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积累,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11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4 人。承办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现有硕士生导师 3 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 6 人,具有硕士学位 8 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学骨干。他们组成了一支富有团队精神、、富有朝气和激情的学术队伍二 、人才培养我校于 1998 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于 1999 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0 年申报并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 2002 年申报并获得“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我校拥有这 3 个硕士点以及这 3 个硕士点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扎坚实管理及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借助于这两个硕士点,已招收“财务管理与会计”方向的硕士生 40 人左右,有 3 位会计学教师为硕士生导师。近几年来,我校已形成“环境会计理论及实务”、“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有稳定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师资队伍较为合理,科研项目及学术论文比较充足。自 2005 年来,我们积极准备申报会计学硕士点,到2013年已具备申报会计学硕士点的基本条件。三、科程结构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经济学。主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英语精泛读、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A 、经济应用数学、 VFP 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概论、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英语等。。集中实习环节 27 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基础会计课程设计;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四、就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 96% 以上,其中有多名毕业生考上国内知名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研究生。还有不少学生在国外高校取得或在读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在会计师实务所、政府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等五、专业特色依托我校化工、材料、土木、建筑等工科资源,学生不仅具备一般会计学专业理论及经济管理知识,还掌握了一定的工科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企业运行特征,具有适应“工业”企业对会计学人才需要的独特优势。课程建设和专业培养始终坚持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理念,不断借助课程设计、实习、模拟教学等形式,推进学生掌握企业会计学实践操作流程。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受到用人单位的积极好评。培养学生“工学”及“人文”素质,在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体系设置了工科类必修及选修课、通识类的人文、经济、管理、及法学类等课程。强化理论前沿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重。在培养体系中逐步增加会计财务理论前沿课程,并在相关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加强理论及前沿知识的教学。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一直设有基础会计课程设计、财务会计及成本课程设计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试验等课程, 3 周的认识实习及 6 周的毕业实习,每年均设有 3 周的社会实践,并具备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注重学生未来职业道德及习惯的培养及熏陶,通过入学教育、学科介绍、课堂教学、高年级传带、知名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调动专业教师、专业 管理老师、社会及家长、学生等全方位的力量,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务实求学等的作风。会计专业学生的学风、班风及就业状况等,在学院各学科中一直名列前茅并保持稳定。 一、师资力量工业工程系目前有专业教师 11人, 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 5人,讲师 4人。主要 承担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现代物流概论、工业工程基础、物流信息系统、人类工效学、物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管理、现代制造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数据处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专业课程以及工业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物流实训和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教师队伍以年青教师为主,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 和在读 博士 5 人、博士后 1人。教师队伍中拥有“青蓝工程”、“ 333”学术带头人 2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 2人。二、办学理念和特色1 、培养目标、过程和手段紧扣市场需求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成立之时正值我国物流业进入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人才缺口比较大。同时由于本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专业背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市场热点需求,我们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优先定位在物流管理方向,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物流系统。由于该定位的市场预期比较好,专业方向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生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注重与市场接轨。引入了大量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并创造相应条件,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让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鼓励即将毕业的学生深入签约单位,尽早适应工作角色,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组织了各类学生能力与创新技能竞赛,培养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积极主动为单位服务的精神。紧扣市场需求来培养应用性人才这一特色,使得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持续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 、培养方向有明确的定位工业工程专业目前确立的培养方向有四个:一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二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三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四是生产与现场管理。这四个培养方向的共同特色就是面向各类生产与物流企业。目前我国这两类企业正面临着由传统管理方法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本专业致力于将工业工程和物流相结合,做到技术和管理的充分集成,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从集成创新的角度学会对企业供产销系统进行效益分析和系统优化,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3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程学科”的特色为充分体现这一特色,工业工程系在教学培养方案上进行了创新,制定了与其他兄弟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相区别的教学方案。主要在教学计划中强调学生不仅应具有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具备雄厚的经济学科基础。通过设置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地理、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实务等课程来增强学生用经济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企业和组织系统的能力。