伟的带领下,从1995年起开始实验研究不同气压的球对其飞行速度的影响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个连科学家们目前都难以解释的有趣现象:当球的气压在0.30公斤/平方厘米时, 相同击球条件下的球速最慢,队员手感最好。球的气压增大或减小,球速都快于0.30公斤/平方厘米时。在世界一流男排强球队的比赛试验也表明,当用现行气压的 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 54%,当用 0.30公斤/平方厘米的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 73%,上升了19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防守得到帮助,死球率降低,比赛的精彩程度增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1996年8月国际排联亚特兰大代表大会通过了对 1997~2000年排球比赛规则的修订,并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规则。新的规则规定:排球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四)随“教”传播衰宇,随“战”逐流远航排球运动出现后,通过教会的传播活动和美国军队的军事与战争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排球传人亚洲较早。通过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1900年,排球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 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
当排球传人亚洲时,规则尚处于不完备的阶段。当 1910年美国传教土布朗将排球运动介绍到菲律宾时,看到亚洲各国经常在室外进行排球运动,且人口众多,考虑到让更多的人能参加排球运动,他介绍的是16人换发球制的排球。这种16人制的打法又随着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采用而传播到了亚洲各国。这样,亚洲各国都经历了16人、12人、9人制排球这一过程,直到50年代才引进6人排球。至今,在亚洲各国还能看到9人制的排球比赛。
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排球在20世纪初进人了美洲一些国家。
1900年,加拿大成为第一个在美国之外开展排球活动的国家。接着排球就传入了南美各国。 1905年传 入古巴; 1909年传入波多黎各; 1912年传入乌拉圭; 1917年传人巴西。
在美洲各国,人们习惯地将排球活动看作是一项消遣娱乐活动,并没有看重它的体育竞赛性质,直到1964年被列为了奥运会项目,排球在美洲所受的冷遇才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一1919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中,排球运动列人了美军军事训练营的训练计划,推广到美国国内及国外的军事营地,成千上万的排球和球网被送到美国军人的手中。同时它也被作为礼品赠送给了盟军的体育官员们。这样,排球随着美国军队的军事活动传到了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1914年传人英国;1917年传人法国、意大利、俄国;1918年传人南斯拉夫;1919年传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1922年传人德国。
值得一提的是, 1919年,美国派遣军分发了16000个排球给它的部队和同盟军,这一行动大大刺激了排球在欧洲的开展。 1925年,以斯大林为首的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排球为群众性体育项目,提出了“百万人排球运动”的号召,使排球运动在前苏联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苏军士兵的影响,排球在东欧各国也开展起来了。
(五)“华利波”传人,“队球”定名“排球”
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作为文化教育的体育,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人侵来到我国,美国传教士在传教布道之时把排球队带了进来。1905年,排球活动首先在广州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倡行,后来主要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外籍人士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等方式传播,排球运动逐步在我国部分城市的一些学校中开展起来。人们根据Volleyball的译音,把空中飞球称为“华利波”。就这样,“华利波”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1913年5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大会原来没有设立排球项目,增设这项锦标是东道主为了多拿金牌在赛前临时决定的。到了开幕那一天,只有菲律宾一国报名,于是怂恿中国参加。当时任中国队总领队的美国人勃郎·格雷同意了菲队的请求,从田径、足球队中临时选人,匆忙上阵,头顶脚踢,结果以0:2的比局连输两场。这便是我国参加最早的国际排球赛了。
1914年在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上,排球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并将“华利被”改称“队球”,取成队比赛之意。
1921年,旧中国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第一次有了女排比赛。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之前,经中华全国体 育协进会研究,根据其球在空中被来回排击和参加者成 排站位这两个特点,将“队球”改称“排球”。
从此,排球这一名称和运动形式在我国传播开来,沿用直今。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以上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对保障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以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初探》

摘 要: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着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幼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所以,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变的规范。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方法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影响孩子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阶段孩子没有自控的能力,所以只有靠教师来引导、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所以幼儿学前教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三年制幼儿园教育是我国现行学制的起点,属学校教育系统,虽有别于正规的学业教育,但同样是正规教育范畴,对3~6岁幼儿施行科学保教,绝不仅仅是幼儿家庭的责任,也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脑科学、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生理学的研究早已揭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应从民族和未来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二、从主观的幼儿本身为出发点进行探讨

