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2023-02-18 10: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大学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论文

大学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论文如下:

气候变化原因

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7年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详细计算了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

人类居住地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居民受气候变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关于大气变暖的论文

气候变化
——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P) 和世界气象
组织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
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评估报告指
出“过去100 年中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的, 全
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13 oC到016 oC, 如果人类不有
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
在未来40 年至50 年内全球平均温度如每10 年上
升012 oC, 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相应上升1 oC到
4 oC, 而二十世纪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大大超
过过去5 000 年中的变化。”这种高频率、高变幅
的气候变化具有相当的破坏性, 将威胁着全球安
全, 人类生存, 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1 气候变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暖趋势将造成地球上南北地区温差减
小, 经向大气环流减弱, 海水温度上升增强, 全
球降水地理分布发生根本变化, 气候带出现南北
位移, 总的趋势是低纬度降水稍有增加, 洪涝、海
潮灾害频繁和强度增强。中纬度年平均降水减少,
干旱、风沙灾害持续。气候带在近几十年内向两
极方向移动的趋势加剧, 动植物带滞后气候带的
移动。对某些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响应是突然的, 可
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或退化。
据相关资料分析预测, 按照目前气候变化的
趋势到本世纪中期, 全球森林的覆盖面积由58%
将减少到49% , 沙漠由21% 将扩大到24% , 苔原
由3% 减少到零, 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气候变
化速率和变化幅度直接影响全球生物的多样性和
动植物物种的发展衍化规律, 干旱、洪涝、高温、
寒潮和暴风雨雪等自然灾害频发, 使全球大气环
境、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化。
2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最严重
的, 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洪涝、病虫害对农业
的影响最严重,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容易受气候
变化的危害。气候变暖引发农作物病虫害和高空
臭氧量的变化, 低纬度区域农业脆弱区产生强烈
的影响, 高中纬度作物生长季节延长, 产量有可
能提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进行农业技术革新和
农作物布局的调整。
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是农业的命脉, 也是人类生存的源泉。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也有重大影响, 根据气候变暖
趋势, 今后几十年现有的山地冰川中的三分之一
或一半以上将可能消失。冰川缩小会影响河流流
量的季节性分配, 并会对区域性水资源产生重大
影响。按气候变化规律, 全球气温平均升高1~ 2
oC, 降水量将会减少10%。
4 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引起海水热膨胀, 海洋温度上升, 南
北极冰川和冰盖逐渐融化, 加速海平面上升, 改
变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 并引起港湾和湿地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并危及海洋生物及人类海洋
资源的利用。目前, 全球人口的一半居住在沿海
地区, 如果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增温3~ 5
oC, 海平面将上升约1m , 则洪水将会淹没大片耕
地、城镇及工业设施, 污染人类生存环境以及改
变海岸线, 将使某些岛国人类无法居住, 数以千
万计的居民要迁移, 使贫困地区成千上万的人民
流离失所。
5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健康环境产生不利影
响, 气候变暖可造成气象灾害频发, 高温热浪将
造成各种传染疾病不断暴发、流行。若全球增温
持续可造成平流层中臭氧层的耗减而出现紫外—
B 辐射的增加和增强, 将可能提高皮肤癌、白内障
和雪盲的发病率, 并影响人类的免疫抑制系统等。
6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主要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今后几十年我国大陆地面气温
将可能在不断波动的情况下趋于增高, 气候变暖趋
势加剧。南方增温幅度略小, 北方增温幅度较大, 影
响我国副热带高压北界由秦岭、淮河一带扩展到黄
河以北。造成东北和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的大部分
和祁连山、天山的冰川都逐渐趋于消失。
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不
稳定性增加, 并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
将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及农业成本和投资将
大幅度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我国北方
干旱趋势持续加剧, 南方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沿
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从辽宁至海南的沿海
地区, 而北方地区干旱水资源短缺, 到本世纪中
期京津唐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量约为2115 亿m 3
至14 亿m 3。
7 气候变化带来发展机遇
人们已经认识气候变暖的危害及气候变化的
成因和规律, 气候变化不会引起自然环境的过度
破坏和变化, 更不会导致人类生存的末日。因全
球气候变暖危机出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 世
界各国积极采取对策,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和强度。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各国
政府机构组织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科技协作和签
订关于保护大气环境, 抑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的排放量的国际协议。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
将会引发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 并
对社会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人类活动会引起气候的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
又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
自然生态和人工影响下的生态系统演变及复原力
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都会产生重大的
影响。气候变化危机还未对人类生存产生重大影
响时, 努力掌握气候变化规律, 增强应对气候变
化的行为和能力, 并积极开展保护大气环境、生
态环境,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 为
加快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 提高应对气候变
化的能力, 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发展机遇。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论文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论文

