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目录

2023-02-19 03: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目录

出生年月:1972年7月 籍贯:湖南省攸县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教育及工作背景1990.09~1994.07:湖南科技大学生物教育专业,本科,学士;1994.09~1997.07:厦门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硕士;2000.09~2003.10:厦门大学动物学专业,研究生,博士。1997.07~2005.08: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事食品安全与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工作。2004.06~2006.05:汕头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2008.08~2009.03:美国农业部南方农业研究中心(新奥尔良市),访问学者2005.08~ 至今: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任教。主讲课程本科生:科技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现代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生:食品微生物学进展、食品生物技术主要研究兴趣和方向食品生物技术、水产食品加工、免疫生物学。 1.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的定量PCR检测体系研究,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1109,课题负责 人,立项年份2001,已通过验收鉴定。2.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大项目2002IK002-06,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2,已通过验收鉴定。3.海洋弧菌琼胶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300998,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5,已通过验收。4.鱼虾类水产食品主要过敏原的免疫检测与加工脱敏技术开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6I0023,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6,已通过验收。5.鱼虾类水产食品过敏原的监控技术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419,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6,已通过验收。6.水产食物过敏原的体外免疫检测技术,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F5064,技术负责人,立项年份2006,已通过验收。7.食源性致病弧菌VBNC状态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5060046,技术负责人,立项年份2006,已通过验收。8.产蛋白酶极地海洋浮游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比较及其生理生态特征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02,子项目负责人,立项年份2006。9.蟹类过敏原的免疫识别与酶法降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947,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8。10.鳗鱼加工新技术及产品安全监控体系,农业部项目nyhyzx07-043,子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7。11.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负责人,立项年份2007。 1. 一种检测空肠弯曲菌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 2004 1 0051081.4。(2007.10授权,第一发明人)2. 转基因产品的荧光双链探针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03 2 0124972.9。(2005.01授权,第一发明人)3. 转基因产品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04 1 0045458.5。(2007.01授权,第二发明人)4. 检测水产品食物过敏原基因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1732.4,第一申请人5. 检测水产品食物过敏的免疫胶体金层析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1731.X,第一申请人6. 生产海蟹调味料产品原料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1733.9,第一申请人7. 转基因产品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发明专利),受理号为200410045459.X,第二申请人。 (英文题目论文略)1. 刘光明,宋思扬,乔玉欢,蔡海松,张伟光,苏文金. 旋毛虫p49抗原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3:24-26.2. 刘光明,苏文金,梁基选,高榕,宋思扬,陈伟玲. 多重PCR方法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 食品与生物技术,2002,4:379-383.3. 刘光明,李庆阁,王群力,梁基选,陈伟玲,栾国彦,苏文金. 多重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和NOS的建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493-497.4. 刘光明,苏文金,栾国彦,宋思扬,梁基选. PCR方法检测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35S和NOS的研究. 食品科学,2002,5:94-99.5. 刘光明,苏文金,陈向峰. 应用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中Bt1蛋白的研究. 食品科学,2002,8:217-221.6. 刘光明, 徐庆妍, 龙敏南, 宋思扬, 周俊, 苏文金. 应用PCR-ELISA技术检测转基因产品的研究. 食品科学,2003,1:101-105.7. 刘光明,苏文金. 应用间接ELISA方法定量检测转基因抗虫玉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1:49-52.8. 刘光明,龙敏南,宋思扬,苏文金. 转基因产品的PCR-ELISA液相杂交检测条件的研究.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1-4.9. 刘光明,宋思扬,龙敏南,高榕,陈伟玲,苏文金.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与验证方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74-377.11. 刘光明,苏文金,蔡慧农,谢明星,刘棠,彭小莉. 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生物工程学报,2005,2:336-340.12. 