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百度文库

2023-02-18 09: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百度文库

问题一:如何提高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的主动性论文 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叙事: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此篇中,我们已经把写人论文的基本结构架下来了,在下篇中,我们将谈到怎样写人,才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

问题二:在建构游戏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论文 建构游戏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论文
多长的篇幅的

问题三:在建构游戏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论文 在建构游戏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这个我有的哦,,什么时间要呢

问题四:如何在幼儿园大班开展家园共育的研究 论文 幼儿园,大班
我开展活动
我能写,肯定

问题五: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标题有哪些 百度文库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
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内容提要
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关键词定义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论文正文
(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论文装订
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问题六:家园共育的文章怎么写关于孩子成长 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文章图片 基本的家庭保健知识 家长和孩子以及幼儿园共同感兴趣的教育知识等等

问题七:幼儿家长家园共育长篇论文怎么写 幼儿家长家园共育论文简单的,我和你交流下.

问题八:如何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论文 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内容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要提供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做到家园共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关键词:技巧 家长 幼儿教师 交流沟通 家园共育一、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现状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是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这么多的幼儿家长相处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幼儿教师每天至少与幼儿家长见两次面,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幼儿接受的教育是立体化的,其中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之前,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包括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面貌以及家长的文化、品德修养、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等。这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分歧?又应如何对待这些分歧呢?一)、正视分歧(一)对幼儿评价的分歧一种情况是,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这些家长看自己的孩子是一朵花,碧玉无瑕;而幼儿教师看他们的孩子则不甚完美,也不出众。这里不排除幼儿教师对幼儿某些优点的忽视,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过高,却是教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可以,但是父母却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恨铁不成钢”,整天批评训斥孩子。(二)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一般比较笼统而客观,他们期望每个幼儿都能有所进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体的、带有明显的定向性质,有时难免有主观臆想的成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会造成培养目标、教育实施上的分歧。(三)对幼儿关怀照顾上的分歧家长对幼儿的关怀照顾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个体指向性,二是细致入微。家长对幼儿的照顾指向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这种关怀照顾是非常细致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全班数十名幼儿,他们要关心照顾的不是一个孩子,也不是几个孩子,而是几十个孩子,这就难免顾此失彼。(四)对幼儿成长不顺利时归因的分歧在幼儿成长顺利时,幼儿园和家长的关系往往比较融洽,然而一旦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教育工作遇到困难、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时,双方就可能会互相指责,产生分歧。家长埋怨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好,幼儿教师则埋怨家长不配合工作,彼此都有怨气。这种怨气以各种形态有声或无声地表现出来,造成心理上的隔阂。(五)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方法的分歧这种分歧大量存在于日常教育工作中。一方对孩子管理严格,严中有爱,另一方则放纵、溺爱;一方侧重能力发展、智力,另一方则要求识字写字、多长知识;一方注重性、劳动观念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则害怕孩子累着、碰着,单纯而过分地对孩子进行保护;一方注重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另一方则强行对幼儿进行正规的学习训练……二)、分歧的原因(一)与孩子的关系不同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教师是教......>>

问题九:幼儿园老师怎样与家长家园共育 教育目标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必须相互合作、紧密配合。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在教育方式上相互合作,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起到反作用。可实际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园共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误区,导致了不良的教育效果。那么,作为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家长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牺牲一点娱乐、聚会时间,一是学学一些幼教文章,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怎样做才和老师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二是通过阅读刊物或网上的家教文章,与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儿心得等等方式,来学习一些家教知识,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 第二,家长要通过孩子的表征和讲述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家长要尊重并倾听孩子一天在幼儿园里看见、听见和所做的事情,欣赏孩子在幼儿园学的歌曲、故事、舞蹈以及手工、图画作品等。有些孩子在家里喜欢模仿老师,让其他家人来当小朋友做操、做游戏等,这时家长一定要配合孩子,满足他的这种表现欲,这样一是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二是家长也能从中来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第三,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家长朋友们就要按时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性质、课程设置、目标等。并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及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况,同时也培养了亲子情感。也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不足,有针对性的与老师配合,给孩子以帮助和教育。 第四,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早在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为了孩子的发展,当家长在幼儿园的公告栏上看到,要求您做出配合时,比如,配合幼儿园收集废旧物品、与孩子一起观察、记录、查找资料、有特长的家长主动的到幼儿园进行帮教活动等等。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这样扩大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 第五,家长要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虽然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处于主导地位,但家长也不能一味地消极被动地听从,家长在家里针对的只是一个孩子,而老师面对的一个班级的所有孩子,所以家长要经常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和老师取得联系,比如家园联系本就是沟通的渠道,家长的反馈可以及时写在上面,以便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特征以及在家的表现,与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第六,家长的教育观点应与教师一致。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一些素质教育,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有一部分家长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世斤斤计较;不孝敬老人,甚至直接对孩子说“你爷爷奶奶不好,你姥娘姥爷才好呢!”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不让与别的小朋友玩;也不让孩子接受熟人给的零食;有的家长看到自家孩子在幼儿园受一点小委屈,就教给孩子说“他要是打你,你就打他”这样一句让家长出气话,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不会忍让的性格。这些家长的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会使幼儿园的教育大打折扣。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朋友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自己的不良行为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家长朋友们只要在孩子的教育目标上与老师达成共识,不断学习科学育儿方法,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主动......>>

