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2023-02-17 23: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投稿不容易被收。多从自身找问题,还有就是期刊本身风格特征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是系统投稿,但因为地处蜀地,他们收稿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很多稿子大家可能写得还不错,但不符合该刊物风格,所以未予采用!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成都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教育院校名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等荣誉。
本刊主要聚焦教育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学术性和探索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稿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稿件字数须在0.8万字以上。
本刊2022年重点选题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教改革研究、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各类教育研究、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教育与乡村振兴研究、“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研究、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相关选题的研究。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中小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篇1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其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技术革新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却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又和中小企业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笔者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认真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同时,将根据我国国情,从支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扩充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服务、允许和鼓励公司制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等七个方面深入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1、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使金融机构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放贷。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向外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全面,使相关机构进行财务审查面临很大的困难;再加上中小企业的信用额度不高,金融机构所能得到的贷款利差很少,这也使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

  3、缺少可供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高,很少有可作为抵押的不动产,经营风险大,对于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基本无法满足。

  4、过分依赖银行贷款,提高了银行信贷风险集中度,削弱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缺乏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美英等国的中小企业的外部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我国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板刚刚起步,投资者还持观望态度,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非常有限

  2、商业银行有限的资金支持

  由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难度大,尽管从银行获得贷款困难较大,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愿意从银行进行融资。

  3、不够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的不断颁布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够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政策实际操作困难,实施力度不够等。

  4、不够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我国的担保体系还不健全,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存在缺陷,提供担保的资本质量不高,同时对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的资产和信用审查比较苛刻,很多中小企业被担保公司拒之门外,无法获得担保。

  二、我国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各方面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同配合,从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入手,综合考虑,逐步改善融资环境,现提出以下几条对策进行共同探讨:

  (一)逐渐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和法规

  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非国有性质,而融资政策一般都向大企业倾斜,所以,要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就要营造平等的融资环境,从法律、法规的层面端正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在企业融资上与大企业争取一视同仁,并不断完善促进小企业有利成长的政策法规等。

  (二)增加对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投资服务。

  对于处在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往往是遏制起步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对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投资服务,可以使高新技术成果的得意转化,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

  (三)允许和鼓励公司制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

  目前,我国公司如果想要进行股权融资,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积极严格的审核,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才可以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但只能在公开市场发行,不能进行场外交易。针对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中小企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应逐渐放宽股权融资的相关政策,逐步创造多元化、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四)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愿意从商业银行获得直接融资。所以银行要摒弃偏见,公正公平的对待中小企业的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一套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五)建立专门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要建立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服务,专门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六)健全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

  发展多种类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多渠道的筹措担保基金。有了可靠的担保机构和安全担保基金,银行就可以降低信贷风险,中小企业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七)政府应当给中小企业以足够的重视,通过有力的政策保障,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积极分析成因,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发展的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要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切实有效、操作性强、规范化的具体措施,构建中小企业良好健康的融资环境,从而使中小企业得到有益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叶林.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李恩强.中小企业融资五难[J].中国经贸导刊,2003,1.

  [3]刘黄.中小企业如何制定最佳融资决策[J].中国中小企业,2002,9.

  [4]贾丽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3,1.

  [5]金萍.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理论分析[J].商业研究,2002,3.

  [6]桂昭君,杨旭.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体系重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2,4.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篇2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及法律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劳动就业、技术创新、出口创汇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融资难的状况,严重地影响着中小企业发展。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以及各国政府亟需破解的难题。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概述,论述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并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1、中小企业的法律界定。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它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包括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二是以生产经营规模为标准,凡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都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同时,该条的第二款规定具体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科学的界定中小企业为我们制定相关中小企业的法规政策有所指向,也为我们探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划定主体范围。

  2、融资与融资方式。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融资的解释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金而集资所采取的手段。国内大部分人对融资的定义有两种:一是资金融通;二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企业融资,是社会融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多种,但从融资主体角度,可以对融资方式作三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第二层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第三层则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再作进一步的细分。在实践中,还经常根据资金的来源和融资对象,将企业融资方式分为财政融资、银行融资、商业融资、证券融资、民间融资和国际融资等。

  直接融资是盈余部门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部门使用,即赤字部门通过出售(发行)自己的债务凭证融入资金,而盈余部门则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部门提供资金。直接融资具有直接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及流通性的特点。间接融资是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进行的融资。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需求者,出售间接证券融入资金,盈余部门则买入间接证券。作为供给者,买进赤字部门的直接债券融出资金,而赤字部门则卖出直接证券,融入资金。常见交易工具是货币和银行券、存款、银行汇票等非货币证券。此外,融资租赁、票据贴现等方式也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间接融资的特点是间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及非流通性,与直接融资相反。民间融资是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外部,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以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困境