小时候总是听老人讲从前的雪下得有多深,触及膝盖。这样的体验似乎也只存在于记忆最底层最为薄弱的地方,似有似无,但当你真的查阅资料的时候才确信那真的是鹅毛大雪触及膝盖。小时候总有四季分明的衣服,而现在总有些时候不知是何季节,过年已不是大雪的专宠,也可以是艳阳高照的新欢。没错,气候变了。随着人类工业革命以来,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燃烧各种工业原料也越来越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深。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有自然循环和人类破坏两个方面的原因。而水资源这一人类的生命之源十分珍贵,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十分不均匀,总的来说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且我国的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就使得我国的水资源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而只有正视当前的气候特征才能更好的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水文水资源的变化。

1全球变暖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气候特征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温室效应随着时间累积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冬天会越来越暖和,夏天会越来越热,而在20世纪,全球变暖的程度更是超过在过去400-600年中的任何一段时间。跟着全球变暖随之而来的是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这必将导致一些沿海国家被淹没。据俄罗斯《独立报》2013年7月31日消息,《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文章称,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美国约1400个城市至2100年或将被淹没。这是根据现有数据做出的预测,而越来越多的地震、洪水、海啸更强有力的说明全球变暖在不断影响着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

2气候变化对自然世界水资源的影响

2.1河川径流对气候的变化的敏感性及地域性

例如北方的河川比南方的河川径流更敏感,干旱地区的河川比湿润地区的河川更敏感。全球变暖后,我国七个流域的年径流量将有三种结果,一种是全国主要江河年径流量都减少,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增加,南方径流量减少。这三种结果都表现出了我国主要流域的年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其独特的地域性都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必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

2.2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萎缩,导致那些以冰川水补给的河流的年径流量减少,一些内陆河流也面临干涸的困境。随着气候的进一步变化,我国的主要流域将进一步变干或变湿,但变化不会跨出气候带。我国的水资源系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薄弱区相一致,主要位于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这就表示一旦这些敏感区和薄弱区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将损失较多的水资源,而同时水文水资源的系统也将发生变化。

2.3蒸发量加强

全球降水量将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增加,而蒸发量也会因为气候变暖而增加。降水量和蒸发量都增加,这意味着将来的洪涝旱灾的比例将提高,原本就径流量少的河流会因为气候变暖而加速蒸发,原本水量充沛的河流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将产生洪灾。同时蒸发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河流的污染程度也将急剧增加,河流污染物和废弃物随着河水温度的上升更容易被分解,进而导致了水质下降。

2.4全球变暖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摄氏度,全球将有大量的生物物种濒临灭绝。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和物种组成也将发生变化,冰川冻土和积雪都将减少,湖泊的水位将下降,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这些都是全球变暖下将发生的自然界的变化,而每一种变化都是无法恢复和弥补的。

3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用水产生的影响

3.1水资源短缺

全球变暖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系统,加重了缺水地区的用水困难,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气候变暖也影响到农业灌溉,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大大受到节制。自然灾害增加,通过以上对天然径流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洪涝旱灾会频发,近些年的一系列自然灾害也证实了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然灾害,不仅使得人类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更使得子孙后代失去了和谐安宁的`生存环境,这对于人类来说将是巨大的惩罚。

