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影响因子

2023-02-19 17: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影响因子

最新国内医学期刊影响因子
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172 1.237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829 1.228
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875 0.904
4、 中华传染病杂志 953 0.903
5、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968 0.891
6、 中国消毒学杂志 438 0.738
7、 中国艾滋病性病 569 0.680
8、 营养学报 773 0.632
9、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531 0.543
10、环境与健康杂志 562 0.490
11、卫生研究 751 0.465
1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681 0.456
13、中国防痨杂志 473 0.414
14、中国卫生统计 293 0.393
15、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64 0.391
16、中国职业医学 386 0.341
17、中国学校卫生 852 0.312
18、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95 0.310
19、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421 0.297
20、中国公共卫生 1662 0.296
20、环境与职业医学 251 0.296
22、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421 0.291
2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333 0.280
24、华南预防医学 230 0.236
25、疾病控制杂志 249 0.222
26、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317 0.217
27、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351 0.210
28、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87 0.190
29、热带医学杂志 107 0.178
30、实用预防医学 442 0.158
31、现代预防医学 411 0.142
32、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35 0.131
33、职业与健康 337 0.048

基础、医学综合类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 1.556
2、 中华病理学杂志 1425 1.171
3、 中华医学杂志 3792 1.091
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634 0.998
5、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690 0.997
6、 中华麻醉学杂志 1487 0.918
7、 生理学报 697 0.851
8、 高血压杂志 689 0.701
9、 免疫学杂志 544 0.683
10、中华血液学杂志 1452 0.676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994 0.656
1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768 0.629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644 0.617
14、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501 0.592
15、中国计划免疫 455 0.587
16、中华男科学杂志 526 0.586
17、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621 0.541
18、医学研究生学报 569 0.539
19、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661 0.515
2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658 0.489
2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573 0.478
2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901 0.476
23、解放军医学杂志 1023 0.474
24、解剖学报 586 0.455
25、重庆医学 968 0.436
26、诊断病理学杂志 411 0.395
27、基础医学与临床 485 0.387
28、生理科学进展 443 0.378
29、中国医学伦理学 405 0.371
30、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85 0.368
31、中国免疫学杂志 718 0.356
32、中国急救医学 943 0.352
33、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741 0.350
34、医学与哲学 563 0.350
35、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754 0.345
36、中国男科学杂志 263 0.340
37、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49 0.325
38、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616 0.322
39、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394 0.311
40、医用生物力学 131 0.308
41、医疗设备信息 364 0.303
42、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2 0.286
42、微循环学杂志 248 0.286
44、解剖学研究 148 0.282
45、现代免疫学 469 0.276
46、中国医师杂志 544 0.275
4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362 0.269
48、毒理学杂志 295 0.268
49、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5 0.266
50、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26 0.260
51、江苏医药 508 0.260
52、解剖科学进展 190 0.259
5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36 0.245
5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8 0.237
55、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81 0.233
56、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82 0.225
56、中国医刊 299 0.225
58、北京医学 282 0.223
59、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26 0.219
6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77 0.211
61、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124 0.205
62、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44 0.192
63、解剖学杂志 425 0.190
64、上海医学 597 0.180
65、医疗卫生装备 224 0.170
66、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70 0.166
67、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4 0.151
68、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35 0.149
69、广东医学 697 0.140
70、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2 0.137
71、天津医药 359 0.132
72、华西医学 331 0.130
73、现代医学 135 0.119
74、医师进修杂志 380 0.118
75、山东医药 587 0.109
76、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70 0.097
77、四川医学 376 0.082
78、河北中医药学报 49 0.078
79、西南国防医药 109 0.069
80、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35 0.059

医科大学学报

1、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957 0.744
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359 0.595
3、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047 0.511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91 0.506
5、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132 0.488
6、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788 0.455
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443 0.431
8、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481 0.395
9、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477 0.381
10、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452 0.362
11、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190 0.328
1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550 0.312
13、新乡医学院学报 340 0.296
14、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513 0.293
15、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547 0.268
16、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575 0.262
17、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2 0.256
18、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83 0.255
1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424 0.247
20、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72 0.243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450 0.235
22、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30 0.228
23、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38 0.222
24、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06 0.205
25、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491 0.183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426 0.179
27、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44 0.160
28、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15 0.157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67 0.152
30、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121 0.147
31、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168 0.147
32、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197 0.138
33、蚌埠医学院学报 251 0.134
34、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52 0.133
35、温州医学院学报 176 0.126
36、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27 0.103
37、昆明医学院学报 139 0.100
38、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414 0.094
38、江西医学院学报 172 0.094
40、徐州医学院学报 202 0.086
41、贵阳医学院学报 185 0.085
42、广州医学院学报 128 0.070