这一特色既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程学科”这一特点。4 、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企业和组织实际、集工程、管理、经济等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型专业,用人单位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采取实验、上机、课程设计、参观、软件实训、模拟竞赛、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加强本专业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达到了 23%。此外,本专业有 12门课程开设了实验, 14门课程开设了上机内容, 7门课程开设了集中的课程设计,并有 4个专门的实习实训环节。学生在校期间需进行第三方物流模拟、 ERP软件应用、电子商务软件实训、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应用、物流中心经营模拟、零售业经营模拟等一系列实训。在学生毕业前还专门安排了一个能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的企业运营管理模拟大奖赛,以调动学生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善于合作、敢于竞争的优良素质,适应社会需要能从事企业运营管理的高层次复合人才的要求。该模拟大奖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三、课程结构本专业主干学科为 管理学、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主干课程为:概率统计、工业工程基础、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方向)、人类工效学(生产与运作管理方向、生产与现场管理方向)、采购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向)。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 、实验:工程化学、大学物理实验、工业工程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现代制造系统、人类工效学、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采购管理。2 、上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制图、 VC++程序设计、工业工程基础、经济学、财务管理、网络数据库技术、运筹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工程数据处理、物流系统设计、 ERP原理及应用、采购管理。3 、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采购管理课程设计。4 、实习实训:物流实训、供应链实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四、就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 100%,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两个,一是在各类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中从事现代工业工程和生产运作管理,如海尔集团、和舰、明基、富士康、沪士电子、熊猫集团、江铃汽车、友达光电、东元电机、英隆机械、西门子、飞利浦、华硕、 AO史密斯等。二是在各类企业中从事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如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速达物流公司、中铁快运、佳达物流、 DHL等。 一、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 ERP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系统、 ERP、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市场营销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规划、设计、研究和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训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学制均为 4年,授管理学学士。二、课程结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有: VC++程序设计、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工程、电子商务、 ERP原理及应用( A方向)、物流信息工程( B方向)。双语教学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统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运筹学、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网络营销、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管理、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网络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Java程序设计( A方向)、电子政务工程( B方向)。双语教学课程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三、成果与特色本学科建设形成的学术梯队是南京工业大学“优秀团队”,研究方向稳定,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与企业进行多方面合作研究,在教学改革中成果丰富,成绩斐然,多名教师获得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省各项教学奖励,《电子商务》课程已建设称为南京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在《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运筹与管理》、《管理工程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 200篇,主编出版教材 15部,出版专著 2部,国家发明专利 1项。四、师资力量管理工程系目前拥有专职教师 11人。其中,教授 1人,副教授 5人,讲师 5人。博士 7人,硕士 4人( 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建成了一支学术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系成立于2006 年,它的前身是 成立于1989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后从中独立 。 经济学系主要 负责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问之一,成立经济学系以适应时代潮流与社会需要,并培育经济专业人才参与国家经济建设行列,还可使本校管理,法律等各相关学科及其他理工类学科的学生对人类经济活动有进一步了解。目前经济 学系 共有教师 11 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7 人,助教1人。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9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学骨干,组成了一支富有教研梯队结构合理、极富团队合作精神的的学术队伍。经济学系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产业 经济学、 计量 经济学、 证券投资学 、 管理信息系统 、 技术经济学 、 税收学 、 财政学 、 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基础 课程。近年来,经济 学系 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地参与并承担多项科研任务,开展科研活动。 经济学 教师承担或参与研究的 国家级课题3个, 省部级以上课题8个,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二等奖的项目2个,入选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及其他重要学术会议的论文(第一作者) 4 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30多篇,主编且已公开出版使用的专业教材有《 经济学 》、《 技术经济学 》等。 一. 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积累,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承办国际贸易专业和经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的国际经济类课程的教学。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6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学骨干,其中7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占90%。已经可以给本外专业的硕士生、本科生开出国际贸易研究、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研究、跨国经营研究、国际投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货币银行学、外贸函电、BEC、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 世界经济概论 、 国际结算 、 商用软件与网络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 证券投资 、 WTO与知识产权 、 产业经济学 、 商品学 、涉外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经营学、海关与关税、国际税收、国际经济合作、世界贸易地理、对外贸易运输与保险、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工程、网络营销、国际贸易概论、进出口货物通关操作等数十门课程。