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企业信息化和管理创新论文

2023-02-17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企业信息化和管理创新论文

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
2.
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4.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5.
管理重组是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根本途径
6.
数据质量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7.
论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
8.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
9.
试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10.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研究
11.
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
12.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1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重组
14.
建设中小型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15.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6.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
18.
对我国服装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19.
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20.
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点滴
如果这些合适的话,,请你留下你的邮箱。。。我发给你
已经发送//

帮忙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论文~ 3000字左右

[1]田芬.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联想信息化建设分析及其启示[J]. 经济师,2004,(5).
[2]周应萍. 积极探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J]. 商场现代化,2005,(19).
[3]林晖. 浅谈企业信息化中的标准化[J]. 福建分析测试,2004,(Z1).
[4]孙娜娜,杨小力,傅月利. 光通信在县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
[5]计世. 信息交换联动业务协同 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J]. 电子政务,2004,(Z1).
[6]张学平,杨仁超,贾玉成. 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J]. 信息网络安全,2005,(7).
[7]丁卉. 关于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研究[J]. 大众科技,2005,(12).
[8]陈芳. 电子政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 现代商业,2011,(5).
[9]胡斌. 昆明中铁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现[J]. 铁道建筑,2009,(1).
[10]杨小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 技术与市场,2007,(7).
[11]郑祖起. 3G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4).
[12]陈旭红. 从企业信息化 看企业竞争力——南大集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浅析[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23).
[13]李如平. 电力企业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4]宋丽萍,路平,代美新.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15]荣威,张蕾,刘翠. 安徽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安徽科技,2006,(1).
[16]汪浩,王元珑. 论西部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A]. 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C].: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7]王六凤,谢元荣. 纺织企业协同系统模型建设[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18]张卫东. 浅议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小组的作用[J]. 河北煤炭,2011,(1).
[19]张萍,陈明.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之源[J]. 企业标准化,2006,(6).
[20]解丽萍,张旭东,王中学.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
[21]宋慧勇,秦旭芳. 论企业如何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J]. 煤,2010,(10).
[22]狄彩萍.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探讨[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3]李冰梅. 论当前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
[24]王福霞. 企业信息化的理念[J]. 机械管理开发,2009,(S1).
[25]楚军. 浅议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J]. 云南电业,2007,(8).
[26]黄由衡,周凌云,周董文. 货运代理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再造[J]. 工业工程,2006,(6).
[27]林丽娜. 中小企业服务器性能设计浅谈[J]. 广东科技,2009,(16).
[28]陈秀君.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 今日科苑,2009,(12).
[29]. 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标准研究[Z]. 浙江省: 杭州市审计局,.
[30]周兴华. 论企业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工作[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31]刘怡爽. 传统企业介入电子商务的风险分析[D].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2001.
[32]刘永久. 企业信息战略规划及其信息审计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3]刘志勇. 敏捷虚拟企业及其管理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1.
[34]周应良.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展中小企业[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0.
[35]. 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Z]. 浙江省: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36]周学勤. 信息化建设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7]温池洪.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38]. 杭州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Z]. 浙江省: 浙江大学,.
[39]浦培根,王程,任仲倩.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 消费导刊,2008,(14).
[40]李琪. 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1,(6).
[41]李琪.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J]. 中国外资,2011,(10).
[42]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2006.
[43]李壮阔. 矿山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与矿山数据集成与分析基础平台开发[D].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2005.
[44]刘伟.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研究[D].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2007.
[45]刘滨. 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探讨[J]. 广东科技,2010,(8).
[46]黄浩. 州信息产业局 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A]. 于竞进 主编.[C].: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80.
[47]赵会强.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综合布线[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48]胡宏. 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2009.
[49]胡林东. 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A]. 单东 主编.[C].: 中华书局,2005:316.
[50]张小平. 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2006.

