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八十年代通俗文学杂志封面

2023-02-18 02: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八十年代通俗文学杂志封面

对于念旧又爱书的人来说,如何安置旧书真的是一难题。丢了卖了都舍不得,最终家里一囤不小心十年过去了,东西越堆越多,愁上眉头。新年伊始,终于下了决心从头整理归档,也算是个怀古情怀。

1、《月》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7年创刊

把这本杂志摆在首位,靠的就是颜值能打。精装锁线,硬封皮,有彩印刷,放到今天来看,也绝不逊色,内容上,请的主笔都是彼时的人气写手,颇有一月即出谁与争锋的霸气。很可惜那个年代的小说杂志竞争太过激烈,时隔太久远,我已记不清这本杂志坚持了多久,手上仅有这6本了。豆瓣上查到的记录是一共八册,有点可惜当年没有收全。

2、《映色》  人民日版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6年创刊

这本杂志的封面与《月》相比,画面风格其实很接近,只不过《月》是古风,《映色》是现代。这本创刊比《月》早一年,要知道读者的钱包是有限的,后出的杂志有时候总会吃亏一点。《映色》坚持的时候也略长一些,据豆瓣网友评论一共有22期,我手上最后一期是第20期。那时候很多人气作者都是同时在好几本期刊上连载的,如果要追着作者买的话,那支出也是有点大的,毕竟那时候零花钱也是有限的。

现在回头看,当初前几期还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呢,从第12期开始转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了,有点被下放的感觉呢,最后两期的封皮都由塑封面改为纸质了,大约是经费紧张了吧。

“80后”有哪些作家?

张佳玮简介:

张佳玮,1983年夏生于无锡,2002年秋始于上海开始大学生涯。电子商务专业。网名信陵公子。2002年参加第四届新概念作文比赛获得二等奖。2002年秋在网易文化版定居,2003年初开始在新浪原创文学版及金庸客栈写作。2004年获新浪万卷杯全国网络文学大赛短篇小说入闱奖。混迹于天涯、黑蓝、左岸、红袖等文学网站。
喜欢蓝色、《史记》、《红楼梦》、雨果、李白,卡尔维诺、村上春树、王小波、德彪西、大植英次指挥的《唐璜》,《伊利亚特》、托勒密时期的亚历山大城以及天宝年间的长安。反感微积分、香港商业片、伪摇滚、追星族,剽窃、抄袭、粗口、刻意虚假矫柔造作,以及番茄蛋饭。著有长篇小说《倾城》、《加州女郎》,将于2005年初出版。

苏德 他常被人误解是个悲观主义者,其实只是习惯客观.<<我是蓝色>><<威尔逊之夜>><<真知涅聚记>>
李傻傻 <<红X>> <<被当作鬼的人>>
春树<<窗外下着雨>>
田禾<<现实是假的,只有梦才是真的>>

李傻傻

男,1982年出生,原名蒲荔子,湖南隆回人。最新的长篇小说《红Ⅹ》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单行本。现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代表作《红X》,《变成鬼的人》。

李傻傻终于揭开神秘的神秘的面纱,出名前的他只是一个勤奋的网络写手。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还尚未出版任何著作,就已在网上却已经被称为“80后文坛第一高手”,著名作家马原也将他推崇为“80后实力派5虎将之首”,并用以对抗以郭敬明为首的5大偶像写手。甚至还因为他的散文而被人们称为“少年沈从文”。就其实力和势头而言,这位 “80后”唯一一个获得纯文学领域力捧的作家,理应独占鳌头。

张悦然

女,1982年出生,现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作《樱桃之远》《葵花走失在1890》她的新书《十爱》也即将与读者见面。如果尽凭她美丽的外表就把她归入偶像派的行列,确实有失偏颇,因为正如莫言所说:“张悦然小说的价值在于: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心理成长轨迹,透射出与这个年龄的心理极为相称的真实。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向往什么、抵制什么,这些都能在她的小说中找到答案。”她那细致入微的细节、丰富新奇的意象以及凄婉动人的文笔,都无愧于“最富才情女作家”的称号。

春树

女,1983年出生,高中辍学至今。代表作《北京娃娃》。

北京少女作家春树带着她的《北京娃娃》上了2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 还听说她将要去美国签名售书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终成《史记》,当愤怒的北京娃娃不再愤怒时只有一片沉寂。

孙睿

男,1981年出生,北京工业大学毕业,代表作《草样年华》。

2004年之前,没人知道孙睿是谁,而仅仅几个月时间,一本《草样年华》已让孙睿跻身“5大偶像”的行列了。传闻中他曾就《草样年华》以十万向韩寒下了战书,虽然这一传闻最终被当事人否决,但孙睿和他的《草样年华》终究也火了一回,甚至也可以说比《花样年华》来得更生猛!

