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无线电话机旁刘白羽文章概括

2023-02-18 18: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无线电话机旁刘白羽文章概括

冰心 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倒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插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接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 *** 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

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有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那些感动我的声音

午饭后的闲暇时光,我总喜欢躺在炎热后的阴凉下,眯着眼睛看着细碎的阳光,听着优美的音乐,让一天的喧嚣。烦恼。快乐都随风而逝,只剩一片自然的宁静。在心中开垦出一片良田,种上玫瑰,这样我才能嗅到梦中的花香。

总听见旁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我便深沉地认为:音乐是心灵的声音。所以每天都抽一点点时间聆听心灵的声音,便是精神上最奢华的享受了。就像一朵花不一定是春天,却是一个生命一样;音乐不一定动听,但肯定会敲动心灵的琴键一般,让人随之起伏。涨落。

在这个急匆匆来,急匆匆去的时代,已不复徐志摩那“轻轻地来,轻轻地走”的飘逸与轻盈。人生路途上的行人总低着头赶路,鼻中嗅到灰尘也有花香;耳中飘过杂音也有天籁;脸上流过泪水也有汗水。但,仅此而已,他们还在无谓的赶路。鼻中只余灰尘,耳中只余杂音,脸上只余泪水汗水。这,便是平常之人过的平凡一生。

我崇拜曾皙的情趣:“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已收获满心的欢喜,所以踏歌而回。我也欣赏苏东坡的文采,唱一曲《水调歌头》是为千古名曲,流芳百世。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的车轮碾出一条给后世人走的路,但那条条“车辙”又仿佛一条条警示:停一停,一味地前进或许将会摔跤。

当时光的沙漏又转回我身上,我正在书桌前驻笔不前。我在努力疏通那干涩的灵感源泉,可无论怎么努力,也总还是差那么一点。无奈又无趣地望着窗外那缓缓掉落的枫叶似火蝴蝶般上下翻飞,“忽”地一下耳中飘过一阵“仙音”。仿佛在烈夏的午后饮了一杯凉茶般舒爽,醍醐灌顶一样冲开了阻塞的泉眼。写作的灵感便泉涌而出了。心灵的声音,绘出了我的蓝图。

所以又不厌其烦地说一句,用我还薄如蝉翼的见识和欣喜的感受给行人一个温馨的提示:驻足。顿首,聆听我们心灵的声音,洗涤我们被城市的喧嚣与灰尘蒙蔽的心灵,升华我们早已不堪的灵魂!

算了我也是玩玩的,原本是两百的,也就将就一下,交个朋友。

OK

在家里,学校里我都受到过帮助,我要谢谢的是一位大姐姐,她帮助了我。

三年级的一天,我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我很高兴。老师让我把作业放到她办公桌上。我就小心翼翼地将那一打作业抬起来。刚放到手上,我就紧张了,心想:原来33本作业这么重,恐怕我根本不能抬到办公室。因为一班离办公室很远,隔了三个班级。我走出教室,头向一边歪着,看着路。作业本已经有我的头那么高了。我走了一会儿,手很酸,心想: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可是,我往前走时,最上面的作业本摇摇晃晃的,我真担心它会掉下来。果然,到了四班门口,上面的作业本不听话地从我手上滑下来,我立刻放下另一半作业本,迅速捡着。突然,一个身影在我身边出现。一位大姐姐对我笑了笑,说:“小妹妹,我来帮你捡吧!”说完,她小心地捡起了作业。捡完了,她还帮我把作业放到了办公桌上,我跟在她后面走。最后,我对大姐姐说:“谢谢你。”她只回了声“不用谢”就调头走上了楼。

虽然现在我记不清那位姐姐的样子了,但我知道她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我要谢谢她。

志向是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志想,包括我。

我小时候就有一个很小但很现实,每次看到一些大哥哥们在运动场上一个个的在打篮球好羡慕他们哦于是我便下定决心要成为像乔丹大哥哥一样的球篮高手,从那以后我便苦练球技。

我让爸爸给我买了许多关于篮球光碟和书籍,在操场上看见篮球比赛就忍不住上前去看,直到比赛结束,看到一个个三分球、和疯狂的传球、和一个个的疯狂抢球看到我废寝忘食。

一次看到几个人在操场比篮球,我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上前观看,于是一个人说:“咱们来比一比吧好吗?”我默认了于是我和他们比了起来,但最后我输了,其中一人嘲笑的说:“就你还想跟我们比赛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想跟我们比再练两年吧。”然后就走啦,我听了这句话非常愤怒,想要放弃但仔细一想,我付出了这么多要是放弃多可惜呀。

从那以后我便更加努力练习球技,现在我是一名初中生啦,我的球技也在我们班甚至全校也是数一数2的这就是我的励志故事。

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

康桥

无论抒情还是叙述,我必须磨硬一双翱翔的翅膀,立于长江源头,立于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雪峰!