ERP(企业信息化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应用系统三个层次进行理解。
管理思想:ERP首先体现管理思想,其宗旨是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数据,帮助企业整合各种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和经营水平。
软件产品:ERP管理思想通过实施成熟的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来体现。这些软件系统基于优化和通用的业务流程开发,实现在统一技术平台上的信息共享。
应用系统:ERP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ERP管理理念与企业业务实践,借助ERP应用软件,贯彻统一的业务流程,存储企业各项基础业务数据,产生管理报表,全面体现企业经营状况,形成完整的综合管理系统。
三、应用ERP系统的优点
支挣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各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发展机制。
规避决策风险。
提高管理水半。ERP集成优化了标准流程,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能够改善传统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和监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优化资源分配。
ERP系统在流程管理和基础管理方面的贡献:
流程管理: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机制与管理体系,实现与国际领先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和管理工具方面的接轨。
基础管理:整合优化企业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监控能力,帮助企业领导防范经营风险,提高反应速度。
1.搞好ERP前期的管理咨询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实施ERP后效果不理想,原因就在于管理咨询未能做到位。因此,实施ERP,管理咨询一定要做深、做精。通过顾问的指导和示范,企业学会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完善基础管理和数据,共同提出改善组织、管理标准,能够指导企业改进生产与管理的可行方案。最起码要能为顺利实施ERP梳理核心流程和支持流程,建立合理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提供ERP需要的、准确的基础管理数据。
2.制定与实施ERP系统工程相匹配的长远目标 同时,ERP实施要真正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清楚、能进行交流和衡量的目标。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少有企业能有较明确的目标。如果有的话,可能是一些降低库存、提高竞争力、提高运作效率等一些笼统、零星、难以衡量的远景,而不是有关企业战略计划及其量化了的目标。
3.组织实施ERP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
多数企业将实施ERP视为单纯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将项目交给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办公室或信息支持中心负责。但是,这类部门缺乏对物资、生产、管理和财务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实际运作能力,同时也缺少必要的权威,很难有效地组织与调动各部门。他们只能保证系统开通起来,很难保证系统成功地运转和达到预定目标。
4.生产方式变革
国内外成功实例表明,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是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习惯了70多年大量生产方式的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遭遇到日本最猛烈的冲击。美国骨干企业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变革,终于重新夺回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美国企业的成功,说明了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和捷径。而这一点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才能实现。
5.完善基础数据管理
资料显示,企业基础管理数据不全和不准确是普遍现象。由于ERP是根据特定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编制的集成管理软件,ERP只会机械地执行人为的、固化了的程序命令,处理(包括储存)指定的信息,但不能加工(鉴别和转换)它们。因此,数据不准,经过ERP处理后仍旧不准。
六、ERP系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局限性
从工业工程师的视角看,ERP是在既定生产方式模式下开发出来的一套企业集成管理(软件)系统。ERP提供了企业达到更高层次经营管理能力的系统构架和平台,但并不一定保证企业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率。许多企业对ERP的本质认识还很模糊,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ERP是IT技术,只要按照系统流程,如同设置电话、计算机一样,就可以达到目的。然而,事实绝非这么简单。如果企业不具备、不符合该系统原始开发环境或条件,就不能简单地取得相同的效果。
ERP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实施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而我国企业同发达国家同等规模企业相比,生产、组织、管理、文化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若想ERP应用成功,企业必须进行必要的机构调整,即对公司进行结构改革,这同时也是公司工作流程的优化过程。这不但能为ERP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使公司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这个过程也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将使用另一重要手段,即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
七、企业标准化对企业管理的贡献
1.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以有限的资源投入,生产出符合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产品,并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获得最大利益以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为此,企业必须把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加以系统、科学地管理,降低成本消耗,提高质量和效率,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中,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首先,标准化直接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质和量的方面提供了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准则:其次,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必须通过制定、贯彻和实施标准,建立起系统的、可控的、符合客观规律和行为科学的最佳秩序;再其次,充分利用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则,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项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为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在全社会进行跨国界的专业化分工,现代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复杂,要求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全球化。这样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必须依赖标准化,使生产活动高度协调统一,使生产的全过程受控并有序地、系统地联系起来。
3.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的基础
企业的科学管理离不开标准化,早在1911年,“管理之父”泰勒就在《工业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标准化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标准是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企业各项活动的依据。标准化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按系统工程的原理,使输入转变为输出成为增值的过程,各项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
4.企业标准化有利于促进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使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进步
企业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不仅能对常规的标准化信息及情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岗位能及时获得并使用有效的标准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应用计算机、数据库、传感技术、网络和远程通迅技术在电子商务、计算机辅助生产、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方面推动企业技术革命,使企业运用新技术获得更大的成功。
八、企业标准化与ERP系统共同作用于企业,才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当前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已经不完全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主要条件,而信息化手段和能力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而ERP系统正是能够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为企业决策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据企业大量基础数据信息,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某些人认为引进ERP系统,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标准化就失去了作用,这句话显然是不对的。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本身并不能创造任何东西,不会变革企业管理,信息化只能加快对信息的响应和处理速度,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而已。而企业如果按照企业标准化要求建立起企业标准体系表,并能贯彻实施此标准体系表,将能从大到企业战略规划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产品开发创新、优化经营管理、加速技术改造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小到企业每一项业务都有其工作流程,做到企业从上到下的有序、高效运行管理。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当然ERP系统把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了集成,是企业达到更高层次经营管理能力的构架和平台,提高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反应速度。当然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越能充分发挥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所以企业标准化与ERP系统是相辅相成地共同作用于企业,相互促进。能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两种手段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将不可估量地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希望能帮到您。

