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北美术杂志发展的历史沿革

2023-02-18 09: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北美术杂志发展的历史沿革

《包装与设计》 ¥25

(最早、最权威的设计专业期刊之一,内容以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为主,每期均有大量国内外精彩设计作品的创意分析、重大设计活动的相关报道和参赛信息等内容。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包装和设计文化的发展,促进设计文化、经营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的融合,介绍国内和国际的包装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包装技术的信息,成为联系国内外设计师和企业家的桥梁,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交流园地。)

《艺术与设计》 ¥25

(以艺术的角度报道国内和国际设计和流行趋势,介绍艺术大师的最新作品和创作经历,同时包容各种流行设计门类,如互动媒体、影像、展示、产品等广泛领域的前沿视觉文化。)

《Design产品设计》¥25

(《Design产品设计》坚持服务于中国产品设计界,以设计师、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设计艺术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国第一本面向具有设计品位与设计追求的专业杂志。她的读者有着良好文化和艺术熏陶背景,并对生活的品位和品质有较高追求的人。他们对世界上各种富有创意的新鲜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追求创新与品质。)

《Design 360˚》 ¥25

(《Design 360˚》杂志以国际视角,收集世界各地最新设计资讯,展示主流设计风潮,发掘新锐设计力量,涉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数码设计等多个设计艺术领域内容,以介绍世界各地的先进设计观念、设计公司、设计师、成功的设计案例、国际设计界动态以及国际设计院校为主,旨在搭建一个当代设计师的舞台,向业内人士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球设计师、设计机构之间的互动与文化交流。 )

《CG数码艺术》 ¥20

(《Computer Arts数码艺术》杂志的始终目标是关注和推动国内数字创作领域的发展。对于拥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肩的数目庞大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爱好者的中国,《数码艺术》Computer Arts国际中文版杂志具有的读者基础。)

另外还有《画廊>>这本书比较全面的介绍当代的艺术.纯艺类的不含设计.每两月一期.
中国知网上的美术杂志也很丰富: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美术杂志有哪些?

论文大纲2

标题:新媒体绘画与古代绘画方式的差异

一. 前言(约150字)

General Statement(背景概述)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当代绘画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早期的先锋性,革命性已被世俗的生存所演变。 

Thesis Statement(全篇论文的论点)

          中国最早的绘画,就是写字,写象形文字,它既是字也是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 

Map Sentence(论文结构概述)

本文将会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

二. 正文  (每段约400字)400*3=1200

段落1(正方) -  中心句

现代绘画中的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新的工业时代发展,更多的科技发展,都成为艺术的表现工具。新媒体艺术是多媒体艺术,很多元素融合产生的一种艺术,三个表现: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思想。

1. 李旭提到,新媒体技术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和技法,同时也对绘画艺术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

2.孙海新说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但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更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式,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为契合,大大增加了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艺术的受众群体,给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孙海新,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j].美与时代(中),2019(09):142-143)

3.王嘉馨讲述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媒介形式飞速发展,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也逐步脱离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实现了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全媒体发展。(王嘉馨,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牡丹,2018(36):74-75)

[4. Concluding Statement]结论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逐步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并成为承载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已经从实物转变为可以在虚拟空间传播的图片或视频。

段落2(反方) -  中心句

中国传统绘画是基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之一。

1. 谭通说过,自宋朝开始,我国绘画艺术理论与表现技巧逐渐成熟,进入繁荣时期。绘画主流风格从客观事物再现逐渐转向主观意识表现,艺术审美意趣及标准有所改变。(谭通,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j].文化月刊,2020(11):190-191)

2. 任安静提到,中国画家用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再现世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风格多样、语言形式丰富。经过历史的积淀,中国传统绘画汲取了外来文化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貌。探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可以体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任安静,略论中国传统绘画[j]. 美术育研究,2020(20):16-17)

3. 巨建伟讲述,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主观性表现的艺术特点,主观性表现就离不开对造型的高度归纳和提炼,或是对细节进行强调和夸张。这种表现性决定了中国画特有的图像感。(巨建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j]. 中华书画家,2020(10):124-129)

[4. Concluding Statement]结论句:我认为新媒体绘画方式更便捷一些,更能够让我们接受,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们生活节奏的极具加快,与电子产品相结合的绘画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的绘画效率。

段落3 (自己的立场)-  中心句

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1. 陈曦说过,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人们以新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工具,运用于艺术实践中,由此诞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种——数字图像艺术,在20世纪前期应运而生,1970年后微型电脑开始普及,操作也越渐简便,数字绘画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的自主创作,数字绘画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本文将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架上绘画艺术的人文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数字绘画艺术的文化转向,即其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的转变,绘画创作观的转向。(陈曦,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2014(17):69)

2.程之希提过,新媒体艺术及其特点从矿石染料、蛋彩画的出现到扬·凡艾克发明并开始运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从现代化学颜料的发明到绘画材料的界限被打破,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涌现,促使新的艺术媒介产生并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爆发,个人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艺术家们也开始发现这些新技术的艺术价值。于是,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新媒体"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程之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j].西北美术,2013(04):5-7)