1.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理与成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幼儿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清楚的知道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抽象性很差、模仿能力较强、行为随意性较强几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心理上诸多的特点,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回答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耐心而细致,随时关注孩子的理解程度。幼儿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不要让孩子在大人口中学会一些不良的脏话、口头禅等。因此,加强对幼儿教育时的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非常容易模仿别人,好的不好的、善的与恶的孩子都会模仿,那么要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现代的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长辈们都会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就造成孩子在生活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关注其他人的感受,且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但是,这时候的幼儿身心发展都还处于可塑阶段,如果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还是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当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教师会对其灌正确的行为思想,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还是需要与家长相互配合,要不然一切努力都将会徒劳无功。幼儿园应该对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幼儿。还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与不同,同时也可以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帮助一个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认知。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审美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所以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使其对接触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1)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的美感。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工作,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能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是要让孩子在学习美术中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对他们进行艺术上的熏陶。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课程与活动,使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其展现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不仅仅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音乐对于孩子的艺术审美观的培养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孩子在唱歌与跳舞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对美好的事物更多的接触和体验。

(2)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能够高品位的游戏中感受到美丽的存在。但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游戏当中,真正的做到对美的正确认识,教师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3)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为了使孩子的情感培养更加浓厚,让幼儿们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去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和美,以此来激发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三、从客观的生活环境进行探讨

1.大力开展“三化”教育工作

“三化”教育是指建立教育工作的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

(1)民主化教育。对于幼儿时期的学前教育而言,进行民主化教育主要是给幼儿更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制定一些规定并且试图能够与孩子们商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幼儿自觉遵守规定,而且要能够使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对于表现较好的幼儿奖励,激励更多的幼儿。

(2)环境化教育。幼儿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主要有教室、卧室、图书室和洗手间等,学校可在教室中制作一个文化墙,将优秀的孩子的照片贴在上面;在卧室中画一些能够有助于好好休息的图画与宣传语;在图书室中张贴一些认真看书的画面与标语;在洗手间中粘贴一些节约用水以及常洗手的标语,通过这些实质性的熏陶,让孩子对此产生一定的反应。

(3)个性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也很有限。将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的展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对于个性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个性化教育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帮助帮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的计划,并且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方案。

2.幼儿学前教育注重本土化

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本土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本土化的加强。幼教界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以教育实验为主导,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与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适合中国幼儿学前教育的体系,然后才能进一步促进了幼教界的本土化的发展。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发展,他经过了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以及自主发展性学习三个阶段。需要引入国外成功教育理念,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不断调整,最后发展成完全适应我国的学前教育。

四、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本文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更大意义上是为了能够说明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出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锻炼,所以做好幼儿学前教育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情,我们应该高度的重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以上范文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2500左右的论文