小饭

男,1982年生,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代表作《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据说得到作家残雪的肯定。

小饭的经历是一个传统的文学青年的路子。在写作上,他曾刻意模仿过王小波,之后又换了好几个偶像,如余华、苏童、残雪。小饭曾经激烈地批评过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作家”,但也渐渐平和,只是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能获得文学奖项,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对“80年代后”作家只会写些没有深度的“青春文学”的成见。

蒋峰

1983年生,大学辍学,代表作《维以不永伤》

目前,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居无定所的蒋峰,被外界赋予了一种为了文学即便穷困潦倒而不向商业低头的悲壮味道,而这个21岁的大男孩极力用戏谑的态度化解自己无意塑造的“圣徒”形象,“只要我快乐,我想写,这就够了。”他说,“我会一直写作,以等待荣誉的到来。” 他确实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底,因而也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颜歌

1984年出生,就读于四川大学。代表作《关河》

有着很诗意的名字,很低调低调地写作着,在网上也很难搜索到关于她的资料和作品,详细一了解,才发现这个女孩不简单, 工人出版社还出版过她的小说集《马尔马各的樱朵》。她的笔触婉转而优雅,轻轻动人心扉。

易术

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83年出生,16岁上大学,当过酒吧歌手、蹩脚的电视导演、电台DJ。

与低调的颜歌相比,易术实在太高调了。18岁在广州出版长篇小说《瓶子碎了》,因大胆的笔触和与年龄不符的语言渲染力被湖南卫视、湖南影视频道、《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被广东著名文艺评论家李运抟教授称为“文学界最具想象力的男孩”,2001年 10月完成长篇《陶瓷娃娃》,声称要“携《陶瓷娃娃》,给虚假的文坛沉重的一击”, 12月和少年作家韩寒在四川《天府早报》上展开激战,并点评多位著名作家,语出惊人。

写了一篇小说,不知道往哪里投稿?

萌芽萌芽 喜欢萌芽 我每期都会买
这下详细了

就是太多了!

仔细看吧!!

“萌芽”,是名词,是动词,更是一个中国知名青春文学文化品牌。

“萌芽”,一个全方位的青春文学文化平台,

“萌芽”,一本具有50年辉煌历史、仍为中国权威畅销的原创青春文学杂志,

“萌芽”,一个历时8年,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萌芽”,一个销售已逾百万册的国内畅销青春文学书系品牌,

“萌芽”,一个近60万会员,每天百万流量的超人气青春文学文化网站。

1956年 “任何参天大树都是萌芽长成的”

3月,作为培养青年文学人才的阵地,《萌芽》杂志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筹备。

7月,《萌芽》杂志创刊,哈华任主编。杂志的封面刊名采用鲁迅先生的手迹,旨在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30年代办《萌芽》的传统,在文学战线上培养大批新战士。

正如巴金在创刊号的祝词中说的那样,“任何美丽的花朵,任何参天的大树都是由萌芽长成的”,“任何萌芽只要得到阳光和雨露的养料,就会展开她那‘欣欣向荣’的前途。”

1960's 艰难岁月VS无人不知的《萌芽》

《萌芽》杂志创刊后,就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喜爱,来稿数量激增,发行量也直线上升。创刊号印数36000册,一年不到就达到20万份。在广大青年作者及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青年习作者的园地,不少作家,如新近去世的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陆文夫等,都是在《萌芽》起步跨上了文坛。而今天50岁左右的一代文化人,几乎无人不知《萌芽》。

最初,《萌芽》为半月刊,至1960年7月改为月刊,但只出了两期,因纸张供应紧张而被迫停刊。从创刊到停刊,共计出版了98期。

1964年,经济形势好转,《萌芽》复刊。

1966年7月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再度被迫停刊,共计出版31期。

1980's 属于文学的80年代

1981年,《萌芽》杂志复刊,哈华同志主编。复刊后的《萌芽》很快便博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刊物发表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