从这里起飞,我才能抵达,抵达长江的歌唱。

穿过黑夜走向黎明:奔腾的长江之上,谁在惊涛骇浪之中!这是一个安静的夜晚,刘白羽已经走远……世界在安眠之中,江涛传送着歌者的声音。

随长江顺流而下再逆流而上,一代又一代文人追梦一样追随长江;然而有谁能比刘白羽更加幸运,与长江同行与长江共鸣!

让我化做一滴水,这样我才能融入长江,与刘白羽的歌唱和声。

群峰耸峙,雪山峻岭之间,翱翔的翅膀你不要盘旋。陀陀河飞流直下,波澜壮阔的冰川河水,通天河就是你儿时的摇篮,平静安祥……天诱人的蓝,金黄色的沙粒在脚下弥散;化水的灵魂,你不要停留;向南而去,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相伴又相别;拐弯向东,如猛虎跳峡——你刚毅、顽强;从此,向着大海一路狂奔,冲破悬崖峭壁、乱石暗礁,你成为长江深情的血脉;川江、荆江、浔阳江、扬子江……你一路高歌,向东迅跑。

奔向大海,高山巨谷不能阻挡你的前进!越过横断山,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几大支流加盟你的进军。汇集河水,汹涌向前,没有谁比你更加锐不可挡,滔滔不绝。巫山山脉横亘在前,似乎要阻挡你的去路;气吞山河,你以磅礴之势劈开拦路之虎,冲破巍巍夔门,在万山崇岭之中夺路东下。举世闻名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就这样在你挥师东下的巨流中创世。

这众水汇聚一心向海的绝唱,我只有倾听!

不,我也要奔向大海。奔向大海就是奔向夜空中的星宿!化水的灵魂:在此之前,向往海梦想海追随海……

没有行动的灵魂就是沉睡的灵魂!

为此,我的眼泪比海水还要咸。

化水而来,一心奔赴大海。惊心动魄的三峡,我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瞿塘之险,险过百座牢门!激流涌跃的峡关,巨大的礁石正对着来路,万水奔腾直冲峡口,巨浪与巨礁相撞,碎沫纷呈!

如果是船?离弦之箭的船,与巨礁遭逢必定是粉身碎骨!一首古歌谣在传唱:黑色的巨礁大如马,瞿塘不可下;黑色的巨礁大如猴,瞿塘不可游;黑色的巨礁大如龟,瞿塘不可回;黑色的巨礁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刘白羽游三峡时,巨礁已经炸掉。激流澎湃中,江面形成无数的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涛如雷鸣,听着哗啦啦的水声,刘白羽心潮激荡。

两面是连天的悬崖绝壁,中间是曲曲折折窄狭如线的江面;江随壁转,让我驶进刘白羽描述的瞿塘峡: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一团雾气,像深谷反射红宝石的闪光。我们仿佛进入神话境界:江上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近处山峦,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前面那团红雾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了。

红雾之中亭亭玉立着优美的神女峰,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

如果没有刘白羽,我怎么会看到如此美丽的长江!其实,瞿塘峡的优美在于它的险峻。大多记载瞿塘峡的书,都描绘它危崖高耸,骇浪翻滚,所谓“舟从地窟行”的感觉也许就是走地狱的感觉,而“夔门”便是“地狱之门”或“鬼门关”的意思吧!

如果说瞿塘峡是一道闸门,那么巫峡就是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转,一曲一折,巫峡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两岸山峰如屏,千姿百态、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绝,难怪人们赋予她们美好的故事和情节。

让我稍做停留,在这晴朗的朝阳之中,我想成为三峡永恒的岩石,像神女峰一样站立!

