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三红”文化的热潮:红色歌曲唱遍大江南北;红色短信传遍个人手机;红色精神深入百姓心灵。这股“三红”文化的热潮不仅席卷神州大地、受到亿万群众的欢迎,也吹向五洲四海、影响了整个世界。“三红”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很受欢迎,并且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主旋律。
为了充分挖掘“三红”文化的现实意义,更加有效地传播“三红”文化,山东欧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策划下,通过举办集团公司欧诺大厦、河口石油装备公司和国际建材家居城的开业典礼,“三红”文化发展论坛和欧诺之夜“三红”文化主题晚会,来传颂、弘扬和传播“三红”文化。
山东欧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元月,其前身为东营瑞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集进出口贸易、石油装备生产与制造、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玻璃制品、宾馆酒店服务等多元开发、以科技发展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固定资产5.8亿元,现有职工395人,80%以上为具有大中专毕业文凭的高新技术人才。公司投资3亿多元的欧诺大厦、欧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河口区)、欧诺国际建材家居城(河口区)都于12月26日同时开业、投产和运营,三个项目的投产运营,将给社会安排300多人就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润2亿元。公司曾被联合国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评为:全球绿色财富中国影响力100强;被CHC全国高科技质量监督促进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企业;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授予:2010年财富领袖论坛最具财富潜力企业;被山东省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中企标国际信用评估中心授予:AAA信用企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行业协会授予2010年中国石油装备行业十大信用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曾被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参加集团公司开业庆典及“三红”文化发展论坛、欧诺之夜“三红”文化主题晚会的有:原海军副司令员徐振忠中将、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济军空军司令员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郭玉祥中将、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珍副主席、前驻沙特、伊拉克大使和中东特使孙必干大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国际局王国泰局长、前驻瑞士吴传福大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孙盛军副主任、总后后勤指挥学院原院长邵积平少将、中共中央统战部统一战线杂志胡朝林主编、解放军报时政部主任李学勇大校、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彭学明副主任、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王京忠副总经理、《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宫苏艺主任、东营市原市政府马茂信副市长、东营市原市政府闫君山副市长、东营市原政协刘杏元副主席、山东省建设总公司赵西安老总、东营市职业学院杜金亮院长、青岛信用社任荫盈理事长,活动总协调人北京智力城咨询中心董事邱炼炼。
参加开业典礼活动的还有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记者:光明网张振胜;新华社音频部杨慧峰;人民网秦晶;东营市电视台齐兵;胜利油田电视台高飞;胜利日报社陈德林;东营市广播电台赵新生等。他们将为我们这次活动做深度的宣传报道。
参加开业庆典活动的还有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济南、临沂、江苏省常州、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等各地、各单位、各部门、各个企业的领导嘉宾,欧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及公司的全体员工。
2010年12月26日上午11点18分,开业典礼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气氛中正式开始。在开业典礼上,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珍、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郭玉祥中将、中共中央统战部统一战线杂志胡朝林主编、中国前驻瑞士吴传福大使、欧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致辞。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孙盛军副主任、欧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为东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揭牌;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彭学明副主任、欧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为山东欧诺“三红”文化书画院揭牌。
2010年12月26日下午,由欧诺集团主办的东营“三红”文化发展论坛在东营市蓝海国际大饭店绿州厅举行。论坛由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评选办主任、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经理兼公益活动部主任王京忠主持,东营“三红”文化发展论坛组委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国际局王国泰局长,海军原副司令员徐振忠将军致辞。