试论信息化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信息化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中华硕博网 2009年03月02日 点击数: 1 来源:互联网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管理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传统企业管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靠什么进一步探测、发现并去除积弊,以确保企业航船在市场之海中不管理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传统企业管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靠什么进一步探测、发现并去除积弊,以确保企业航船在市场之海中不搁浅、不触礁?
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信息化工程,实现了“隐蔽的信息公开化,分散的信息集成化,集中的信息分散化”,从而使企业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

案例

信息化打开创新的大门

--“龙丹”管理创新纪实

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乳品行业惟一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双高”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是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产业基地,黑龙江省乳业的龙头企业。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龙丹”系列产品包括乳粉、液体乳、果蔬饮料及发酵乳制品等共四大类六十八个品种,日处理鲜奶400吨,年生产奶粉20,000吨、饮料及液体乳40,000吨。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列产品以优良的品质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行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销售网点300多个,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乳品品牌。

“龙丹”实施信息化出于要解决束缚企业发展的难题,实现管理创新,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而正是因为选对了信息化这把钥匙,龙丹与市场的重重大门才敞开了。

找到适合的钥匙

乳品行业是传统流程型企业,具有信息分散、资金分散等特点,特别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乳制品行业进入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客观情况的变化使企业也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并作出相应的改组、改革。

一个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沉积一些弊端或由于效率低下而不能适应快速的行进节奏,而当企业的经营者认识到需要革除这些积弊时却发现用传统手段无能为力。

“龙丹”在管理改革时面临的就是一道道被锁住的大门。

乳制品市场竞争的焦点已经从最初的成本竞争、功能竞争、质量竞争等单方面的机制逐步向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这是企业面对市场的最直接的一扇大门,要打开它必须建立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市场营销手段。

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成品质量的检测、分析、控制水平,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的晴雨表,没有质量优势的企业根本谈不上竞争力。“龙丹”要在全省乳品行业中坐稳龙头,必然要以高新技术和高质量标准来支撑。如何时时保持产品的高品质?传统的工艺方法和检测手段显然不行。

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经的一道门槛,企业的每一点、每一面都存在着可挖掘的成本。但是,多年形成的流程工艺和相应的成本预算要想有所改变,就要重新建立一套从奶源管理到原料管理、生产成本的综合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成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触及的深层次问题仅有想法是无力解决的。

一个企业是布满各类信息的载体,所谓的企业管理就是要利用人力资源和先进技术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龙丹”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公司内部各部门、各部门与总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结脱节,并且不能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对经营者全面掌握企业内外的情况,对市场形势作出综合的分析和客观判断十分不利,更会有碍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是围囿企业对内对外信息沟通的一道铁门。