刘光明,苏文金,蔡慧农,方元炜. 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6:772-775. 第八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8-09)13. 刘光明,苏文金,蔡慧农,蔡海松,林新坚,张伟光.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基因食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2):273-277.14. 刘光明,蔡慧农,曹敏杰,苏文金. 一种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空肠弯曲菌的新方法. 中国食品学报,2006,4:122-126.(2006-09,北京. 2006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分会). 首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优秀论文三等奖(2007.11)17. 刘光明,曾润颖,林则勇,曾胤新. 厦门海域产蛋白酶浮游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高技术通讯,2008, 18(9):979-984(EI收录)18. 刘光明,沈苑,曹敏杰,梁银龙,杨景成,苏文金. 虾类过敏原的识别、纯化和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2008,8(6):142-14819. 刘光明,曹敏杰,梁银龙,蔡朝辉,苏文金. 文蛤特异性过敏原的免疫识别. 食品科学,2009,30(1): 207-21020. 刘光明,梁银龙,苏文金,张凌晶,郭翎琳,曹敏杰. 鲤鱼小清蛋白的纯化及其过敏原性鉴定. 食品科学,2009,30(3): 188-19121. 刘光明,王玉松,黄园园,曹敏杰,张凌晶,苏文金. 辐照处理对蟹类过敏原性质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8(2): 287-29222. 刘光明,袁静静,曹敏杰,方忠兴,翁凌,苏文金. 酶水解海蟹加工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中国食品学报,20080915投稿,论文编号为:8-30923. 刘光明,周斌华,曹敏杰,蔡慧农. 鳗鱼产品安全卫生监控新体系的探索,中国水产,20080905投稿,20090217接受27. 梁银龙,曹敏杰,郭川,苏文金,张凌晶,刘光明(通讯作者). 蟹类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水产学报,2009,33(1):24-2928. 梁银龙, 曹敏杰, 翁凌, 苏文金, 黄园园, 刘光明(通讯作者). 锯缘青蟹主要过敏原的纯化与鉴定. 水生生物学报,20080901投稿,20081029已接受29. 蔡慧农,刘光明,苏文金,王璋. Taqman探针用于转基因食品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12:1-7.30. 章跃陵,刘光明,王三英,胡忠,邹湘辉. 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与抗人IgG相互作用的研究.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36.32. 谢荣珍,刘光明,张明河,刘伟,牛建军,蔡慧农. 厦门市主要食品中致癌真菌污染的检测. 实用预防医学, 2008, 15(5): 1347-135033. 黄园园,刘光明,周利亘, 张凌晶,苏文金,曹敏杰. 蟹类主要过敏原的模拟肠胃液消化及其对过敏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200800715,已接受)35. 张伟光,蔡海松,林新坚,刘光明,宋思扬,苏文金. 旋毛虫p49抗原基因克隆体外表达条件的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2:7-10.36. 章跃陵,陈俊,林伯坤,黄通旺,刘光明,邹湘辉. 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血细胞凝集活性初探.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8-53.37. 章跃陵,王三英,刘光明,陈粤,邹湘辉. 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2005,4:402-406.38. 蔡扬鹏,张农,刘光明,苏文金,曹敏杰. 两种织纹螺肌肉蛋白的电泳鉴别. 食品科学,2006,27(12):631-633.郭川,梁银龙,刘光明,苏文金,曹敏杰. 鲤肌肉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的分子克隆. 水产学报,2007, 31(4): 423-430.40. 伍久林,卢宝驹,杜明华,刘光明,苏文金,曹敏杰. 鲤鱼红色肉中金属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分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3卷第4期: 289-29447. 王瑞芳,张凌晶,翁凌,曹敏杰,刘光明. 天然牛磺酸提取新工艺研究. 食品科学,2009,30(4): 111-11348. 汪宁,王锡昌,蔡秋凤,刘光明,曹敏杰. 鱼类肌肉中过敏蛋白的检测与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第S2期:141-145

汕头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汕头大学学报有三个版,分别是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以及医学版(即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但无论哪个版都不是核心期刊,请你多加注意。

彭玉平的个人作品

●词学史上的“潜气内转”说∥《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王国维与陈寅恪的结构、文体与文学观念∥《文学遗产》2012第6期●境界说与王国维的语源与语境∥《文史哲》2012年第3期∥《2012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亚大学2012年8月版●《人间词话》英译两种平议——以李又安译本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9期●“群”与孔子《诗》学之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9期转载●唐圭璋先生与近现代词学源流与谱系∥《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转载●生命悲歌与文学经典∥《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5期转摘●《清嘉道年间女性的诗学研究》序∥聂欣晗《清嘉道年间女性的诗学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明清桐城方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序∥宋豪飞《明清桐城方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黄山书社2012年●《人间词话》简评∥《词学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论寄托》简评∥《词学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忧与生来讵有端:王国维词与其人生哲学之关系∥《文史知识》2012年“诗词中国特刊”●龚自珍与常州词派(与习婷合作)∥《求是学刊》2012年第4期●《王国维全集》的编纂:历史回顾、当下需求与后续寻访∥《学术研究》2012年第10期●王国维词学研究的困境、转境与进境——彭玉平教授访谈录(彭玉平、黄春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1期●论词之“哀感顽艳”说∥《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王国维哲学、宗教观念与“人生”诗学∥《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84期(2011年5月3日)第20版转摘●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 ∥《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四期转载●《人间词话》手稿结构论∥《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新发现王国维致沈曾植手札七通考释∥《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词学史上的“尽头艳语”论(与王卫星合作)∥《求是学刊》2011年第5期∥《高等学校学术文摘》2011年第6期摘转●王国维《文学小言》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王国维语境中的“人间”考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王国维与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广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论西汉的论体文创作(与刘石泉合作)∥《烟台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的标序与圈识∥《词学》第25辑(2011.6)●私谊与追思:王国维与陈寅恪∥《传记文学》2011年第8期●人间词话手稿疏证自序∥《诗词学》第二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人间词话手稿疏证跋∥《诗词学》第二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康熙与清初文坛序∥黄建军《康熙与清初文坛》,中华书局2011年●王国维与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王国维《词录》考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论王国维与沈曾植之学缘∥《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沈曾植之词学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文学遗产》(网络版)2010年1期●杜诗变调与词体内质——以《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三首为考察中心∥《阅江学刊》2010年第4期●清代词学的《诗》学话语(与陈桂清合作)∥《烟台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人间词话手稿札记(二)∥《国学学刊》2010年第2期●人间词话手稿札记(三)∥《国学学刊》2010年第3期●人间词话手稿札记(四)∥《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2期●从《人间词话》手稿的征引文献看其词学渊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1辑●王国维对《人间词话》手稿的删订略论∥《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4期●海山居集序∥《诗词》2010年第14期●人间词话手稿四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静庵藏书目》与王国维早期学术∥《复旦学报》2010年第4期●论王国维隔与不隔说的四种结构形态及周边问题∥《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被冷落的经典——论《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在王国维词学中的终极意义∥《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花间集序》与词体清艳观念之确立∥《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高等学校学术文摘》2009年第3期摘转●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复旦学报》2009年第5期∥《文学遗产》(网络版“论文选粹”)2011年第2期转载●论叶恭绰的清词编纂与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王国维与梁启超∥《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学遗产》网络版2010年2期转●王国维与龚自珍∥《汕头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收入《龚自珍与二十世纪诗词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一个文本的战争∥《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7期摘转●朱光潜与解读《人间词话》的西学立场∥《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文史知识》转摘●岭南文化:文化受容与文化转境(笔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人间词话手稿札记(一)∥《国学学刊》2009年第3期●《人间词话》:从文本疏通到价值认同∥《词学》第21辑(2009年6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解说与辩难:三四十年代《人间词话》范畴研究∥《词学》第22辑(2009年12月)●陆机《文赋》之用心考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梁启勋《词学》与王国维词学之关系∥《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关于《静安文集》的一桩公案∥《清华学报》2009年第1期∥《文学遗产》网络版2009年第1期转载●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校订并跋∥《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关于《殷虚书契考释》的一桩公案∥《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俞平伯与《人间词话》的经典之路∥《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许文雨《人间词话讲疏》研究∥《词学》第19辑(2008年6月)●蒲菁《人间词话补笺》研究∥《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3期●以忠实之心著朴实之文——评《中国诗论史》∥《光明日报》2008年6月10日●陈钟凡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创立∥《岭南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不要轻易对诗歌说“不”∥《当代诗词》2008年第3期●宋代家族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拓荒之作∥《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一期转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摘要转载●倚声之源流与体制考论∥《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2期摘登●陈廷焯〈骚坛精选录〉初探∥《文学评论丛刊》2007年第2期●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新探》∥《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6期摘登论点∥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国维诗学与词学之关系——兼论晚清“诗话”对“词话”的介入方式及其学术意义 ∥《词学》第18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李清照论词的故实与富贵态略释∥《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甄综百家学说,别裁词论历史∥《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邱世友教授的词学研究业绩∥《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倒卷百年研究,缫演学术经典∥《中国文学研究》第8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词学的古典与现代∥《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诗馀考∥《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选本编纂与词学观念∥《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詹安泰词学体系研究∥《词学》第17辑(2006年11月)●论詹安泰的中国文学史学∥《论衡》第三辑(2006年8月)●现代文学中的古典情怀∥《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王国维“三种境界”说新论∥《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选本批评与词学观念∥《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端木埰与晚清词学∥《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端木埰〈宋词赏心录〉探论∥《学术研究》2004年第8期●朱祖谋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梦窗词研究∥《词学》第15辑(2004/11)●文学史编纂与文学史理念∥《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4期●论文人相轻∥《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沉潜考索之功,高明独断之学∥《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陈廷焯词学综论∥《中华文史论丛》总第7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解读传统文学与承续文学传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4期●明清目录中“〈文心雕龙〉子书说”考论(与梁穗雅合作)∥《文献》2003年第3期●朱祖谋《宋词三百首》探论∥《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嵇康的论体文与魏晋学术之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从《论寄托》到“专言寄托”—评詹安泰先生《花外集笺注》∥《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1期●文体形态与文体研究的学术空间——评吴承学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从历史形态到理论形态——兼评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当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兼评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刊《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2000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话”体文学批评的肇端——重估《六一诗话》的价值和地位(与杨金文合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本然追问(与杨金文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2期转载●魏晋清谈与论体文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中国文学批评史”称谓的多重指涉及相互关系(与杨金文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训诂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关系(与杨金文合作)∥《学术研究》2001年11期●中国文学批评的学术理念与古代目录学之关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陈廷焯正变观疏论∥《词学》第12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逻辑基点与形态特征∥《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居今探古 古为今用——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1期●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学术研究》1999年第3期●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的词境与心境臆说∥《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1期摘要转载●陈廷焯的词学理论与批评实践∥《论衡丛刊》第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旨永神遥论小品∥《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王士祯与赵执信关系考辩∥《学术研究》1998年第5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吴承学合作)∥《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从传统形态诗文评到现代形态批评史∥《中国文学研究世纪回眸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陈廷焯沉郁词说解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宋元诗社与宋元文化∥《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古典文学中的听觉意象与审美鉴赏∥《广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5期●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与吴承学合作)∥《复旦学报》1996年第6期∥《与历史同行——复旦大学(1978—1998)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陈廷焯前期词学思想论∥《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2期●论王渔洋评《诗品》之“极则”∥《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汉魏六朝论文主题的历史演进∥《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陈廷焯词史论发微∥《词学》第11辑 1993年11月●陈廷焯词学渊源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