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儿童文学杂志2006年目录

2023-02-19 08: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儿童文学杂志2006年目录

2011年三月号:《千雯之舞》(28元)、《鬼狗》(19元)、《天鹅牧场》(18元)、《驯鹿之国》(20元) 2011年四月号:《走走停停》(18元)、《看不见的风在吹》(18元)、《像南瓜,默默成长》(15元)、《佛光镇的秘密》(12元)、《飞龙火警》(13元)、《少年大解救》(14元)、《地器之谜》(15元)、《花舍邮局》(18元)、《蒲公英收购站》(18元)、《庚子红巾》(18元)、《海爸爸蓝房子》(18元)、《来自鬼庄园的九九》(18元)《到你心里躲一躲》(18元),十大青年作家丛书(共200元) 2011年五月号: 《儿童文学》六一大礼包(290元) 2011年六月号:《完美的花朵》(19元)、《马王》(8元)、《每个孩子都是天使》(20元)《笑容在阳光里》(20元)、《流浪的暑假》(20元) 2011年七月号:《头羊》(8元)、《泸上春歌》(18元) 2011年八月号:《儿童文学故事》(10元)、《草原犬》(8元) 2011年九月号:《猫王》(18元)、《杨梅》(19元)、《一滴泪珠掰两瓣》(18元)、《网路小神探》(16元)、《牛蹄窝的秘密》(14元) 2011年十月号:《夜色玛奇莲(1~4)》(共32元,每本8元)、《萝铃的魔力(第1~4部)》(第一部(《巫术族的预言(上、下)》)25元,第二部(《墨夷家族(上、下)》)30元,第三部(《不存在的秘方(上、下)》)第四部(《信徒,生命的余响(上、下)》)30元)、《水仙们》(16元) 2011年十一月号:《睡尘湖》(19元)、《流萤谷》(19元) 2011年十二月号:龙年大礼包(577元)、《我是你的守护星》(25元) 2012年一月号:《震动2》(20元)、《白壳艇》(18元) 2012年二月号:《铁角》(18元)、《猫王2》(19元)、《黑夜鸟之黑夜陨歌》(26元)

有儿童文学QQ群:43076937、189397623、113039858、72195657、221597624、151048309。

是【时尚版】还是【选萃版】还是【经典版】? 只有《儿童文学》2013年4月(上)目录 文学佳作 005 拐角书店 张之路 020 那份深切的忧伤,如何 放置在童真的视角下 ——评张之路短篇小说《拐角书店》 徐 妍 第十届擂台赛·大决战 024 祁祁牙科 周 涛 036 天上的苹果 雁 阵 046 宇宙的另一边 陈诗哥 057 山桃树不睡觉 童 子 中长篇选载 071 失败者联盟(中) 喵掌柜 小说一族 086 水猴 陈崇正 幻想文学 096 田螺花 郭凯冰 散文雅苑 105 外婆的玫瑰花 张寄寒 诗路花语·魅力诗会 109 我爱你胜过整个儿夏天 萧 萍 111 玫瑰色豆荚的小屋(外二首) 闫超华 114 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 热爱麦子(外一首) 杨 康 116 奶奶的棉花田(外一首) 张晓楠 青春纪实 117 中国小女孩与法国老奶奶的爱心传奇 陈 新 异域文学 132 飞上天的小萤火虫 [日]酒井朝彦 著 李日月 译 网路传真 137 世界上陪你最久的一样东西 玄者成鱼 三地书 156 2012年《儿童文学》十大 “魅力诗人”评选揭晓 本 刊 157 你来我往 本 刊 159 笔友飞鸿 本 刊

在百度贴吧 儿童文学吧 看看吧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五号楼《儿童文学》杂志社 邮编:100028 网址 ex.. 邮箱ex@263.中少网站 coppg..

来自鬼庄园的九九 ,,,,,,,,,青铜葵花

132465798

《中国儿童文学-2006合集》目录 春季篇 本刊特稿 “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新作选粹 水孩子(小说) 天使的歌唱(小说) 清明(小说) 顺子(小说) 骑马上鸡山(散文) 心在春风中飘荡(散文)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散文) 朝天堂方向奔走(童话) 华啦啦的航空信(童话) 糊涂先生作曲(童话) 我是个不漂亮的女孩(诗歌) 高朋友,矮朋友(诗歌) 会变魔术的家伙(诗歌) 诗长上翅膀(朗诵诗) 它想把那只巢喊出芽儿(诗歌) 大自然的歌(诗歌) 想问你的信箱(诗歌) 夏天和冬爷爷藏猫猫(诗歌) 本期焦点 青年一代理论批评的座标在哪里 文心雕餐 怀念我们的八十年代 作家视角 变化中的中国儿童和青年少文学 双人茶座 走儿童文学民族想像之路(对话) 理论与争鸣 原型·儿童·儿童文学 正确的理论从哪里来 理论新视窗 中国儿童文学“从无到有”说 …… 院校论坛 夏季篇 秋季篇 冬季篇 --------------------------------------------------------------------------------------------- 《儿童文学》杂志社邮购业务,咨询电话:或84514228。 《儿童文学》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楼 邮编:100028 ---------------------------------------------------------------------------------------------

