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哪些期刊可以投敦煌吐鲁番的

2023-02-19 02: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哪些期刊可以投敦煌吐鲁番的

敦煌学辑刊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主办,现任主编齐陈骏教授,副主编陆庆夫教授、郑炳林教授,有冯培红、屈直敏、魏迎春、刘永明4名编辑。 敦煌学辑刊设有:敦煌文献、佛教艺术、吐鲁番研究、敦煌语言文学、敦煌学史、河西史地等栏目。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发展历史

中国敦煌学三十多年来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既切磋琢磨甚至激烈辩驳而又友好合作、团结互敬的学术氛围,使得敦煌学研究者一直都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季羡林先生的跨越西东、高瞻远瞩,他的许多精辟深邃的见解,至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思想理论战线重要期刊《红旗》1986年3 期上的《敦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季羡林先生精辟地总结道:“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这对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来说,确实是再重要不过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敦煌吐鲁番学的真谛,鼓舞了研究者的信心,指引了研究方向,而且在政治上、思想上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地方组织的重视并给与积极支持。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对推动中国敦煌学的研究走向昌盛起着重要作用。

肖瑜的论文论著

1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刊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刊物《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一作者为导师吴金华先生,本人为第二作者)2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刊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术刊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3 《唐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卫包生平略考》,刊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刊物《中国学研究》第八辑,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独著)4 《大型辞典一般词汇训释的比较研究》,刊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中州学刊》(增刊)2006年5月。(独著)5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札记一则,刊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独著)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文商榷三则》,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独著)7 《〈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略考》,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7年10月。(独著)8 《试论〈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性质》,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9 《对秦汉出土文献“是是”句讨论的思考》,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第一作者)10 《广西全州县白宝乡石帽脚村土话声母系统》,刊《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独著)11 《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独著)12 《赣语泰和方言的三个常用动词》,刊《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3 《略论吐鲁番、敦煌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独著)14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刊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5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刊核心期刊《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16 《〈兼名苑〉佚文四则》,刊《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17 《古代汉语工具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简介——古代汉语类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系列论文之一》,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09年4月第31卷。(独著)18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19 《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刊《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20 《魏晋南北朝写本俗字兴盛原因管窥》,“中国文字研究与教学暨《中国文字研究》创刊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13日。(独著)21 《三国志》今译的诤臣----评《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刊于《河池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22 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新篇章——《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评介,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23 《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刊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独著)24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通假字例释》,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25 《重刊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初探,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9月19日。(独著)26 《中古买地券及镇墓文所见〈汉语大词典〉新词新义拾补》,广西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宣读,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12月12日。(独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主要业务

《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已出:《俄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17册)、《法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34册)、《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4册)《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北大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7册),以及《俄藏黑水城文献》(已出11册),别外还推出《俄藏敦煌艺术品》(已出5册),《英藏黑水城文献》(全4册)等。中国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于2002年全部出齐。大型集成性资料《上海道契》,这是研究上海开埠史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社会史的第一手资料,全套30册于2004年出齐。举世瞩目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是近百年来所发现,战国商牍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物史料。作为文学古籍整理的大型骨干工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共100种。此丛书是经重新整理的规模最大、最系统的古代文学家别集丛书。 该社已出《中华学术丛书》、《海外汉学丛书》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中华学术丛书》汇集海内外一流专家的研究论著,《海外汉学丛书》译解日、美、欧洲汉学家经典性的古籍类论著,分别出版了10多种,《晚清民国学术书系》等均为学界重视而屡获嘉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1997年整套推出,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标志着我社传统形态的学术论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将继续推出版郭预衡先生耗时十余年的力作《中国文学史》(全四册),也以缜密精当为基本特色。《中西纹饰比较》、《谥法研究》、《求索真文明》、《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恩辨录》、《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史研究译丛》等论著更以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该社按照普及读物要出精品的指导思想,出版了《中华古籍译注丛书》中《周易译注》、《仪礼译注》、《孟子译注》、《论语译注》等;《二十五史新编》更集全国各地二十四位专家,在保留旧史基本构架的基础上,兼取通史之长,删重补缺,并吸纳其他史乘乃至考古资料,以新的视角进行新编、新撰、新评,使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跃然于读者眼前。《二千年前的哲言》从数百万字的系统资料中反复研究筛选出561则语录,既集中体现了先秦哲人的主体精神,又构成切合时代需要的可读可诵的少而精的新体系,被青年学生誉为通向中华文化殿堂的门户,李岚清副总理为此书题词。《新世纪文史哲经典读本》自2002年起陆续出版了40种,着重介绍了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名家与名作,为深入浅出的基本读物。《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系列10余种,以译文精当,通俗易读,版式新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民俗文化丛书》10种和《文化中国经典旅程》5种,均以适合当代青年的笔调,系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2008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历史上的大事件书系》参加上海书展。第一辑推出了《历史上的大阴谋》(骆玉明著)、《历史上的大谋杀》(梦寒生著)、《历史上的大预言》(寰视人著)、《历史上的大冤案》(成云雷著)、《历史上的大巫术》(黄晓峰著)等5种。这套书选取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七十多桩大事件,以严谨翔实的史实材料和生动活泼的小说笔触,揭示这些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深远的历史影响,而其中所总结出的深刻历史规律和教训,又不啻为一面反省现在、展望未来的宝鉴。把这些历史上的大事件串联起来阅读,其思索能达到一个更加深刻的程度。整个书系风格轻松活泼,图文并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