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02-20 11: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月刊。办刊宗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以全面反映本校在科研、医疗、教学和管理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引导科技发展,培养学术人才,增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专题报道、综述、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病例报告和信息交流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收录情况被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刊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258-5898CN:31-1259/R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曾用刊名: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09)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医学论文发表有什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推荐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方勇的论文著作

1.程瑞杰,方勇.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创面愈合。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726 2.方勇,程瑞杰,王莹等。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细胞和GMCSF的表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2):174 3.方勇,程瑞杰,王莹等。糖尿病创面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6,1(1):12 4.程瑞杰,方勇,王莹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27(4):415 5.方勇,王莹,程瑞杰等.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缺失对小鼠创面愈合与新生血管化的影响。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3):244 6.俞为荣,方勇. 深度烧伤创面巨噬细胞与渗液sTNFR、sVCAM-Ⅰ的相关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8):919 7.徐鹏,方勇,俞为荣等.乌司他丁对III度烫伤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51-53 8.方勇,龚圣济, 王莹, 徐英华,包士三.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缺失对大鼠创面新生血管化影响.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3):233-235. 9.方勇,程瑞杰,王莹,徐英华,包士三. 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中炎症细胞和GMCSF的表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2):174-177 10.倪涛,方勇,顾钏等。外源性P物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中华烧伤杂志,2008,24(2):129 11.杨鹏高,方勇. 毛囊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2008,24(1):71-73. 12.程瑞杰,方勇,俞为荣,王莹.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4):415-418. 13.顾钏,方勇,倪涛等。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两种趋化因子的表达。中华烧伤杂志,24(3):287 14.Y Fang, SJ Gong, YH Xu, SS Bao. Impaired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granula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knockout mic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7, 157, p458-465. 15.Tan ZY, Bealgey KW, Fang Y, et al. Interleukin-23: Immunological rol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2008,41(4):733-735, 二.近五年发表专著主编:《医学论著汉译英技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087988 ,2008 参编:《临床烧伤外科学》 金盾出版社,第070727, 2006

张海波的代表论文

[1]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一侧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及伴发畸形的一期纠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1).[2]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一期手术纠治主-肺动脉窗及伴发畸形[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5).[3]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主动脉弓中断伴室间隔缺损的一期纠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0).[4]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主动脉弓中断伴复杂心内外畸形的一期纠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0).[5]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一期手术矫治主动脉弓中断及伴发畸形[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6).[6]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Rastelli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6).[7]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肺动脉吊索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6).[8]张海波,陈会文,苏肇伉,丁文祥. 左肺逆循环伴双向腔肺吻合术的动物模型建立[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3).[9]张海波,苏肇伉,龚立,丁文祥.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3).[10]张海波,陈会文,苏肇伉,丁文祥. 左肺逆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4).[11]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主动脉-左室通道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5).[12]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1).[13]张海波 ,徐志伟 ,苏肇伉. L-精氨酸对深低温停循环脑血流及代谢的影响[J]. 上海医学,2002,(1).[14]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钢板支架纠治小儿漏斗胸[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2).[15]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 L-精氨酸对乳猪深低温停循环脑代谢与结构的影响[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2).[16]张海波,苏肇伉,刘锦纷,丁文祥. 同种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手术死因探讨[J]. 上海医学,2001,(1).[17]张海波,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72例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治[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1).[18]张海波,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同种带瓣大动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