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论文(2)

《浅谈幼儿园对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

【摘 要】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幼儿园是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地方,但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当前家庭亲子教育有一定亮点,但仍存在教育认识具有盲目性、亲子关系应日趋多元化、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指导力度、改善亲子关系、优化教养方式、树立一体化教育观加以改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家庭亲子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亲子教育;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幼儿园成为幼儿接受集体教育的地方,但家庭仍然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幼儿知识的巩固、良好习惯的培养、情感的建立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家长亲子教育有一定的亮点,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幼儿家庭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年轻的幼儿家长,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如何教养子女的专业训练。现阶段家庭亲子教育中普遍存在重幼儿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家庭亲子教育的认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家长存在以训斥、责打等态度对待幼儿的不适当行为,或对幼儿包办替代等,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家庭亲子教育存在教育误区;因为幼儿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很多家庭保持着传统单一的亲子关系模式,家庭亲子教育关系有待改进;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游戏,家庭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方式单调。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父母的教养素质有关系,所以幼儿家庭亲子教育的重心应由幼儿转向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的父母身上。因此,要培养健全的孩子,首先父母就应转变家庭亲子教育观念,提高家庭亲子教育能力,掌握有效的家庭亲子教育方法。

二、幼儿家庭亲子教育问题分析

1.家庭亲子教育的热情高,但教育认识具有盲目性。

由于家长受高智能人才观的影响,家长较重视知识学习,家长较多或经常对幼儿进行阅读、数学等亲子教育,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寻找各类学习、兴趣班,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很高,但多数家长不具备亲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仅停留在幼儿园教育的延伸阶段,不能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孩子主动的进行家庭亲子教育,家长缺乏必要的、科学的家教知识,缺乏对幼儿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的了解,实施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较差。

2.家庭亲子教育关系有待改进,应日趋多元化

在日常教育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做错事情时,多数家长能够采取比较适当的方法,讲清道理,与孩子商讨办法,指导幼儿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但仍有部分家长以训斥、责打、冷淡等态度对待幼儿的不适当行为,或对幼儿过于照顾,包办替代等。21世纪的家庭教育趋势是“亲子互动”模式,倡导“两代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多数家长能够保持“家长+朋友”的家庭亲子教育交流方式,但是依然有少数家长仍保留着“家长式”的亲子教育交流方式,幼儿期是发展敏感期,长此以往使幼儿逐渐形成依赖、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差等性格特点,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妨碍了和谐亲子教育的形成,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3.家庭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乏,教育价值低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对事业有了更多的追求,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亲子交流机会少,孩子缺乏关注。在实践中发现只有少数家长能够经常与孩子共同游戏,多数家长只是偶尔与孩子一起玩。多数幼儿在家庭中保持着独自玩玩具、看书、看电视、玩游戏。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与孩子游戏、交谈,所以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方式、教育价值都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了幼儿语言、动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家长一方面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但在精神方面孩子显得“营养不良”。

三、幼儿家庭亲子教育改进的方法

1.提升家庭教育理论,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乏必要的早期教育理论指导,教育行为多半属于自发性状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为家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家长不仅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要克服溺爱、过分保护、包办代替等心理。同时,幼儿园和班级教师可以分析不同类别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家长的需求,通过幼儿园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幼教宣传栏等活动形式,组织有关专家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对家长的家庭亲子教育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家长亲子教育水平,使孩子们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亲子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改善亲子教育关系

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平等对待幼儿,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发展。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幼儿,不给孩子太大的期待压力,否则难以形成孩子良好的自我评价,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要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教育“做人为本”的思想,把教育孩子学习做人为主要内容,教孩子学习怎样正确对人、对事、对己、以物等,在婴幼儿期,自觉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教育机会,及时进行教育。