儿童文学,那得看孩子年龄。3~9岁《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吹牛大王历险记》《故事大王》《弟子规》《西游记》(千万别看原著,看少一点页数的。)10~13的,你就应该让他看作文了。其他的先不要管。你觉得他成熟一点了,就可以提前让他看14岁以上看的。14~16的《老人与海》《骆驼祥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让他多接触一些文言文。比如《论语》四书五经,《春秋》,《大学》等文学作品。

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推荐你几本经典的吧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获过诺贝尔奖 《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基本上都耳熟能详了 童话小说类的《木偶奇遇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石榴之家》 、《林莽传奇》 、《小黑人桑宝》 、《兔子彼得的故事》 个人比较喜欢《孤星血泪》(适合大一点儿的孩子,高中左右的)

《儿童文学》出版的各种书籍,每本的名称都要写上!尽量多写!

《美丽的乔》是百年来加拿大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约翰·莫斯(加拿大著名文学评论家)

《美丽的乔》曾在美国动物保护协会写作大赛中获奖,后来成为长期畅销的书。
——威廉·纽(加拿大著名文学史家)

加拿大儿童文学中的动物故事尤为发达,在这个传统中桑德斯及这部《美丽的乔》的开创性贡献不可磨灭。
——赵慧珍(《加拿大英语女作家研究》,民族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桑德斯(1861-1947),出生在美国,后移居加拿大。1892年她遇到了小狗“美丽的乔”。“美丽的乔”是只被主人残酷虐待得奄奄一息的小狗,在好心的莫里斯一家的救助下,它才摆脱了被虐待的阴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玛格丽特·桑德斯被它的悲惨遭遇所打动,特意来到莫里斯家,和他们生活6个月后写就了这本书。
1893年该书出版之后,立刻相起轰动。到1903年,该书在加拿大和美国累计销售达到100万册,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本销量超过100万的图书。1930年,该书在全世界销量突破1000万,凭借这一成绩,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20世纪最畅光彩的图书之首”。本书很快被译为54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并通过它的传播让人们意识到虐待动物对于人本身以及自然的损害。本书也因此成为那些喜爱动物的人们世代相传的必读书! 目录第1章 只是一条杂种狗
第2章 残忍的送奶工
第3章 我仁慈的救助者和劳拉小姐
第4章 莫里斯家的男孩给我的名字加上“美丽”二字
第5章 我的新家
第6章 猎狐犬
第7章 训练小狗
第8章 受了摧残的狗
第9章 鹦鹉贝拉
第10章 继续训练比利
第11章 金鱼和金丝雀
第12章 猫,马耳他
第13章 历险伊始
第14章 擒拿窃贼
第15章 里弗代尔之行
第16章 丁格利农场
第17章 伍德先生和他的马
第18章 伍德太太的家禽
第19章 慈善会
第20章 动物的故事
第21章 马克斯韦尔先生和哈利先生
第22章 茶桌上发生的事
第23章 诱捕野生动物
第24章 兔子和母鸡
第25章 幸福的小马
第26章 钱匣子
第27章 废弃的马厩
第28章 那个英国人的结局
第29章 羊的故事
第30章 一头善妒的公牛
第31章 在牛棚里
第32章 重返家园
第33章 动物们的表演
第34章 菲尔波特的大火
第35章 比利和意大利人
第36章 流浪狗丹迪
第37章 我的故事的结尾
阅读指导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导语 “美丽的乔”是一只被主人残酷虐待的奄奄一息的小狗,在好心的劳拉小姐和莫里斯家庭的救助下,它才摆脱了被虐待的阴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周围的人认识了这只其实不太美丽的小狗,并通过它的遭遇意识到虐待动物对于人本身以自然的损害。本书也因此成为那些喜爱动物的人们世代相传的必读书。 前言 生命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总序
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照片等,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但阅读却依然显得重要。时光雕刻经典,阅读塑造人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
人们需要文学,如同在生存中需要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甘泉。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与美丽,如同我们相信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描述文学的美丽: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中国文学家鲁迅对文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是的,文学正是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美丽的瑰宝,是永远照耀我们精神领空的灯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在于人类的本真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正是守望我们精神生命诗意栖居的绿洲与灯火。《典藏书系》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等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来选择、推荐、鉴别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精品;同时又由国内资深翻译专家,共同来翻译、鉴赏、导读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力作。我们试图以有别于其他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丛书的新格局、新品质、新体例,为广大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全新视野。
