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

2023-02-17 22: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
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
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
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
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
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
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
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
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
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
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
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
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新版的CSSCI来源期刊与旧版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版南大cssci核心,更新变化整理(详细请参考完整核心目录)
1、马克思主义理论(排序放在第一位)+6,-1
增加期刊:党的文献、党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集刊转)、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研究。
变动期刊:理论视野

2、管理学+2,-2
增加期刊:科学决策、社会保障评论
变动期刊:科技管理研究、中国科学基金

3、哲学+1:增加期刊:逻辑学研究

4、语言学+3,-2
增加期刊: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
变动期刊:外语学刊、红楼梦学刊

5、艺术学+3,-2
增加期刊:美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建筑学报
变动期刊:戏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6、历史学+3,-2
增加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国际汉学
变动期刊:民国档案、文献

7、考古学研究+1,-1
增加期刊:敦煌研究辑刊
变动期刊:敦煌研究

8、经济学:+2,总量70个(最多,因为太多不排除有误,请自行核对)
增加期刊:金融评论、保险研究

9、政治学+3,-1
增加期刊:国际政治科学、国际展望、南亚研究季刊(国际政治强势)
变动期刊:理论与改革(政治学与行政学仅存3枚,老梁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还在扩展版,对此表示遗憾,惊诧!)

10、法学+2
增加期刊:中国刑事法研究、东方法学

11、社会学不变;民族学+1,-1
增加期刊:文化遗产
变动期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12、新闻传播学+1-1
增加期刊:新闻界
变动期刊:国际新闻界

13、图书情报+2-2
增加期刊: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现代情报
变动期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4、教育学+1:增加期刊:高校教育管理

15、体育学+2-1
增加期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变动期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6、综合性社科:总量-2,+5-7,变动较大
增加期刊:宁夏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东疆学刊、学术前沿、天府新论
变动期刊:学术交流、学习与探索、学术论坛、湖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兰州学刊

17、人文地理+5:
增加期刊:地理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

18、高校学报(未注明哲社版、社科版,请自行补充):+6,-6
增加期刊:齐鲁学刊、烟台大学学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变动期刊:同济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对这些学报深表同情!

注:部分未列入学科期刊未发生变化。

cssci 2012-2013 扩展版是什么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
(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
(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
(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
(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
(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
(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
(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
(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
(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
(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
(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
(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
(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
(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
(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
(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
文化学
(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
传播学
(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
与情报学
(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
(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
(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
(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
(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
(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
(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
社会科学
(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
学报
(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成都体育学院是几本呢?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成都体育学院(Chengdu Sport University),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截至2019年9月,学校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设有21个教学单位,开设22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

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9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1个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开设2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体育学、运动医学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根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四川省特色专业7个;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1个,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四川省精品课程23个,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8个,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教育课程3个,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8个,四川省思政课程5个;省级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体育教育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级精品课程:乒乓球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乒乓球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竞赛学 四川省教学实验中心: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运动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运动训练、中医学、新闻学、运动人体科学、英语、旅游管理四川省特色专业:中医学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新闻学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旅游管理 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医学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卓越中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田径、运动心理学、体育产业概论、体操、排球、武术、运动解剖学、乒乓球

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排球、体操、乒乓球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教育课程:体育旅游基础技能、体育产业概论、创业基础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体育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概论、社区康复学、康复手法技术学、运动疗法技术学、健康与运动营养学四川省思政课程:郑怀贤武学精粹、中国体育史、排球主修理论与实践、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9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或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科研基地或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9月,学校自2009年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学术资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设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竞赛与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9月,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中国国外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

鲁飞的主要论著

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论文有:1.《体育教学程序教学法的运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2.《现代教育观与高校体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1990年第5期全文收录;3.《论高等师范公共体育教育规格及其实现途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4.《论体育的核心价值观》,《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CSSCI收录;5.《试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体育科技》2007年第3期,CSSCI收录;6.《论体育文化的内核结构及我国和谐体育文化的内涵》,《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CSSCI收录;7.《试论竞技体育软实力》,《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CSSCI收录;8.《举国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技体育的根本制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CSSCI收录;9.《基于波特的“三种基本战略”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竞争战略模式的思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10.《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问题理论问题的探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期,CSSCI收录;11.《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9年9期摘要收录,CSSCI收录;12.《对迈向竞技体育强国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月号,CSSCI收录;13.《后奥运时代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 ,《2008年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14.主编《学校田径运动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