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00字

2023-02-18 20: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00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主要刊登体育教师、教练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研究生等在体育科学及其边沿领域等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体育大学17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曾经一度停刊,1978年复刊至今,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本刊从2002年开始改为双月刊,2004年改为月刊,9印张,144页,42万字,大16开本,封面、内文胶版纸精美印刷,目录中英文对照。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外体育科技工作者、管理者、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系)在校生等。

北京体育大学学院学报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创刊时间:1959
专辑名称:社会科学II
专题名称:体育
评价信息
复合影响因子:1.2080
综合影响因子:0.778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体学报好发还是中国体育科技好发

北体学报好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中文体育类学术性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建于1966年6月,原名《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改为月刊,2014年11月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6年11月入选“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求一篇论文《我对现代足球的认识》

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统一足球比赛规则
竞争激烈、观赏性强的足球比赛,靠什么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靠的就是详尽而严格的比赛规则。
史载,19世纪初,英国足球运动开始进入校园。当时,各个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规则,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则,导致比赛中常常出现混乱场面,纠纷、斗殴事件时有发生。1863年,一些足球爱好者在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开会。会议制定了比赛规则,规定了比赛的场地面积、上场队员人数以及禁止用手触球等共13条。这是英国第一部全国性足球比赛规则,也是世界上首部足球比赛规则。这一年,在伦敦进行了世界足球史上第一次有规则的足球比赛。比赛既精彩又激烈,进行得相当顺利。显然,在球类运动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球员们在场上横冲直闯,推推搡搡,乱成一团,比赛是无法进行的。比赛规则好像是对参赛者的很大束缚,但是,这种约束带来了比赛双方不受犯规侵害的自由,是比赛得以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
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同时,会议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统一的足球比赛规则。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世界各国也公认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足球裁判员与哨子
规则确立以后,比赛能否正常进行,主要取决于裁判。1863年,英国开始有足球裁判。当时,裁判员没有哨子,只是靠大声喊叫和相应的手势,站在场外进行裁判。由于足球场地大,看球的人数多,每当观众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或球员之间发生纠纷时,尽管裁判员在场边大声喊叫,但在场内比赛的队员却常常听不清裁判发出的指令,因而混乱场面很难避免。
1875年,一场足球比赛因观众拥入场内,秩序大乱而无法进行。这场比赛的裁判是位警察,情急之下,出于职业的本能,他掏出警笛吹了起来。同样出于本能,激动的人群一下静了下来,场上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从此,足球场上的裁判开始使用哨子并进入场内。
从出现第一个哨子到目前足球场上普遍采用音量较大的哨子,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越位规则的改进
现代足球诞生时的规则规定:凡进攻队员在球的前面就是越位。因此,当时的进攻手段只能是向前踢球后进行冲刺或向前带。而防守方只设一名球员就能抵挡9名进攻队员,自然也就会呈现出‘九锋一卫’的阵形。
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国家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而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的可观赏性不尽如人意。
1925年,国际足联修改了越位规则,规定: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对方一个队员时,就是越位。这一规定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改变,也就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12码罚球
1890年,爱尔兰米尔弗特的一位名叫威廉· 麦克鲁姆的商人,向爱尔兰足球协会提交了12码罚球的倡议。麦克鲁姆是爱尔兰一个小俱乐部的足球守门员,他亲身感受到违反规则、球风不正带来的恶劣后果。这位绅士认为,足球运动只能踢球而不能踢掉高尚的品德和理想。任何不尊重这一点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不仅是犯规者,而且也包括整个球队。麦克鲁姆的倡议提出后,不断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嘲笑。实现这一倡议的是爱尔兰维拉俱乐部著名中锋杰克· 雷顿。爱尔兰足协通过雷顿把麦克鲁姆的倡议提交给国际足总研究。1891年6月2日下午6点,国际足总执委会在格拉斯哥市亚历山大饭店召开年会。会议由苏格兰足协会长西奈顿主持。爱尔兰的倡议得到英格兰足协的附议。最后,国际足总委员们一致同意并通过了12码罚球的新规则。