根据新世纪全球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与阅读趋势,《典藏书系》首先关注那些获得过国际性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这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耐基奖等。国际大奖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尺度,是界定作品质量的一种跨文化国际认同。同时,《典藏书系》也将目光对准时代性、先锋性、可读性很强的“现代经典”。当然,《典藏书系》自然也将收入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对国际大奖、现代经典、传统经典的有机整合,真正呈现出一个具有充分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全球儿童文学大格局、大视野,在充分享受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幻想文学等不同体裁,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艺术母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译本的深度阅读体验中,寻找到契合本心的诗意栖居,实现与世界儿童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心灵际会,鼓舞精神生命昂立向上。在这个意义上,提供经典,解析经典,建立自己的经典体系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关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顾问委员会
2007年9月18日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后记 阅读指导——折射美丽的心灵
冯建文
《美丽的乔》写的是一只狗的故事,由这只狗用第一人称自己叙述,讲得活灵活现,非常生动。“美丽的乔”就是这只狗的名字,其实它并不美丽,而是一只长相很丑的狗,还遭受了原来的主人的残害,被割去了双耳和尾巴。它的新主人善良仁慈,不仅收留它、爱护它、善待它,还给它起了“美丽的乔”这么好听的名字。它在新主人家幸福地生活着,和其他动物和睦相处,对新主人家尽心尽力,还有许多忠诚勇敢的行为,终于不负它“美丽的乔”这一美名。
《美丽的乔》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马歇尔·桑德斯(Marshall Saunders,1861—1947)。她出生于新斯科省安纳珀利,父亲是一位浸礼会牧师。她早年在哈利法克斯、苏格兰爱丁堡和法国奥尔良上学,后回哈利法克斯,一边当教师,一边写作。她假期常去欧洲旅游,因而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一部浪漫的作品《我的西班牙水手——一个爱情故事》(1889)。年近三十时,桑德斯在达尔豪西大学就读一年,第二年去渥太华,根据一只狗的真实遭遇开始写《美丽的乔》。这只真实的狗就叫“美丽的乔”,它的经历和桑德斯写的故事一摸一样,它曾遭受前主人的虐待,后来多亏桑德斯的嫂嫂收留了它,它才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桑德斯在哥哥家见到“美丽的乔”、听到它的悲惨遭遇,深受感动,特意在哥哥家住了一段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只狗。经过半年的了解,桑德斯开始创作《美丽的乔》,书中的动物、人物以及各种背景都有真实的原型。
《美丽的乔》与英国女作家安娜·休厄尔创作的一匹马的自述《黑美人》(Black Beauty,1877)齐名。《黑美人》1890年在美国推出新版本时,曾轰动了整个北美。《美丽的乔》借鉴《黑美人))动物自传的方式,通过一只狗的自述使人们加深对狗的了解,唤起人们对狗的怜悯心。小说除了真实地再现了乔的悲惨遭遇之外,还描述了它过上安稳生活以后的丰富经历,其中包含了不少轶闻趣事。它曾勇敢地阻止过入户盗贼作案,也分别参观过一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农场和一家杂乱无章的农场;曾目睹过吞没了整个马戏团的大火,还和孩子们以及其他小动物有过许多冒险。这些故事有些伤感动人,有些神奇独特。此外,许多其他动物的经历,如熊、狐、牛、羊、马、猫、鸟、兔、鼠、鱼、鸽、鸡等,也都以乔这条狗的视角和口吻一一道来,既真实又有趣,特别吸引小读者。
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感情和很高的灵性,动物的世界和大自然一样,是一个非常和谐有趣的世界。人在对待动物上有善恶之分,善良的人同情动物,视动物如同人类自己;而邪恶的人憎恨甚至仇视动物,以残害动物为乐。莫里斯一家和乔的前主人詹金斯在这一点上就截然不同:莫里斯一家是当地名望极高的优秀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善良贤淑,孩子们个个诚实上进,尤其是故事中的女主角劳拉小姐,美丽善良,成为乔的最好朋友,为人类理解动物、善待动物树立了榜样;而那位残害乔的前主人詹金斯本身就是凶残邪恶之辈,最后竟然入室偷盗,谁知恰好被乔发现,终被警察缉拿归案,正所谓善恶有报,分毫不爽。
