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黑龙江省新青年杂志2011

2023-02-18 15: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黑龙江省新青年杂志2011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伊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刊物历史】

  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并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也就是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书雅、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1916年2月起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总部迁往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917年8月后又因故中断4个月。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二弟)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在第4卷第3期中,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即《新青年》自4卷1号后改为同人编辑,不接受来稿。

  由于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又停刊5个月。10月迁回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21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后又任主编直到1922年7月停刊。

  【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时代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杂志现在还有么?谢谢

哈尔滨都有哪些杂志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社

教书育人杂志社
为了能够给广大读者朋友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教书育人杂志社于2007年6月正式成立市场部,负责杂志社出版发行、广告、市场...教书育人杂志社隶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

哈尔滨市文艺杂志社

哈尔滨《看世界》杂志社

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
哈尔滨广告信息网-象棋研究杂志社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社
企业文化杂志社
纳税向导杂志社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科学养生杂志社
活力杂志社
明鉴杂志社
新青年杂志社
龙江审计杂志社
北方音乐杂志社
哈尔滨市文艺杂志社
《新青年》杂志社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
哈尔滨文艺杂志社
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
《肉品卫生》杂志社
奋斗杂志社
《妇女之友》杂志社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
生活月刊杂志社
北方人杂志社
当代歌坛杂志社
黑龙江省教育杂志社
煤矿机械杂志社
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
哈尔滨东北饲料信息杂志社

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主办俄语杂志社

法制与经济杂志社

新少年杂志社

累啊!我就找了这么多。

寻求校园小说投稿地址

新青年杂志社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

邮政编码:150001图文传真:(86)E-mail:

《美文》

《美文》杂志邮购地址:西安市莲湖巷2号

邮编:710003 电话:7338110

《南方文学》投稿信箱:

《现代青年》投稿信箱:

《新青年》杂志是谁创办的?

《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扩展资料: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同时陈独秀还是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陈独秀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