陶渊明诗歌的创作成就很高,研究者也比较多。但对他辞
赋、散文艺术的探讨却相对较少。陈柱先生在《中国散文史》中称
陶文为“自然派之散文”,并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雅淡自然之
致与其诗无二,不尚修辞,妙合自然,非深于文者不能为也”。郭
预衡先生甚至认为,在晋宋之际,陶渊明的文章是最有成就的。
陶渊明现存文章十二篇(明确是陶所作),从文体分类的角
度来看,包括辞赋《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三
篇,传《五柳先生传》、《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两篇。记
赞述《桃花源记》、《扇上画赞》、《读史述》三篇,疏《与子俨等疏》
一篇,祭文《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三篇。明
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陶彭泽集题辞》对于他的文章有
过比较全面的评价“《感士》类子长之倜傥,《闲情》等宋玉之好
色,《告子》似康成之《诫书》,《自祭>若右军之《誓墓》,《孝赞》卒}
经,传记近史。陶文雅兼众体,岂独以诗绝哉?”,指出陶渊明兼
擅各种文体的特点,他的文章,不仅与古人类似,还有不同于古
人的特色。这十三篇文章,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散文、韵文两类。除
《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等外,其他多是散文。
此外,在我看来,陶渊明全集中那些情文并茂的诗序、文
序,也应该并入陶文的研究范畴。这些陶渊明精心结撰的序言,
或者表明作诗的目的,或者叙述作诗时的心迹,或者阐发诗文
的主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和艺术风格,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像《游斜川·序》“辛丑正月五日,天
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
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
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共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
乡里,以记其时日。”篇幅不短,空灵隽永,简直就是一篇精彩的
山水游记,与《游斜川》诗互相生发、相得益彰。
作为陶渊明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文无疑是我们实
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基本材料,因为它是除诗歌之外,
作者个性、情感的另一种自由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
为人和他的诗歌,我们还得从陶文人手,来进行一番思想性和
艺术性的探讨。
一、“爱”的独立与文的自觉
陶渊明诗文中“我”字随处可见,从《时运》“袭我春服,薄言
东郊”、“我爱其静,寤寐交挥”、“黄唐莫逮,慨独在余”,到《与子
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
人”,乃至《自祭文》中的“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
吾缁”。“我”、“余”、“吾”之类的词在他一百来首诗文中出现,至
少不低于几百次。这种个性化语词的频繁使用,恰恰反映出陶
渊明对自我的高度体认和不懈追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
道:“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
实而有光辉,写下的诗都是人格的焕发”,诗是如此,文也是这
样。陶渊明本性洒脱、率真,加上深受魏晋以来个性解放思潮的
影响,他的诗文无不表现出自身特有的情趣与睿智,人格与风
度。陶渊明早年抱负远大,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实现尧舜之治,
在仕途蹉跎中,他逐渐清醒地意识到“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
魁之世”(《感士不遇赋》),“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间阀懈廉退
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序》)“三五道邈,淳风日
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扇上画赞》),理想无由实现。他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流浪无成,惧负素志”(《祭从弟敬远文》),于
是发出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的感
慨,辞官归隐。无论是“大济于苍生”还是“击壤以自欢”,为政或
是归隐,他都“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感士不遇赋》),
任性而为,绝不委曲自己的心志。他好饮酒,“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也喜欢读书,“欣以素牍,和以七弦”(《自祭
文》)“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在饮酒、读书中
摆脱世俗的羁绊,寻求自我的快乐与适意,并以那些古圣先贤
的事迹自励,坚定自己隐居的志向。陶渊明是个重感情的人,从
他描述家庭生活的文字中能看得出来,这类文字在陶文中占的
比重不小,有叙述祖先经历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
传》,有悼念兄弟姊妹去世的《祭程氏妹文》和《祭从弟敬远文》,
也有教育儿子们的《与子俨等疏》等,情深意厚,言辞恳切,足以
见陶渊明之性情。
陶渊明深受儒家“三不朽”理论的影响,在“立德”、“立功”,无望的情况下,他表现出~种鲜明的文学自觉意识,也就是对
于“立言”的重视。陶渊明的这种文学自觉彻底摆脱了功利,文二、理想的高张
朱熹曾经评价陶渊明:“陶(诗)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