1895年,《美丽的乔》在加拿大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成为加拿大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书籍,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之后其在美国出版,1900年在美国的销量超过了80万。1950年,其在全世界的销售量突破了1000万,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动物题材的图书。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读者仍然在怀着深深的感动不断地读着这部小说,为动物遭遇的不幸叹息,为动物受到的善待庆幸,反思我们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同时也感谢这位女作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好的精神食粮。
《美丽的乔》出版之后的两年,桑德斯在波士顿大学当旁听生,同时继续写儿童故事。进入20世纪后,她的儿童文学创作成果更多,共计50余部。其中流传甚广的《蒂尔达·简:孤儿寻家》、《美丽的乔》续集《美丽的乔的乐园》、《格雷夫利家的故事:为姑娘们写的故事》、《阿尔帕陶克:一条爱斯基摩狗的故事》、《我的宠物:发生在我的鸟舍 真实故事》等,其中不少因观察细致、描写具有科学价值而受到博物学家的推崇。1914年桑德斯定居多伦多,建了一座房子,还在花园里建了一个“蟾蜍城堡”和一个鸟舍。她对动物情有独钟,还前往各处演讲,呼吁人们善待动物。从人善待动物这个主题上看,《美丽的乔》是西方动物保护运动的发端作品之一,不知有多少孩子,甚至多少代人,都是读了《美丽的乔》而对动物有了正确的了解和深切的同情,培养起了保护动物的意识。这部小说译介到我国来,相信它对我国孩子们的影响决不会亚于对西方孩子们的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我是一条中等大小的褐色的狗,名叫“美丽的乔”。我叫“美丽的乔”并不是因为我长得美。在过去的十二年中我一直生活在牧师莫里斯先生家中,莫里斯先生说他认为我应该叫做“美丽的乔”,因为他远在南方的祖父曾把一个长得很丑的黑奴小男孩叫做“丘比特”,还管那个小男孩的妈妈叫“维纳斯”。
我不知道他那样讲是什么意思,但是在他那样说的时候,大家常常会看着我笑起来。我知道我并不美丽,而且我也清楚我不是一条纯种狗,我只是一条杂种狗。
每年女主人带我去登记和缴税的时候,办公的人都会问她我属于什么品种。女主人会告诉那人我一半是猎狐犬种,一半是斗牛犬种,但他总是把我以杂种狗记录在案。我想女主人不喜欢别人叫我杂种狗,但我也听她说过她偏偏就喜欢杂种狗,因为杂种狗比纯种狗更有特色。她父亲说她喜欢丑陋的狗的原因与某个王室的一位贵族一样,那就是别人不喜欢的她偏喜欢。
我现在是一条老狗了,正在写,或者确切地说,是找一位朋友帮我把一生的故事写下来。我见过我的女主人在看一本小书时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她说那是一本关于一匹马的一生的故事,有时她还会把书拿低凑近我的鼻子,让我看上面的图画。
我爱我亲爱的女主人,对她除了爱还是爱,爱她胜过爱世上的任何人。我想如果我写一本关于一条狗的一生的书,她肯定会高兴的。她爱不会说话的动物,只要看到有动物受虐待,她就会很伤心。
我曾经听她说过,如果这世上所有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能站出来说不应该再虐待动物了,虐待动物的行为就一定能被制止。所以我想,把我的故事讲出来,也许能在这方面起一点作用。我喜欢男孩子,也喜欢女孩子。我见过许多残忍的男人和女人,却很少见到残忍的孩子。我认为关于不会说话的动物的书出得越多,会对我们越有利。
我觉得我的故事最好从我出生时开始。我出生在缅因州一个叫菲尔波特的小镇郊区的牛棚里。我记得的第一件事是我紧紧依偎在妈妈身边,感到非常温暖舒适;而第二件事就是我经常饿得慌。我有一群兄弟姐妹,一共六个,妈妈的奶要喂养这么多孩子是绝对不够的。它自己也经常是半饥半饱,所以根本不可能把我们都喂饱。
我很不愿意多提我早年的生活。我已在一个从来没有尖刻的言语、没人虐待任何人或任何动物的家庭中生活得太久,所以觉得对于伤害可怜的不会说话的动物这种事情,哪怕是想一想或者说一说似乎都是不应该的。
我妈妈的主人是一个送奶工,他养了一匹马和三头牛,还有一辆用来拉牛奶桶的摇摇晃晃的旧马车。我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个送奶工更坏的人了,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他我还会发抖。他的名字叫詹金斯,一想起他已经因为虐待人和不会说话的动物而受到惩罚,我就很开心。如果你认为我因此而开心是不对的,那你一定要记住我只不过是一条狗而已。
他最初注意到我的时候,我还只是一条小狗,刚刚学会走路。他一看到我,就给了我狠狠的一脚,将我踢到牛棚的角落里。他经常抽打我的妈妈,还不给它饭吃。我曾经见他为惩罚妈妈而用一条粗皮鞭抽它,直抽得它浑身是血。等我长大一点后,我问妈妈为什么不逃走,它说它不想逃。而我很快发现它不想逃的原因是它爱詹金斯,尽管他残忍而且野蛮,它依然爱他。我相信它甚至愿意为他舍弃性命。
如今我已上了岁数,才知道这世上还有许多像詹金斯一样的人。他们既没有发疯,也没有喝醉,似乎就是本性邪恶。有一些家境富裕的人,是的,一些富人,残酷地虐待动物,甚至虐待小孩子,他们的手段残忍得可怕,犯下的罪孽真是罄竹难书。
令詹金斯残暴的一个缘由是他百无聊赖。早上他送完牛奶后,一直到下午很晚的时候,除了料理牛棚和庭院,他再无其他事可做。如果他能使牛棚和庭院经常保持干净整洁,再喂喂马,清洁一下奶牛,在花园里翻翻土,这些活儿会占去他所有的时间。但是他根本不收拾,除非院子或牛棚被他随手乱扔的东西堆得乱七八糟、实在让人无处落脚了,他才会清理一下。
他的房子和牛棚离大路有一段距离,所以过路人无法看清那儿有多脏多乱。偶尔有人要来看看房屋时,詹金斯总是能提早知道,这才在那之前将屋子和庭院清理一下,等来的人到时,一切就看上去整整齐齐的了。
过去我常盼望那些从詹金斯那儿订奶的人能来看看他的奶牛。春天和夏天里他还是会将奶牛赶到草地上,但是整个冬天奶牛就一直被关在肮脏黑暗的牛棚里。牛棚墙上的裂缝大得能让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进来,地上总是潮湿而泥泞。詹金斯只在北面的墙上开了一扇小窗,下午才会有阳光照进来,但也只是短短一会儿。
虽然这些奶牛很不幸,但它们有耐心,熬得住,从不抱怨。不过我还是知道,在那寒冷的冬夜里,刺骨的寒风刮进牛棚,差不多要把它们冻僵了。它们骨瘦如柴,健康状况很差,让人可怜。
……