1983年,湖南省青年作家彭见明1983年刊发表在5月号《萌芽》上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以及湖南省青年作家刘舰平刊于6月号《萌芽》上的小说《船过青浪滩》,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9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国内外屡获殊荣,可见《萌芽》所刊作品的生命力之顽强。

当时《萌芽》的最高发行量突破30万份。与此同时,大型文学杂志《萌芽》增刊《电影电视文学》,在上海创刊。开风气之先,发行量高达36万。

1984年10月号《萌芽》发表的浙江省青年记者吴民民的报告文学《冰海沉船》,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986年5月,哈华离休,曹阳接任主编。以后的十年,《萌芽》被誉为“作家的摇篮”。(《萌芽》增刊改名为《电视电影文学》杂志,于86年5月划归上海市文联。)

为了激励与扶植青年创作,复刊后的萌芽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萌芽文学奖,并恢复了推出年轻作家的“萌芽丛书”的出版。如今的《萌芽》编辑中,就有多位从当年的“文学奖”中脱颖而出。

1988年6月,《萌芽》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0年6月,《萌芽》杂志设计封面被评为国家刊物封面整体风格设计大奖。

1994年6月号《萌芽》,闫连柯的《耙耧山脉》系列小说荣获第三届“上海市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二等奖、优秀作品编辑奖。

1996年 文学杂志的市场之路

1995年,赵长天接任《萌芽》杂志主编。

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1996年1月号《萌芽》又进行了改版,内容栏目化,开本从16开改为大16开,定价6.00元/册。

这明示了《萌芽》办刊的目的不再限于培养青年作家、少年作家这一小众圈子,同时扩大范围,将眼光放远到提高广大青年读者的文学素养上。杂志将读者群重新定位在“大、中学生”,即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到高中生,向上辐射到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改版后的萌芽更贴近生活、贴近校园和青年学生,既是一本青年文学刊物又是一种青年文学修养性读物,《萌芽》的品牌栏目有:小说家族、校园清泉、青春心事、校园扫描、第一类接触、异域传真、社团之页等等。

1996年8月号《萌芽》,上海作家王周生的小说《星期四,别给我惹麻烦》,荣获《小说月报》’97百花奖、优秀编辑奖,以及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

《萌芽》新人奖推出张磊、刘文诚、周洁茹、商羊、张雄、路玮、王淑瑾等一批文学新人。

1997年,萌芽杂志社与沪南供电局合作,每月向全国贫困地区赠阅《萌芽》杂志一千册,持续一年。并面向贫困地区举行了“沪南杯”散文征文活动。

2000年,考虑原价6元的月刊,给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族每月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萌芽》杂志的开本从大16开,改回正16开,降价为4.8元保持至今。

通过不断的市场实践,“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成为新时代萌芽的办刊口号。阅读萌芽成为大中学生的时尚。

2000年,迎着这样的奇迹,萌芽及时推出了由学生自己担纲编辑的“刊中刊(AMAZING)”不断更新栏目,“少年小说”、“学园Q弹”、“爱上男主角”、“大牌档”、“众议院”等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栏目,使文学杂志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沙龙。

基于1999年起又成功举办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畅销书作家和文学新锐,萌芽的影响力再度节节攀升,销量达到每月的50万册上下。

2001年,随着优秀作者的队伍庞大,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和编辑部人员的积极筹划,《萌芽》恢复增刊的出版,一年为2期,为中长篇小说专号。

2001年,国家出版署批准《萌芽》作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2005年,萌芽杂志被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被列为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同年,萌芽杂志社被评为上海市宣传系统第一届(2003年—2004年)“文明单位”。

1999年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掀起的作文革命

早在1997年末,中国的舆论界就对中学语文教育投入了极大关注。《萌芽》作为时代青少年与文学之间的媒介,具有敏锐的嗅觉,察觉到一场作文革命的时机已经到来。

1998年,《萌芽》联合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著名高校,向中学教育的“唯理模式”叫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就这样应运而生。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制。“新概念”旨在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最后确定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

1999年3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圆满成功。当年有7位一等奖获得者幸运地得到了保送联合主办高校的破格录取资格,自中国大陆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因作文比赛的奖项,获得深造机会。

自1999年7月第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始,至第七届大赛止,新概念作文大赛由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独家协办并以“中华杯”冠名。

