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一个人打字就能出书

2023-02-20 13: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个人打字就能出书

当然可以,出书一般分为公费出书和自费出书:
要是公费(就是出版社主动约稿)那就要看作家的名气,书稿的质量,市场前景等,比较
相对于公费出版,自费出版的门槛确实要低很多,但即使是自费出版,也并不是作者想出就能出的,它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否则,给钱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出。
条件一,书稿内容必须不能涉及违法乱纪、不能涉及到敏感词汇和话题。
条件二,投稿时,书稿内容要符合出版社的手稿范围。不同的出版社擅长的出版范围是不同的,比如你要出版经管类作品,却向擅长艺术类、哲学类出版的出版社投稿肯定是会被拒的。
条件三,书稿内容质量不能太差,要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虽然自费出版出版社不会赔钱,但是对于那些内容实在太差,没有任何出版价值的书籍,对出版而言既浪费书号,又影响其声誉和出版水平。
至于能不能卖出去,这个不好说一本书要做到畅销,长销要涉及很多方面,如书的内容,印刷质量,市场营销状况。。。。

我想知道出书的全过程

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它需要经过多少制作过程?本单元将根据完成一本书所需步骤的前后顺序,逐一为您剖析。

一本书之所以称得上「书」,势必经过两大制作步骤的结合。就如同一部功能完整的电脑,它必须同时拥有「软体设施」与「硬体设施」才能动作,才能发挥出功能。书的制作过程概分为「编辑作业」、「印制作业」两大步骤,其中编辑作业可比拟为电脑的「软体设施」,而印制作业相当於「硬体设施」。本单元先就堪称软体设施的编辑作业加以概述。

编辑作业可概括分成文字编辑(简称文编)与美术编辑(简称美编)两大作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必须相辅相成方能顺利完成整个编辑作业。编辑作业不外乎「资料收集、撰稿或翻译作业」、「顺稿作业」、「确定文案」、「打字、校对作业」、「内文图片的完成作业」、「电脑排版作业」、「完稿作业」等七大步骤及单成一项的「封面设计」。

一、资料收集、撰稿或翻译作业

不论是出版(公司)社或个人,若想出版一本书,首先必须确定该书的出版方向与性质,然后再依此方向、性质,积极搜集各方面的相关资料,作为撰稿时的参考。另外也有约请专业作家写稿,或直接向国外出版社购买已出版的图书翻译版权。
在此必须特别提醒注意的事是,不管由文字编辑人员撰稿也好,或由作者亲自动笔撰文也罢,在资料的参考、利用方面,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应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抄袭、瓢窃等),尤其需要转载、摘录、引述别人文章或图片时,一定要事先取得该著作物的著作财产权人的同意或授权。

属於自我创作撰稿的作品,文编人员或作者在动笔撰稿之前,应事先规划好出版方向与内容性质,接著据此定出前后顺序的篇章或基本的编辑大纲(翻译国外图书则无此必要),然后依篇章或编辑大纲逐一完成文稿内容。通常一本书的内容字数,少者几万字,多者十几万字甚至数十万字之谱。

二、顺稿作业

文稿的撰写工作或翻译工作完成后,汇整交给主编或总编,再由主编或总编根据内容性质,指派适当的文编人员进行顺稿作业。
过去,不论是文编或作者,撰稿工作几乎都是手写在专用稿纸上,即使个人电脑已如此普及的今天,仍有不少人还是比较习惯手写文稿的方法。不过,随著时代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用手写文稿的人,发现电脑撰稿的方便性之后,势必会一改以前的落伍方法。
顺稿又叫修稿,如果是采传统的稿纸写稿,当然直接就在稿纸上进行增删、修订等顺稿工作;若是利用电脑撰稿,文稿内容当然全部储存在磁片或光碟里,文编人员可以在电脑萤幕上进行顺稿作业,也可以先把内容文字列印出来,修改完毕后,再利用电脑进行文字资料的修正。

三、确定文案

文编人员在顺稿的同时,需将每一篇章节段落清楚区分开来,最后依照前后顺序排好篇章节段,一本书的内容终告确定,此一工作就叫「确定文案」。

四、打字、校对作业

文稿经过顺稿程序进而确定文案后,接下去分别进行两大作业进行,一是内文的打字,二是插图的绘制或照片拍摄作业。打字作业比较单纯,若为手写稿则交给电脑打字人员进行打字工作,打完字后交由文字编辑校对,然后交回打字人员修改。如果文稿是利用电脑撰写的话,则可将磁片交给文编人员或列印出来先进行校稿作业。

五、内文图片的完成作业

当确定文案之后,除了内文的打字、校对作业外,同时进行内文图片(图案或照片)的完成作业,图案的绘制或照片的拍摄通常都是由美术编辑负责。图片具有诸多不同的功能,有时是为了加强某一段内文于读者的印象,有些是为了补篇幅(或页数)的不足,也有单纯只是为了让版面看起来更加活泼、生动而已。 (待续。。。)

TOP

Part 2/2

六、电脑排版作业
打字人员打好字交由文编完成文字的校对后,美编即接手直接利用电脑进行排版作业,完成所需版面、大小标题、确定页数以及安置图案、照片等作业。排版作业进行同时,预留图片或照片摆放的位置空间,然后由美编先作第一次的校对工作,看看整体版面的安排是否适当?标题用字、图片的设计跟安插是否完善、美观?

