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都说“劳动最光荣”,在生活当中人们离不开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的东西,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这一种说法,以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方法。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 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劳动教育论文写法如下: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
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
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
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
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自己的大学生活论文如下: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不可少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价值,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一切。试想如果没有了劳动,世界将会怎么样,可能垃圾成堆,也可能一片荒芜,亦可能一片死寂。
劳动教育如此重要,所以本学期我们总共组织了5次实践劳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意义。
劳动创造了美和快乐
第一次实践劳动是打扫寝室卫生,这个实践劳动的名称叫作《最美宿舍大比拼》,这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进行集体打扫寝室的劳动,-我们分工劳动,我拖地和整理洗漱台。
还有其他舍友扫地,擦门,清洗厕所,擦柜子等,大家一起劳动,将原本脏兮兮的寝室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当我们完工后,我们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不堪入目的寝室环境此刻已宛如仙境,虽然我们很累,但是我们感觉到很快乐。
第五次实践活动比较轻松,是在操场上进行团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分成两组,玩了3个游戏,虽然我们那一组是输家,但是我们并不伤心,相反我们很开心,这巩固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
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寝室美好环境和在操场上的团建活动,让我理解了劳动的重要性,真正的明白了劳动为何能创造美和快乐。
劳动创造了人和价值
第二次实践劳动是小组制作蛋糕和进行折纸。小组制作蛋糕时,我们各自带好提前精心挑选的水果,饼干`···,然后进行分配任务,我分配的任务是切好要用来装饰的水果以及将饼干碾碎成粉。
其他成员各有各的任务,我们尽心尽力地制作蛋糕,这是我们第一次自己动手制作蛋糕,大家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大家都积极地查询资料,最后终于制作完成了这一美食。
我们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蛋糕,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吃的不仅仅是蛋糕,更是我们为之付出努力的一份劳动。
随后进行的是折纸,对于笨手笨脚的我们理工科男生来说,折纸确实是一份艰巨的任务,不过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得到了产品,一把纸折雨伞,一只纸青蛙,一个千纸鹤。
虽然不是非常好看,但是也还能入得了眼,通过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我们将它变成了一个个实物模型,不禁想到古人是否也是通过这样的折纸先进行构成模型然后再进行制造?我们不得而知。
通过劳动我们获得了食物,通过劳动将普普通通的东西变成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没有食物人就会死,而通过劳动我们获得了食物。纸普普通通却能通过劳动变成了更有价值的产品。通过这两次 实践劳动使我明白了劳动创造了人和价值。
劳动创造了历史
第三次是进行劳模学习,上台演讲,讲好劳模故事,让我们对劳动有更好的理解,古有万千工匠修筑万里长城帮助我们抵御外敌,今有万千奋斗在抗疫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形成的万里长城帮助我们抵抗病毒。孟泰,袁隆平,张桂梅,张定宇···,他们都是全国劳动模范。
修筑长城的万千劳模,孟泰···已然成为了历史,万千抗疫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袁爷爷,张老师,张院长···他们也必将成为历史,历史的扉页上必将有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不凡的功绩,因为劳动创造了历史。
劳动创造了世界
第四次实践劳动是去养老院探望老人,这次去了养老院收获了不少,在那里有很多老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他们有的曾经是建筑师,有的曾经是老师,有的曾经是环卫工人,有的曾经是农民,有的曾经是绿化工作者,有的曾经是城市设计师···,他们讲述着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工作,通过跟这些爷爷奶奶们交流,仿佛他们创造了一切,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他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
通过这次实践劳动,我们向来自各行各业的爷爷奶奶们学习到了宝贵的经验,最后理解了为何马克思同志说劳动创造了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5次实践劳动,我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的意义所在。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人和价值,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一切。
这几次实践劳动告诉我们应该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积极参加劳动,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树影斑驳的杜英树林里,学生亲手种植的一棵棵石斛布满了杜英树粗壮的树干。“选择樟树、柳树还是杜英树呢”“如何种植能让石斛更好存活”……学生几人一组考察校园各种类型的树木,找寻哪些树种更适合种石斛。在种植的第一个月,有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去浇水,后来他们慢慢发现,浇水过多不利于石斛生长,一周浇水一至两次为宜。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学生经历了“情境导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自主协作、具体实施——点拨引导、过程检查——展示成果、修正完善——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的项目化学习全过程。
这是浙江省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的“树上种石斛劳动项目化学习”,也是劳动教育一种新的呈现方式。作为温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黄龙三小打造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多肉植物种植区、石斛种植区、嘉禾蔬果种植园……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真正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