  1、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的法律分析。首先,中小企业上市难。上市门槛虽然有所降低,但中小企业仍望尘莫及。我国因为法律法规在规则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上市难”等问题。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及新《证券法》均对上市条件作了调整,降低了上市标准,但对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要达到其规定的条件依然艰难,上市融资仍然望尘莫及。同时,上市企业的股本总额降低,意味着上市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在降低,将带给投资者更大的市场风险与经营风险,这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其次,中小企业债券发行难。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直接融资领域采取的是:“重股票,轻债券;重国债,轻企债”的政策,因此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冷遇,发展较为缓慢。而且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有较大的财务风险,债券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和到期日,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状况对企业发展不利时,会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受到影响。这些债券融资固有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积极性;最后,风险投资举步维艰。我国还没有制定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运作和退出缺乏法律依据。目前缺乏完善的市场化退出渠道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通畅的风险投资撤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核心环节,而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不利于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

  2、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法律分析。

  第一,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和基金融资等方式。但我国在这几种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很滞后,中小企业几乎没有通过票据贴现进行融资;由于企业经营者思想观念落后等多种原因,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进行融资的也很少;而银行贷款服务品种多样,手续简单方便快捷,因此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

  第二,银行贷款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则较为落后,间接融资的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特别发达,当地银行的基本客户就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已经是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不发达,而且多为国有、集体所有企业,亏损面大,设备陈旧,有些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信用度低,所以金融机构首先要考虑防范金融风险,保全银行资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要相对少一些;

  第三,银行体系结构不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居于垄断地位,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我国的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等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配了90%的贷款,而贷款的75%~80%则分配给了国有企业,而其中非国有企业部门获得的贷款不足10%。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改变银行垄断的局面,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在融资体制上安排不对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货币信贷政策存在诸多障碍和误区,一些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政策不到位,信息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

  第四,企业资信等级评定标准不适合中小企业,致使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过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固定资产少、缺乏可抵押的资产,且中小企业的贷款要的急、数量少、风险大、频率高、管理成本较高。而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都是以大企业为对象,缺乏考虑中小企业的一些具体情况,这种信用评估体系是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我国现在维护信用有关的法律条款在多部法律中虽有涉及,但内容比较零散,至今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维护信用的法律,特别是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对策

  法律是保证资本市场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面临一系列的法律上的障碍。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

  1、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的法律对策

  第一,依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实施股权融资提供条件和场所。我国应当采取法律措施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实施股权融资提供方便。首先,应依法完善创业板市场,使其成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其次,依法设立柜台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柜台融资的新渠道。最后,应依法设立区域性的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服务。

  第二,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为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开辟通路。债券融资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利息为固定费用,且由于利息的节税收益,可以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旧的企业债券发行理念和发行制度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必须进行改革。首先,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发行基数应多元化,尤其是允许各类中小企业作为发行主体;其次,改变发行债券的审批制;再次,增加企业债券品种,以使投资者能有更多的认券选择;最后,逐步取消债券发行额度的限制,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制定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标准,完善中小企业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发展多层次交易市场,促进企业债券的流通,最终畅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2、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法律对策

  第一,完善融资租赁立法,使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手段多样化。

  我国融资租赁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已影响融资租赁业务进一步发展。应尽快审议《融资租赁法》草案并加紧出台正式法律,对融资租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业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动产租赁的登记等做出规定。

  第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现实选择。

  对非国有金融机构开放市场,主要旨在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市场的局面,从民间培养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具体业务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以在商业票据、短期融资等方面做新的变动。在商业票据上,要针对中小企业特殊的财务状况提供特殊的承兑担保和贴现业务;在短期融资上,可借鉴英、美银行的经验,采用“透支管理方式”,并相应规定好利率水平和归还时限等;还可以建立专项贷款基金,如再就业基金、西部开发基金等。

  第三,应尽快出台《中小金融机构法》,充分利用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

  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一批中小型金融机构,但其服务的对象并不明确,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价值目标并未确定,自身运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市场开放度低、监管机制差、行政干预多、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还相当严重。因此,应加快制定《中小金融机构法》,以促进中小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并通过众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优质服务,为众多的非金融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融资源泉。

  第四,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强化信息披露。

  为了规范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要加强信息披露,降低融资风险,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应采取下列措施:首先,明确资信评级的主体。其次,在评级方法上,尽量减少对企业报表的过分依赖,多采用现场调查,随时重点掌握中小企业的融资使用、存贷增减、贷款回笼等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并根据企业经营者素质、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主要指标,综合评出不同等级,作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扶持的依据。最后,中小企业自身也应强化信用意识,重视资信评级,通过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努力在间接融资活动中树立守信形象。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朱传华,王素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

