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答案

2023-02-20 10: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答案

谈英文学术论文发表和写作技巧

最近,国内几个同行和我谈及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的问题,我想借这个地方谈谈我的经验和看法。国内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学者倾向于在国内用中文发表文章,主要是因为, 一来, 学校要求老师和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文章;二来,英文毕竟不是母语, 写一篇英文文章的时间可以用来写好几篇中文文章。国情如此,实在无可厚非。但近来有同行抱怨,国内的期刊大多喜欢定量研究型的文章,对于以定性研究为主(如 ethnography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的文章不是那么欢迎。我没有太多用中文发表学术论文的经验,国内学术论文发表的内情是否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

写学术文章、参加学术会议,其实是一种学术圈内同行的对话。用中文写,懂中文的同行能读到你的研究,很好。用英文写,懂英文的同行能读到,也不错。如果想将你的研究和全世界的同行分享的话,可能英文比较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过去几年,我发了一些英文论文,也应一些英文学术期刊 (应用语言学方面的有TESOL Quarterly,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Journal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World Englishes)的邀请做了审稿的工作。结合我的经验,我想谈谈在英文的应用语言学期刊上发文章应该注意的几点。这种经验之谈,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以共同促进我们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平。

首先,论文综述的目的不仅是发现本领域目前讨论/研究过什么,什么还没有讨论过,更重要的是提出你对已有的研究的批判,以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发现后面的一步最不容易做到了,我做学生时不容易做到,我现在指导的博士生不容易做到,我审阅的许多投稿也没有将这一步做好。

第二,在论文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案。问题和方案的提出,必须是基于对以往研究 (包括内容与方法) 的批判基础上提出。 我经常发现许多论文的论文综述和后面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案的提出脱节。

第三,材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一定要详细描述。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分析,要在论文综述的'基础上先提出你想观察/研究的几个方面,然后详细、具体地描述你的测量方法或分析方法。

第四,根据先前提出的几个想观察的方面,对材料一一分析。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比较和讨论前人发表的研究,通过对比, 通过引用别人的已有发现, 来了解或阐述你的新发现。材料分析和讨论的部分一定要紧紧扣住文章前面提出的研究问题,这样才能使本研究的贡献凸现出来,从而体现学术交流的精神。

说了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几点不是和中文学术论文的要求一样吗?其实这些就是学术文章的最基本要求,如此看来,国内的学术论文规范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最后,说一点可能和国内很多文科学术期刊不一样的要求。

第五,文章可能要修改再投。英文期刊一般会有编辑先筛选一遍, 将研究内容和写作风格适合本刊物的文章寄给两到三个领域的同行匿名审阅。一般而言,文章一投就中的可能性很小。很多时候,编辑会综合文章审阅人的意见,让作者依审阅人的建议(往往是对上面几点做评论)一一修改后再投。这实在是好消息了,因为编辑和审稿人都认为该研究做得不错,论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基本符合该期刊的传统。作者应该根据他们的意见,将文章修改再投。如此般地修改一轮或两轮是家常便饭,千万不要放弃。

第六,反复修改,提高论文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反复修改几遍,要反复思考苛刻的读者可能会有的质难。在寄给期刊编辑部之前,一定要让你的一两个同行先“无情”地批判一番,确保没有重大的逻辑和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我发表的第一篇英文论文修改了不下十遍!现在在这方面也丝毫不敢松懈。

国际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课后题答案第五单元的avoiding plagiaism

论文格式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
①省略主语枣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
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七)参考文献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文献的采用量逐渐加大,其标注方式的规范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一、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二、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类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规范》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 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
如:[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DB/OL].文献网址, 1998-08-16/1998-10-04.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分享

本文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吴菡同学在教管博党支部与教育博士临时党支部共建活动的经验分享整理而成,分享内容由吴菡同学的写作体会和叶富贵老师《中文学术规范与写作》课程的课程笔记组成。

一个好的idea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广泛的阅读经典专著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此外,做到跨学科涉猎,融会贯通,例如社会学、管理学领域的专著, 注意积累理论框架 。其中,阅读经典专著的优先级大于阅读文献。

通过专业书籍、相关课程和在线资源积累研究方法。

此外,关于阅读方法。阅读专著时,忌囫囵吞枣,求量不求质,既要借鉴,也要内化。借鉴即为多做读书笔记,记录经典/独到的观点。(注意记下页码!)内化即为对有价值的观点进行整合,注意对比和延伸。

阅读文献时,做好文献管理,析出核心/经典文献,善用Endno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工具,并对重要文献进行整合(如列出表格)。在读文献时,从标题入手,关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行文结构(逻辑)、用词(白话or典雅),把握文献的写作节奏。此外,关注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定位经典文献,了解领域概况。学习、模仿经典文献的写法。在引用相关文献时,随手标注出处/页码。