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朱熹虽然
说的是陶诗,把这段话用来评论陶文同样中肯。作为“欲有为而
不能”的隐士,陶渊明的文章归于真淳和淡泊,具有“语健而意
闲”的特点。这点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中也谈到了,他说:“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
各处都夹人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
了,文章便更平和。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像《五柳先生
传>这样的文章,是作者的一篇实录。全文以一个“不”字贯穿始
终。“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吝情去留”,结尾“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意思还是一个“不”。全文自然平淡,自叙情怀。表现出
陶渊明追求自然、自足、自适生活的人生理想,是他“自然”哲学
的鲜明体现,可以和《归去来兮辞·序)中“质性自然,非矫励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表述互相参证。
陶渊明散文中以《桃花源记》最为著名。文中虚构的“桃花
源”,既有儒家宣扬的上古之世的淳朴风貌,也有老子“小国寡
民”政治理想的影子,其中描写的乡村景象,同作者的田园诗意
境十分相似。可以说,“桃花源”既是作者社会理想的寄托,同时
代表了动乱时代民众对清平社会的向往。
如果说《五柳先生传》侧重表现的是尚渊明的人格理想。
《桃花源记》侧重于作者的社会理想,那么他的另一篇奇文《闲
情赋》则透露出作者的生活理想,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的爱情
理想。据袁行霈先生考证,《闲情赋》作于陶渊明少壮闲居时,从
序言“抑流荡之邪心”和文本本身的描述来看,它应该是一篇较
为纯粹的爱情赋。也许作者的本意确实是为了防闲爱情流宕,
但从客观上来看,后世的读者却从“十愿”大胆热烈的自自中感
受到了作者爱情的真诚、痴迷、焦灼和不安,钱锺书先生说“赋
之用不免于‘闲情’,旨欲‘谏’而效反‘劝’耳”,它没有做到“有
助于讽谏”,没有傲到“止情”,反而成为一篇“煽情”的美赋。联
系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室无莱妇”的慨叹,明言自己的志
愿不为妻子理解,苦闷异常。那么《闲情赋)里那个“淡柔情于俗
内。负雅志于高云”的窈窕淑女,无疑是作者十分向往的理想伴
侣了。
三、陶文的诗意美
作为诗人的陶渊明将诗歌创作经验运用到散文和辞赋创
作中去,使得他的文章具有一种兴象玲珑、含蓄蕴藉的诗意美,
主要表现在意象的采用和意境的营造方面。给人以很高的审美
享受,在这方面,当以《归去来兮辞>作为代表。正因为“心为形
役”,不堪忍受官场的黑暗和约束,陶渊明毅然选择了归隐。他
的创作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对人生大彻大悟
的心境。无论是“犹存”的松菊,还是“盈樽”的浊酒,抑或是“无
心出岫”的浮云,“倦而知还”的飞鸟,都已经被陶渊明染上了一
层“自我”的色彩,成为寄托他高洁人格的意象,在文中构建出
具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天地。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作者通过写景,
形象地展示了自己辞官后的心路历程,情与景的掺和极为自
然、紧密,毫无斧凿痕迹。“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两句,
渲染出作者回家途中的畅快心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
还”两句,更是托物言情,语意双关,回归的倦鸟便是隐居田园
的诗人的象征;“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又把野外
的明丽风景同作者的陶醉之情融合得亲密无间。作者把抒情、
写景和哲理融为一体,无意于雕饰却文采斐然,正如罗宗强先
生所说:“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这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
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自玄风煽动以来还没
有达到过,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这一境界的人。”
元好问说陶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文何尝不是这样,
缺少“豪华”之态,而有“真淳”之感。虽然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
都是精品。陶渊明散文、辞赋中表现出的平易自然的风格,与陶
诗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他的诗歌成就太高,因此在
无形中遮盖了他文的成就。总的说来,陶渊明在晋宋之际,文章
是独步当时的,与他的高洁人品互为表里,具有独立不群的风
格,影响及于后世。
学在他那里,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自称“岁云
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有会而作·序>),希
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流传后世,还隐隐透露出一种自觉撰述的使
命感。他太爱写诗作文了,《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不止一次地说到自己“酣饮赋诗”(《五柳先生
传>),甚至于“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序》)。晚年他
曾感叹:“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答
庞参军·序》)言语间流露出无限的遗憾与痛心。文学活动作为
陶渊明自由、真实个性的积极表达,贯穿了他的一生,成就了他
作为诗人兼隐士的美名,以至于钟嵘的《诗品》中称赞他为“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