麦克鲁姆虽不是技术精湛的球星,但他倡议的12码罚球,却使足球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体育运动。
足球阵形的大变革
1958年,巴西在瑞典世界杯上运用4—2—4进攻型阵形,一举夺得第6届世界杯冠军,成为热带足球的代表。
4—2—4阵型是一种以攻为主、攻守平衡、攻守转换快而流畅的阵形。由边锋和边后卫协助控制中场来夺得比赛主动权,把防守的第一线建立在前场和中场,把对手的进攻扼杀在发动和组织阶段,将攻与守融为一体,以此减轻后场防守压力。采用这种阵形必然造成中前场“扎堆”现象出现,因此,要求球员个人基本技术精湛、脚法细腻、身体柔韧性好、短传配合娴熟自如,灵活多变。
在热带气候环境下,4—2—4阵形有利于球员体能的合理分配,从而把体温控制在39—40℃范围内。4—2—4阵形体现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足球理念,是现代热带足球的发展模式。
由于进攻型足球的胜利和精妙的个人技术所产生的威慑力,迫使各国球队不得不用加强防守来遏制进攻。1966年第8届世界杯,在伦敦举行。英国为适应温度较低的气候环境,充分发挥球员身高体壮、长于奔跑的优势,采用加强防守的4—4—2阵形,一举登上世界冠军宝座。
4—4—2阵形体现了“防守决定一切”的足球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比赛中,要求攻则全动,守则全防。精准、快捷的“一脚球”技术,使比赛节奏大大加快。4—4—2阵形使场上球员的站位呈网状,很少出现“扎堆”现象。在温带气候环境下,这种打法能把体温保持在39~40℃范围内。当今,这种有利于发挥整体力量的足球阵形其内涵已今非昔比,成为全攻全守、攻守平衡的现代温带足球发展模式。
竞争激烈的对抗性体育运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把体内贮备的能量,在特定的时段内,以不同形式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亚热带气候介于热带气候与温带气候之间。要达到在整个比赛时段内体能合理地、有效地释放出来,如果采用“英式足球”打法,在亚热带温度环境下,很难使体温控制在39—40℃范围内。也不能像热带足球那样,由前锋唱主角,依靠个人技术,突破对方防线,让多数球员处于待机状态。因此,亚热带足球把进攻与防守枢纽设在中场就成了必然。
1984年,第七届欧锦赛在法国举行。地中海地区国家推出了3—5—2阵形。进攻时,边后卫进入中场,加强中场势力,并伺机插上助攻;防守时,在中场展开阻击,瓦解对方的进攻。若对方从两侧推进,边后卫立即回归原位防守,以此来夺得比赛的主动权。这样的阵形必然使中场成为双方必争之地,出现“扎堆”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要求球员有高超的控球能力,而中场组织者无疑是攻防转换的核心人物。第七届欧锦赛,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三个亚热带国家包揽了冠、亚、季军奖杯。在第十三届世界杯上,阿根廷、法国分获冠、季军。
3—5—2阵形体现了“得中场者得天下”的足球理念,已成为现代亚热带足球的发展模式。
足球比赛中的红、黄牌
1962年第7届世界杯在智利举行。小组赛中,智利队与意大利队交锋,比赛场面粗野异常,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终场时,英国裁判员肯· 阿斯顿是在武装警察的保护下匆匆离场的。1966年,第8届世界杯在英国举行。1/4决赛中,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的比赛场面十分混乱。裁判员的无柰、无助令肯· 阿斯顿郁闷不已。赛后,在驱车回家的路上,红、黄、绿闪烁的交通灯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向国际足联提出引进红、黄牌帮助裁判执法的建议。
为了克服语言不同而给裁判工作带来的困难,同时也向场外领队、教练及其他人员明确表示对谁给予了警告或罚出场,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决定,197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使用红、黄牌。裁判使用红、黄牌后,球员立刻变得规矩起来。
自此以后,凡由国际足联主办的世界性足球比赛均使用红、黄牌,各大洲和各国足协纷纷仿效。我国从1974年起,在全国足球比赛中使用红、黄牌,并一直沿用至今。
足球运动三定律
在世界足坛上,风采各异的足球流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01年,长期从事运动气象学研究的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退休高级专家刘更生,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论足球风格的形成与选择》的学术论文;2005年又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了《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一文。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为了中国足球的崛起,又先后在网上发表了《足球风格是环境的产物》、《足球与天气》、《足球与气候》、《温带足球风格的形成》、《热带足球风格的形成》、《足球阵形的演变与发展》、《中国足球为何无缘世界杯》、《足球运动中的核心技术》、《绿茵场上的“马格努斯效应”》、《中国足球症结何在?》、《中国足球界现在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如何提高国奥队的竞技能力》、《正本清源 独辟蹊径》等一系列文章。上述文章的基本论点概括起来就是:
1 不同的足球风格与不同的气候带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 足球风格是环境的产物、是优势的集中体现;
3 足球阵形是足球风格的体现。
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称之为定律。因此,上述论断可以称之为“足球运动三定律”。
无可讳言,足球运动只讲规则、技术、战术、意识、人种、天赋,却没有基础理论指导、支撑的时代结束了。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现代足球科学理论诞生于中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