2005年,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由掌上灵通有限公司独家协办,以“掌上灵通”冠名,简称“灵通杯”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至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历时7年8届。7年来,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多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由最初的7所陆续扩大为10所到后来的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1999年以降,全国不计其数的媒体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冲击,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

“新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吹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评委会主任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而起步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80后”作家,更成为如今文坛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他们的作品之畅销是文学出版业中的奇迹。

另外,韩寒这名当年由大赛发掘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媒体眼中的“高才留级生”所引发的话题,至今是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深远的冲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媒体舆论都不得不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重新审视与思考。

每年由大赛衍生出的出版物《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特色作品选》的销量也历年保持较好的销售势头,成为广大青少年业余课外阅读的重要补充。

2000年 萌芽网站建立——青春文学文化家园初具规模

1999年《萌芽》杂志策划成立网站,以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方便编、读、写三者通过虚拟媒介更好地交流办刊心得,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即时消息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2000年3月26日萌芽网站正式成立。

2005年4月,改版后的网站一期顺利改造完毕。成为一个融《萌芽》官方信息发布、论坛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学爱好者集散地。

杂志读者可通过登陆 了解萌芽杂志、新概念大赛、萌芽书系及萌芽网站社区的全方位“萌芽”官方信息,也可在网站的平台上与萌芽杂志社、萌芽作者、萌芽读者进行直接交流沟通。

2006年5月,萌芽网站完成二期改版,新增萌芽播客、聊天室、在线投稿《萌芽》杂志系统等新功能,进一步改造论坛结构,同时吸引大量萌芽作者聚集网站与读者面对面沟通。

目前,网站的注册会员数量已逼近60万。日均流量百万,论坛日均发帖量15000帖。萌芽网站业已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青春文学文化家园”。

2003年 萌芽书系——国内畅销青春文学图书品牌诞生

2003年,作为青少年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刊物,《萌芽》杂志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和稿源优势正式以“萌芽书系”的品牌,推出青春读物。

早在杂志建立初期,《萌芽》编辑部就不定期地与全国各地出版社合作,为决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搭建作品推广的平台,推出“萌芽丛书”。

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后,《萌芽》也时有图书策划编撰的成果。应该说,在2003年“萌芽书系”品牌确立前,《萌芽》推出的图书已经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消费群和可靠公信力;这个品牌的确立,已经使《萌芽》的图书编辑走向更专业更成熟更规范的运作模式。

至今萌芽书系已与全国各大出版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托萌芽杂志社自身的社会效应及经济实力,本着大力扶持青年作者的宗旨,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利于青年作者成长的图书出版条件。

已出版的图书囊括长篇纪实文学、长篇小说、个人中短篇小说集、萌芽作品合集、萌芽作品年选等各个种类,诞生了畅销书作家蔡骏、那多、李海洋、马中才、王皓舒、朱婧等实力作者。品牌旗下文学出版物已达50多种,每种最低以10000册起印,至今销售达上百万计。

求书名或出版社。80年代出版的一套铜版纸,少儿科普读物,大概十本,很大,比杂志还大一圈。

你说的80年代出版有关于你说内容的只有一本书,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之后陆续有分卷出版,你看的可能是其中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于1993年出齐,共74卷;第二版历时14年,共32卷,于2009年出齐。

74卷书目为:《哲学》Ⅰ、Ⅱ;《宗教》;《中国历史》Ⅰ、Ⅱ、Ⅲ;《外国历史》Ⅰ、Ⅱ;《政治学》;《法学》;《军事》Ⅰ、Ⅱ;《经济学》Ⅰ、Ⅱ、Ⅲ;《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社会学》;《民族》;《考古学》;《文物·博物馆》;《中国文学》Ⅰ、Ⅱ;《外国文学》Ⅰ、Ⅱ;《美术》Ⅰ、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电影》;《语言文字》;《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教育》;《体育》;《新闻出版》;《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数学》;《物理学》Ⅰ、Ⅱ;《力学》;《化学》Ⅰ、Ⅱ;《天文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生物学》Ⅰ、Ⅱ、Ⅲ;《现代医学》Ⅰ、Ⅱ;《中国传统医学》;《心理学》;《农业》Ⅰ、Ⅱ;《矿冶》;《机械工程》Ⅰ、Ⅱ;《电工》;《电子学与计算机》Ⅰ、Ⅱ;《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化工》;《轻工》;《纺织》;《土木工程》;《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水利》;《交通》;《航空·航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