求话剧论文,2500字左右,要求针对一个小的主题展开讨论,谢谢

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
——《雷雨》的悲剧性分析

摘要:过去评论界和多数读者都把《雷雨》归为社会悲剧一类,归结于周朴园这类资本家对鲁侍萍这类下层
人物的始乱终弃;从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显示的另一层意义的悲剧——命运的
悲剧。本文就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尤其是从命运的悲剧的角度谈谈《雷雨》的悲剧性。
关键词:戏剧;命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1]
每次读《雷雨》,都不免要扼腕叹息一番,这样一
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无论可憎或
可叹,都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毁灭,这究竟是谁的罪过?
是黑暗的社会现实,还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命运?
曹禺是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雷雨》虽然
是曹禺的处女作,却一鸣惊人,一发表便震动了当时的
文坛,成为中国话剧的顶峰之作,由此奠定了曹禺在中国
话剧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这当然是和曹禺丰富的人生
体验和深厚的艺术戏剧修养分不开的,曹禺出生于天津
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是一个留过学的旧官僚,他
的家庭和《雷雨》中的周家有点相像,曹禺出生三天母
亲就病死了,母爱的缺乏使他在沉闷阴冷的家庭里更感
孤独,常常对人生、命运产生种种迷茫。从小深受中国
传统戏曲熏陶的曹禺长大后又接受了西方戏剧家的作
品。终于,1931年,曹禺还在上大学时,就写出了《雷
雨》,但《雷雨》的酝酿却用了五年的时间。接着,曹禺
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作品。曹禺的
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以小
见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作者在《雷雨》剧本的序言
中说:“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正
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诽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2]
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创作动机,“情感的汹涌的流”蕴涵了
对现实的批判,也蕴涵了对命运的质疑,毫无疑问它是
一部真正的悲剧,有价值的东西全被毁灭,所有的人物
死的死,逃的逃,疯的疯,《雷雨》揭示了双重的悲剧色
彩——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过去的大多数评论往
往把这个家庭悲剧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归结于周朴园这
类资本家对鲁侍萍这类下层人物的始乱终弃;从而把批
判的矛头指向社会的不平等,指向周朴园这类冷酷、虚
伪、自私的资本家,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显示的另一层
意义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所谓“命运悲剧”,主要内
容是人的意志同命运的对抗,其结局则是人无法逃脱命
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
曹禺在《雷雨序》里提到:“《雷雨》所显示的,
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
冷’。(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遇最足以代
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咎)。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
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
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
点隐秘——这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冷’和‘冷酷’。在这
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伯
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
运’,近代的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
叫它为‘自然的法则’。”
[2]
曹禺在1981年7月28日接受访谈时又提到:“我
在构思中,就有一种向往,不知是什么原因,交响乐总
是在耳边响着,它那种层层展开,反复重叠,螺旋上升,
不断深入升华的构架,似乎对我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还有古希腊悲剧中的那些故事,所蕴藏的那些不可逃脱
的命运,也死死纠缠着我。这原因可能是,那时我就觉
得这个社会是一个残酷的井,一个可怕的坑。是一张任
