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投稿网站

2023-02-19 03: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投稿网站

(1)来稿要求一式两份,务须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论文(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6000字,中文摘要在400字左右,并相应译成英文,关键词3~8个。(2)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3)文中计量单位的使用书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4)文中图表只附必要的,图表题目请译成英文;插图请用绘图纸绘制,线条要匀称,图中文字、符号要标注清楚,文中出现处画方框表示插图的位置;图版照片要求黑白清晰、层次分明。(5)文后参考文献,未公开发表的当页脚注表示;参考文献的顺序按文中出现顺序编排,并在正文相应位置标注;书写格式如下:a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类型标识:专著为M,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多责任人者至少列出前3名).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C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d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来稿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首页脚注),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以及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基金等资助项目的优秀论文将优先发表。请附有关证明材料。(7)《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阵》、《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凡不同意论文在上面刊载的作者,请在来稿上注明。

资源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还有经济地理哪个好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最好投。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人都会往经济地理投稿,所以投稿量很大,而且影响因子也高,是很多经管学院的一级期刊,所以难度大的。资源科学在影响力上要大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所以也比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难投一些

李雪松的论 文

国内期刊论文 李雪松,李婷婷,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李雪松,李婷婷,孙博文,2014年,“一主两副”战略下江汉平原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六期:19-24页. 李雪松,孙博文,夏怡冰,2014年,“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科技管理研究》,第15期:50-55,65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生态补偿视角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保险研究》,第五期:13-20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属性及政策演进:一个分析框架,《改革》,第四期:17-25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市场整合测度——基于湘鄂赣皖四省面板数据的分析,《江西社会科学》,第三期:34-40页. 李雪松,张杰平,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第一期.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以武汉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第四期:171-176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八期:996-1003页. 李雪松,夏怡冰,2012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六期:809-815页. 李雪松,叶小俊,2011年,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生态经济》,第九期:121-125页. 李雪松,李林鑫,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的博弈分析,《生态经济》第五期:31-34页. 李雪松,高鑫,2009年,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中国软科学》,第四期:87-91页. 刘普,李雪松,2009年,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第三期:68-71页. 李雪松,2009年,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城市湖泊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环境科学与技术》,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湖泊保护与两型社会建设论坛专刊:60-66页. 李雪松,2008年,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创新,《生态经济》,第12期:28-31页. 李雪松,2008年,论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法律调整,《生态经济》,第10期:83-86页. 李雪松,伍新木,2007年,我国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构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二期:293-297页. 李雪松,伍新木,2007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经济评论》,第一期:72-77页. 案例及实践型论文 李雪松,2014. “买或不买——一个煤矿机械公司采购部经理的决策困境”,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李雪松,2013.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企业环境责任——康菲溢油事件调查”,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李雪松,2011. “酿造更美好世界”——ABlnBev公司的绿色管理与社会责任”,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 李雪松,2010. 武汉人的碧水梦——“武汉水专项”运营管理案例,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 国际会议论文 李雪松,中国水资源安全评价与政策分析, 中国国际水法论坛(CIWL),福建厦门厦门大学,2014.5. 李雪松,孙博文,个体性社会资本、集体性社会资本与自评健康——基于2011年CHARLS的微观数据分析,第十届华人海耶克学会年会暨创业家精神与经济转型学术研讨会,台湾台中逢甲大学,2014.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