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化学实验小论文500字初三

2023-02-18 22: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化学实验小论文500字初三

  化学课程是从化学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从学校课程体系出发,安排它的顺序、课时及期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三化学小论文篇1
  溶液溶解度的探究

  上周,我们已经学完第九单元《溶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回顾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回忆对溶解的加深理解,记得课后还曾经向刘老师求教空气和合金也是溶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刘老师还在课上告诉我们一些溶液的形成和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等。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学利用假日期间,通过做化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即溶解度的知识点。

  我们在1月2日中午(室外温度13度左右)的情况下,做有关溶解度实验。

  首先将超市购买的精制250克食用盐均匀分成5份,每份50克;

  其次,将超市购买的550mL的农夫矿泉水缓缓倒入奶锅内,防止水溅出;

  第三步,略微加热装有矿泉水的奶锅,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后,用甩至0度的体温计测量奶锅内的矿泉水温度,为19度。随后加入1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全部融化。

  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盐,搅拌后仍能全部融化。 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观察,发现锅底有少量食盐未能溶解。

  这时,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我们计算550毫升的矿泉水约为550克,在20°C时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盐。

  因而,我们分析,此时奶锅里的溶液应为饱和溶液。 第六步,我们将奶锅里的溶液加热,一会儿,发现,沉淀锅底生物少量食盐不见了,因此,判定,此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

  第七步,将热的奶锅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时候后,观察,奶锅里又有少量的食盐沉淀物出现,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将溶液加热(升温)可以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
  初三化学小论文篇2
  归纳一二三轻松学习碳

  碳和碳的化合物可以说是化学世界里最庞大的家族,它们有超过二千万的成员。划玻璃用的金刚石,写字用的铅笔芯,我国古代的一些书法家、画家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用墨等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已经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等。那么同学们如何学好关于碳单质的知识呢?实际上我们只要善于总结,就能学好碳知识。

  抓住一条主线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学习碳的单质时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样一条主线。

  对于几种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我们同学们要注意总结,并善于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这对于掌握好碳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记住两种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是最常见的两种碳的单质,这就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1)金刚石中碳原子连接成牢固的立体网状结构,决定了金刚石具有坚硬的性质,由此决定了其可制作钻头、玻璃刀的用途。

  (2)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同一个平面上周围的三个碳原子连成片,许多这样的片重叠起来构成石墨。由于每个碳原子都剩余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够导电,因此可制作电极;片与片之间可滑动,所以石墨质软,可制作铅笔芯、润滑剂;碳原子之间连接很牢固,所以它的熔点、沸点都很高,可用于制作航天飞机的绝热片。

  另外,对于木炭和C60也要熟悉。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作吸附剂。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还要强。可用于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制糖工业上的脱色剂等。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这种结构很稳定,决定了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能。

  掌握三个性质

  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决定了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而且同学们要注意,虽然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却是一样的,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是同一种粒子—碳原子。

  (1)常温下的稳定性:在常温下,单质碳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这样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褪色。

  (2)可燃性:在点燃的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决定了碳可用作燃料。 ①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O2CO2

  ②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

  (3)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碳表现出还原性,决定了碳可用于冶金工业。例如:

  C+2CuO2Cu+CO2↑

  3C+2Fe2O34Fe+3CO2↑
猜你喜欢:
1.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2. 材料化学论文范文

3.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5. 化学毕业论文范例

求一个关于酸碱的化学小论文400—500字左右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
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
三、提供的试剂:
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
2、0.40
mol/L
的NaOH溶液
【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0.40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
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
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
三、实验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
(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0.40
mol/L×0.02
L
=0.008
mol
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X
+
2
NaOH
1
2
Y
0.008
Y=0.004
mol
酸的质量为0.004
mol×90
mol/L
=0.36
g
(2)称取3.6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
2、滴定过程
(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
(2)用0.40mol/L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
(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0.05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
计算过程:
X
+
2NaOH
1
2
Z
(V/1000)×0.400
Z=(V/1000)×0.400/2=(V/1000)×0.200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0.48/Z=0.48/[(V/1000)×0.200]

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小论文 不超过3000字

初中化学论文-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框架和主要流程:
教学理论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
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
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合肥市教委教研室蒯世定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
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
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
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
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2、【板书】学习气体实验室制作法的思路和方法;
(1)需要研究该气体实验室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该体所采取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验证该气体。
3、【引题】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比较可知:制取气体的人口选择取决于化学反应原理,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该气体扔物理性质。下面我们要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来研讨。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讨论】已经的能够着重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加热石灰石;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讲述】以上这些化学反应虽然都有二氧化碳产生,但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都不采用,为什么?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去探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3页内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阅读后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演示实验:
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为什么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回顾一下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二氧化碳?
【实验】先由教师演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再请丙名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上台做制取、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后及时讨论和讲评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操作。
6、【小结】仍以表格方式用小黑板拼续在氧气和氢气的制取比较表的右面。强调制取二氧化碳的瓜原理,写化学方程式(此处是否介绍复分解反应,酌情掌握)要过细分析。
7、【板书】泡沫灭火器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由教师演示泡沫灭火器实验,简要介绍人口装置。(若时间允许,最好能将一只报废的泡沫灭火器实物边拆边讲,以满足学生兴趣。)
8、【布置作业】(1)课后思考讨论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碳酸钙?在泡沫灭火器里能不能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稀盐酸?
(2)习题:课本96页2、3、4题:
(3)酌情做家庭小实验。
五、教学策略:综合运用讨论、启发、实验、联想、回忆等方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既要活跃课堂气氛,又要兼顾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在时间分配上要灵活掌握。
六、教学评价:本节内容既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教学中能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动、最喜欢观看和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特点引导思考和讨论,对“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和大理石是理想的药品”和采用的是实验装置加深了理解。

求两篇初中化学实验论文

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李彤、陆诗婷、赵尚儒、余滔 班级:初三(1)班 日期:2009.9.19 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 用品(如仪器.药品等):蜡烛、石灰水、烧杯、木条、火柴、小刀、水槽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蜡烛烛芯为白色棉线,外壳为较软的石蜡 蜡烛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蜡烛硬度较小 2.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态、味道 白色.固体.圆柱形.无味 蜡烛是无色无味的圆柱形固体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蜡烛的密度较小 溶解性较弱 3.点燃时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 火焰分三层,处在外焰的一层最明亮;处在烛芯的那一层最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 (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2秒s后取出 处在外焰的一层火柴最先碳化,处在焰芯的那一层火柴无明显变化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用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 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4)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倒入少量的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了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4.熄灭后 (1)将蜡烛熄灭,并观察 有白烟升起 蜡烛熄灭后有气体生成 (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 蜡烛复燃 白烟是石蜡气体 结论:蜡烛具有可燃性,在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熄灭后所生成的石蜡气体会使蜡烛复燃 问题和建议: 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赵尚儒、李彤、陆诗婷、余滔 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 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 用品(如仪器.药品等):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1.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1)在两个不同的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到放入水中。将吸管伸入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逐渐消失集气瓶内的充满呼出气体 呼出气体不易溶于水 (2)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并正放在桌上 集气瓶内的气体没颜色 人的呼出气体无色 2. 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1)收集两瓶空气 集气瓶内的空气无色无味 空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2)向一瓶空气和另一瓶呼出的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震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的石灰水无发生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空气多 (3)在另一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无变化,呼出气体的熄灭 空气中的氧气多于呼出气体 (4)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片比较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呼气的玻璃片上水雾 呼出气体的水蒸气含量不空气中的多 结论: 问题和建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