3.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优化亲子教养方式

很多家长不理解亲子活动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加强亲子教育的指导,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提高亲子活动质量,如开办亲子教育研究中心、亲子俱乐部、亲子热线等,通过组织家长亲自参与亲子游戏活动,指导人员现场分析、指导、评价,使家长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拓展教育视野,使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提高水平,增强素质。另外,家长也要主动吸取教育知识,懂得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和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才有使家长教育有的放矢。

4.树立幼儿园——家庭一体化教育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幼儿园要树立家园共育意识,转变家长工作思路,扩展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举办开放活动、家园同乐、聘请家长作幼儿园义务教师等,通过家长的亲身参与,让家长了解、观察保教人员的教育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借鉴方法。幼儿园要成立家长学校,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家长需求,制定计划,聘请专家有目的地帮助家长学习幼儿教养知识。另外,可以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幼儿园自办幼儿教育报、利用幼儿园网站论坛、班级教师微博等多种形式,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家长要更多地向幼儿园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园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就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小班家园共育内容文章

园共育这个命题其实由来已久,在国外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孩子今后的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目前的大趋势。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班家园共育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情绪已基本稳定下来了,但还有几位孩子是早上来园时会有一些哭闹的,不愿意上幼儿园的,这是家长们最懊恼的地方,下面有一些方法教我们如何解决宝宝上幼儿园哭的方法。

1、对家长过分依赖,不喜欢幼儿园的学习环境。 当宝宝因为这个原因啼哭时,家长要给宝宝讲幼儿园的好处,有很多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戏等等。让宝宝知道幼儿园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宝宝的哭闹会慢慢减少。

2、身体不舒服,有感冒等症状。当宝宝生病了,身体不舒服,上幼儿园很容易哭。这时候老师要及时让宝宝回家,嘱咐家长给宝宝看好病再来上幼儿园。

3、与其它小朋友闹矛盾。当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闹矛盾了,受委屈会哭起来。这是很普遍的事,也是宝宝在幼儿园发生哭闹的主要原因。这是老师应该耐心安慰宝宝,并调节好宝宝之间的小矛盾。

4、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受到老师的批评。即使孩子知道错了,也会哭的。这时我们老师应该换个方式教育宝宝,以比较慈祥的态度去告诉宝宝错在哪,这样宝宝比较容易接受。

5、突然想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有时在幼儿园午休时,宝宝会突然想起陪她(他)一起睡觉的家里人,而身边只有小朋友和老师。宝宝会因为难受而哭起来。老师应像妈妈一样耐心安慰宝宝,哄哄她(他),让她(他)安然入睡。

小小班 11月上半月

如何让刚入园新生少生病?

1、 适时添减衣服

秋天气温有些小下降,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冻着,忙不迭地给宝宝添加衣物。但包得太多,宝宝运动出汗后自己减少衣物反而更容易受凉。秋天气温变化无常,妈妈应适时地帮宝宝增减衣服,而不只是“一步到位”。 秋季添衣要掌握“春捂秋冻”的原则,根据天气预报和自身的感觉有计划地增减衣服,一般来说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单衣就可以了。在外出时妈妈不妨给宝宝备用一件外套和一顶小帽,降低宝宝的受凉机会。你也可以多带上一件底衫和小毛巾,方便太热出汗时能够帮宝宝及时替换。

2、多吃粗粮

宝宝出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自然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加强营养素的摄入,是提高宝宝抵抗力最重要的一环。很多老一辈认为给宝宝吃最好的,越精细越好。但其实粗粮往往可以补充细粮所缺乏的营养成份,达到平衡膳食。蛋白质缺乏会造成免疫力低,因此可以多吃一些鱼、蛋、奶和豆制品。缺锌缺的宝宝容易感冒,食欲下降,可以多吃一些含锌量丰富的食物,比如海产品、红肉和山核桃。经验妈妈分享:一到秋天,我就会让女儿多吃些蔬菜水果,平时也会多加一些粗粮点心,配着酸奶一起吃,味道挺不错的。还有别忘了让孩子多喝水,水分充沛,机体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3、多进行体育锻炼

秋冬季节最容易犯懒,懒洋洋的家长和孩子很容易因为缺乏锻炼而导致抵抗力低下。想要提高宝宝身体的耐寒力,抵抗病菌的侵害,提前进行秋季锻炼必不可少!提高耐寒力,冷水浴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循序渐进地用冷水给孩子洗脸、擦身和淋浴,不要担心秋季转凉,冷水浴容易感冒。相反,冷水能让娇嫩的小苗长得更健壮。另外你还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去慢跑、散步,进行有氧运动。宝宝可以在大人的监护下,到小区健身场所或者公园进行一些简单的器械锻炼或做做体操。积极锻炼能够增强孩子体质,那么流感病毒也就离宝宝远远的。另外,多喝水、睡足觉、减轻压力、减少糖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少去公共场所、勤洗手等好的生活习惯,对提高宝宝免疫力,增强体质也是有很大帮助呢!

