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黔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2023-02-18 16: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黔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朱慧敏 ,生于香港 ,2004年度香港小姐选举“亚军”兼“旅游大使奖”得主,现为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及节目主持人,曾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 2005年获得国际小姐选举之“友谊小姐”殊荣。 同年跟当红主持人梁荣忠发生车震事件 ,因而导致男方事业直插谷底,然而朱亦受此事影响,名震一时。 于2009年4月30日以6位数字成为The Beauty雪纤瘦美容院的代言人。 同名人物有著名书画院秘书长、学院教授等。

暱称/花名:Queen

学历:大学毕业

籍贯:广东

国籍: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英语

身高: 5' 8" (即173.74cm≈174cm)

体重:118lb. (即53.7kg)

身段:33 1/2" - 25" - 36"

星座:金牛座

生肖:鸡

嗜好:阅读、写作、听音乐、跳舞、运动

志向:为演艺及政界作出贡献

专长/强项:交际、演讲、辩论

难忘经历:外婆去世的时候

童年梦想:做演员

未来事业/发展大计:在演艺及治界发展

最喜爱的运动:网球、羽毛球、健康舞 最爱欣赏的奥运项目:跳水(原因) 姿态优美

最喜爱的运动员:Michael Jordon (原因) 球技精湛

最喜爱的食物:鱼生、寿司

最讨厌的食物:三文鱼子

最想旅游的地方:埃及、北京(原因) 喜欢看历史文物、古迹

最喜爱的电影:《史力加》最喜爱的电视剧:《有你终生美丽》

最喜爱的颜色:粉红色

最喜爱的歌曲:爵士乐曲《Take Five》

最喜爱的偶像:Louis Armstrong (原因) 他的音乐给人优美、典雅及舒适的感觉

最喜爱的香港小姐:张可颐(原因) 演技出色

最满意/漂亮的部位:眼睛 (原因) 有神韵

最希望改善的部位:腰部 (原因) 可以更有线条美

备战方法:多喝水、保持心境开朗、做适量运动

如果当选香港小姐, 第一样想做的东西:致电亲友道谢

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现为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及节目主持人。2004年度香港小姐选举「亚军」兼「旅游大使奖」得主。2005年更获得国际小姐选举之「友谊小姐」殊荣,同年跟当红主持人梁荣忠发生车震事件,朱慧敏深受此事影响,被无线雪藏几乎前途尽毁,事件过后朱慧敏努力工作洗底,近年来事业终有起色。

出身于单亲家庭的朱慧敏,10多年前父母便离异了,之后朱母改嫁日籍继父,朱父也另组建了家庭,两人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是在朱母的葬礼上,朱父也没有露面。朱母去世后,继父返回日本,留下朱慧敏孑然一身在香港打拼。长期活在家庭遗传病的阴影之下,加上缺少父爱,令朱慧敏对性变得非常随意,2005年与梁荣忠玩“车震”,震散了男方恋情和事业,也连累自己遭到雪藏。但是,“无线”的惩戒并没有令朱慧敏反省,获解冻后的她,依然故我,利用自己的身材优势博到尽,除了公然穿三点式与可以当自己父亲的陈鸿烈大演床戏(《珠光宝气》),还频频夜会“无线”监制。2009年6月,在“无线”剧集《毕打自己人》中饰演秘书一角的朱慧敏,便被爆经常邀请该剧的已婚监制罗镇岳深夜到自己的香闺密会,结果朱慧敏在《毕》中的戏份也越来越重。

2007年9月3日,香港,朱慧敏8月30日为《金石良缘》剧集拍摄一场 *** 戏,剧情讲述她被朋友出卖,加上事业失意,借酒浇愁,于是被李天翔乘虚而入。幸好马浚伟和钟嘉欣赶到相救,不过钟嘉欣跨栏时绊脚,摇摇晃晃差点跌倒。

朱慧敏表示,第一次拍被 *** 戏有点紧张,为免走光加穿了 *** 和脚踏车裤,她被李天翔按在地上施暴,导演很爱惜她,不但亲嘴镜头借位拍摄,连扯衫的动作也没有。

2008年无线台庆剧《珠光宝气》昨天举行首映礼,播放在法国、泰国、拉萨及青岛等地取景的精华片段,当中以朱慧敏身穿三点式 *** 陈鸿烈的片段最大胆。朱慧敏表示监制只通知她带备泳衣出发,拍摄时才知道要从泳池走到房间 *** 陈鸿烈,她说:“我跟烈哥没有身体接触,只是躺在旁边聊天,大家都没有尴尬,我只是觉得自己穿得少了,不习惯。现场全部都是男人,我问他们有没有走光,他们说穿帮片不会播,留下自己看!”