《儿童文学》2006年第2期的《蜘蛛门》上的全文。

放学的时候,宁宇被"黑蜂盟"那伙人堵在了学校里.
  大约三四天之前,六七个神情暴虐的年轻人鬼魅似的出现在七中周围.短短的几天之内,学校里已经有七八个男生被他们洗劫过了,其中一人还挨了打.那些年轻人都穿着黑衣,左臂上都纹着一只形状可怖的黑蜂,号称"黑蜂盟",为首的"盟主"是一个染着一绺黄发的大个子.宁宇听说这件事以后,一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可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今天放学后他想把剩下的一点作业赶出来,就不用背那么多课本回家了,不想就因为耽误了这半个多小时,出校门的时候迎面撞上了那群"黑蜂",幸亏他反应得快,赶紧退回了学校.
  黑板旁边的那块时钟惊天动地地响起来.宁宇抬头看看,已经六点钟了,到了离校的最后时间.一会儿教导主任赵老师就会来清校了.而宁宇估计,这时候"黑蜂盟那帮人很可能还守在校门外,因为他回学校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发现了.按照他们以往的风格,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这时候,教室里只剩下他和曲润两个人了.除非现在曲润马上就走,那样他就可以关掉灯,把教室的门从外面反锁上,然后再从走廊的窗户跳回教室,躲过查校的赵主任,也躲过校门口的"黑蜂"们.但是曲润看上去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换了别的女生,单从教室里只剩下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这种格局,就会很快走掉的,偏偏这个曲润就不是别的女生.转学到现在几个月了,除了有意无意地碰过几次眼神之外,宁宇甚至都没有正式的跟曲润说过话,但不知为什么,宁宇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两个人其实已经说过许多了.
  走廊里响起赵主任那很有特点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就在这时候,曲润忽然站起来,不紧不慢地朝外走,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还有意无意地朝宁宇看了一眼-----宁宇相信自己的感觉没错,她是看了自己一眼.曲润伸手把灯关掉了.落入了黑暗中的宁宇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是掉进了曲润乌黑幽深的眼睛里.宁宇听见赵主任问:"怎么还没走?教室里还有别的人吗?"曲润一边锁门一边回答说:"没有了"赵主任又问:"门窗都关好了?"曲润说:"关好了."赵主任便拉了一下靠前面的一扇窗子.宁宇赶紧猫着腰溜到窗子下面,用手抵住中间这扇窗的窗框-----但赵主任并没有再来试其他的窗子.
  听着走廊里的脚步声渐渐消失了,宁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宁宇从教学楼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种了.其实这时候他并不敢确定"黑蜂盟"的人已经走了,但是他怕再等下去,妈妈会到学校来找他.
  宁宇走出学校大门.外面很静,也很黑.大门外原来有一盏路灯,但是前些天被打碎了.
  拐过一个街口,十几米之外有一片亮光,宁宇加快脚步走到那片亮光里.可是他没想到,一些看上去温暖有明亮的地方其实是最危险的,像诱饵和陷阱.
  几个黑色的身影突然挡在了宁宇的面前,几件闪亮的黑衣一下子把柔和的路灯光冰冷而刺目.
  只在一秒钟之内,宁宇就放弃了逃跑的念头.他被包围在刺目的灯光里,无法判断周围的黑暗中还隐藏着什么.他驯服地垂下手,低下头.
  几个黑衣人跨步上前:"我们是"黑蜂盟"的!"说着,齐齐地卷起左衣袖,露出前臂上的一只只张牙舞爪的黑蜂.宁宇有些茫然地看着他们,眼睛下意识地躲避着那些面目狰狞的黑蜂.十几秒钟,几个人都不说话,只是用胳膊上的黑蜂困住宁宇.不知为什么,宁宇的心里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从腰间直窜上脊背.
  一个染了一 绺黄发的大个子突然厉声发问:"你叫什么名字?!"
  宁宇浑身猛地一抖:"我,我叫宁宇."
  "宁宇?这名字不错.哈哈哈!"一绺黄发突然大笑起来.其余几个人也条件反射似的跟着笑起来.宁宇知道,这就是黑蜂盟的"盟主",那个让许多七中男生寝食难安,心神不宁的家伙.笑够了,一绺黄退到一边,轻轻一摆手,几个人一拥而上,把宁宇从头到脚搜了一遍.
  一个长着一张胖脸的"黑蜂"向一绺黄报告说:"盟主,这小子身上只有七快钱!"
  一绺黄皱了皱眉:"七块钱?宁宇,知道我们在这儿等了多长时间吗?你把我们当什么啦?钟点工?"
  宁宇说:"我只有七块钱."
  一绺黄抬手打了宁宇一记耳光:"明天拿三十来!听见没有?"
  宁宇捂着火辣辣的脸颊说:"听见了."
  一绺黄瞟了他一眼:"小子,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已经被我们黑蜂盟盯上了,就别想跑.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耐心.今天你也见识了,别说是七点钟,你就是躲到八点钟,躲到天边,也躲不过去!"
  No2
  宁宇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晚?"
  宁宇说:"老师临时布置点事儿,放学晚了."
  吃晚饭的时候,宁宇低着头说:"妈给我三十块钱.印考卷的钱."
  妈妈愣了一下,但并没有多问,去外衣口袋里拿了三十块钱给他.妈妈说:"宁宇,记住妈妈的话,在学校里一定要跟大家好好相处.咱们母字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你可千万不能惹是生非."
  宁宇依然低着头,说:"妈,我知道了."
  吃完晚饭,宁宇早早地躺下了.本来还有一点作业没有做完,但他根本没有心思做,他的脑袋里乱糟糟的,那几只"黑蜂"在他的脑子里不停地乱飞乱撞.
  宁宇和妈妈是几个月前才从C城搬到E城的.
  一年以前的一个暴雨之夜,在公交公司做公交司机的宁宇的父亲下了夜班,打着雨伞从车场出来,往家走.父亲跑的路线收车比较晚,一般下晚班的时候,都没有公交车可坐了,打出租又太浪费,所以白天为乘客辛苦了一天的父亲总是徒步回家.好在宁宇家离车场只有两三站路,不算太远.那天父亲从车场出来,转过一个街口,前面突然冲出来一辆客货两用的小卡车,车速极快,等打着伞艰难前行的父亲发现时,车子已经冲到了眼前.父亲被车撞得横飞了几十米远,当场昏死过去.可恶的是,那个肇事司机撞人之后,甚至连车都没有下,就驾车逃逸而去.可怜的是,当时父亲虽然伤势严重,但并没有死,如果抢救及时,完全有生还的机会.事后的法医鉴定证明,父亲是死于失血过多和溺水.当时父亲跌落在路旁一个积水坑内,因为雨越下越大,积水越来越深,最后彻底淹没了父亲.更可怜的是,其间父亲曾经一度恢复了神智,无奈身负重伤,无力自救,当时又是风雨之夜,也没有过路的人,一个正值盛年,身高一米八零的壮汉竟然眼睁睁地被淹死在一个深不过一米的水坑之中,直到第二天早晨风停雨歇了,父亲的尸体才被过路人发现.
  宁宇永远不会忘记和妈妈去停尸间认领父亲时的情景.当白色的尸布揭开的一刹那,妈妈就掺叫了一声,昏死了过去.宁宇没有叫,他两手用力地抱住瘫软下去的妈妈,直直地看着父亲变形的脸和怒睁的双眼,眼里一滴泪水也没有.他的上齿深深地咬进了下唇,咬到血流下来,竟然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虽然肇事现场没有一个目击者,但是交警部门还是根据那辆小卡车在现场留下的几块前灯碎片
望采纳~