药学类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1897 0.895
2、 中国药房 1123 0.784
3、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350 0.733
4、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87 0.729
5、 药学学报 2351 0.670
6、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94 0.584
7、 中国药学杂志 1910 0.557
8、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924 0.540
9、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358 0.510
10、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815 0.503
11、中国抗生素杂志 592 0.440
12、药物分析杂志 1081 0.409
1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568 0.408
14、中国海洋药物 467 0.398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504 0.357
16、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425 0.339
1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176 0.321
18、药物生物技术 254 0.317
19、中国药师 364 0.308
20、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66 0.297
2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399 0.295
22、中国新药杂志 936 0.290
2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444 0.275
24、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310 0.273
24、华西药学杂志 511 0.273
26、药学服务与研究 115 0.237
27、医药导报 448 0.205
28、解放军药学学报 270 0.204
29、中国基层医药 497 0.201
30、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423 0.187
31、药学实践杂志 238 0.134
32、广东药学院学报 221 0.126
33、山西医药杂志 185 0.045

临床医学类

1、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045 1.368
2、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566 1.054
3、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307 0.831
4、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582 0.783
5、 中华皮肤科杂志 1370 0.719
6、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874 0.715
7、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343 0.694
8、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651 0.689
9、 中国输血杂志 607 0.600
10、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37 0.588
11、中国误诊学杂志 2042 0.587
12、临床骨科杂志 477 0.489
13、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738 0.486
13、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18 0.486
15、中国循环杂志 606 0.480
16、临床皮肤科杂志 1082 0.479
17、临床麻醉学杂志 996 0.475
18、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048 0.457
19、中国全科医学 1219 0.420
20、临床检验杂志 655 0.414
21、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607 0.411
22、检验医学 497 0.390
2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643 0.382
24、中国微循环 311 0.349
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485 0.349
26、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327 0.338
27、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126 0.336
28、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72 0.262
29、循证医学 52 0.256
29、临床肝胆病杂志 419 0.256
31、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399 0.254
32、中国综合临床 585 0.241
33、血栓与止血学 84 0.215
34、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56 0.201
35、临床心电学杂志 111 0.190
36、中国临床医学 356 0.174
37、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61 0.159
38、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131 0.147
39、中国实验诊断学 205 0.133
40、实用医学杂志 672 0.121
41、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144 0.112
41、医学临床研究 269 0.112
43、临床输血与检验 86 0.104
44、临床肾脏病杂志 43 0.097
45、临床急诊杂志 30 0.038

康复医学类型

1、 中国康复 420 0.706
2、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801 0.674
3、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881 0.596
4、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671 0.554
5、 中国临床康复 3929 0.531
6、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799 0.524
7、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539 0.443
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672 0.355
9、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2 0.322
10、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71 0.252
11、中国老年学杂志 624 0.248
12、实用老年医学 207 0.171
13、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53 0.077
妇、儿科医学类

1、 中华儿科杂志 2909 1.347
2、 中华妇产科杂志 2719 1.121
3、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827 0.874
4、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353 0.716
5、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890 0.691
6、 实用妇产科杂志 1091 0.579
7、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401 0.567
8、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649 0.453
9、 临床儿科杂志 767 0.439
10、现代妇产科进展 331 0.425
11、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95 0.374
12、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385 0.370
13、生殖与避孕 317 0.340
14、新生儿科杂志 327 0.297
15、小儿急救医学 295 0.282
16、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763

医学论文发表有什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推荐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四川大学是985院校吗?

