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创新论文

2023-02-17 19: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创新论文

也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
教育回归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
题,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学
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
■ 精心设计开放的生活化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实践性
强,目前我们的课堂都以操作、再操
作,实践、再实践为主要授课方式。
其实这门学科不仅仅只有技术,更有
其内在的文化。开设信息技术课的主
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相
关操作培养“查找信息→选择信息→
处理信息→内化并传递信息”的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这一
过程中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
习、终生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课与
生活紧密相联,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
合理运用生活元素,预设开放的生活
化课堂,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
率,增强学生热爱学科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教小学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时,设计了这样
的生活化课堂:
[案例]
(上课铃响)
师: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唐
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门新的学
科——信息技术课。到这里上课,你
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知道什么叫信息技术。�6�8�6�8
师:很好,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以
后见到我会怎么说?
生:唐老师好!
师:你真有礼貌,那你是怎么
知道我姓唐的呢?
生笑:刚才你告诉我们的啊!
师:你真细心!那你能告诉我,
坐在你旁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吗?
生:×××
师:那你知道他家住哪里吗?
生:不知道。
(师用大屏幕出示班级所有学生
的个人信息。)
师:现在你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为什么?
生笑:屏幕上有啊!
师:现在老师来回答你们提出
的问题——什么叫信息技术。首先我
们应该弄懂“信息”的定义,其实就
在刚才,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接触
了信息,比如老师说的话、屏幕上显
示的内容都是信息。由此可以看出
来,信息无处不在!那什么是信息技
术呢?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使
用的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
利用信息的技术。那么你能再举出一些信息的例子吗?
生:报纸上有信息,电视里有信
息,课本里有信息�6�8�6�8
师:说得非常好,所有的信息
都会通过我们的感官系统(包括眼耳
鼻舌等)被我们获取,下面请同学们
把教材翻开到第一课,利用5分钟时
间来获取信息。
(学生自学课文。)
师:好,谁来汇报一下你从课
本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汇报。)
师:同学说得很详细,其实在我
们获取了信息后,就自动进入了加
工、处理信息的过程,这是我们不知
不觉完成的。刚才汇报的过程就是信
息传递的过程了,信息加工、处理得
越好,传递出来信息就越完整,越具
体。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
理解,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击鼓
传花》,谁被选中就为我们讲一段你
获取到的有趣信息。
�6�8�6�8
[反思]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学生接触
这一学科的第一课,而且“信息”和
“信息技术”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又是
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为了让学生
能够自主建构知识,主动参与学习,笔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来引出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形
象直观地诠释了本来虚幻的定义。一
个“谈话式”生活化的课堂不仅具体
了本来抽象的概念,而且还让学生亲
身感受到了“信息”,触摸到了“信
息”,既攻克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
堂的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 构建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
新课程理念着重强调:教育应该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学应让学生
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
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进行学习。而教师的职责在于引
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
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
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笔者在教学程序设计中的排列
组合时,考虑到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肯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创
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摸奖游戏。
规则:一个纸箱里有5 个玻璃
球,其中只有两只红球。每次只能摸
两个球,如果谁能同时摸中两个红球
就能获奖。
再加上诱惑性的“海报”,上面
写着:
然后,我先组织学生一起来讨
论:这样的摸奖划算吗?为什么?
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组讨
论,通过分析后,发现摸奖者获奖的
可能性仅有10%,赢率很小。接着我
又顺势引导:刚才同学们分析问题、得出结果的过程就是程序设计中的排
列组合算法。接下来我用系统的理论
知识将学生分析讨论时零散的思维整
合起来,他们很容易就搞懂了排列组
合的知识,同时我还以此为契机教育
引导学生,在这场不公平的摸奖游戏
中,大多数摸奖者注定了会失败。
通过这样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创
设,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轻松地完
成了学习任务。
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
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作为课堂的设
计者、组织者与管理者的教师,应该
让生活充分融入课堂,让学习也和孩
子的其他生活体验一样,在不知不
觉、潜移默化中完成。只有我们更加
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才能提升学
生课堂学习质量,才能更有效地促进
每一位学习个体自我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 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被广泛的应用于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的音乐教学应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获取与音乐课堂教学有关的音视频、动画、音乐教学软件等网络素材,而后对音乐教学音频视频剪辑、制作演示动画以及编辑整理成PPT演示文稿,通过信息技术加工整合处理后的素材,应用于音乐课的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容量;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突破音乐教学中的教学难点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好的音乐人才。

1、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2、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多媒体资源共享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4、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数字化教学恰当运用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符合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但把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教师要时刻切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而不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导信息技术上来,而离音乐越来越远了。

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整合,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