《儿童文学》2005或2006年版的一篇文章。

  是这个么?????

  《维尼熊历险记》
  作者:(美)A.A.米尔恩|译者:蒋素华
  ISBN:9787532476589
  出版社:少年儿童
  2008-08-01 第1版
  2008-08-01 第1次印刷
  开 本:32开
  页 数:131页
  类 别: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儿童文学

  --------------------------------------------------------------------------------

  媒体推荐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印记。我们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金波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这是一套专门为你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小涵

  --------------------------------------------------------------------------------

  作者简介
  A.A.米尔恩(1882—1956)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伦敦出生的他,不仅数学学得好(大学毕业于数学专业),极具幽默感(担任过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的副主编),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呢!更主要的是,他还是一位知名的作家。他写过许多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和诗歌,每部作品都展示出他横溢的才华。
  然而,这些都还不够,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开始想为孩子讲一个他从来也没有听过的,最最美好、最最新奇、最最动听、最最有趣的故事。他想啊想啊,突然看到了孩子手里紧紧拽着的那个玩具熊……于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憨态可掬的小熊维尼故事,就诞生了!
  就这样,米尔恩和他创作出来的这只憨态可掬的小熊,成了全英国的偶像,直到今天,还被全世界的人深深的景仰着,喜爱着呢!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故事开始了,维尼·阿菩和蜜蜂们出场
  第二章 阿菩去串门,结果被卡在门洞里
  第三章 阿菩和小猪一起打猎,差点儿逮着黄狼兽
  第四章 阿菩找到了伊哟的尾巴
  第五章 小猪遇见长鼻象
  第六章 伊哟过生日,得到两份礼物
  第七章 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来到森林,小猪洗了个澡
  第八章 克里斯托弗·罗宾带领大伙儿去北极探险
  第九章 小猪被水围困
  第十章 克里斯托弗·罗宾为阿菩举行告别宴会
  附录
  关于作者
  关于这本书
  阅读指导