摘要:1、创设语言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

2、利用游戏,发展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

3、师幼互动,发展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

4、运用家庭教育,发展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

5、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

关键词:环境 游戏 家园共育 培养 口语修辞

前 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能力结构系统。科学研究表明,3~6 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孩子在语言的模仿与实践中能够获得语言的技能和交往能力,从而使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利用家园共育,通过多种方法、实践,在培养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又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据了解许多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使他们

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受益终生。如何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孩子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尝试运用“家园共育”的实验研究方法来提高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园内教育

(一)环境教育

1、创设适合培养幼儿创造性语言的物质环境,成为幼儿

学习、表达、探索的剌激物和桥梁,为幼儿创造说的空间。

儿童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玩、爱画、爱制作,让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墙饰活动中来,激励幼儿去想、去说、去做,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提高了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幼儿园的活动区角是每个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最好去处,在这里,他们乐此不疲,教师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说。

2、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因为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此外,成人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感受理解修辞的真正含义,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成功与快乐。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成人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

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二)游戏运用

利用游戏发展口语修辞表达能力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3-6岁幼儿发展和学习指南》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最好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参与,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使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口语修辞感。充分的感知修辞方法,是幼儿准确运用修辞语言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听、辩、了解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修辞语的能力,为此我们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语言训练游戏供幼儿练习,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幼儿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总想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这个时期的幼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并且逐渐向具体形象性过度。鉴于此,我们准备了多种材料供幼儿操作演示,并开辟了语言角,让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发展。(三)师幼互动

一方面,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与教师对话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和孩子交流时,假如你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

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你;在幼儿游戏时,如果你洋溢着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会拥着你七嘴八舌地说说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只要你耐心地指导、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你就像自己的妈妈,他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儿来。在学习活动中,你试着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敞亮”出来。假如你把遇到的困难或要解决的问题抛给幼儿,他们一个个会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孩子的天真无邪在你的不经意中就会流露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得以发展,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俗话说:名师才能出高徒。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教师语言素质的好、差。幼儿的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幼儿所注意。有时,一句随意的笑话也能刻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并不时流露出来。做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语言文学修养,懂得一些语法结构及修辞逻辑知识。一句话,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取得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教师要善于大量运用修辞词汇,做孩子的语言表率,才能促使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二、家庭教育

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父母需要跟幼儿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幼儿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始时可以给幼儿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幼儿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感知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修辞语的用法,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给幼儿买些符合其年龄的书籍,但并非一定要买许多的书。比较好的做法是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多带幼儿去商店转转,告诉他们书的种类很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从而激发幼儿求知的欲望,使其认识到看书与看电视不一样。此外,还可以多让幼儿看些图文并茂的书,提高其阅读兴趣,还可以多带幼儿郊游、散步、踏青,亲近大自然,感知周围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幼儿的修辞语言,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听、所闻,促进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现代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几乎每个独生子女都是几代人掌心里的宝贝,惟恐出门摔着、碰着,缺少了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与沟通,父母又“望子成龙”心切,早早让孩子接受“学业”的教育和“各种兴趣小组”的培养,在孩子面前,时常表现出焦虑、烦躁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消极影响下的孩子变的胆小、内向、害怕与人交往、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还有许多家长习惯把一个“好孩子”的标准定位于孩

子的“听话”,越是听话的孩子,越是好孩子。家长把孩子当作听话的工具,很少给他们表达自己观点与意见的机会。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口语表达,因此,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幼儿是家园联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开展的亲子活动中,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游戏,增进了母子情、父子情,父亲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幼儿没有了往日的拘谨,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欢声笑语。同时,让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学习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在家长开放日中,通过家长参与互动,让家长更真实地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体会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真切地认识到,父母和孩子相处也需要一种“同伴”之间的交往,从而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语言交流。通过家长学校、家园联系卡等多种家园共育方式,让每位家长学习并领悟到,只有营造一个温馨、友善、关爱、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愉悦和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开放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善于模仿,所以父母的语言交际应成为幼儿模仿的榜样。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因此我经常提醒各位家长说话要做到口齿清楚、语言准确、表达有条理,语句精练。家长有意识引导孩子模仿自己规范的修辞语言,使孩子增加修辞词汇,学习表情、语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修辞表达能力。

