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2023-02-17 10: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刊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主办:山东体育学院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6-2076CN:37-1013/G8邮发代号:4499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5

山东体育学院是几本啊

当年全院共有学生1172名,包括济南体育学校转入的中专生375名,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转入的本、专科生105名,山东省体育运动训练班转入的学员308名和当年新招生384名,设体育系、运动系和国防体育系。体育系主要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干部,设四年制本科、两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制中专和两年制预备班五种学制。运动系和国防体育系主要培养教练员、运动员,学制不定。

1962年7月,我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而停办,在校学生多数转到恢复后的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和新成立的山东省体育学校继续学习,其余部分则分流安排。

从创建到停办的4年中,我院共毕业学生两千多名。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授、专家、优秀教师,为我省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有的'成为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有的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和原空军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底,国务院批准恢复山东体育学院,规模为在校生1000人,设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1979年招收了复建后的第一批新生。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4月根据山东省政府《关于将山东体育学院等三单位合并组建新的山东体育学院的通知》(鲁政发[2000]36号文),我院与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包括山东省体育学校)、省体育科研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体育学院,把原隶属省体育局管理的绝大部分竞技体育资源和全部的体育科研资源纳入到我院统一管理。成为全省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体育科研的中心。

2003年我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和2005年,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和10月,先后获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资格和体育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复建28年来,我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了“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我院现有教职工1055名,其中教学训练科研人员604名,有教授32名、副教授58名,国家级教练员13名、高级教练员91名,研究员11名、副研究员32名;有博士16名、硕士116名、健将以上等级教师78名。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省级拔尖人才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3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省级优秀教师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7名。

目前,我院东校区(济南市文化东路65号)、西校区(济南市文化西路2号、10号)和日照校区(日照市山东路东首)总占地面积1869.1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7.88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4.64万平方米、室内运动场地面积8.6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15.57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宽带网等基本设施齐全。拥有室内体育馆34个,室外训练场36个,其中投资额超过千万的有标准50米游泳馆1个、田径场1个;其他大型综合训练馆5个,室内专项训练馆9个,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2个,人工草皮足球场3个,训练长廊1个,综合训练场1个,室外篮球、排球、网球场28个。

全院教学训练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8288万元,其中教学用8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为2420.6万元。自行研制开发的模拟训练跑道、模拟低压氧舱和模拟水槽3个大型科学训练设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建有13个体育及相关学科的实验室,99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馆藏文献量(含电子图书)58.56万册,纸质类图书46.56万册,中外文期刊(纸质类)666种,拥有2个文献检索系统。

我院本科教育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特殊教育(体育)、舞蹈学(体育)和英语(体育)9个专业,跨教育学、文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体育硕士一级学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硕士点,并且还是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博士研究生为联合培养,现有水上运动装备和体育教育训练学2个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九五”省级重点学科和“十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生理学、健美操两门课程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试点课程,并已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截至2006年6月30日,共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787名、研究生39名、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40名,函授生684名,另外还有体育运动学校所属的中专生3000余名。复建28年来,我院已培养出25届15150名本、专科毕业生。据初步统计,他们当中有570多人在高等学校任教,其中有360多人已获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绝大多数毕业生以政治思想过硬、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竞技体育方面我院人才济济,成绩突出。2001-2005年,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比赛中获金牌64枚、银牌28枚、铜牌34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院刘春红三破女子举重69公斤级世界纪录的金牌和邢惠娜的女子10000米金牌;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中获金牌19枚、银牌6枚、铜牌9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12枚、银牌71枚、铜牌74枚。其中第十届全运会上获21枚金牌、银牌18枚、铜牌16枚和总分1111.16分的好成绩。

2002年以来,我院先后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6项、厅局级30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0部;发表科研论文773篇,15篇论文入选SCI和EI, 2篇论文入选国际高原训练学术研讨会。我院办有《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山东体育科技》两个学术期刊,都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精品数据库》等国内外检索机构收录为来源期刊。《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我院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法国体育学院、韩国京畿大学、韩国体育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美国波尔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交流;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美国波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德国帕特伯恩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和意向书。

目前,全院教职员工正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为把学院办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体育院校而努力奋斗。