朱慧敏,1981年 4月22日生于香港,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籍贯中国广东 顺德人,现为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及节目主持人。 出身于单亲家庭的朱慧敏,10多年前父母便离异了,之后朱母改嫁日籍继父,朱父也另组建了家庭,两人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是在朱母的葬礼上,朱父也没有露面。朱母去世后,继父返回日本,留下朱慧敏孑然一身在香港打拼。

2004年度香港小姐选举“亚军”兼“旅游大使奖”得主,

2005年更获得国际小姐选举之“友谊小姐”殊荣。 同年跟当红主持人梁荣忠发生车震事件 ,因而导致男方事业直插谷底,然而朱亦受此事影响,名震一时。

朱慧敏于2009年4月30日以6位数字成为The Beauty雪纤瘦美容院的代言人。

2010年,朱慧敏在无线剧《飞女正传》中担当第二女主角。

电视剧(tvb)

〖2006〗《刑事情报科》 饰 Rachel

〖2006〗《赌场风云》 饰 黑木宁

〖2007〗《写意人生》 饰 Janice

〖2007〗《爸爸闭翳》 饰 Joyce

〖2007〗《律政新人王II》 饰 简明慧(Noel)

〖2008〗《古灵精探》 饰 卓琪(Jacqueline)

〖2008〗《金石良缘》 饰 姜玛琪(Maggie)

〖2008〗《同事三分亲》 饰 主持人「第205集」 Ella Chan「第301集」

〖2008〗《甜言蜜语》 饰 赵汶琪(Kiki)

〖2008〗《珠光宝气》 饰 文慧(Mandy)

〖2008〗《毕打自己人》 饰 高美玲(高Ling)

〖2009〗《盛世仁杰》 饰 楚妃

〖2009〗《桌球天王》 饰 顾黛碧(Debbie)

〖2009〗《ID精英》 饰 程佩嘉(Connie)

〖2009〗《绝代商骄》 饰 安芯葆(Bowie)

〖2009-2010〗《老友狗狗》 饰 阮思思

〖2010〗《飞女正传》 饰 郭晓琳(Cathy)

〖2010〗《蒲松龄》 饰 梁碧玉

〖2010〗《囧探查过界》 饰 李嘉敏(Mandy)

〖2011〗《点解阿sir系阿sir》饰 古嘉倩(Ceci)

〖2011〗《谁家灶头无烟火》饰 汤美菁(Jackie)

〖2011〗《天与地》饰 林佩玲(Jessica)

〖2012〗《4 in love》饰 罗咏芝(Emily)

〖2012〗《盛世仁杰》饰 楚妃(楚妃娘娘)

〖2012〗《护花危情》饰 心理医生陈凯翘(Kelly)

〖2012〗《女警爱作战》饰 米家宝

〖2012〗《爱。回家 》饰 尹德如(Alex)

电影作品

〖2009〗《窃听风云》 饰 林绮玲(Elanne Lam)(罗耀明秘书兼女友)

〖2010〗《志明与春娇》饰 细欣(Sephora职员、余春娇好友)(客串)

〖2010〗 《得闲炒饭》饰 Anita的同事

〖2011〗《桃姐》饰 办公室秘书

MV演出

◎2006.01 / 林峯- 领会

◎2006.10 / 谭咏麟关楚耀- 大喊包

◎2004年度香港小姐竞选 「亚军」、「旅游大使奖」

◎2005年度国际小姐竞选 「友谊小姐」

2010年5月,据香港媒体报导:据悉,朱慧敏最近搭上内地温州一名王姓富商,经常内地香港两边走。自从被富商“照顾”后,原本底薪不高的朱慧敏,衣、食、住即时三级跳。

男 ,1972年2月2日生,江西玉山人士,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先后就读于浙江美院,中央工艺美院,现为'33中国朱慧敏水墨画研究室'负责人,广东惠州蓬莱书画院秘书长,自由艺术工作者,作品 曾先后在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举行展览.拍卖并被当地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收藏. 绘画风格主要以现代意向水墨为主.讲究即兴,注重意念,'禅定意就'的创作手法.深得境外藏家的推崇和喜爱.观其绘画,延中国绘画之本,用墨泼彩,挥洒随心,,融中西技艺于一炉,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女,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现任山东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曾在山东大学和山东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为硕士生、本科生等教授研究生英语、大学英语精读、专业英语精读,学术论文写作、听说、英美概况、语言测试等多门英语课程。曾获山东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Globalization and new ELT challenges in China》(《全球化对中国英语教学新挑战》)(论文)发表在英国剑桥大学学术期刊《English Today》上,获2004年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Implementing An Audio-Visual Oral Course Through Video》(《借助影像创新英语教学模式》)(论文)发表在新加坡学术期刊《RELC Guidelines》上,获200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 近三年来,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厅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一项。