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平均水平远高于校平均水平。本专业现在的负责人是徐炜、周晓琛。二. 人才培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对外贸易实际业务、经营管理、市场调研、政策研究或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业务要求: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修业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三. 课程结构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经济学。主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英语精泛读、大学信息技术基础A、经济应用数学、VFP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货币银行学、外贸英语、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其中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4.6%, 学科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占总学时的34.2%, 专业课 、 方向课 占总学时的11.2%。集中实习环节31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国际金融学、涉外商务谈判、证券投资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四. 就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100%,其中有多名毕业生考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世界经济专业、金融专业的研究生。还有不少学生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取得或在读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大型国际贸易公司、政府经济贸易管理机构、银行、大型民营企业等,其中的代表企业有:中设江苏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SUMEC,苏美达)、 江苏苏迈克斯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 江苏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工商银行江苏分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苏宁电器连锁集团等。五. 成果与特色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已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等国内一流刊物或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多篇;出版教材7种,受到使用者、尤其是本校学生的充分肯定;主持或参与了近20项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7项、省教委项目6项。有些教师还在美、德、英、加拿大等国参加了学术交流, 与中国 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的相关 系 科 也有 良 好的兄弟关系。 该专业多位教师荣获“江苏省及校优秀课程奖”、 “江苏省及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化大集团奖教金”“工大集团奖教金”、 “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奖”、“多媒体课件竞赛奖”、“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教学名师”等奖项。国际贸易学科本科教学紧紧围绕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狠抓教学质量,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先后有多名学生被省委组织部选为调干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该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在涉外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的在高校从事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们中绝大多数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用人单位还向本专业预定毕业生。
不好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本刊创刊于1979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CA》、美国《CSA》、波兰《IC》和俄罗斯《AJ》等数据库列为来源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维普资讯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台湾华艺思博网全文收录。本刊主要刊登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与制药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学科为主的最新研究成果。
男,博士。1965年10月出生于湖南临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从事的研究工作涉及地震工程学、岩土工程学、计算力学及波动理论学等学科,主要从事地震小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城市及工程震害预测方法与减灾对策、强震动观测 台网建设和强地面运动观测与数据分析、土体动力本构关系、地震波动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生命线系统地震可靠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7年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副主编;《国际地震动态》编委会主编;《震灾防御技术》编委会副主编;《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地震研究》、《西北地震学报 》等学术期刊的编委会委员。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工程抗震减灾设计地震动研究创新团队 ” 入选2013年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以及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核心成员馆。图书馆馆藏文献种类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门类。其中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文献收藏颇丰,形成馆藏特色,在国内高校有一定影响。图书馆馆藏总量168万册,电子图书165万册。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是江苏省高校第一家超星电子图书镜像站点、国内第一批清华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目前拥有国内外大型光盘和网络数据库30多种。这些电子资源的引进,进一步完善了馆藏资源的结构和配置,并实现了校园网上资源的共享,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网络以千兆接入校园网,并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及其他的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我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早,1992年即采用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1999年起,采用国内先进的“汇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开通了OPAC联机公共检索系统,提供馆藏书目查询。逸夫图书馆是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坐落于江浦校区中心位置,以现代新颖的立面造型、功能完备的平面布局,成为现代化的信息中心。中央空调、通透式大开间,集藏借阅检一体的服务模式,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文献外借、阅览、复印、检索、馆际互借等传统服务外,还提供了通借通还、专家送书上门等特色服务。通过集约式管理,三校区图书馆已经实现资源共享,无缝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南大,矿大 ,苏大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地镜像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CSCD)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Apabi电子图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 SciFinder Scholar(CA网络版)CA(化学文摘)光盘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Ei Village工程索引数据库Elsevier电子期刊SpringerLink电子资源John Wiley期刊全文数据库ACS电子期刊ASCE电子期刊ASME电子期刊UMI ProQuest博士论文EBSCOhost数据库ISI专业学科数据库CALIS西文期刊目次库RSC网刊:ChemComm(化学通讯)中图链接服务cnpLINKer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免费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