四川大学是985工程院校,也是211工程院校,而且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学校历史

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倡导学习“西文西艺”,“分课华文、西文、算学”,成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结合点。6月18日,四川中西学堂正式开学。

1900年,四川中西学堂有了第一届毕业学生。学堂规定,考得3/6学分者发给三等执照(文凭),考及4/6学分者发给二等执照,考得5/6学分者发给头等执照。二、三等执照由四川洋务总局转报四川总督署备案后发给。头等执照则还须呈报四川总督亲自核准。获得二、三等毕业执照的学生,原则上到川内或原籍省、区当中学堂教习,也可自费出洋留学。获得头等执照者,在经过严格考核后,公费派送出洋留学或授以功名。

1901年,四川总督奎俊从四川中西学堂毕业生中选拔18人,从尊经书院选拔4人,由知府李立元带队到日本和西方“国家公学堂肄业”。“岁以三年为期,前者毕业,后者继往。”1906年四川留学生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1/10,掀起了四川近代出国留学的第一次高潮。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是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于1704年在文翁石室基础上奉旨创办,为四川大学主要历史源头之一。锦江书院在1733年,被御定为全国22所最著名的省级书院之一,时人曾誉以“石室云霞思古梦,锦江风雨读书灯”。

尊经书院

1874年5月,工部侍郎、四川兴文人薜焕,偕省内官绅15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和四川学政张之洞新建书院,得到张之洞的支持以及川督和清廷的批准,定名为“尊经书院”,为四川大学另一主要历史源头。

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记》表明,书院旨在培养“通博之士,致用之才”。张之洞为尊经书院制订了章程18条,对办学方针、师生关系、学生奖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原则的要求。张之洞还先后写了《书目答问》、《輶轩语》两书,不仅用于指导尊经书院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学习,而且成了清末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必读之物。

尊经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影响四川近现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名人。例如,为变法图强,英勇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一的杨锐;离经叛道、托古改制的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力主新学的四川维新变法的核心人物宋育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舍身炸死良弼,被孙中山先生封为大将军的彭家珍;领袖群伦、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大人物吴玉章、张澜、罗伦、蒲殿俊;清代四川唯一的一个状元、曾任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和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骆成骧等。

四川通省大学堂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

1901年,上谕宣布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同时发布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即壬寅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的以西方为标准的新学制。

1902年,四川通省大学堂由四川总督奎俊奉旨合并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后组建,仿京师大学堂成例,是中西结合、文理兼备的近代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其诞生标志着传统的古代书院和作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学堂,向比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过渡和完善。同年,四川总督岑春煊转发清廷指令,该指令规定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的大学堂一律改称高等学堂,于是,四川通省大学堂又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3年锦江书院并入。

华西协合大学

1910年3月11日,华西协合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正式开学,成为四川大学重要组成之一的华西医科大学的历史起源。

三校并存

1922年学制改革后,1926年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一分为二。原四川高等学校部分搬回南校场而重建国立成都大学,师范部分改建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五大专门学校1927年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五院学长(1930年以后称院长)组成公立四川大学的“大学委员会”,共同代行校长职权。

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抗战和战后的国立四川大学

1939年底,国立四川大学南迁峨眉继续办学。1941年8月恢复师范学院,下设教育、公民训育、国文、英文、史地、理化、数学、化学八个系,史地、理化、数学三个专修科。

1943年,国立四川大学迁返成都,学校由市中心正式迁到望江楼附近。

在1952-1956年院系调整中,华西大学、成华大学等部分院系和专业调入四川大学。

1994年3月1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联合大学。

1996年4月18-19日,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先期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

1998年12月,四川联合大学恢复“四川大学”校名。李岚清指出:“四川大学是中国高教改革最早的大学,为高校改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

2022年,四川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2月,四川大学下辖35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31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62]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凝聚态物理、水文学及水资源、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动画、信息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轻化工程、法医学、历史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英语、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制药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基础医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医学信息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据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官网显示,2003年以来,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06年该校在国际中国国内共发表论文6395篇,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4338篇,SCI收录总数1066篇,

2014年,四川大学SCI收录论文数(Article和Review论文)3647篇,较2013年增长16.97%;EI收录论文1883篇,较2013年增长2.73%;发表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Article和Review论文)4797篇,较2013年增长64.56%;MEDLINE收录论文2226篇,较2013年增长6.87%。

四川大学2005-2014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22683篇(2013年为13845篇),共计167377次(2013年为125756次),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504篇,占全部论文的13.82%,“表现不俗论文”(其被引用次数高于该学科国际平均线的论文)1516篇,占全部论文的41.57%,较2013年上升7.06个百分点,

学术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长期列为指定的收录对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从创刊起就将本学报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及数学类的源刊之一,并一直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同时也被美国《数学评论》,《最新数学出版物》及《化学文摘》,德国的《数学文摘》和俄《文摘杂志》等收录和评论。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自然博物馆、康乃尔大学、大英图书馆、大英科技图书馆、日本名古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列为馆藏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2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1.3万余项。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西医院牵头筹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748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