何人也逃脱不了的网,人是没有出路的,人们无法摆脱
悲剧的命运,而这些都是决定着《雷雨》结构的因素,
它就是一个天网,天网恢恢,在劫难逃!一个戏的结构,
决不是形式,它是一种艺术的感觉,是一个剧作家对人
生、对社会的特有的感觉。”
[3]
在曹禺看来,《雷雨》的
世界是一口“残酷的井”、“黑暗的坑”,是一种拼命的突
围和无法抗拒的失败,是一种保存自己的努力和难以逃
脱的毁灭。曹禺正是在这里找到了他对话剧的切入点。
曹禺话剧的动人之处也在于其隐藏于社会背景后
的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就是曹禺在审视人生现象时
对人的境遇与命运的思考。命运是人类在无力摆脱外力
的支配和无法逃避灾难时对自身存在的感受。曹禺的话
剧创作毫无疑问受到了西方话剧及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古希腊悲剧曾多次重复“命运”这一主题,曹禺在创作
中借鉴了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
王》: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那得知,由于他自己早先的
罪恶,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他因此抛弃了他
自己的婴儿——俄狄浦斯。这婴儿被科任托斯国王波吕
玻斯收养为己子。俄狄浦斯长大后,也从神那里得知自
己的命运,他一心要反抗命运,就逃往忒拜,在路上一
时动怒,打死一个老年人,正巧是他的生父。他猜破了
人面狮身的女妖的谜语,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被忒拜
人拥戴为王,娶了前王的寡后,实际上是自己的生母伊
俄卡斯忒。剧本开始时,忒拜发生瘟疫,神示说,必须
把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能平息。俄狄
浦斯诚心为城邦谋福,为了攘除灾难,他想尽各种办法
去查访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娶母的预言也应验了。极度的悲痛进一步酿成惨剧,伊俄卡斯忒自杀,
俄狄浦斯悲愤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并且请求放逐。
不难看出《雷雨》和《俄狄浦斯王》情节的某些相
似。《雷雨》最能表达命运残酷的正是有关乱伦情节的设
计。曹禺用杀父娶母的伦理禁忌来震撼读者,周萍与繁
漪私通,是典型的杀父娶母的案例。当他与继母私通时,
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周朴园作为父亲的角色,在精神上杀
死了父亲。而他与四凤的爱情则使剧情出现了双重乱伦
情境。《雷雨》的乱伦禁忌尽管与俄狄浦斯情节相类似,
但又有所不同,俄狄浦斯王是在逃避乱伦中莫名其妙地
走进乱伦陷阱的,而《雷雨》中周萍与繁漪的乱伦是在
他们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开始的,只有在周萍避而不得,
无辜地演出了与四凤的乱伦悲剧时,命运的悲剧色彩才
开始强化。乱伦禁忌是人类最基本的禁忌,是人与动物
区别的主要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坚守着伦理的防
线。因为乱伦恐怖给人类带来的震荡远远胜过死亡,真相一旦揭破,造成伤害的就不只是当事人,还有与
当事人相关的所有亲人都会面临精神上的打击。曹禺在
剧作揭示了这种伤害,它不仅使人物都精神崩溃,也使
读者以紧张的心情关注乱伦揭穿后将发生的可怕结局。
可以说,这种乱伦效应强化了命运的残酷性,作者同时
将炎热夏季的“闷热”与沉闷雷雨声作为背景,并让三
十年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浓缩于雷雨之夜的有限时空中,
使情节在浓缩的长度和受挤压的空间中产生一种即将爆
发的力量,个体生命在受挤压的氛围中也变得更加孤立
无援,命运主题不断被提示。
除了乱伦的情节设计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个的人
物都走向挣扎与毁灭,每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大的力量,
无论怀着怎样的动机,都无一例外地走向毁灭。《雷雨》
是一出家庭剧,家是人类最后的归宿地,但在《雷雨》
中,家被无情地毁掉了,社会的冷酷、人的盲目挣扎、
爱情走向乱伦等因素都表现出命运悲剧的因素。下面就
《雷雨》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谈谈人物悲剧的命运色彩。
全剧中八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
性格与情感追求,并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但又必然与
他人的追求目标相矛盾,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冲突。这样
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简直可以让人感受到萨特《禁
闭》中“他人就是地狱”那样的哲学意味。周朴园在周家是权利和地位的代表,是决定家庭成
员命运的一家之长,他代表着生存法则,代表着无可争
议的支配权。在第一幕戏中,周朴园教训儿子周萍说:
“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的,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
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
我绝对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这句话最后被