选题时,要有问题意识,并兼顾创新性。所选题目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可以研究,二是值得研究。

在选题时,着重思考如下问题:

先列提纲(标题),理清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写作。此外,在写作之前,确定文章的大概字数,以及每部分所分得的字数,做到各个小节的内容大体相等。

文章标题的作用是高度概括论文主要内容、强调论文的研究方法、突出论文的主旨和核心论点、表明论文研究和写作的目的等。

文章标题的类型包括:描述式、问题式、比较式、对比式等,

好的标题的标准:准确、简练、清晰、陈述明白、引入关注等。

在写作时,可以到知网翻阅与研究主题或使用研究方法类似的文章,模仿别人的标题的形式、用词等。

(部分内容整理自叶富贵老师《中文学术规范与写作》课程)

一个理论能被证明成立,就具备预测、假设和指导作用。理论在于整合存在的“事实”,将这些事实整合并赋予其意义;同一事实可以用不同理论来整合,不同理论就同一事实产生的不同解释和意义,引发更多的研究。所以,在文章中应用的理论,可以起到框架的作用。

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都需要依托理论,一方面是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分析框架,整合资料、解释资料,赋予资料以意义;另一方面,也能验证理论、回应理论、完善理论,或者生成新的理论。

这里所指的理论不仅是指具体的某一个理论,还可以是多个理论的有机融合,也可以是基于现有理论构建新的理论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文写作中(特别是小论文写作),尽量不要用过于宏大的理论,中层理论和小理论是较好的。

(部分内容整理自叶富贵老师《中文学术规范与写作》课程)

关于研究方法的总的原则是:研究方法(工具)为研究问题服务;了解多种研究方法,选择自己认可的研究范式和自己能够驾驭的研究方法,做规范的研究。

研究方法要注意:1)研究范式;2)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思辨研究……3)数据收集方法:田野调查、问卷、访谈、观察、政策文本、文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4)数据分析方法及数据分析软件。

(1)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特定主题有关的文献的综合和解释。当你进行文献综述时,你要确定一个研究问题,然后用系统的方法,对期刊文章、书籍和其他文献进行书面总结(这些文献描述了知识在过去和现在的状态),通过搜索和分析相关文献来寻求答案。

文献综述是将文献表达为一个发展线索,一条看得见的清晰的河流,一个理路、进路。文献综述的重点不是罗列文献,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想法把文献排列组合。

(2)文献综述的目的与特征

文献综述的根本目的和目标:1)了解和掌握研究领域和问题的前沿知识;2)了解已有研究的矛盾、冲突、不一致、空白;3)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是制造问题,寻找空隙、发现矛盾,比较、对比、分析不同文献的矛盾、冲突、不一致、空白,分析不同作者、文献之间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从而寻找自己研究的空间。

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不是报道性的,而是持批判性立场的批评、辨析。

文献综述的范围:最早的、开创性的;最权威的;研究转向的;最新的;理论的、方法的、问题的、观点的、材料数据的。

(3)文献综述的范式

有3种范式。一是编年式,按照产生时间写,需要把握时间脉络。二是主题式按照子问题的几个方面来写。三是漏斗式,逐渐聚焦,从学科内的普遍性问题向自己研究的问题过渡。

从个人的经验看,可以先按照编年式写,然后改成主题式或者漏斗式。

(4)常见问题

一是罗列堆砌,没有线索理路。文献综述一定要有一个逻辑,例如:归纳、演绎;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由一般到专门;纵的、横的;理论、政策、现象;正反……

二是肤浅表面,没有对文献和问题深入理解。

三是片面偏颇,没有全面系统梳理和分析文献,不当处理文献。

四是引用过多,大段大段引用,或一个文献引用多次。即使引用,也要转换成自己的话来说。

五是评价不当,全面肯定、过度否定都不对。

六是评论过度,文献综述的功能是引出问题,要辨析,但不是论证。也就是说,不需要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只要暗含观点,否则正文就容易没有新的内容和观点表达了。

(内容整理自叶富贵老师《中文学术规范与写作》课程)

论文发表有6点值得参考的地方,一是善于利用课程作业。二是反复打磨 / 隔一段时间再回看。三是重视同行/专家评议。四是了解期刊栏目/特色/层次/审稿周期。五是认真对待审稿人的建议。六是拒稿是常事,要有平常心。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交卷后还能再交卷吗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交卷后应该是不能再交卷了,因为在生活中可能会进行很多考试的一种现象,如果在考试的时候当这种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只要交卷后这种现象是已经提交的状态,不能反复进行交卷,因此这种情况应该不能再交卷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