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审稿快吗

2023-02-17 12: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审稿快吗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非核心;
《农业技术经济》中文核心+CSSCI;
《人民黄河》中文核心;
《水利经济》非核心;
《中国科学院院刊》非核心;
《自然资源学报》中文核心+CSCD;
《中国软科学》中文核心+CSSCI;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核心+CSSCI;
《中国农村经济》中文核心+CSSCI;
《中国水利》非核心;
《地理研究》中文核心+CSCD;
《农业环境与发展》非核心;
《管理评论》中文核心+CSSCI;
《资源科学》中文核心+CSSCI+CSCD;
《节水灌溉》中文核心;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中文核心+CSCD

以上刊物均无EI检索,但是有些刊物为一级学报,质量较高。

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导师最好的是谁

是刘梅娟教授噢,她是渐江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中心执行主任、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会计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会计理论、资源与环境会计、森林碳汇会计、生物资产会计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承担本科生的《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林业厅项目、福建省林业厅软科学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近年来在《农业经济问题》、《林业科学》、《财务与会计导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审计与经济研究》、《世界林业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一级刊物5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独著1部。

兰州财经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兰州财经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等

省级重点学科(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兰州财经大学简介
兰州财经大学 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5年,更名为 兰州财经大学 ;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9.81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1.0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16.9万元,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2.11万册、电子图书246.86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万人,硕士研究生1520余人,继续教育学员3900余人,留学生50余人。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亚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体育教学部、MBA教育中心等19个教学单位;现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有学报编辑部、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等9个校级科研机构,有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31个内设科研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56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54人,引进项目博士20人、岗位博士267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人选、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校“飞天学者”、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强化商科优势、注重交叉融合、践行商务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统计学、应用经济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等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会计、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新闻与传播、税务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甘肃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MB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资格,具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单位资格;现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本科专业58个,其中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等3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等16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等35个专业是甘肃省“一本”招生专业;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经过67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法学、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三大平台”建设,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以政府决策咨询、现代商贸流通、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法制建设为主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融入发展、智力支撑、协同创新的服务路径,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2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3项;获得国家专利13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99篇,出版专著、教材13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4项,其中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1项。

兰州财经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在哪里

兰州财经大学在哪里

兰州财经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jw.huel.edu.cn/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入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特色高校之一,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建校于1948年。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郑东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纸质藏书270多万册,电子文献700多万册。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校园四季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郑州市花园式单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65个本科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工程、工程管理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财政学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法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9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古代文学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创新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全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0000人。

学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科研机构,涌现了一批性、标志性、前沿性研究成果。学校现有河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南经济研究中心等省级智库、研究基地16个。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近200项,省部级项目近千项,出版学术著作50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0多项。杨承训、李小建等专家学者向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多次受到领导批示。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担任地方国家机关法律咨询专家,每年为社会办理百余起法律援助案件。《经济经纬》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信息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中原经济区开发开放,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人才库”。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印度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多模式、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入优质境外教育资源,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平台,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实施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加大访问学者的派出力度,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十大领军高校”、“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等称号;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师生秉承“博洽通达、弘毅致远”的校训,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文化厚校”的战略,正在为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北京农学院怎么样?

[编辑本段]学院简介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其历史可追溯到始建于1956年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1958年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1年迁入现址,1965年升格为北京农业劳动大学,“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现址建立北京农学院, 1998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21世纪前10年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北京农学院建设成为在北京市属高校中以农科特色为主,兼有工、经、管、法、文、理等类专业,具有鲜明特色,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农林大学。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生物技术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技术系 经济管理学院 园林系 食品科学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城乡发展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学院 基础教学部 外语教学部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现有22个本科专业,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基础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为市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北京北郊,南邻回龙观文化小区,北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环境幽雅,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
[编辑本段]校园设施
学校地处北京北郊,南邻回龙观文化小区,北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环境幽雅,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建有各类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建立了71个稳定的校外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38.7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5个,与30多家单位建立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关系。建成校园局域网,有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风雨操场和全塑胶标准田径场等较完善的体育设施。定期公开出版《北京农学院学报》。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2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33人,占教师总数4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67.7%。
[编辑本段]学院学生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近8000人,其中研究生156人,已形成以本科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以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合格人才为根本任务,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建校50年以来,已为北京地区和部分省(市)培养各类人才3万多人,大部分已成为基层生产、科研、管理的骨干,不少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学校针对北京都市型郊区经济的诸多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科教兴农、科教兴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五”期间,学校科研立项377项,师生发表论文1142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和技术推广奖13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兴农奖项34项次。学校连续3年获全国“科教兴村试点工程先进集体”。200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产学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先进集体”、北京市“产学研先进集体”、北京市“支援山区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编辑本段]学院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与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合作关系。2002年启动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3+1”培养模式,2006年秋,首批45位学生已赴英国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
[编辑本段]学院教育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多次在北京市的各项竞赛中获得荣誉。学生社会实践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连续4年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2年获得社会实践首都贡献奖,2005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为重点,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技术、经营、管理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新技术服务基地,国内外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交流的窗口与平台,争取在2020年前把学校建设成为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编辑本段]机构设置
党政办 组织部 宣传部 纪检审 团委 院工会 教务处 科技与研究生处 人事处 学生处 财务处 保卫处 总务处 离退休工作处 后勤服务集团 图书馆 科技产业集团 教育技术中心 重点实验室 校医院
[编辑本段]科研机构
学校有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北京市兽医学(中兽药)实验室,1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和2个市级学术创新团队。设有都市农业研究所、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禽病研究所、饲料研究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传统中兽医国际培训中心等7 个科研机构。
[编辑本段]科研单位
都市农业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会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果树研究所
禽病防治研究所
中国传统兽医国际培训研究中心
[编辑本段]交通
地铁: 北京站-----学校 乘坐地铁环线到西直门换成地铁13号线 龙泽苑下车 乘坐442
自驾车: 1 进京方向 八达岭高速北安河出口出高速。上二拨子盘桥直行
2 出京方向 八达岭高速回龙观出口出(三个出口任意)直行。过二拨子盘桥见到“北农路”路牌右转直行即到。
公交: 出京方向:德胜门坐919慢车 朱辛庄下
德胜门西坐345慢车 朱辛庄下
德胜门西坐344快车 京昌路回龙观北站下 换成442 学校门口下(此车走高速,比较快)
进京方向:昌平北站做345慢车 朱辛庄下车过二拨子盘桥
按照地区:
城区方向:地铁13号线 龙泽苑下车。出站坐442,学校门口下车
房山方向:917--广安门下 换乘691 清河下 换乘670 朱辛庄下
门头沟方向:地铁一号线苹果园---复兴门换乘环线----西直门换乘13号线 442
昌平方向: 昌平北站 345慢车 朱辛庄下
延庆方向:919慢车 朱辛庄下
通州方向:地铁(参阅上述路线)
大兴方向:快速公交前门下车后换乘地铁(参阅上述地铁部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