朱慧敏,汉族,1964年6月生,湖南华容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原黔南民族师专英语系;199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在贵州省龙里中学、贵定师范学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同时从事多年的英语口译教学和研究,多次举行过有关口译、口语及大学英语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方面的学术讲座。主要学术论文有:1999年12月《科教论文选》一等奖独着论文《如何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阅读知识》、2002年7月登载贵州人民出版社《民族山区基础英语教学策略研究》的独着论文《民族山区基础英语教学调查与分析》、2007年9月《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集》一等奖独着论文《综合英语教学实践谈》、2008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登载的独着学术论文《多媒体口译教学实践与探索》、2008年3月登载《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一等奖独着论文《英美发音辨异》、2009年4月登载《疯狂英语教师版》独着学术论文《多媒体三阶段教学与探索》及2009年5月登载《毕节学院学报》独着学术论文《获得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等。

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一、科研成果

1.《如何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阅读知识》:论文,独着,科教论文选 1999(12)。

2.《民族山区基础英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论文,独着,民族山区基础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002(7)。

3.《综合英语教学实践谈》: 论文,独着, 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集 2007年9月。

4.《多媒体口译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独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5.《英美发音辨异》:论文,独着,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 2008年3月。

6.《多媒体三阶段教学与探索》:论文,独着,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年4月。

7.《获得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论文,独着,毕节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黔南民族师范 学院怎么样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学院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美丽的高原桥城都匀市,校园占地731亩,东偎莲花山,南面剑江河,西临川黔出海黄金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和黔桂铁路,北望“斗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地势平坦,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宁静美丽,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校园。 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57号文件批准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她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国家批准的第一所省州共建、以省为主的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学院,由原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黔南教育学院、都匀民族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原中顾委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于光远先生担任学院名誉院长,2006年7月,国际著名影星成龙先生欣然应邀出任荣誉院长。梁光华(回族)教授任学院党委书记,吉世印(汉族)教授任学院院长。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现有中国汉语言文学系、数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化学与化工系、政治法律经济系、体育系、马列主义教学部等15个系(部),设置25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6个,非师范类专业9个,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已建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院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示范专业,8个院级优势专业。学院建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院级精品课程、32门系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7人,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128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管专家2人,州管专家4人,院级学术带头人10人,院级青年学术骨干14人,外校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02人。 学院设有处级研究机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民族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水书文化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学院建有水书文化展览馆,被批准为黔南州水书文化研究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民族文化”、“语言文学”专栏,立足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深受审读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学院校舍总面积19.92万㎡,各项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建有无机化学、热学、基础数学、体育运动、广播电视新闻、语音实验、广告设计、微格教学、办公自动化等43个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07.6万元;纸质图书文献总量为70.67万册,电子图书15万种;千兆校园网络系统已链接Internet和CERNET,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要。 学院已同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院在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华东师大、北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与省内外众多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水平。 近几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较好成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赛区一、二、三等奖共59项;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1项、优秀奖25项;在“第三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有90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6人;在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全国铜奖。办学影响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办学体系。 2000年学院面向贵州省内招生,2001年开始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现已向全国27个省区招生。现已累计招收普通本科学生7000余人以及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八个国家的100余名外国留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办学形象。管理部门 学院办公室,纪委, 团委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工会, 教务处 ,总务处 ,招生就业处 ,学生处, 成人教育处 ,科研处 ,计划财务处 ,基建处 ,民族研究所 ,网络管理中心 ,图书馆 ,迎评办公室 ,《师院学报》编辑部 ,保卫处 教学部门 马列部, 计算机科学系 ,中文系 ,数学系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管理科学系 ,外国语言文学系 ,政法经济系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化学与化工系 ,生命科学系 , 教育科学系 ,体育系, 音乐系 ,美术系