总之,发展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方法很多,不论采用什么

方式,关键在于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摆正幼儿的主体地位,既要重视幼儿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提出启发性问题,指明思路、创设良好的环境,解放幼儿的手、口、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帮助他们由具体-----形象-----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地理解加深概念,并用修辞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进行培养,确实比盲目实施的好,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修辞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密切了家园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优化家长的教育能力结构,使家园沟通顺利展开,使家长真正成为新型教育的合作者,使幼儿真正得到发展提高。

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努力,细心研究,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就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幼儿口语修辞表达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更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为此,我们时刻准备着„„

关键词: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包括了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两者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家园共育就是要求幼儿园和家庭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家园是家庭与幼儿园的简称。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过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环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已经日益彰显,然而,在观念层面,经常有关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孰重孰轻的争论,在行为层面,也有偏重于一方而导致给儿童教育留下遗憾的事实。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身心特点为依据的教育,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连贯和有序,以及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养成、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

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特殊的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

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其完整性、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

(一) 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接受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

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公务员之家

(三)建立“互助式”家园教育指导模式

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原因就是缺乏一些理论的指导,而幼儿园可以通过创建“父母课堂”,构建指导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可以利用“亲子活动”为契机,构建儿童与父母同戏同乐的平台;又可以组织家教案例辨析活动,创设家长之间互动的氛围。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传递给家

长,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

实施家园共育非常重要,在建构式课程中的许多主题都必须要有家长的参与帮助,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否则单靠教师的力量,有些活动难于开展,就会使这些教育活动黯然失色。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实施主题活动中家园共育这一版块, 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实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我们在实现家园共育的实践过程中,既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又能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搭建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长没有距离,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园的教育再上新台阶,最终受益于幼儿。

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价值探究

关于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价值探究

论文摘要:家园共育要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整个社会为背景。家园共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协同教育的原则,共同担负起培育幼儿的责任,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双向性、经常性、全面性的伙伴性质的合作活动。家长要明确家园共育的内涵和意义,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局限,以便家园更好地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论文关键词:教育社会化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家园共育       一、家园共育的背景      1.理论背景   (1)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1979年,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尤瑞·布朗芬布伦纳在其出版的著作《人类发展的生态》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指出个人的成长、人类的发展会受到生态系统的制约,同样也离不开与其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社会环境的支持。其所构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同心圆模式将这些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分为了微观、中层、外层、宏观和时代等五个相嵌在一起的子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系统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从而构成了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对于个人成长的最初阶段,幼儿就是在与其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及相互关系的作用和交往中不断成长的,是在与环境系统的亲身接触和体验中不断发展的,其中既有近距离的直接影响因素,也包括远距离的间接影响因素 ,如家庭、同辈群体、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等。而家园共育就是要将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得以整合和扩大,通过吸收教学媒体、社区资源及文化熏陶等力量的参与,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化的平台。   (2)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人际间的社会交换源自于社会吸引,彼此之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持续交往。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收益取决于个体向其他人提供的利益,为了得到利益,必须有一个交换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流动的。因此,可以把社会理解为一个利益流动的网络。从社会交换理论中可以看出,家园共育即是将幼儿家长的育儿经验和幼儿教师的教子心得进行相互的交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育目的。   2.社会背景   教育走向社会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社会参与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教育与社会的逐步融合是大教育观念下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这不仅是各层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不可能在学校里单独进行,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尤其是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能促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生活向教育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因此,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体系中,家庭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左膀右臂”。而相比其他层次的教育来说,幼儿教育更加重视幼儿园之外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生活中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舞台,言传身教与身体力行的教育价值绝不逊于幼儿园教育中的谆谆教诲,更是因为幼儿教育面对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天真无邪、快乐活泼的幼儿,对外界事物和未知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育的社会化趋势要求家庭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大系统中去,家园双方紧密结合,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一致共识,建立家园共育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 。      二、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园共育是家校合作在学前教育层面的具体表述,因此,对于家园共育的诠释是建立在对家校合作内涵的充分理解基础上展开的。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家校合作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但是从逻辑上看基本上都是从“主体—中心—目标”等几个层面加以阐述的:北京师范大学马忠虎教授在其论著《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中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黄河清教授在其最新的论著《家校合作导论》中提出“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双向活动。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岳瑛研究员在其论文《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中指出:“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 ”教育学者周丹在《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互相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社会化。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 ”   依照上述观点,并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背景与具体特点,我们认为,家园共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协同教育的原则,共同担负起培育幼儿的责任,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双向性、经常性、全面性的伙伴性质的合作活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