求篮球运动员损伤调查问卷一分

[关键词]: 篮球队员 篮球运动 损伤 预防

1、前言

篮球运动以快速的运动、激烈的拼抢而风靡世界。随着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竞争越来越激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篮球运动是最受欢迎、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加之小学生体质弱,防范伤害能力差,管理难度大因此在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也在所难免。

运动损伤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防碍运动成绩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引起残疾。随着篮球运动对抗的加强,比赛和训练中出现的各种损伤程度也在加剧,如若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这将对篮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它。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对我校运动员损伤情况的调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损伤,从而保证篮球的训练与教学的正常进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校篮球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学校篮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88%。

2.23 数理统计法:利用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篮球运动常见损伤部位的统计结果(见表1)。在回收88份有效问卷中,都表明被调查者都有受过相关的运动损伤。其中70份有踝关节损伤,32份有膝关节损伤,26份有掌指与指间关节损伤,有18份有其它损伤。

3.1踝关节损伤分析

踝关节损伤有70例,居各部位损伤的首位(见表2)。由表2中可看到,70例踝关节损伤中,三种类型损伤合计81人次,其中以外侧副韧带损伤为主,53人次,占65.43%。其中为内侧副韧带损伤17人次,占20.98%。

表2 踝关节损伤情况统计表

损伤部位
人次
占总人次百分比(%)

外侧副韧带
53
65.43

内侧副韧带
17
20.98

踝骨折
21
25.92

合计
81
100

3.1.1 踝关节损伤机理与原因

踝关节由胫、腓骨的远端和距骨组成,外踝比内踝长,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跖屈时,踝关节有较大的活动度。足的内翻肌群的力量大于足的外翻肌群。踝关节内侧的三角韧带强于外侧的距腓前后韧带,限制了脚迅速外翻的能力,使内翻的牵制力较弱。在跑、跳练习中,运动员处于腾空阶段时,足自然有跖屈内翻倾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在他人脚上或球上,易造成内翻,使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细密而强韧,因此内侧副韧带损伤较外侧少。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使身体失去重心,足外翻外展即可造成踝内侧副韧带损伤,这类损伤占20.98%。

(见表2)踝关节损伤中骨折占25.92%。这二例骨折皆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在激烈对抗中自保护意识较差而造成。

表3 踝关节损伤原因统计表

损伤原因
人次
占总人次百分比(%)

准备活动不充分
20
22.73

技术动作不规范
2
2.27

安全教育认识水平不够
1
1.14

落地踩到别人脚上或球上
57
64.77

冲撞
8
9.09

合计
88
100

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是因腾空起跳后落地时踩到别人脚上或踩到球上所致。这类原因占了总人次的64.77%,比例最高。其次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受损伤者占22.37%,因冲撞者占9.09%。由此可见小学生篮球运动员防伤意识弱,训练或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落地动作的技术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

3.1.2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根据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及内翻位损伤的机理,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条意见和方法,希望能在篮球运动中达到有效预防损伤的目的:

3.1.3重视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协调性训练

如负重提踵,跳绳,足尖走路等练习,使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增强踝关节的力量、协调、平衡和适应能力。

3.1.4运动员应掌握正确的落地方向,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讲清动作要领。当运动员在跳起下落时,有意识的将左右脚外展成30~60°角,双脚同时着地。这样距骨最宽部分进入关节窝内,可限制踝关节活动范围,较稳定,不易极度内翻而受伤。

3.1.5做好运动场地医学监督,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及相应的辅助练习,减小关节韧带的粘滞性。

3.1.6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练员要经常向学生进行防伤教育。如若腾空着地感到不稳,应快速地顺势缓冲,不要强行站立。

3.1.7加强准备活动练习。

准备活动不充分,这样,进行激烈的篮球运动时,肌肉血液供应跟不上运动需要,肌肉弹性差,粘滞性强,难被迅速拉长,关节液少,关节表面相互摩擦大,关节负担过重,这些因素都易造成踩关节韧带损伤。

3.1.8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不良。

生理状态不良指疲劳、病后恢复等状态。因篮球运动强度大,人体易出现疲劳。此时,警觉性和注意力下降,机体反应迟纯,人体起跳下落时,踩关节放松,易造成损伤,在病后身体机能未完全恢复时进行篮球运动也易造成损伤。

3.1.9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因篮球运动的贴身攻守,相互间碰撞难免造成身体重心不稳,跌倒,其起跳下落时踩到其他队员脚上,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不懂得顺势倒下,极易造成踩关节韧带损伤。