闪光的道路上荡漾着波光。刘白羽眼中,三峡只有险峻没有凶恶。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雄伟翠绿的山峰……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刘白羽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曙光就在前面,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刘白羽的心灵,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刘白羽悟到大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正像激流中的长江。看那万马奔腾的江水,形成一千个、一万个漩涡,滩多水急的西陵峡,你不得不惊心动魄。

为什么我还沉溺在风景之中,刘白羽描绘的长江极尽它的壮美,无需再赘言。你必须回到水,回到水的精神,回到长江精神!而我怎样描绘新时代的长江?

长江走青海跨西藏、经云南奔四川、闯湖北过湖南、游江西进安徽、赴江苏抵上海,汇集千河百川,形成涛涛巨流,万里远征汇入东海。水的本质就是汇聚,河的本质就是奔流,它们不追求成为岩石成为丰碑,万众一心直奔大海!像新鲜的血液凝聚,长江横贯东西带动南北,以上海为中心的三角洲经济,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重庆为中心的西南经济……长江正以它强大的光辉辐射周围的世界。“天府之国”、 “渔米之乡”、 “人间天堂”、长江两岸现代化生活、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葛洲坝、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时代在高歌!

用热血和生命歌唱长江。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我认识了刘白羽,《长江三日》是时代的抒情,历史的发言。从老一辈艺术家身上,我学到高尚而美好的人文品格和艺术创作的真髓!此时整个大自然与我融为一体,长江在我胸中回荡。

让我收歇飞翔的翅膀,回到本我,完成对刘白羽同志与世长辞的纪念。

让我收歇飞翔的翅膀,回到本我,完成对刘白羽同志与世长辞的纪念。

我必须停止歌唱,用心倾听;倾听长江,倾听刘白羽;直到我的歌唱抵达刘白羽,直到我的歌唱与刘白羽同声。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连半个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倔强得很!

是,猫的确是倔强。看吧,大马戏团里什么狮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驴,都能表演一些玩艺儿,可是谁见过耍猫呢?(昨天才听说:苏联的某马戏团里确有耍猫的,我当然还没亲眼见过。)

这种小动物确是古怪。不管你多么善待它,它也不肯跟着你上街去逛逛。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的嘴往往被蜂儿或蝎子螫的肿起来。

赶到猫儿们一讲起恋爱来,那就闹得一条街的人们都不能安睡。它们的叫声是那么尖锐刺耳,使人觉得世界上若是没有猫啊,一定会更平静一些。

可是,及至女猫生下两三个棉花团似的小猫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么尽责地看护儿女,连上房兜兜风也不肯去了。

郎猫可不那么负责,它丝毫不关心儿女。它或睡大觉,或上屋去乱叫,有机会就和邻居们打一架,身上的毛儿滚成了毡,满脸横七竖八都是伤痕,看起来实在不大体面。好在它没有照镜子的习惯,依然昂首阔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两口东西,就又去挑战开打。有时候,它两天两夜不回家,可是当你以为它可能已经远走高飞了,它却瘸着腿大败而归,直入厨房要东西吃。

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上没结没完。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即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不肯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呀。可是,你也爱花。这个矛盾就不易处理。

现在,还有新的问题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灭了,猫还有什么用处呢?而且,猫既吃不着老鼠,就会想办法去偷捉鸡雏或小鸭什么的开开斋。这难道不是问题么?

在我的朋友里颇有些位爱猫的。不知他们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有?记得二十年前在重庆住着的时候,那里的猫很珍贵,须花钱去买。在当时,那里的老鼠是那么猖狂,小猫反倒须放在笼子里养着,以免被老鼠吃掉。据说,目前在重庆已很不容易见到老鼠。那么,那里的猫呢?是不是已经不放在笼子里,还是根本不养猫了呢?这须打听一下,以备参考。

也记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国轮船上,我吃过一次猫肉。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肉,因为不识法文,看不懂菜单。猫肉并不难吃,虽不甚香美,可也没什么怪味道。是不是该把猫都送往法国轮船上去呢?我很难作出决定。

猫的地位的确降低了,而且发生了些小问题。可是,我并不为猫的命运多耽什么心思。想想看吧,要不是灭鼠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猫的威风怎会减少了呢?两相比较,灭鼠比爱猫更重要的多,不是吗?我想,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天,一切都机械化了,不是连驴马也会有点问题吗?可是,谁能因耽忧驴马没有事作而放弃了机械化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顶级作文 著名作文800字以上

刘白羽《日出》的主要内容 急

刘白羽《日出》的主要内容 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