3.2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使得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将被淹没,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因为变暖导致的人类生存空间变小,水资源变少,将引发地区冲突甚至战争来抢夺水资源。届时,全球的水资源都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经济社会用水量会大大减少,可供开采和利用的水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可能真的会应验了那句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4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到来的水文水资源的变化,人类需要反思,因为在人类、气候、水文水资源这三者的关系中,人类扮演了一个中心角色,即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进而影响水文水资源。虽然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导致气候变化,但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了决定性的因素。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水文水资源变化中,人类活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三者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只要科学合理的控制人类活动,全球变暖就不易加速升级,水文水资源的改变也就不至于那么迅速而广大。然而科学合理的控制人类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全人类一起努力才有可能做到,它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才能共同达到,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500字的气候与环境科普小论文~谢谢

新年伊始,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显出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逐年扩大、北极熊无法冬眠、纽约冬季气温摄氏22度、海平面逐年上升等,类似报道在各大媒体上层出不穷。科学家甚至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及温室效应的影响,2010年将可能超过1998年而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事实 二氧化碳能让阳光顺利穿过大气层,并且防止地表的热量散失。在冰河世纪末期,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180ppm,因此那个时代天寒地冻;此后大地回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280ppm;但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其浓度已经升至380ppm,而且越来越高。在有记录以来的20个最热的年份里,19个发生在1980年以后。 对地球变暖感应最敏感的是南北两极,那里的冰川和冰盖正在不停地融化。英国南极考察站不久前发表的近30年气象数据研究报告表明,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2002年以来,南极冰川融化导致世界海洋水平面每年大约上升0.4毫米。北极的情况更糟,格陵兰岛冰川流失的速度在最近5年中加快了一倍。据估计,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7米。如果整个南极冰盖都融化,那将更可怕,届时全球洋面将升高65米。 “地球变暖”这个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多少有些模糊。不过,对于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来说,气候变暖已经切实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月2日发布了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梗概。这份报告认为,在过去50年中,“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用词中,“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这是这个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使用这样严重的措辞形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联。而2001年发布的上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使用的词语仅是“可能”,“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 报告梗概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缘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郑国光表示,公布的这份梗概综合了全世界科学家6年多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与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相比,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不确定性。他以预测海平面升高幅度为例说,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科学界的依据仅有几项实验,而此次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此外,对全球气温升高幅度的预测浮动范围也明显缩小,这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大大提高。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多重灾难 科学家近年来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不能全面预测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多种变化,但人类对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 一是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年初曾指出,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二是天灾威胁加重。热带风暴和飓风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 三是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复存在,岛上及沿海居民生活受到威胁。 四是夏天热浪频仍。有关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世界其他地方与北美情况类似。 五是生物链被打乱。由于气候变化,不少动物开始向南部或北部迁移,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变化将导致迁入地和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从而对农林业和渔业产生不利影响。 六是传染疾病肆虐。由于全球变暖,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并对贫困地区的人口造成显著影响。 七是经济发展蒙上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因此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60年代的40亿美元飙升至90年代的290亿美元。 虽然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对少数地区有益,但综合评价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未来生活的巨大威胁。 适应与减缓工作应同时进行 面对人们关于“减少二氧化碳可以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但在减缓的同时,能恢复回过去的样子;全球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是不是可逆的”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主任徐影表示,从目前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为了以后不再增加这种影响,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些措施。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活的时间是200年,即使我们现在就减,或者一点不增加二氧化碳的话,它对我们的影响还会持续200年。 她同时表示,气候变暖造成的损失,目前已是现实,在减缓影响的同时,应该怎么去适应它,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问题。面对目前极端事件频繁发生的现状,要建立一些预警系统,像现在的天气预报、沙尘暴的预警系统等。我们要提前知道怎么预防,才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