3.1.9.1几点具体预防措施

通过对踩关节韧带,损伤机理的分析,实践证明及本人体会,现归纳出以下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3.1.9.11平时要加强踩关节力量、柔韧性的练习,做到防患于未然。

方法:在斜、凹或凸面上进行各种跳跃运动,踩关节的外旋、内旋练习,负重提踵等。

3.1.9.12踩关节充分的准备活动

方法:两脚一前一后分开站立,后边的前脚掌着地,后脚跟提起;前边的脚支撑,后边的脚做蹬压动作50次,加强踩关节的弹性。

3.1.9.13学会自我保护

若踩到别人脚上或身体重心不稳而势必跌倒时,应立即觉察,顺势倒下,使身体重心迅速自然的下降,分散或卸掉足部所承受的压力。

3.1.9. 14提高训练水平

提高训练水平,使训练内容全面,以增进整个身体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消除或尽量减少因动作不标准、不协调而产生的关节损伤。

3.1.9.15量力而为

在生理机能良好时从事篮球运动,避免过度疲劳而造成踩关节韧带损伤。

以上预防措施,若在教学和训练中加以贯彻,使参加者形成良好条件反射,可达到预防或避免发生踩关节损伤或减少损伤程度。

3.2 膝关节损伤分析

膝关节损伤有32例,所占比例也较大,而且膝关节损伤对运动的影响较大。由表4可看到,各种类型损伤合计38人次,其中半月板损伤9人次,占23.68%,内侧副韧带与髌骨劳损各占21.05%,十字韧带损伤18.42%,外侧副韧带与髌骨骨折损伤比例较小。

3.2.1膝关节损伤机理与原因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滑车椭圆形关节,由股、胫、髌骨构成。膝关节主要功能是屈伸运动,在半屈或屈90°时有轻微的旋转运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内外侧副韧带、前后十字韧带以及内外侧半月板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内收内选旋,或大腿突然外展外旋可发生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踝、止于腓骨头)损伤。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内上踝、止于胫骨内侧踝)损伤。这两侧韧带在膝关节伸直时被拉紧起固定作用,此时小腿不能做内旋及外旋动作。当屈膝时,这两侧韧带松弛,小腿可做小幅度的内、外旋动作。因此,膝关节在屈曲时,小腿处于内旋或外旋状态时突然伸直则易造成两侧副韧带损伤。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持球突破、急停跳起投篮或跳起抢篮板等动作,均易造成此类损伤。

表4 膝关节损伤情况统计表

损伤部位
人次
占总人次百分比(%)

内侧副韧带
8
21.05

外侧副韧带
4
10.53

十字韧带
7
18.42

半月板
9
23.68

髌骨劳损
8
21.05

髌骨骨折
2
5.26

合计
38
100

表5 膝关节损伤原因统计表

损伤原因
人次
占总人次百分比(%)

错误站立姿势
1
2.33

落地不稳身体失控
8
18.60

突发性变向运动
10
23.26

过多双腿深蹲跳
12
27.91

准备活动不充分
8
18.60

冲撞
4
9.30

合计
43
100

膝关节囊内共两条十字韧带,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过度前移或后移。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突然完成旋转及内收、外展是重要的损伤机制,常合并内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一对半月形软骨分别填充在胫骨内、外踝与股骨内、外踝间隙内。膝关节半屈曲位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时,两块半月板滑动不协调就会使半月板受到急剧的研磨、捻转而撕裂。髌骨劳损系髌骨周缘腱止装置的慢性损伤性病变及髌骨软骨病。腱包绕髌骨,腱的各部分均参与伸膝及固定髌骨,加强关节囊及稳定膝关节。在运动员做跳跃运动时,尤其起跳瞬间,髌骨周缘腱止点末端区承受拉力很大,长期反复大量的此类运动,过度牵拉该区组织,即可引起损伤。髌骨与股骨关节面相互接触为软骨结构。膝处于130~150°角时,伸膝力量最大。髌股关节面的接触范围及髌骨软骨面承受压力也最大。篮球运动员在场上经常处于膝屈曲状,例如滑步防守、急停、起跳上篮等,这类活动使髌股关节面之间反复撞击挤压与捻转摩擦,长期作用使这部分软骨软化,破坏。由表5中可看到,排在首位的膝关节损伤原因为过多双腿蹲跳占27.91%。排在第二位的为突发性变向性运动占23.62%。排在第三位的为落地不稳和身体失控及准备活动不充分,各占18.6%。另外冲撞、错误站立姿势也增大膝关节受损伤的可能性。