除了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学校还在不断完善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包括巧手染坊、航天航模、西点制作、瓯绣等;家庭层面则是分年段的序列化家政课程,如一年级自理自立课程、三年级欢乐种植课程、五年级美食烹饪课程等;社会层面开展了如鹿城农商行“小小银行家”、5050广场“小小售货员”、花木市场“小小养护员”等职业体验活动。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并非狭隘地专指体力劳动或直接的生产劳动,也不能窄化为种植劳动,而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探索性创新劳动、艺术审美性劳动的实践活动。”校长叶克表说。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家庭、社会互通互助,形成良性循环,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此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
『探索跨学科融合——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去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应有更高的立意与站位。从2018年开始,黄龙三小结合学校“朴美少年”育人目标,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体系,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发挥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落脚点。在黄龙三小,各门学科都有劳动元素,体现学科的整合意识。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语文等课程中侧重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数学课程中侧重职业认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在科学课程中侧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劳动教育的情境和素材,涉及的劳动种类和劳动者极其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数学组整理了整个小学阶段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情境和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数学教师林克表示。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林克利用“树苗”进行模拟劳作,让学生验证自己各种猜测的合理性;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等知识后,林克以商场促销为切入点,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扮演不同职业劳动者的买卖模拟交易平台。
科学学科同样与劳动教育有许多交集。三年级科学教材“动物的一生”单元涉及养蚕问题,科学教师李安通过项目式学习与学生一起为蚕宝宝设计并建造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了解了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以及蚕宝宝的生存条件和4个不同生长时期,然后查阅资料学习养蚕技巧。通过绘制设计图案,学生动手制作真实模型,设计出一个个舒适又富有特点的蚕屋。结合学校的独特资源——桑树,学生采桑、养蚕、抽丝、剥茧,在活动中积极观察、细心记录,感受蚕的一生和劳动带来的快乐。
学校的劳动教育除了与常规学科融合,还与拓展课程、主题活动课程进行融合。印着植物图案的丝巾,带有自制蓝印花布元素的镜子、置物袋,桂花叶脉标本装饰的公主裙……这是学校开设了5年的巧手染坊课程。学生除了学会染布,还制作出各种有创意的文创作品。
在学校楼顶的天台有一个蔬果种植园,这是教师开辟的蔬果“空中种植基地”,由教师严李仁负责带领学生种植四季蔬果。在收获的季节,除了分到一部分劳动果实,教师还会组织学生在校门口摆摊义卖,利用义卖的收入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严李仁说:“在种植活动中,学生体验了种植的全过程,学会了种植技术;当果实成熟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我在蔬果种植课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比如在家种植用的有机肥料怎么制作。听说西红柿的枝条修剪后还能再扦插种植,我就用扦插法种植西红柿,现在已经成活了。严老师还带着我们种向日葵、茄子、南瓜等,我们种植园的蔬果好丰盛!”五年级学生金荣辉开心地说。
『创新项目化学习,让劳动实践更具创意』
环境文化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又是催生学生成长的深厚土壤。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红领巾农创园·多肉种植基地”中大小不一、各色各样的多肉盆栽。这是学生在家政课程中的多肉种植成果。从花盆外观、植物品种、拼搭等都需要构思,学生最终设计出创意十足的多肉造型。在右边绿化区内,学校安装了两个木制种植箱,每年播种季节来临时,师生一起种上七彩辣椒、太空南瓜、番茄树、矮脚向日葵等不同的科技农作物——学生每天一进校门就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科技农业的神奇。
各班教室里,学生摆上花架子,展示每期家政课程的成果,让绿意、花香沁入课堂。这些校园空间的微改造不仅满足了城市小学劳动种植基地的需求,也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能够随时与每一棵植物“对话”,实现教育与自然的关联。
一花一木皆课程。在学校去年举办的首届“桂花节”综合实践活动中,语文、音乐、英语、美术、体育等教师尝试学科融合,共同开展写桂花、画桂花、英语说桂花等活动。活动与劳动教育融合,学生在打桂花、晒桂花的同时,还制作桂花文创作品和桂花美食。
“这是一场与桂花的美妙之约,师生流连忘返,陶醉其中。这里有我们美好生活的点缀、健康生活的启蒙,还有劳动体验的乐趣。” 大队辅导员李琳琳说道。如何制作香气扑鼻的桂花香囊?美术教师任琅琅向学生讲解并示范了制作过程,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穿针、缝制、装袋、串珠……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个造型精美、桂香芬芳的香囊制作完成了。桂花皂的制作更复杂一些,需要用到皂基、橄榄油、晒干的桂花和模具等。学习相关知识后,学生先把装有皂基的容器放在锅里,隔水加热至完全融化,然后加入橄榄油,撒入晒干的桂花,最后把皂液倒入印有“黄龙三小”标识的模具,凝固后即可脱模。一块小小的桂花皂既融合了学生的劳动和创意,也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礼品。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需要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处中餐烹饪实践基地,学生在毕业时要学会做四菜一汤,其中至少要有一道瓯菜。“四菜一汤”寄托了学校对学生的祝福,也是对瓯菜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学生做菜时需要柴火,这需要他们自己在学校的绿地上搜集。每个小组一个土灶,小组成员提前去超市采购,然后洗菜择菜、操刀加工、烧锅起油、擦拭洗涮、盛饭盛菜……学生学会了动手制作食物,并且乐于服务他人。学生谢雨晴探索出经典瓯菜“三丝敲虾”的制作方法,德育主任阮洁茜评价道:“学生在制作‘三丝敲虾’过程中学会了自己搜索菜谱、准备原材料,他们还会寻找烹饪小妙招,在失败中实践并积累经验,而再次实践的过程正是劳动教育的真实体验。”一名学生家长感慨:“学校开展中餐制作课程后,孩子变化明显,经常在家研究怎样烧菜,现在已经可以给我们做一桌好菜了!”由教师冯海伟带领的“温州名小吃制作坊”则制作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永嘉麦饼、灯盏糕等一道道小吃美食。
『改革评价机制——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如今,在校园每一个劳动岗位上都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身影,学校希望由此形成学生的基本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低年段的卫生值日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程海苏、陈超制作了值日小视频在晨会上播放,教师陈栩迦、黄月华精心设计了值日劳动班队课,指导学生注重卫生整理打扫的各种细节;中年段学生轮流参与中餐分发、搬运餐具,学生等候室、学校图书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的日常维护也由他们分工完成;高年段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将玻璃擦干净,还总结出用抹布蘸食用碱或白醋的小技巧。调查问卷显示,开展劳动教育之后,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时长等方面明显提升,而创造性劳动意识在许多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教育的评价要体现全面性和多元性:一是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优劣和劳动技能的高低,还要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与习惯以及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二是学生自我评价与生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三是展示评价、分享评价、竞赛评价相结合。
