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是几类期刊

2023-02-18 00: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是几类期刊

问题一: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杂志 大多数高校在学报要省级刊物。但著名高校在学报有的是北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国家级级别都高。具体看要哪个地方办在。
户国期刊网可以查到的。

问题二:学报是什么级别 你指的是伐术期刊方面的学报吗?
如果是的话,那也要看具体的期刊,同样是学报,级别相差很大哦~

问题三:大学学报都是什么级别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 *** 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 ***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问题四:学报上发表论文算是什么级别的? 要看你发表的学报的级别,可以对照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查询你所发学报是否在核心期刊上,一般我们评职称所说的核心期刊目录就是指它。绩在核心期刊目录,就只能算公开发行出版了,一般评职称只能算最低档,不过也有特例,有些大学为支持自己大学的学报,也是为了鼓励教师给自己学报投稿,往往对自己学报发表的文章给与特殊照顾,再评职称打分时按照核心期刊对待!

问题五:学报是怎样分等级的?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问题六:浙江大学学报是什么级别 可能没有发全,你可以到
图像水印检测
或者告诉我你的邮箱!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1798种)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第二编 经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

问题七:《计算机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08年还是核心期刊,现在是不是不确定,百科也没有更新,如果你需要核心的话,可以看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oa核心

问题八: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这个期刊是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核心期刊!!
级别上看,应该算是 普通国家级吧。

问题九: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属于什么等级的期刊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问题十:本科学院学报是什么意思啊,发表以后算是什么级别的呢 一般来说,本科学院的学报是达到省级标准的
具体是什么级别得看学院的实力
比如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的文科部分就是核心期刊 而理工部分就是普通期刊 也就是国家级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则是核心期刊
一般而言 现在国内 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区别不是很明显
学校和单位是否承认你的文章 得去学校研究生学位办去咨询 一般都会有 本学校承认的期刊清单的,所以这点你不必担心。至于工作单位,除非是搞学术的,其他一般都不管 只要你是正规期刊上的文章就承认。

期刊分类中A类B1类B2类,是怎么分的?要如何查找?

A类、B类期刊等的划分是各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自身研究特点,从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筛选,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结合相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期刊,再次为C类期刊,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这类刊物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科研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同单位制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A类期刊也并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在有些单位,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报刊也会被划为本单位的A类期刊,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获取刊物级别很简单,一般权威数据库中,以及期刊的官网中,对刊物的级别都有所体现,一般知网、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等平台都是非常权威的数据库,通过这些平台都是可以检索到期刊的详细信息的,期刊的官网需要作者稍加辨别,期刊真正的官网信息才可信,需要特别警惕仿制的假官网。

常见的国内刊物级别

有部级、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几类。发表难度是逐渐上升的,选择刊物不必刻意追求高级别,高级别刊物固然比低级别刊物要好,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发表的,比如核心期刊,对作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普通作者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很难发表的。

刊物级别的选择首先要参考具体文件,职称文件或者学校的具体要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文件,了解清楚自己需要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再去做选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如何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投稿(想在网上投稿)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征稿

《中国人民大学校报》征稿 杂志类型:艺术科技社科文艺综合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秉承“关注现实,创新理论,打造品牌”的办刊理念,立足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国内外,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推动学术研究,发表了一批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优秀论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设有本期论坛、专题研究、哲学·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学者访谈、学人自述、学术动态等主要栏目。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探索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从2003年开始,将扩版至16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5170/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5420。立足人大,面向全国,竭诚欢迎校内外学者指导、赐稿、订阅。来稿要求:
1、本刊以“经济管理”为特色栏目,特别吁请有识之士支持。
2、来稿应是尚未公开发表的文章,有独创性,且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文字精炼,内容应遵守保密原则。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
3、文稿应依次包括:论文题名、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同时须在文尾注明:作者、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邮编、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4、正文要求:
①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
②中英文摘要:中文以200字左右为宜,应包括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等。
③中英文关键词:反映文章主题内容名词性专业术语,以3-8个为宜,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④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单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社科类的层次标题的序号采用一、(一)、1、(1)、1);自然科学类层次序号采用1、1.1、1.1.1。层次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五级。
⑤文内图表:图应标明图序、图题、图位;表要求采用三线表,并标明表序、表题、表位。
⑥各类文献的注录格式如下:
a.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任选).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c.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d.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基金项目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
6、文稿中的量、单位、符号、数字用法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7、稿件发出后3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鉴于人手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来稿请寄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箱,勿寄个人,以免延误或丢失。
编辑部E-mail:
8、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9、本刊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对来稿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或删节,不同意者请注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

怎么看期刊的等级

根据你的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

还有以下几点:
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
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
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