  --------------------------------------------------------------------------------

  导语
  自从A.A.米尔恩写出了这本书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英国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只名叫维尼的,糊里糊涂的,却可爱得不得了的小熊了。他们把它介绍给其他国家的读者,于是,小熊维尼成了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熊,他的故事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其翻译语种之多,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罕有能与之相比。
  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这只笨笨的小熊。英国人把它的形象做成邮票发行,美国人把它的故事做成动画片,还有人把它的头像印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就连原本是作者自己居住的那片“百亩森林”,因为生活在那里的小熊维尼太出名了,这片林地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呢!也就是在这片森林里,小熊维尼和它的朋友们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小熊一边快活地历险,一边编着歌谣,不管发生多难,多麻烦的事情,笨笨的它也从来不苦恼,总是乐呵呵地面对一切困难。
  这是一只多么亲切和可爱的熊啊!你说,你又怎么能不喜欢它和它的这本书呢?

  --------------------------------------------------------------------------------

  --------------------------------------------------------------------------------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小熊爱德华下楼了,他被克里斯托弗·罗宾拖着,后脑勺崩仆、崩仆、崩仆地撞在楼梯上。小熊以为下楼就是这样的,因为他一直都是这样下楼梯的;不过,有时他觉得应该还有另一种方法,只是他的头不停地撞在楼梯上,没有工夫思考。转而他又想,也许没有其他方法了。不管怎么样,他已经下楼了,正要和大家见面呢。他就是维尼·阿菩。
  你第一次听见他的名字的时候准会说:“我还以为他是个男孩儿呢。”我头一次听见他的名字时也是这么说的。
  “我也是这么说的。”克里斯托弗·罗宾说。
  “那么你不能叫他维尼了?”
  “我没叫他维尼。”
  “你不是说——”
  “他是维尼·阿菩。难道你不知道‘阿’是什么意思吗?”
  “啊,我明白了,”我赶紧说。我希望你也明白了,因为这就是你能得到的全部解释。
  维尼·阿菩下楼后,有时想玩玩游戏什么的,有时喜欢静静地坐在火炉前听故事。这天晚上,克里斯托弗·罗宾说:“给我讲个故事好吗?”
  “讲个什么故事呢?”我问。
  “你能美美地给维尼·阿菩讲个故事吗?”
  “我看可以。他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呢?”
  “关于他自己的,因为他是一只特别的熊呀。”
  “噢,我明白了。”
  “那么你能美美地给他讲吗?”
  “讲讲看吧。”我说。
  于是我就试着讲了起来。
  “从前啊——离现在已经很久很久了,大概是上星期五吧,维尼·阿菩独自一人在森林里住在桑德斯的名下。”
  “‘在……的名下’是什么意思呀?”克里斯托弗·罗宾问。
  “就是在一块牌子上用金色的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挂在自家的门上。”
  “可是维尼·阿菩还是不大明白。”克里斯托弗说。
  “现在我明白了。”维尼·阿菩有点儿抱怨地说。
  “那我就接着讲了。”
  “一天他出去散步,来到森林中间的一片空地,空地的中央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橡树,从树顶上传来一阵阵很响的嗡嗡声。
  “维尼·阿菩坐在树底下,两只爪子托着脑袋,开始想这是怎么回事。
  “他自言自语说:‘这嗡嗡嗡的声音有点意思。一般的嗡嗡声不是这样的,只是嗡嗡,嗡嗡,没有什么意思。如果有嗡嗡声,肯定就有人在发出嗡嗡声。依我看,之所以有嗡嗡声,是因为有蜜蜂。’
  “接着他又想了好一会儿,‘据我所知,蜜蜂活着,就是为了酿蜜。’
  “说着他站起来:‘蜜蜂之所以酿蜜,就是为了让我吃的呀。’于是他开始往树上爬。
  “他爬呀爬呀,一边爬一边还给自己编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你说稀奇不稀奇,
  小熊就是爱吃蜜
  嗡嗡嗡!嗡嗡嗡!
  他为啥喜欢吃蜂蜜?