学校还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开发设计评价量表,全面多元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学校开发的“智慧校园”数字化评价系统将劳动教育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内容——这个平台可以展示学生劳动的过程和成果,还可以生成积分,学生通过积分兑换礼品,总积分则作为“校园劳动小达人”评比的重要依据。
在展示式评价方面,学校向各班征集劳动成果,从中遴选出一批有特色、易推广的劳动成果,以推送宣传短文和短视频、现场展示等形式进行评价。文创园展示了出自学生之手的精美剪纸、绘画、布艺作品,走廊上挂着学生的劳动实践手册……学生还将获得相应的劳动积分和收藏证书。学校不断搭建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我的作品多次被班主任展示在教室里,大家都夸我手巧,我还因此被评为‘劳动小达人’。”三年级学生周乐欣自豪地说,“记得上学期学校开展文博会,我创作了一幅衍纸作品《繁花似锦》,在拍卖环节被别人拍走了。老师说拍卖得到的钱会捐给家境贫困的小朋友,我很开心,原来我的劳动还可以帮助别人。”
在黄龙三小,劳动教育不只在“田间地头”,更融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不能“为了劳动而劳动”,而是要把劳动作为一项能锻造人格品质、实现生命成长的重要课程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关于未来,叶克表也有相关规划:“我们将以‘五育’融合为理念,以劳动教育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以学校为基点,建立更加系统、完善、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三位一体,三创合一’的新劳动教育模式。”
小学音乐教师德育论文篇4
浅谈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蕴含的德育功能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中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音乐教育中强化德育功能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素质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师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应该把德育意识与教育完全的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并从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德育行为的良好典范。
一、目前音乐德育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音乐教师德育意识相对薄弱
音乐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懂得作为教师“育人”是第一位的,懂得德育的重要性。但是,音乐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音乐课的设计及教学形式、手段等方面研究得较多,关注的是如何发挥好自身的专业素养,如何将音乐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中的美。而对于如何利用音乐素材、音乐活动、音乐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研究得比较少。音乐教师总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的行为,是班级行为,是负责学生德育教育的校长、主任的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是很大。因此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关注不够。
同时,音乐教师是在学校总的德育建设和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之一,与学校的语文、政治科目的老师相比较总是显得很乏力,这样就容易造成音乐教师德育意识相对薄弱的现实。
(二)音乐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不够
音乐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系统音乐教育的依据,在教材的编排上体现了知识性、审美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原则,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了教育性原则,即利用教材内容、思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其实这就是德育功能的体现。
音乐教师相对薄弱的德育意识造成了对挖掘德育素材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素材是掩映在音乐知识、歌曲、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音乐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唱歌曲、欣赏音乐名曲,流于形式的音乐实践,而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去挖掘整理德育素材,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够充分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对德育观念的认识出现偏差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被赋以更高的历史使命,几乎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在研究音乐教育与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等等。尤其是有人认为美育可以替代德育,其实这是不妥的。美育和德育是有密切关系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但并不能相互替代。首先,从性质上说,德育和美育都属于人文教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人的心灵,都有价值导向,人文导向的作用,共同引导青少年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德育是规范性,在规范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美育是熏陶、感发,在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作用。德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而美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对于人的精神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其次,从社会功能上说,德育主要是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美育主要是着眼于保持个体、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因此用美育替代德育不妥。
二、结合以上所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寻找出问题的根源
1.音乐教师没有将自身摆放到应有的主动参与德育教育的位置。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采取回避、避重就轻或事不关己的态度,体现出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思想认识不足。