事实彻底推翻,成了莫大的讽刺。周朴园这个“社会上
的好人物”却有着魔鬼一样的品性。他可以在迎娶新妻
时赶走情人,他可以规定儿子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
他也可以决定刚烈的妻子该吃药还是不该吃药。在家中,
他的唯一动作就是命令,他的唯一需要就是别人的“服
从”,他的目标是确保他作为家长的尊严和家庭的体面。
然而,他的一切在自然法则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一夜之
间便化为乌有。就在这个沉闷的雷雨之夜,所有的一切
都暴露了。他的儿子和他的妻子正为摆脱乱伦关系斗得
你死我活;被他抛弃了三十年的旧情人鬼死神差地出现
在他面前;周萍和四凤这对情人居然是兄妹。当一切真
相大白之后,周家的体面荡然无存,繁漪疯了,周萍自
杀了,周冲与四凤也双双身亡。周朴园这个现实法则的
拥有者,终于在自然法则面前失去了所有的尊严。
对繁漪的成功刻画,充分体现了曹禺的优秀艺术才
能。曹禺曾在《雷雨序》中说,“在《雷雨》里的八个
人物,我最早想出的,并且也教觉真切的是周繁漪。”
繁漪是一个十分果敢阴鸷的女人,她桀骜不驯,具有强检举烈的反抗性,按曹禺的话说,繁漪是一个最具“雷雨”
性格的人物。她敢爱敢恨,极具个性,渴望自由和幸福。
但她不幸嫁给了比她长二十岁的冷漠无情的周朴园,她
除了做“服从的榜样”外,没有得到任何欢乐,她犹如
一只困兽欲逃脱牢笼,为了找到自己幸福,她毅然在情
感上背叛了周朴园。繁漪在《雷雨》中是个关键的人物,
整个剧情仿佛由她在操纵着:死命拖住周萍不让他离去
的是她,把侍萍招到周公馆的是她,关住四凤的窗户使
周萍暴露在鲁家的是她,最后在周萍和四凤将要出走的
关键时刻,叫来周朴园,因此打乱全局,完成悲剧的还
是她。她成了一个复仇女神,这一切的行为,与其说是
对周萍的爱,不如说是对她自身命运的反抗。但是,繁
漪的反抗从一开始就注定毁灭,因为她把自己的幸福寄
托在周萍身上,由此也将他们双方送入乱伦的魔圈。周
萍的醒悟决定了他的逃离,但繁漪却将周萍当作最后的
希望,如抓救命稻草一般死死抓住不放,她为了报复,
甚至把亲生儿子也作为筹码押出,在第四幕戏中,她把
周冲叫来,妄图阻止四凤和周萍的出走,完全不顾及母
亲的身份,(对冲)“你不要以为我是你的母亲,你的母
亲早死了,早叫你的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我不是
你的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着的女人,(不顾一切地)
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但最后,
悲剧在她的努力下全面揭穿,她所追寻的一切也化为泡
影,儿子死了,情人自杀了,这个“母亲不像母亲,情
妇不像情妇”的女人最后以发疯告终。繁漪挣扎的毁灭
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命运的悲剧色彩。
周萍性格苍白、空虚而懦弱,一切都打着他那个家检举 庭出身的烙印。他是一个“饱暖思淫欲”的贵族公子,
当他从乱伦的恐怖中惊醒,他想逃离,想通过与四凤的
正常的爱获得平衡,却不曾又由一个乱伦的陷阱走进另
一个乱伦的陷阱,终于使他无法直面人生。他的两次爱,
对后母的和对侍女的,在社会看来,都是不正常不健康
的,有罪的人失去了赎罪的权利,这当然也可以被理解
为命运。
四凤、周冲、侍萍,他们都是无辜者,但他们在这
场悲剧中也不能幸免,无辜者的被害加剧了悲剧色彩。
四凤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纯真少女,她像所有的纯情少女
一样向往爱情。她不顾仆人的身份,勇敢地接受了周公
子周萍的爱,却不知道爱的背后深藏的是乱伦的危机,
一个无辜的女孩承担了最沉重的罪恶,不得不让人感叹
造化弄人。周冲是个生活在梦想中的少年,他相信一切
都是美好的,他差不多随时随地都在向人诉说他的美好
理想,向繁漪,向鲁大海,向四凤……他的身上,正体
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准则,但是这样一个
拿着网球拍的阳光少年,也走向了毁灭,所有的梦想如
玻璃般被无情的现实击碎。鲁侍萍是这出悲剧的最大无检举 辜者,她三十年前被周朴园抛弃,三十年后,她为寻女
儿走进周家,不仅没带走女儿,而且发现自己的亲生儿
女正在演出乱伦的悲剧,虽然鲁妈对有钱人怀着仇恨和
警惕,但仍旧无法阻止女儿走上她所恐惧的道路,当厄
运连续重创一个无辜者并且让下一代承担上一代人的罪
过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命运”。你敢说不是鬼使神
差吗?否则,三十年前的种子,三十年后怎么会开花结
实呢?所以全局临尾,鲁侍萍痛苦道“:天知道谁犯了罪,
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
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
我一个人有罪,我先走错了一步,如今我明白了,我明
白了,事情已经做了的,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人犯
了一次罪过,第二次也就自然地跟着来。”鲁侍萍控诉的,
正是悲剧的命运!《雷雨》就是这样把人间最惨烈的悲剧
展示给人看,它的悲剧是发生在每一个最普通的人身上
的,它时刻让我们感到悲剧就在生存本身。
尽管《雷雨》中的许多人物都打上了命运的烙印,
尽管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又有哪一
点不合乎生活的逻辑呢?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却又无一
不在情理之中,这所有事件的背后,都潜伏着社会的根
源。试想,如果没有周朴园当年对鲁侍萍的始乱终弃,
乱伦的悲剧还会发生吗?如果没有周朴园对繁漪的专
横,没有旧家庭对人的窒息,“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