3.吕华斌讲过,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媒体的整合和替代,扩大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艺术受众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而是开始面临着双重身份,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传播阶段过渡。与此同时,新的媒体数字化和虚拟化方法使传统绘画艺术开始实施并具备着无限扩展的通信空间,降低了媒体信息传播和发布的平台与标准,并建立了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通信系统,切实达到了绘画艺术的世界化发展。(吕华斌,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11):29-31)

三. 例子。用具体例子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例子1 - 中心句 新媒体绘画方式具有随机性,可无限扩张,可无限放大不失真的特点,比如Bill Viola的作品,很多年来,Bill Viola都在使用高清摄影机捕捉人和水的动作,有时是人穿越水帘,有时是人坠入水中,还有时是人遭到水的侵袭。他把他捕捉到的人与水的画面再用慢镜头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这一动作/过程,放大给观者看。无论是作品的制作过程,还是展示过程,Viola的作品都是基于数码科技而形成的,所以算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的代表。

1.李梦梦说过,我不知道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视像装置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的确,他将生活过成了艺术,又于艺术中参悟生活,并在对神秘主义艺术的迷恋中踽踽独行。比尔·维奥拉,美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影像为主,是国际上公认的视觉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李梦梦,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j].城市地理,2020(05):102-107)

2.宋玉青提过,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扩展与变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它的主体是用摄影来带给人们视觉感受,在于通过摄影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些观念,摆脱没有意味纠缠探索的过程,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的地位,也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作为当今时代最为推崇的影像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自20世纪末就开始以流动的影像为载体来创作,探索生命意识的感知现象,也表达对生命、时间、世界的思考,将艺术回归到本质。(宋玉青,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j].艺术家,2019(08):149)

3.林梓提到,在摄像技术发明以来,这个疑问成为图像制作者们津津乐道的迷思。对于很多在二战后崛起的图像理论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摄影和影像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先天的界线,因为两者都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机械装置从现实中攫取一部分景观来构成图像的。相机的快门正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基本工具。(林梓,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2017(11):6)

[4. Concluding Statement]

新媒体绘画方式目前在自发的阶段,发展得很快,早已经有了一套有别于架上艺术的特性。

例子2 - 中心句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是光与空间运动(Lightand Space Movement)的先驱艺术家,他把光作为唯一的操作媒介,制造出无数的视觉空间。

1.肖庆说过,新媒体艺术空间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和独辟的灵境。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媒体艺术空间,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遵循科学理论的原则,集中体现了技术与人的感知觉和行为方式的契合。新媒体艺术空间所具有的交互、沉浸、多感知性的艺术审美特质,扩充了人们观念中对空间意识的理解,影响到艺术的审美范畴,并正在对观众的艺术体验产生重要影响。(肖庆,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6):146-152+157)

2.陈齐悦提到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信息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媒体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一项重要的产业。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新媒体在吸引受众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成为了新媒体行业的一项研究内容。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有关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方面的一些问题。(陈齐悦,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86-187)

3.张璇讲过,当代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媒体运用的多元化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普及,新媒体技术也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文章探索了当代技术的发展如何对新媒体艺术产生影响,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张璇,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j].明日风尚, 2020(19):154-155)

[4. Concluding Statement]艺术家们逐渐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介应用,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单从新媒体艺术的的视觉角度来看,通过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在视觉表达上往往更加丰富,给与观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四、 结论 (Restatement or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NOTHING NEW); final comment(约150字)

Restatement of the Thesis Statement (重述中心论点)

中国最早的绘画与绘画材料和载体的变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 古今的绘画方式有很多种,相比较传统的绘画方式,新媒体绘画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精确。

Recapitulation of the Map Sentence  (Note: Present perfect tenses)(重述论文结构)

本文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

Concluding Sentence. (结论句)

如今我们能够凭借科技的力量采用新媒体的绘画方式探索自己与之相适的表达方式,潜心构建自己作品的文化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艺术。

五、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

2.(孙海新,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j].美与时代(中),2019(09):142-143)

3.(王嘉馨,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牡丹,2018(36):74-75)

4.(谭通,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j].文化月刊,2020(11):190-191)

5.(任安静,略论中国传统绘画[j]. 美术育研究,2020(20):16-17)

6.(巨建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j]. 中华书画家,2020(10):124-129)

7.(陈曦,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2014(17):69)

8.(程之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j].西北美术,2013(04):5-7)

9.(吕华斌,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11):29-31)

10.(李梦梦,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j].城市地理,2020(05):102-107)

11.(宋玉青,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j].艺术家,2019(08):149)

12.(林梓,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2017(11):6)

13.(肖庆,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6):146-152+157)

14.(陈齐悦,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86-187)

15.(张璇,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j].明日风尚, 2020(19):154-155)

西北大学美术学院

今年西大美院录取方式和往年不一样了,文化达到西大分数线后{文化不会太高,在本省划定一本线高出10分之内}按照专业排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