  [3]刘晓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0.1.
猜你喜欢:
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建议

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

3.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

4. 中小企业融资难论文

5.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

西华大学技术监督学院的名师风采

周志明,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教育厅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长期从事温度计量、电气测量等课程教学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发行教材《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及《常用电测仪器仪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业技术工人考核培训大纲》。万虹,男,毕业于四川省教育学院,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连续五年被聘为四川省中专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长。先后担任中专和大专《技术物理》、《质量计量》、《电工电子技术》和《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二十多次分别获省、市、局、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连续多年教学质量A等。多篇学术著作分别在中国计量出版社、《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和出版。参编乐山市中专物理学会中专能力测试教材和校内中专函授专业课教材等。熊伟,男,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质量检验部主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2003年曾下派凉山州冕宁县担任县长助理。担任食品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多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将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变为学生的内在行为,成效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参编有《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专)、《化工产品质量检验》(高校)、《分析化学》(高校)等教材。范跃,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担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产品质量检验》等多门专业课及基础课的教学工作30余年,主持食化质检教研室工作多年,同时担任全国首批职业资格技能考评员。专业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和“优秀教师”。主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两本教材,参编学校多门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大纲。邓鹏飚,男,毕业于燕山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机电检测部主任。先后担任《仪器零件》、《公差与配合》、《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数字测量仪表》、《电力与拖动技术》、《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三德先进个人”。参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显示测量仪表》,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篇,在校内学术征文比赛中两次获得二等奖。2008年获得产品安全性能检验工考评员资格。杨平,男,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实验实训部主任,省重点专业带头人,检测技术类职业工种考评员,参与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评若干次。担任《力学测量技术》、《自动控制》、《建筑质检》、《质量管理》、《机电技术》、《水泥生产技术》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先后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校内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职教材《力学计量》,主持和参与校级教改课题4项。徐学军,男,数学高级讲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教育科学研究处处长。从教以来长期承担学校高职、中职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获得多次优秀,数次获得学校教师技能竞赛奖励,参加编写的高职院校教材《高等数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质量统计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陶泽蓉,女,物理高级讲师,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1年在中国计量学院全日制继续培训学习,现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学生处副处长,负责全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教以来长期承担学校高职、中职物理、电工、电子、数字电路、压力计量、流量计量、计量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十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获得多次A等;连续担任十三年班主任工作,在全校任何形式或活动中都表现十分突出,多次评选为优秀班级,学生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之后从事了三年实验室管理,人员、物品管理有序,实践性教学活动效率大大提高。撰写论文“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在西南大学《物理教学探讨》2004年发表,论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乐山师院学报发表,并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座右铭: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廖艳,女,1970年生,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热电方向的计量测试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认真负责。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荣誉。04年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08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及教改活动,获奖情况:两届教学优质课竞赛的二等奖; 第七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006年度德育工作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教学之余,笔耕不缀,,在校刊和省级刊物《当代职校生》和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报》发表多篇文章。座右铭:天道酬勤。个人爱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罗时淼,男,1983年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现西华大学)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学士,高级讲师。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在工厂期间,有十四年机械设计、制造、标准化和设备管理的经验,任技术科长。1997年我参与研制的MC-60陶瓷压砖机获峨眉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主要从事《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机械制造工艺学》、《传感器》课程教学。我牢记大学老师魏福基对我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一丝不苟”,争做学生的榜样。参编高等学校教材《机械产品质量检验》、《传感器》;论文《班主任工作探索》2001年川南中专学生工作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担任班主任9年,理化981班2001年获“乐山市先进班集体”称号。在工厂里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学校,三次评为优秀教师,三次优秀班主任。唐雁翎,毕业于四川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先后担任大专、中专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先后承担《应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拖动》、《电工装配》等大、中专课程。主持机电产品质检教研室工作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后通过国家高级电工技能考试和国家高级电磁计量检定工考试,并获得相应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先后三篇学术文章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学校《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发表。独立编著《电工电子》中专函授教材。骆权如,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担任《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压力计量》、《容量与密度计量》、《物理》、《压力容器技术与安全》、《数学》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20多年,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计量与测试技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两篇,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多篇。2008年获得压力与真空考评员资格。程军,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公共综合部主任,四川省教育厅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工作以来一致从事中专,高职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多次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两篇,在校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参与教改课题一项。谢登平,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从1981年起从事教师工作至今,教授的课程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高等数学》、《抽样检验技术》。多年从事高考辅导和质量工程师考前培训的教学工作,多次为学校取得荣誉,在学生中赢得良好口碑。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多篇学术论文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发行教材《抽样检验技术》。近几年的突出教学成绩有:2004年所教学的班级为学校取得了2004年西华大学下属八所二级学院的专升本考试录取排名第一名。2005年获四川省质量技术都督学校第三届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6年所培训考生质量工程师考试合格率达67.5%,比全省平均合格率高出30多个百分点。徐安国,男,毕业于西南大学,大学本科,理学学士,高级讲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长期担任教研组长,多次被学校评为 “先进教师” 和“优秀班主任” ,获学校《电子课件》比赛二等奖(无一等奖)。长期担任《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技术物理》、《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的书《数理化重点知识与考试》、《高中物理疑难解析》,分别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编写有多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徐军,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西南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数理教研室主任,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中专和高职教育《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乐山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年十佳”光荣称号。曾多年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优秀)。参编了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发行的《高等数学》教材。瞿艾媛,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高中,中专和高职的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能力强,效果好。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了《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师激励策略的应用》,《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性教学模式转换》等文章,在校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游桂先,女,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先进教师” 、“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 , 获“优秀教案”奖。长期担任《高中数学》、《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的书《高中数学疑难解析》由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编写了《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游敏,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级讲师。担任《语文》、《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青春期心理健康》等多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好评。先后获“学校首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青年岗位能手”、“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光荣称号。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四篇,在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征文中多次一、二等获奖。张燕,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高级讲师。担任中职《英语》、《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等教学工作多年,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致力于以学生为本,爱和严相结合,成效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2篇,校内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西华大学各联办校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李松涛,男,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学院发酵工程产品质量检验专业,高级讲师,四川省质量协会会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现任教于质量检验系,“食化专业(中专)课程改革”课题组重要成员,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自从教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潜心于食化专业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与研究,所教课程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数次被评为优秀级(A等),并被评为2001年度学校优秀教师,同时还被学校评为“骨干教师”。2005年曾参加由中国计量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校面向21世纪教材编审会议,并于2006年作为学校省级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在四川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主编有全国发行的教材《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参编教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等。倪福莲,女,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高级讲师,现任质量检验系教学负责人,“食化专业(中专)课程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自从教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潜心于食化专业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研究,所教课程有“食品质量检验”、“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级(A等),数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同时还被学校评为“青年岗位能手”、“骨干教师”。2007年作为学校省级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在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的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主编全国发行教材《食品质量检验实验》(中国计量出版社),参编教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中国计量出版社)等。万茂君,男,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地质学会会员。所教过课程主要有:“质量管理”、“珠宝玉器首饰检验和加工”、“贵金属首饰检验和加工”、“普通地质学”、“商品学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化计量”等,期间担任8年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称号;教学质量多次获得A等,特别是在“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国家“质量工程师资格证”考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初级质量工程师。在从事地质探矿科研、工程施工等工作期间,参加了原地矿部和四川省地矿局组织的十余项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担任主研人员和课题负责人,这些项目多数获得原地矿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工作中多次获得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并在国家的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译文10余篇。张剑平,男,毕业于中北大学化学工程系,本科,高级讲师,理化检验工种职业资格考评员。担任《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化工测量及仪表》、《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多门专业及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曾在工业企业长期从事科研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新产品开发部主任及理化室主任、计量科长之职,1994年获得国家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校内发表论文多篇,参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等三门高等学校教材。