“三红”文化发展论坛由三个篇章组成:第一篇章:三红文化的战略意义与思考。中国文联第七届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珍作了《三红文化的战略意义》的演讲;总后后勤指挥学院原院长邵积平少将作了《三红文化永驻军中》的演讲;中国前驻沙特、伊拉克、伊朗大使和中东特使孙必干作了《三红文化助力软实力发展》的演讲;第二篇章:三红文化浪潮与东营发展 。胜利油田党校校长王晓义作了《红歌曲红短信 高扬红色精神》的演讲;山东欧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增义作了《欧诺与东营市三红文化共发展》的演讲;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江华作了《三红文化在石大》的演讲;第三篇章:三红文化之继承与创新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宫苏艺作了《三红文化的传播途径与变革 》的演讲;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彭学明作了《三红文化发展的三重境界》的演讲。
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郭玉祥中将、中国文联第七届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珍、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盛军、著名书法家阿郎一笔、原东营市文联主席李建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能鹏现场献墨宝。
2010年12月26日晚7点,欧诺之夜-“三红”文化主题晚会在东营市东城黄河影剧院举行。参加晚会的有原海军副司令员徐振忠中将、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郭玉祥中将、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珍副主席、前驻沙特、伊拉克大使和中东特使孙必干大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国际局王国泰局长、前驻瑞士吴传福大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孙盛军主任、总后后勤指挥学院原院长邵积平少将、中共中央统战部统一战线杂志胡朝林主编、解放军报时政部主任李学勇大校、前中国驻新西兰陈文照大使、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彭学明副主任、《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宫苏艺主任、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田青云部长、山东省建设总公司赵西安老总、东营市职业学院杜金亮院长。
参加晚会的有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记者:光明网张振胜;新华社音频部杨慧峰;人民网秦晶等。
参加晚会的还有: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济南、临沂、江苏省常州等各地、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的领导嘉宾,有东营市、胜利油田的电台、电视台、报社记者等,山东欧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及公司的员工。
北京来的表演艺术家、歌唱家与东营市和胜利油田的文艺界、音乐界同台演出,为晚会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节目。他们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原中国歌舞剧院院长张目、总政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叶宝根、武警文工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冯桂荣、中国铁路文工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瑜伽、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独唱演员张婷婷。
晚会上,首先播放了公司歌曲“欧诺之光”和介绍公司成长过程的电视片“迈向卓越”。 欧诺之夜-“三红”文化主题晚会在欢庆的少儿节目中拉开了序幕,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以喜悦的心情,把鲜艳的红领巾献给在前排就坐的嘉宾,以表达对革命老前辈的敬仰。山东欧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增义致辞。
总政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叶宝根演唱了《红星照我去战斗》、《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胜利油田工会邱江、王惠秋演出了诗朗诵《战井喷》;中国铁路文工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瑜伽演唱了《红梅赞》、《珊瑚颂》;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独唱演员张婷婷演唱了《洪湖水浪打浪》;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原中国歌舞剧院院长张目夫妇两人共同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胜利油田老年艺术乐队演奏了《走进新时代》等三首歌曲;东营市艺术团赵静等演唱了吕剧联唱《金典区段》;东营市少儿艺术团演出了少儿舞《山里娃》;武警文工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冯桂荣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东营市艺术团黄鹏飞演唱了《东营欢迎你》;欧诺集团公司合唱队演唱了《欧诺之光》;胜利油田老年艺术团演出了集体舞《咏梅》;总政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叶宝根、武警文工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冯桂荣演唱了二重唱《举杯吧朋友》。
晚会节目精彩纷呈,赢得阵阵掌声。
演出结束后,北京来的领导、嘉宾及欧诺集团公司的领导上台和演员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
短短的一天时间里,三处场地、三处开业、三项大型活动,在组委会的指挥组织协调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充分展现了欧诺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展示了欧诺人的精神风貌,树立了欧诺集团的良好形象,扩大了欧诺集团的社会影响,提高了集团公司的知名度,为欧诺集团的奋进、腾飞、辉煌,和创建百年伟业,走向世界的愿景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以坚定地信念和昂扬的斗志走进新的一年--2011年,祝愿欧诺的明天更美好!
