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2-20 11: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肠子。又叫:
单环刺螠 Urechis unicinctus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海肠子,属于螠虫动物门Echiurioidea 螠纲Echiurida 、无管螠目Xenopneusta 、刺螠科Urchidae 。体粗大,长约100一300mm,宽约25-27mm,长200mm-250mm,体表满布大小不等的粒状突起,吻圆锥形;腹刚毛1对,粗大;肛门周围有一圈9-13条褐色尾刚毛。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黄渤海沿岸,是我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
单环刺螠在山东境内主要分布在烟台、青岛等地沿海的泥滩或岩石缝中。山东胶东地区是我国单环刺螠的最大产地。也有报道称在福建厦门海域也有单环刺螠的发现。
它个体肥大, 肉味鲜美, 体壁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自古以来, 在我国、日本和朝鲜沿海均作为名贵的海鲜食品,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人们的传统做法只食用其体壁,而废弃内脏,菜肴俗称海肠子。但有研究发现,单环刺螠废弃内脏蛋白质含量为18.25% ,脂肪含量为0.12% ,总糖含量为4.09% 而且含有丰富的Ca、Mg、Fe、Zn等元素;也含有丰富的EPA、DHA 和DPA 。因此,对单环刺螠废弃内脏也有开发利用价值。
药理学研究表明:单环刺螠提取的多肽有一定的抗肿瘤及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有人做过单环刺螠抗血栓组分的分离纯化和药效学研究。因此单环刺螠也是一种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良好材料。
但由于近几年由于捕捞强度过大,野生资源已显不足。现今,我国也陆续开展了单环刺螠人工培育苗种的生产性研究。
海肠在胶东渔民中又称“海鸡子”,中文名单环刺螠,在中国仅渤海湾出产,软乎乎地蠕动,浑身无毛刺,浅黄色。在有些地方人们把它叫做“裸体海参”,海肠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把它用来制肴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特别适合男性食用。
在亚洲,韩国人是最喜欢吃海肠的(개불),但是韩国的产量很低,供不应求,以致于价格是中国的几十倍。而日本人仍然延续着用海肠做钓饵的传统。
海肠上岸后先倒在自制的筛子上,把质量不好的和受伤的海肠(统称残肠)挑拣出来,过秤出售。
[编辑本段]烹饪指导
海肠必须是活的,用剪刀将海肠两头带刺的部分剪掉,把内脏和血液洗净。炒时动作要快,以免变老。
在中国,海肠是鲁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调方法也很多,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胶东名菜,此外“干海肠”、“氽海肠汤”、“肉末海肠”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鲜海肠子还可调制水饺、包子馅等。
备注
在韩国料理中,多以杀生的烹调方法加工海肠。再配以新鲜的蔬菜,蘸着香油、食盐等调料食用。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56

扩展阅读:
1.[1] 赵欢, 韩宝芹, 刘万顺等. 单环刺螠多肽抗肿瘤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中国天然药物. 2008, 6(04): 302-306.
2.[2] 孟祥欣, 郭承华, 董新伟等.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废弃内脏营养成分分析.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8, 21(03): 232-234.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海肠子
开放分类:
海洋动物,动物

合作编辑者:
钟华宜、清水小雪、高楼居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烟台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烟台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烟台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烟台大学简介
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烟台,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烟台大学创建于1984年7月,是由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直接援建、烟台威海人民共同集资创办的大学。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形成了长期援建机制。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药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

烟台大学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学校现设22个学院(部),65个研究院所,6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9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0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8000余人,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8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23万平方米,馆藏印刷型图书209万余册,报纸合订本27.1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1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96万余种,电子期刊1.9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

师资队伍

烟台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2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92人,占专任教师的52.2%。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人选4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特聘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人,泰山学者工程入选者1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获得者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首席专家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烟台市双百计划专家11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人。

人才培养

烟台大学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5%学科1个,软科世界最好学科前400名和中国最好学科排行前20%的学科各1个。近年来,烟台大学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涵盖29个专业的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涵盖14个专业的3个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建设项目,6个专业成功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3门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35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上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14门课程上线山东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学校首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药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另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起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教师教学发展联盟——胶东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实现了“烟威青”三地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科学研究

烟台大学现拥有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7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烟台大学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部,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4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70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社科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

服务地方

烟台大学积极对接地方需求,秉持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的办学理念,着力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校地“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学校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动对接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与绿叶制药集团合作创办药学院,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成功典范;与台海集团共同组建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和研究院,为烟台核电装备产业集群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推进学科(专业)对接产业(企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成立山东省智慧海洋研究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院、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烟台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进一步搭建好地方发展需求侧与高校人才供给侧紧密对接的桥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和人才支持。

国际交流

学校注重发展国际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余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美国和韩国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新西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37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设有国家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山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和烟台大学留学生奖学金。学校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是公办吗

烟台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烟台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务处电话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哪里

烟台大学在哪里

烟台大学教务处电话

烟台大学有几个校区 ;

烟台大学怎么样啊 ?

烟台大学是一个不错的普通本科院校。

烟台大学(Yantai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强特色”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烟台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近1562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5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11人,占专任教师的52.5%。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8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5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人。

2022年6月14日,烟台大学举行聘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卫平为黄海学者特聘教授的聘任仪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烟台大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