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华糖尿病杂志总编辑寄语

2023-02-17 17: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华糖尿病杂志总编辑寄语

撰文 杨文英

编辑 保健君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在饮食上“走偏”的糖尿病患者,而且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更普遍。我们就常见的饮食问题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首先给您“吃糖建议”

糖尿病患者往往提糖色变,在生活中不敢碰糖。其实,糖也分不同的种类。比如碳水化合物也是糖,是一种多糖;而水果、糖果、果汁,以及糕点中添加的糖,则属于单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建议吃单糖,单糖吃到体内很快吸收,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饮食中完全不吃主食,这是不正确的。

对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但有胰岛素抵抗症候群,包括血脂、血压紊乱等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果这时只顾血糖水平,饮食当中完全没有粮食类的碳水化合物,会造成摄入的营养成分不均衡。

尤其是高龄、肥胖的严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不高,如果只吃肉类、蔬菜而不吃粮食的话,会加重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这类人群的饮食中,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粮食类的比例要占50%以上才是合理的。

当心食物中的热量陷阱

我们先来看一组食物的热量表

谁是卡路里之王?

没想到吧,不起眼的芝麻酱居然热量这么高!

如果您吃一顿火锅,本来就是以肉食为主,再蘸上一碗芝麻酱蘸料,一顿饭热量超高。

新鲜蔬菜、部分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及粗粮,含水分较多,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膳食纤维,所以热量较低,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最最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单糖,包括巧克力、果蔬干、苏打饼干,以及蛋糕、点心、糖果、甜饮料等。

因为即使摄入的总热量不高,但单糖进入体内,就像扔下了一颗糖炸弹,使血糖迅速升高,体内的胰岛素“告急”,口服药也不能快速将血糖压低,导致血糖有一个陡然升高的峰值,这时就会造成血糖波动过大,对身体非常不利。

添加木糖醇等甜味剂的糕点,虽然不含有单糖,但仍然含有大量的油和碳水化合物,用这类食品当加餐也绝不是糖尿病患者的好选择。

一定要避开的误区:不吃晚饭

“我已经不吃晚餐了,为什么第二天早晨血糖还是很高?”

这个问题在糖尿病患者中很有代表性。

我们首先要了解空腹血糖是怎么形成的。

当人长时间未进食时,血中的糖分是由肝脏输出的,肝脏将体内的其他“原料”转成糖输入血液。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吃晚饭,导致超过10个小时未进食,肝脏保护性地输出大量糖原,肝糖出现“无限量供应”,体内胰岛素管理不了血糖,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

还有的患者不但不吃晚饭,晚上还注射胰岛素,夜间可能发生了低血糖,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升糖激素增加,使血糖升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苏木杰现象”(低血糖之后的高血糖反跳)。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吃晚饭是不可取的。

切记切记!

杨文英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大内科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华糖尿病杂志》主编,现任荣誉主编。2012 年获得北京市 科技 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会 科技 进步二等奖,2013 年获首届亚洲糖尿病学会(AASD)糖尿病流行病学奖,2015 年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科学贡献奖。近几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450 多篇。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订的2021年《糖尿病天地》,一份都没收到,不知为什么?

如果你定了2021年的糖尿病,天地一份都没有收到,估计是你的地址,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我估计谈过恋爱相过亲的广大男同胞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不亚于妈妈媳妇掉进河里先救谁的问题了。

当然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过来人,女生问男生这样的问题,是正确的,而且很有必要问。

首先,作为女生来说,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决定以后过什么样的生活,除去家庭因素,这个男人本身优不优秀很重要,即便看脸的时代,女生也会慎重考虑这个问题,毕竟颜值不能当饭吃。

第二点,女生问这样的问题,是看这个男人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有什么样的计划,从而判断男人是否是一个有想法有追求,可以依靠的人。

第三点,能问这样问题的女生,说明她本身就是一个想法的女生,她会选择一个可以一起奋斗,一起成长的男人,如果你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想法,她可能会觉得帮不上她从而跟你分开。

当然我女朋友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就跟他讲了我的规划和实现目标的想法,显然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我们现在统一战线,在为我们的未来共同努力。

无论能否实现,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想法一定要有,敢想才能敢干才有机会实现

中华糖尿病杂志的投稿须知

1.荐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作者姓名下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著摘要尽量写成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800字以内),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每篇字符数(含参考文献)在8000字以内为宜。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英文缩写要翻译。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网络文献应提供作者、题名、网址链接。

24岁就得了糖尿病 这一生是不是完了

我是16岁得的糖尿病,现在已经23岁了,酮症酸中毒发病,得病6年有余,一开始难以置信,到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相信我,你的人生不会完了,还是会继续,不过这个病会给你带来一些额外的小麻烦,比如不能敞开肚子乱吃,比如需要给自己时不时来一针,比如每年都要定期去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是换个方向来看,你不会暴饮暴食,不会常去吃那些垃圾食品,你勤锻炼勤检查,比大部分年轻人都过的健康。糖尿病人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过的更加节制,而且只要血糖稳定,少量的摄入糖分,偶尔吃吃甜点,都不会成为大问题,当然前提一定是血糖稳定。对于我们来说,节制的进食,规矩运动,遵照医嘱好好用药,日子也是很好过的,家里老人跟我说过,人这辈子吃的东西是有定数的,多吃早起,少吃晚死。说不定,年纪轻轻开始规律养生的我们,以后面对的病会更少,活的比大部分人都健康。这个病对情绪也很敏感,因为剧烈波动的情绪会让身体产生激素让血糖上升,不要自艾自怨,去学习控制梳理自己的情绪,慢慢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ง •̀_•́)ง

中国糠尿病杂志退稿快吗

中国糠尿病杂志退稿快吗: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必须严格按照中国糖尿病杂志稿约要求及退改意见修改,务请2个月内修回并通过网上发回至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将随修改稿一...《中国糖尿病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据2020年1月《中国糖尿病杂志》官网显示,《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共有委员137人,特约委员49人,学术顾问24人。据2020年1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糖尿病杂志》出版文献共6118篇,总被下载839002次、总被引69894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68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391。据2020年1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糖尿病杂志》载文量为4982篇、基金论文量为1772篇,被引量为58384次、下载量为522149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1.8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