成都师范学院怎么样?

学校位于成都温江区,现在已经是二本大学(貌似是12年才升的),第一批设有六个二本专业,其余基本都是一专,条件要求不大,学校总体还是不错的,学校卫生是很好的,图书馆在川内算是非常好的!
成都师范学院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四川教育学院,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腹地成都市。2012年3月,经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教育学院改建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正式由一所成人本科师范院校改制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2012年6月16日,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揭牌。
截至2012年,学院有温江、人南、白果林三个校区[1] ,温江是主校区,设有中文、史地与旅游、政教、外语、初等教育、学前教育、汽车工程、传媒艺术等19个系,有固定的校外教师教育实习基地200多所,校内外机械、建筑、物流、汽车、旅游、动
科研建设
截至2012年,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省科技厅规划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16项;公开发表科研成果1426项,其中专著、教材189部,SCI、EI收录论文73篇,核心期刊论文222篇。3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5]
科研机构
校内研究机构:教师教育研究所、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研究机构: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
国际研究机构: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5-7]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馆藏纸质图书128多万册,各类报刊2200余种,电子文献4.2TB。[6] 该馆已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四川大学图书馆等签订馆际互借的协议,可通过原文传送、代查代检的手段帮助读者获取资源。[8]
学院学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公开学术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术交流
对外交流合作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