情妇”的悲剧会发生吗?于是,一切都变成了现实生活
原则合理性的追问与怀疑,剧中人错综复杂的关系,一
连串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都暴露出那个不合理的社会
的罪恶。这一出惨绝人寰的悲剧,完全是那个罪恶的、
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造成的,命运剧也开始变成了社检举 会剧。剧本虽然从性爱血缘关系的角度写了一出家庭的
悲剧,但客观上也反映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某
些侧面。充满不义和邪恶的旧家庭正是整个旧社会旧制
度的缩影。《雷雨》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个没落的专制
社会的批判。侍萍和周朴园的冲突,揭示了社会的不平
等,正因为侍萍的侍女身份,才会在年三十被扫地出门,
典型的下层妇女受侮辱、被离弃的悲剧;繁漪和周朴园
的冲突,不仅反映专制的家庭关系,更为主要的是揭示
了反封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繁漪的出现,表明了一种
时代气息,它说明“五四”以来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潮也
渗透到黑暗王国里来了,并且在冲击着据守在资产阶级
家庭里的封建堡垒;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更可看出
社会阶级斗争直接反映。剧中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极
度紧张的冲突与极度的痛苦之中。而所有的悲剧都最后
归结于“罪恶的渊薮”
——作为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的
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的周朴园。戏剧的结尾,无辜的年
轻一代都死了,只留下了对悲剧性的历史有着牵连的年
老的一代——这就更强化了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检举 力量《。雷雨》的社会悲剧是评论界和多数读者所熟悉的,
在这里不再详细论述。总之,曹禺的话剧往往都是从日
常生活中开拓题材,在小小的场景中,多方面展开戏剧
冲突,因此,他的话剧现实感,社会性很强,他在人物
的塑造、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中完成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
索和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在思想上也达到一
定的深度,《雷雨》是这样,《日出》、《原野》、《北京人》
也是这样,从而使曹禺的早期话剧成为中国话剧迄今为
止不可跨越的高峰。
《雷雨》虽是曹禺的处女作,但不可否认是一部极
优秀的话剧,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在人物形象的
塑造上,情节结构的设计上,戏剧冲突的展开上,甚至
人物语言(台词)的锤炼上,都是非常成功的。它是一
出命运剧,也是一出社会剧。《雷雨》批判现实的意义并
不影响人们由此产生的命运感。其实,没有永恒不变的
命运,命运总是和有限的生活时空联系在一起的,命运
实际上就是人们在无力摆脱生命挫折时对生活的悲剧性
体验。这样,命运剧和社会剧就互为动力了,命运是体
验,社会是实情,社会造成命运感,命运又构成社会。
《雷雨》一方面从主观上将现实人生的悲剧引申至
命运,从而强化了悲剧的力量。另一方面则从客观上以
批判的姿态审视现实,这样,“命运”的力量不单是代表
一种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同时也代表着特定现实中左
右人们的现实力量,由此加深了对现存生活方式的否定。
这就是《雷雨》命运的悲剧性和社会的悲剧性的双重悲
剧色彩。 男女主人公汉森和哈勒对流逝的青春与爱情的回忆。在
“我”的央求下,汉森回首了她的痴心守候的一生,叙
述视点自然地由见证回忆切入到主人公的内心回忆。汉
森和哈勒本是一对相爱情侣,但由于汉森的父亲生意失
败,作为被监护人的哈勒的遗产也付之东流。善良的哈
勒为了让汉森的父亲免受精神上的屈辱,远离他乡另谋
职业,并向汉森承诺他的归来。汉森终其一生都在等待
哈勒的归来,任由金黄的发丝变成花白。多年以后在一
次返归故里的途中,“我”偶遇一位思乡心切的老人。对
家乡故人的不安负疚感使他向我一吐为快。显然他就是
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哈勒,此时的叙述视点又过渡到主
人公哈勒的内视点。在他的倾诉中“我”了解到,尽管
对爱人的无尽思念使他染上了深深的乡愁,但“一系列检举 身不由己的事情”困住了他再见汉森的脚步。紧接着作
者把时间的聚焦从过去调整到现在,“我”陪伴哈勒怀着
期待的心情匆匆返乡,但哈勒与汉森已是天人永隔,无
法再见了。施笃姆以恣意的笔触由现实回溯到过去,又
由过去回溯到现实,中间过渡顺畅自然。在时空的交错
与视点的变幻中,演绎了人生的辗转流变。在汉森和哈
勒饱经沧桑的深情回眸中,昔日的情怀已变得沉甸甸。
正如文中古老的歌谣所唱:“当我归来的时候,当我归来
的时候,一切皆已成空……”
回忆是施笃姆小说的主题和叙述的原动力,回忆也
是他笔下人物的主要生存方式。回忆本身即为一种情绪
化的叙述方式。回忆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浓郁情感的具象
性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感,这种切身感使读者与人物、
作者建立起一种信任和紧密的关系,为理解施笃姆作品
的主题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