香港《文汇报》是一份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零售港币6元。以爱国爱港为办报宗旨,新闻报道公正翔实,及时准确;新闻内容详尽丰富,生动活泼;版面时尚,色彩艳丽,印刷精美。香港文汇报在中国内地各省市共设立包括北京新闻中心、上海新闻中心、珠三角新闻中心在内的三十个办站机构,拥有一支敬业、勤业的专业记者队伍,其关于中国新闻的报道和评论,经常获得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转载和高度评价。香港文汇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除香港外,每日还在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同步出版海外版,读者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文汇报正在努力成为一家覆盖全球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华文精英媒体。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王树成先生,河北省平山县人,高级编辑,现任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社长。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具有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编委,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他相继担任新华社半月谈杂志记者、编辑、主编、总编辑助理,1993年升任副总编辑、总经理;1994年12月调任新华社安徽分社社长;1997年底,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2005年底任《经济参考报》总编辑;2008年5月,担任香港文汇报董事、副社长,同年12月任现职。他还相继担任安徽省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安徽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安徽政协委员、安徽省记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记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市老记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外联谊协会常务理事等。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写出百余万字的消息、通讯、特写、述评、人物专访、杂文、调查报告及报告文学等。其中一批稿件被新华社和相关部委评为全国好新闻,《我们永远需要艰苦奋斗》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辅导教材。他在新华社工作期间,相继组织和参与了国庆50周年、北京奥运会申办和筹备、抗击非典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参与过“漫游中华大地”等大型丛书的编撰,编著有《风云人物大写真》等人物通讯集和《太行山的呻吟》等报告文学作品。早在1946年,因国民党政府步步紧逼上海《文汇报》就范,报社负责人中就有人提议到香港创一新刊,这样可以桴鼓相应,互为犄角,使当局不敢轻易下手;一旦报馆真的被封,大家可以转移到香港。徐铸成力赞其议,但终因经费难筹,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鉴于上海馆已封,大家无事可做,何不趁此机会去香港开辟新的天地?徐铸成随即约来严宝礼、宦乡、陈虞孙商谈。大家一致同意徐先去香港与李济深见面,如愿合作,即共同出资,创办香港《文汇报》。事不宜迟,严宝礼很快托人秘密为徐铸成订好了赴港机票。临行前,徐铸成专门去了吴绍澍家一趟,问他在台湾旅游时所谈之事是否已经决定。吴恳请徐到港后务必向马叙伦、谭平山转达自己“转向”的决心。香港,徐铸成先去拜访夏衍。夏衍告诉他,非常欢迎《文汇报》来香港出版,但“色彩不宜太红”,因为港英当局对进步报刊处处刁难,《华商报》天天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文汇报》应准备顶上去;如果态度一如《华商报》,恐怕有被一网打尽之虞。翌日见到潘汉年,潘也谈了同样的看法。在和香港共产党方面的负责人接触之后,徐铸成便去拜谒李济深。他提出由双方各出10万元作开办费,创刊香港《文汇报》。李济深表示完全赞同,说由徐负责在港创办《文汇报》,影响必大。李专门留徐共进午餐,并邀来陈邵先、陈此生和梅龚彬作陪,席间就创刊计划进行了详细磋商,约定由徐、梅和二陈等四人全权筹备。此时,香港有不少上海《文汇报》时期的同人。他们逃亡到港后,生活无着,不少人依靠领取由夏衍等募集的救济金糊口,然后才各自找到临时性的工作。大家闻听徐铸成抵港有出版《文汇报》之意,就约集起来开酒会欢迎,表示一旦报纸创刊,即辞去现有工作,重回报馆效力。正在香港办《大公报》的胡政之也宴请昔日的部下、今日的竞争对手徐铸成。徐对香港《大公报》一反该报之中立传统,称共军为“匪军”、中共为“匪党”深为骇异,只是当着胡政之和一帮朋友的面不便言说。酒过三巡后,胡政之笑着说:“铸成,欢迎你来港恢复《文汇报》,大家热闹些。”徐知道这是在试探自己,就虚晃一枪说:“此来仅为访友。办报,谈何容易。胡先生清楚《文汇报》底子薄,要在香港办一报馆,哪有此力量?”在孟秋江的引荐下,徐铸成还拜访了沈钧儒、郭沫若、章伯钧等在港民主人士。他们听说《文汇报》有来港出版的打算,都热情鼓励。在拜访谭平山、马叙伦时,徐铸成没有忘记吴绍澍的托请。谭、马二人表示一定将吴的转向意愿转告中共方面,并希望徐回沪继续向吴多做工作。