丘进的人物生平

从插队知青到暨大首位博士丘进先生1949年7月出生于长沙,幼时在北京成长,十余岁随父母支边迁徙贵州。作为“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高中生,已无高考机会,又不具备当兵、当工人的政治条件,因此,到农村插队当知青成了他唯一的出路,1968年10月,丘进在贵阳市乌当区羊昌公社插队当了知青。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他连煤矿工、搬运工的工作都找不到,直到1976年,才被安排在一所农村中学当教师。1977年丘进参加“文革”后第一届高考,成绩是全省第二名,还是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竟然以优异的成绩落选。直到大学开学后一个月,才被补录入贵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1980年转入安徽师大巢湖分校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做编辑。理科学报编辑不是丘进最终的工作目标,他希望自己再有点作为,于是暗下决心,矢志考研。遍寻考研资料之后,他觉得中外关系比较符合自己的兴趣和条件,于是在工作之余,遍读中外历史和国际关系史各种典籍,甚至将《辞海》里有关的学术条目抄录在2000余张纸片上,并常备于身,随时诵习。1982年,丘进以平均86分的好成绩考取暨南大学研究生,成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先生的学生。1983年,他和几位同学发起并成立了暨南大学研究生会,还创办了《研究生学报》,丘进担任主编。1984年,朱杰勤先生开始招收博士生。那时丘进硕士尚未毕业,但先生嘱他直接报考,于是丘进在临近毕业之时参加了博士生入学考试。当时招收博士生的专业少,他是和报考硕士生的考生一起应考的,那个考场只有他一个人是考博的。1985年春,丘进成为朱先生的博士生。经过3年刻苦攻读,他终于完成了学业,并于1987年12月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拿到了暨南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博士学位证书,编号是“暨博1987-001号”。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丘进获得了“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从大学教师到国家机关司长、名校校长1988年,丘进留校在暨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被学校领导选中任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此后他上了行政管理的路子。由于丘进的出色管理,研究生处的许多工作受到当时的国家教委有关部门领导和兄弟院校的赞赏。1991年初,丘进奉命调到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高教处任处长;一年后任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副司长,后任司长;2000年,丘进到广东省挂职,任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3上半年,丘进在中央党校40期司局级干部进修二班学习;2003年,任国务院侨办政策研究司司长。丘进曾经说过,养尊处优的工作环境不是他最终的追求目标,也不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2004年初,丘进得知西安交通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副校长,他毅然放弃京城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决心只身到西部创业。2004年7月,经过公开竞聘丘进任西安交大副校长,2005年7月起兼任学校党委副书记。针对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这种选择,他说:“陕西具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西安交大又是西部最知名的一所高校,我希望能在退休以前,为西部,为大学教育好好做点事情,这是我久存于心的夙愿。”到西安交大工作以来,他马不停蹄,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跑遍学校每一个角落,将全部心血融入工作。他坚持与学生一起就餐,广泛参加学生课内外各种活动,以自己的行动树立起爱校爱生、清廉务实、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成为精勤育人的楷模。丘进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学校改革发展,矢志献身于西部高等教育事业,为西安交大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2007年被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2008年12月10日,国务院侨办党组在华侨大学宣布,任命丘进为华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侨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马儒沛作重要讲话,他说,丘进同志政治上强,综合素质好,作风务实,严于律己,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丘进同志担任华大校长,对华大平稳过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各项工作新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丘进在讲话中说,华大近几年发展迅猛,取得很大成绩。他表示,将继续发扬华大精神,勤奋努力,团结全校师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好国侨办交给的任务,把华大的工作做得更好。上任伊始,丘进校长深入厦门校区和各学院进行调研,并拜会厦门、泉州两市主要领导,和他们就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为地方服务以及双方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沟通与联系等方面进行交谈。博士生导师丘进教授是华侨大学第六任校长。 他和父亲的全椒情结丘进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到:我祖籍安徽,与吴敬梓是老乡……丘进先生的爷爷丘景章是全椒有名的才子,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创办全椒中学,任全椒中学第一任校长。父亲丘良任先生1912年出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杜甫、吴敬梓研究、竹枝词等诸多领域。为了查找资料,丘良任先生经常往返于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并一直留意搜集全椒有关文献,经常把看到的文献抄录或复印寄到全椒,找寻到很多有关吴敬梓十分珍贵的资料。特别是他在故宫博物院偶然发现吴敬梓手书“奉题雅雨大公祖出塞图”诗,是迄今发现的吴敬梓传世的唯一手迹,曾轰动当时。丘进先生对全椒这块土地怀着深厚的感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国务院侨办工作期间,曾指定一外援学校项目落户全椒。1991年11月,他将其著作《中国与罗马———汉代中西关系研究》赠送我县图书馆惠存,落款“丘进博士赠”。丘进先生有着强烈的家庭情感,经常在电话中和全椒亲戚谈他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家乡的亲戚也告诉他全椒的发展建设情况。他还经常利用电子邮件,将社会各界缅怀其父亲丘良任先生的文章及丘先生的研究论文发给他在全椒的侄子。丘进先生十分孝顺父母,尽管他工作非常繁忙,但每年清明节均亲自来全椒龙岗公墓祭奠父母。他为人十分低调,在全椒期间,和亲戚多是聚集在堂姐家吃饭、拉家常,而从不惊动地方领导。丘进先生在西安交大工作时说过,如果我一直继续养尊处优地当我的司长,是我人生经历的损失,经历太平坦了,人生曲线太平直了,就会觉得自己对社会没什么贡献,这并不是我所要的人生……我感到人生曲线要有一定的波折,尽管有可能是下滑线,但我不介意,毕竟以后回忆起来,我会找到自己从事大学教育事业的经历。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所在。

曾昭聪的已发表的主要论文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