  “他往上爬了点儿,又往上爬了点儿,再往上,再往上。这时他又想起了另一首歌。
  我有个奇妙的想法,
  如果狗熊变成蜜蜂,
  蜂窝就会搭在树下。
  要是蜜蜂变成狗熊,
  那我又何苦往上爬。
  “这时他已经累极了,所以就唱了上面那首抱怨的歌。他就要够着蜂房了,只要能站到那根树枝上就可以……就在这时,‘噼啪!’一声,树枝断了。
  “‘救命啊!’阿菩叫道。他掉落了3米之后,落在横枝上。
  “‘我要是不——’说着他又往下掉了6米多。
  “‘你明白了吧,我是想,’他一边解释,一边又往下栽了10米,撞到了一根树枝上。‘我在想——’
  “‘当然,是有点——’他也承认,接着一下子又滑过六根树枝。
  “‘我想,这都是因为啊——’说着他打了三个滚儿,与最后一根树枝分手,掉进了一簇荆豆树丛里。‘这都是因为啊,我太爱吃蜂蜜了。噢,救命啊!’
  “他从树丛里爬出来,扒拉掉鼻子上的刺,又开动起脑筋来。他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克里斯托弗·罗宾。”
  “是我吗?”克里斯托弗·罗宾有点儿害怕,几乎不敢相信。
  “对,是你。”
  克里斯托弗·罗宾什么也没说,但他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也越来越红。
  “于是维尼·阿菩去找他的朋友克里斯托弗·罗宾,他住在森林的另一个地方。他的房门是绿色的。
  “‘早上好,克里斯托弗·罗宾。’他说。
  “‘早上好,维尼·阿菩。’你说。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那种叫做气球的玩意儿。’
  “‘气球?’
  “‘是的,来的路上我心里想:不知克里斯托弗·罗宾有没有叫做气球的东西?我一直想要个气球,不知你有没有。’
  “‘你要气球干什么?’你问。
  “维尼·阿菩瞅瞅周围没人偷听,把手掌放在嘴边,轻声说:‘蜂蜜!’
  “‘但是搞蜂蜜不用气球啊!’
  “‘可我用。’阿菩说。
  “对了,正巧,前一天你去小猪家参加聚会,得到了一只气球。你有一只很大的绿色的气球。兔子的一个亲戚有一只很大的蓝气球,但把它忘在那儿了,他实在是太小了,还不能参加晚会。于是你把绿气球和蓝气球都带回家了。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你问阿菩。
  “他两只爪子托着脸,认真地想了想。
  “‘事情是这样的,’他说,‘如果你拿着气球去搞蜂蜜,最关键的是不要让蜜蜂知道你来了。如果你拿绿色的气球呢,它们可能把你当成树的一部分,不会注意到你。如果你拿蓝色的气球呢,它们可能认为你是蓝天的一部分,也不会注意到你。问题是:哪个更像一些呢?’
  “‘难道它们不会看见你在气球下面吗?’你问。
  “‘也许会,也许不会。’维尼·阿菩说,‘天知道那些蜜蜂会怎么想。’他想了想说:‘我尽量把自己弄得像一朵乌云,这样准能骗过它们。’
  “‘那你最好拿蓝色的气球,’你说,于是就这样决定了。
  “你俩拿着气球出去了,和平时一样,你带上枪以防万一。维尼·阿菩来到一个他以前去过的地方,那里尽是稀泥巴,他在那里滚呀滚,滚到全身都糊满了污黑的泥巴。然后,你把气球吹到大得不能再大。你和阿菩抓住气球线,然后你突然放开气球,阿菩就飘飘悠悠地升到空中了,升到和树顶一样高,在离树大概6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噢嗬!’你大声欢呼。
  “‘棒极了吧?’维尼·阿菩朝下面喊,‘我看上去像什么?’
  “‘就像一只熊拽着一只气球。’你说。
  “‘难道,难道不像蓝天上的一朵乌云吗?’阿菩焦虑地问。
  “‘不太像。’
  “‘咳,也许从上面看就不一样了。再说了,你可拿不准蜜蜂会怎么想。’
  “没有风把他往树那边吹,他只好停在半空中。他看见了蜜蜂,也闻着了蜂蜜,可就是够不着。
  “过了一会儿,他又朝下面喊。
  “‘克里斯托弗·罗宾!’他想轻声喊,但声音还是很大。
  “‘喂!’
  “‘蜜蜂们好像察觉到什么了!’
  “‘察觉到什么?’
  “‘我不知道。不过我能感觉到它们起了疑心。’
  “‘它们是不是察觉到你盯上了它们的蜂蜜?’
  “‘有可能。但谁也搞不懂蜜蜂会怎么想。’
  “过了一会儿,他又叫你。
  “‘克里斯托弗·罗宾!’
  “‘干吗?’
  “‘你屋里有雨伞吗?’
  “‘应该有。’
  “‘我想你最好去把它拿来,你打着伞在下面一边走来走去,一边不停地朝上看看我,一边嘴里念叨说:啧啧啧,好像要下雨啦。我想你要是这么做的话,就能帮我糊弄这些蜜蜂。’
  “你笑了笑,心想:‘傻熊!’但你没有说出来,因为你是那么的喜欢他。于是你回去拿雨伞去了。
  “‘噢,你来了!’你一回到树下,维尼·阿菩就说,‘我开始着急了。我认为蜜蜂现在肯定在怀疑了。’
  “‘我要把雨伞打开吗?’你问。
  “‘是的,不过得等会儿。我们必须想得周到一些。我们最关键是要欺骗蜂王。你在下面能看出哪只是蜂王吗?’
  “‘看不出来呀。’
  “‘真遗憾。对了,如果你拿着雨伞走来走去,嘴里说着:啧啧啧,好像要下雨。我呢,唱一首小小的云歌,跟云唱得一样。开始吧!’
  ……
  P3-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