诸事略有眉目之后,徐铸成即离港返沪,向严宝礼等汇报在港经过。大家都很振奋,立即着手准备相关工作。1948年5月,徐铸成正式赴港筹备创刊《文汇报》。临行前,他与黄炎培、陈叔通、包达三等三十余人在大世界附近的红棉酒家聚会,交换对于中共刚刚发出的召开新政协会议号召的意见。大家一致表示热烈拥护。经商定,香港《文汇报》由李济深任董事长(登记时用别名),蔡廷锴、虞顺懋、严宝礼、徐铸成为董事;总主笔徐铸成,总编辑马季良,副总编辑柯灵,总经理严宝礼,经理宦乡;报社设社务委员会,正、副主任由陈邵先、徐铸成分任,委员为严宝礼、陈此生、梅龚彬和马季良。领导层人事安排基本上是“民革”和原上海《文汇报》双方的组合。历时四个月的筹备,1948年9月9日,香港《文汇报》终于正式与读者见面。创办之初,报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拮据。上海《文汇报》本来就是个穷报馆,“民革”也属初创,资金不充裕,报纸出版近半年,双方交来的股款才各有两三万元,与当初约定10万元相距甚远。由于资金拮据,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租不起像样的房子,大家只好“螺蛳壳里做道场”,局促在一幢四层小楼里。这幢房子小得不成样子,每层不到60平方米,编辑、排字、印刷、发行、食宿都挤在一起,身为总主笔的徐铸成,起初也只能住在楼梯转角处一间仅容一单身铺位的“斗室”里。徐铸成本来只负责言论,可是总经理严宝礼、经理宦乡均不能脱身来港,他只好兼管经理部事务,每天除了写社论、审稿,还要为职工生活、报纸印刷发行尤其是筹款等琐事奔波,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他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称其为自己服务新闻界60年中“最辛苦劳累之时期”。香港《文汇报》创刊前,徐铸成请郭沫若主持了一个茶会,茅盾、夏衍、侯外庐等二十多位文化学术界著名人士应邀参加。他们大多为上海《文汇报》写过文章,有的还编过副刊。郭沫若在这次茶会上,把《文汇报》当作解放战争中文化战线的一支部队,号召一切进步力量都来支持《文汇报》,并且勉励《文汇报》同人高举民主主义的旗帜奋勇前进。徐铸成邀请郭沫若主持周刊各版,郭欣然应允,并很快网罗了一批名流分任各个版面的主编:他和侯外庐主编哲学周刊,茅盾主编文学周刊,宋云彬主编青年周刊,千家驹主编经济周刊,翦伯赞主编历史周刊,孙起孟主编教育周刊。这一阵容之整齐强大,可谓一时无两。《文汇报》在香港能够“一炮打响”,这些专家主编的各具特色的高水准周刊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的港九只有80万人口,加上澳门也不过百万。不过出版的报纸却不少,仅大型日报就在10家之上,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报业环境下,《文汇报》竟然后来居上,一创刊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不到半月订户就突破两万,超过了《大公报》和《华商报》,这让徐铸成和同人们备感自豪。曾任香港《文汇报》副经理的黄立文后来撰文说,1948年到1949年这一年多,“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如此长期持续地处于极度兴奋之中的岁月。‘号外’出版发行的频繁,可以说打破了我国报业史的纪录。革命发展带来的欢乐,在读者中引起的强烈而持久的反应,报纸威信的迅速上升,在香港,除《华商报》等一两家外,是其他任何报纸无法比拟的。每当看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自己经手编辑的报纸或‘号外’被抢购一空的时候,我们这批原来亡命香港的报人都很引以自豪”。
“三胡”指的是胡乔木、胡绳、胡华。
胡乔木出生于1912年,1930年入清华大学、1933年入浙江大学,均肄业。“九一八”之后参与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海霞》,193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7年到延安,主编《中国青年》,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参加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任新华社总编辑、社长,中宣部副部长。建国后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参加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编辑《毛泽东选集》1-4卷,审定《邓小平文选》。
胡绳出生于1918年,1934年入北京大学,1937年后,历任生活书店、《读书月报》、《大众生活》编辑。抗战时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胡华出生于1921年,1937年肄业于浙江高等师范,1938年入陕北公学,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史地系副主任,1947年开设《中国外交史》课程。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编写出版过《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初稿第一、二、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历史概要》等。
邮局。根据问答网查询显示,邮局可以邮购《时事资料手册》2022年第5期。《时事资料手册》由新华通讯社主管,半月谈杂志社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