七、完稿排版作业
传统的编辑排版都是采人工作业,现在则几乎全都是利用电脑排版的e化作业。当美编完成排版作业并做过一校后,便将图片送交分色厂,依事先所预留图片尺寸大小分色(黑白图片责免),然后交给美编完成图片安置作业。此一阶段作业便称为「完稿排版」。

八、完稿制作
美编将图片安到预留的图片位置上去之后,交由文编进行校对,同时附上图说。校对工作一般至少会做到三校。当第三校工作结束后,美编再接手完成最后阶段的「标色工作」。至此美编的工作终告结束,有些作者或出版公司为求慎重,会再做一次的校对工作(四校)。至此,编辑作业便算完成,接下去便发给制版厂进行「制版印刷」等印制作业。

、封面的设计
每一本书不管大小、厚薄都需要封面。传统的封面设计工作,几乎都是由文编负责文字(书名、附属标题等)部分,美编负责图案(绘图、照片)及设计。封面设计可概略分成以下四个流程:

1、图文发稿:编辑部门(文编、美编、作者)根据内容先商讨出书名,并想出适当的附标题;在此同时,美编人员也依内容进行彩色图案的描绘或照片的拍摄。

2、设计草图:美编人员根据编辑部门所提的具体方案,设计出封面草图供编辑部门校对,然后发还设计者修正(修稿)。

3、草图定稿:编辑部门认为草图整体上完全合乎要求,不需再做任何修正时,即可进入定稿的阶段。

4、彩图收稿:封面的设计工作完成第三阶段之后便进入尾声,剩下的只是将彩色图案或彩色照片收集整理便大功告成。

以上所述的四个封面设计流程,过去都是利用手工来完成,但目前几乎都已将此项烦杂的工作交由电脑来做,利用电脑设计封面,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省钱,堪称一举多得。
从撰稿、打字、校对到美编完稿等所谓的编辑工作,亦即一般专业上所称的「印前作业」(制版前之制作过程),因电脑功能的大幅度提升,已鲜少见到仍采人工双手作业的情形。

5.不可不懂的相关法律

随著国人知识水准的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与呼吁,加上法律条文的修正与执法单位的雷厉风行,「智慧财产权」的观念业已深植人心,大多数的国人在有关「知识、智慧作品」的利用上,都已了解必须取得他人的同意才行。
不过,绝对大多数的人而言,所谓的「著作权法」究竟是何物?要如何注意方可避免触犯法律?根据笔者这几年的实际经历与接触,有许多人因为自己对「著作权法」的一知半解而误蹈法律,其中不乏所谓的「高知识份子」。
要避免侵犯到别人的著作权,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原则,就是「当您需要利用到别人的著作时,不论是文字或是图片,也不管是引用或是摘录,您都必须知会对方并取得对方的同意与授权」。如果您能恪守此一原则,相信侵犯别人著作权的机率应可几近於零。
至於在编辑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不管您扮演的是哪一个角色(出版社老板、编辑人员或作者),以下所载的著作权法相关条文最好要弄懂。
近年来随著「著作权法」的大幅度修订,引发了层出不穷的著作权相关纠纷,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笔者在此诚恳呼吁,雇用人与受雇人、出资人与受聘人之间,彼此都能拿出诚意,事先签订契约,把彼此的权利义务详载清楚,以避免日后引法不必要的纠纷。
*第11条:受雇人於职务上完成之著作,以该受雇人为著作人。但契约约定以雇用人为著作人者,从其约定。
依前项规定,以受雇人为著作人者,其著作财产权归雇用人享有。但契约约定其著作财产权归受雇人享有者,从其约定。
前二项所称受雇人,包括公务员。

*第12条:出资聘请他人完成之著作,除前条情形外,以该受聘人为著作人。但契约约定以出资人为著作人者,从其约定。
依前项规定,以受聘人为著作人者,其著作财产权依契约约定归受聘人或出资人享有。未约定著作财产权之归属者,其著作财产权归受聘人享有。
依前项规定著作财产权归受聘人享有者,出资人得利用该著作。

*第21条:著作人格权专属著作人本身,不得让与或继承。

怎样出书?

出版的程序包括: 1、完成作品并录入/排版,设计封面,做到稿件齐、清、定; 2、直接向出版社编辑部门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您的作品; 3、由出版社或者代理人初步审核选题、稿件,签署出版合同或代理合同; 4、交纳相关费用:出版管理费(书号费)、编审费(部分出版社不收取或者包含在管理费之中); 5、进入出版环节(若代理出版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或者更短时间); 6、审稿完成后,由出版社发取书号、CIP、委印单等(部分有发行委托书); 7、印刷-发行。 但是一般作者直接到出版社联系是比较困难的,他们不太理会我们,或者会“慢待”我们,让我们一等等个几个月。 对此,你可以找代理商或者相熟的编辑,跟他们讲清你的选题和思路,说明你的图书市场潜力。 多问几家,如果不行,可以自费出版,国内最便宜的可能在3000左右。 另外,如果你的作品你觉得比较好,那不要直接将全稿和最后的书名寄到书商或者出版社那里,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