2.学校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重视。学校是个大的育人环境,每位教师都是德育的施育者。虽然学校管理层对教师都提出了德育要求,但对教师实施德育过程的指导和调控不力。同时,学校在环境的布置、德育资源的购置及管理、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做得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对自身剖析,分析不足;从思想意识上、工作态度上、工作方法上查找原因,增强德育意识,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德育执行能力。
2.老师要学会得机得时把德育教育灌输给学生们,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要记住一点,只有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感兴趣,他们才会记得牢,学得透。
3.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音乐教育教学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歌曲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在欣赏教学中体现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在音乐实践中体现集体主义等等,同时要深入地研究适合实际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最怕的就是死搬硬套,所以需要我们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地了解德育教育的真意,并不断提高他们自觉教育的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手段之一,它的作用是独特的。音乐本身的意义就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一个人的品行修养。据此,教师应该根据音乐原有的魅力,优雅的旋律、舒心的节奏、清脆的音色等等所幻化出来的意境,引导学生步入其中,在用心去感受的同时,感悟着歌曲所抒发的美好情感。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下,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学唱《国歌》的时候,不能只是教会他们怎么唱,就算完成任务,而应该结合当时的国情以及创作背景。多个“前进”前赴后继而出,再现当年我们的英雄烈士们保卫祖国山河的伟大壮举。呐喊声急切而有张力,准确地表现了歌曲本身要传达的情怀。当你带着这种渲染氛围去演唱,那种严肃、自豪、真挚都会表达的淋漓尽致。又如,《在老师身边》这首歌曲,它要表达的就是难舍难分的师生情,所以歌曲偏重于抒情性和叙事性,恰当运用二拍子的节奏,情深意切。“虽然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学生在演唱的时候,整个身心都沐浴在那种犹如母爱的关怀,温暖舒适。这就是艺术美感,在我们用心感悟的同时,给我们的熏陶、感染与教育。
4.学校加强并重视教师的德育工作,建立可行的评价体系。以便学校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相应的参考依据。
做人师,必先为人师表。对于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足够的耐心、独到的审美,这些都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在从教师自身来说,衣着、教态、语言与激情,配上优美琴声,娴熟指挥,工整的板书,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于艺术,对于美的看法。因此教师必须从最基本的自我做起,做好师德、师恩。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杨东平.音乐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小学音乐教师德育论文篇5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音乐;学生;德育
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所以要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目的是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1 渲染情景,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感到存在于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如《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
而今,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再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不应是生硬的说教,而应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如通过音乐课的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学生进入音乐教师、师生问好等训练规范化,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的良好行为;基本练习中,可以将德育渗透与各项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应根据教材,充分调动各种德育因素,贯穿于教学之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学习精神。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智力,德育教育也应渗透在其中。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 事迹 、趣闻,关于作品的珍闻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欣赏《二泉映月》,介绍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一生,以及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的评价;这首乐曲应当跪着来听。使学生了解新旧社会的巨大差别和阿炳艰辛却顽强的艺术生命,为我们瑰丽的民族文化遗产而骄傲。欣赏《龟兔赛跑》,结合龟兔赛跑的故事,既有助于对乐曲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如:《拉起手》、《歌声与微笑》、《欢迎你》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战胜利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音乐游戏时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如以班级、小组等为单位的游戏,需要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一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的游戏,有利于学生毅力的训练。歌表演、律动特别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如教学《我爱雪莲花》,将具有新疆舞特点的律动交给学生,《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表演有彝族风味,《金孔雀轻轻跳》是美丽的傣家舞。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清楚认识中国的多个民族,也加深了对民族音也的理解和热爱。
3 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 完美世界。
【参考文献】
[1]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教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音乐学科德育论文
2.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3. 音乐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4. 音乐德育论文参考范文
5. 音乐德育论文3000字
6. 音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