3.2.1膝关节损伤的预防

根据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及其生理构。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3.2.12比赛前充分活动膝关节。

在平时训练、比赛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膝关节运动灵活而协调,使体温上升,减小肌肉粘滞性,增加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加大柔韧性。

3.2.13加强对膝关节功能锻炼。重视对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与月国绳肌的肌力训练,加强对髌骨周缘腱止装置适度牵拉力量的训练,使关节稳固而灵活。如负重静蹲或蹲练习。

3.2.14合理安排运动量。要注意膝关节的局部负担不能过重,当持久训练出现动作反应迟钝时,应终止基本部分练习,预防因动作不协调而致伤。

3.2.15培养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提高运动员身体平衡的自我感觉和自控能力,要防止粗野动作致伤。

3.2.16要做好运动场地的医务监督,避免场地因素致伤。

下面具体介绍一些专门发展膝关节力量及柔韧性的练习,供训练时参考。

练习一,坐在凳上,足负重物,固定大腿,伸直小腿,动作应快起慢落,此练习主要发展股四头肌力量及膜韧带拉力。

练习二,站立在墙或肋木等器材前一米处,双手扶墙,抬起足跟,慢慢下跪、起立,上体和大腿保持直线,不能屈钱。此练习由双

腿支撑逐渐发展至单腿支撑练习。也可屈膝下跪,上体后仰,双手摸足跟。此练习以发展膜韧带力量及膜骨的抗拉力为主。

练习三,跪在垫子上,上体与大腿保持直线,慢慢后倒,起立。开始时两手叉腰,以后又抱在头后或上举,逐渐发展至持重物如

实心球等练习。此练习以发展股四头肌及膜韧带和膜骨的拉力为主。

练习四,坐在垫子上,两足夹一器材,两腿伸直,由同伴在两膝处向内轻压至疼为主,此练习以发展内侧副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及外侧半月板的抗压力为主。

练习五,同上练习,器材夹两膝处,由同伴在两足处内压至疼为止,此练习以发展外侧副韧带的伸展性为主。

练习六,背靠桌子站立,一腿后伸搁于桌上伸直,然后展膝使足抵及臀部,并尽量合拢大小腿,随着素质的发展,逐渐加大两大腿夹角。此练习主要发展殡韧带及股四头肌的伸展性及膜骨的抗拉力。

练习七,直立,两膝夹紧,足跟靠拢,然后努力分开两足尖,轻轻下蹲、起立。此练习发展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伸展性及拉力。

练习八,深蹲,两手扶膝,两膝夹紧,两足分开与肩宽,然后慢慢起立,仍夹紧两膝。此练习发展内侧副韧带的伸展性及外侧半月板的抗压力。

3.3其它损伤分析

小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除上述常见损伤外,掌指、指间关节的损伤比例也较大,有65份,占总份数的73.86%。多数因球撞击所致,运动员应注意传接球的方法与时机。对于小学低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来说面部损伤、肘部、腰部、背部等也是篮球运动中较多见的损伤,多数因身体冲撞所致。所以在平时训练及比赛中要加强身体对抗性练习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4结论与建议

3.4.1加强篮球场地的修建与管理

3.4.2其他方面的预防。

造成篮球运动损伤除以上几种主要的原因以外,还有其它方面原因,像身体、心理状态不良;运动负荷过大;局部负担量过大;组织方法不当以及气象不良、身体素质等。在篮球运动中,我们对这些方面的预防也是不可忽略的。

3.4.3训练或比赛后应有一定时间的放松活动或按摩,以消除身体疲劳,防止因疲劳积累而造成的损伤。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的主要栏目

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

怎么向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投稿,是邮箱投稿还是在线投稿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主办: 山东体育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2076
CN: 37-1013/G8
邮发代号:44991
复合影响因子:0.813
综合影响因子:0.447
邮箱投稿就可以啊,这是本中文核心期刊
KOU 5*3*7*0*8*9*5*1*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