“龙丹”生产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日用消费型产品,几百名销售人员每天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多种类的产品,怎样来进行销售统计?一人一个小本本,每天排队进行销售资金结算,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对哪种产品需求好坏,这不是一个现代企业应该有的局面。对企业发展来说,更大的瓶颈是资金回笼缓慢,应收资金流失,想要查找一个客户的销售款项是否进账要翻半天的账本,每年压滞的欠资达几百万元,资金流不畅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脉门。

为一个生产任务单的签发要楼前楼后跑十几分钟的路程,那么多送奶户今天来了明天走了,怎么保证奶源的质量和供应?还有多少各种各样潜藏在企业内部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把把待解的锁。

像一个跳高运动员要起跳时在腾空的一刹发现还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很多企业在改革时与“龙丹”有着相同的难题。

用什么手段来消除这些积弊呢?什么样的钥匙能打开这一道道锁?“龙丹”选择了信息化。

编制生存的密码

实施信息化是“龙丹”基于企业长足发展的需要,并且有了相对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信息化实施的成熟环境。“龙丹”的经营者很早就认识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1995年开始便使用计算机辅助公司内部的业务管理。1996年为中心实验厂建立了综合管理局域网,包括有财务核算、奶源管理、销售管理、固定资产数据处理等多项子系统。另外,公司还为一些部门配备了计算机,进行日常文件的处理工作,为公司计算机管理奠定了一定基础。1998年,“龙丹”拉开了深入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大幕,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LD—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开发工作,实现了计划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等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并于2000年通过验收,2001年3月被科技部授予“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称号。

“龙丹”在信息化专家组的指导下,把实施的总体思路定为:引入国产成熟软件,进行配套改造与开发,保证系统整体的集成。这样,不但保护了系统中原有的资源,而且可以加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从企业实际出发,围绕成熟软件进行配套开发,开创了一条“产、学、研、商”相结合的信息化实施新思路。

企业的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如果所有的系统都采取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方式,不但开发周期长,而且软件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但如果全面采用商品化软件,也存在软件不能全面满足企业需求、不同软件间集成性不好等问题。为此,“龙丹”引入用友U8软件,并围绕该软件进行企业其他系统的配套改造与开发。分别对有关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改革,如企业报表传递系统改革、三级成本管理体制的建立、网上监督与办公系统的建立、购销存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销售业务的日清日结等,这些改革在传统系统中几乎都是无法实现的,而在新系统中,这些改革本身就与所达到的目标一一对应,构成了实施的重要内容。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一直是企业思考的一个重点课题,经过长期酝酿,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基于现代管理会计下的三级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路应运而生,这是“龙丹”信息化的核心部分。三级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是企业巧妙运用管理会计,对变动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系统是以企业对成本的三个对比管理思想为基础,以基本车间生产的基本产品为主线,与辅助车间的产品或劳务以买卖关系结合在一起,通过制定合理的单位产品与劳务消耗指标及消耗量,与实际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变化的原因,从而为降低消耗,杜绝生产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根据。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技术原因多数在于系统的集成性及开放性,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司的经营集成,经营集成要借助各种现代管理科学成果,并在信息集成的支持下完成。“龙丹”特别注意了通过网络、数据库把系统集成起来,实现计划自顶向下的统一制定与运行,信息自低向上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各级管理人员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有效的监控。在系统的集成过程中确保了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数据的惟一性,避免信息的重复维护,使信息化系统完成了“隐蔽的信息公开化,分散的信息集成化,集中的信息分散化”的三大功能,从而充分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经过4年来的分步实施,现在“龙丹”已经有了相对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包括购销存及财务管理一体化、三级成本管理子系统、企业资源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生产统计子系统、奶源管理子系统、网上综合查询及办公系统等。

有了强大的信息化系统支持,“龙丹”一一找到了治疗企业病症的良方,不仅解决了原有各个环节的弊端,还通过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发现了过去隐蔽起来的对企业构成危机和风险的问题,并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清除或完善。应该说,龙丹在把信息化定位为解锁的钥匙时,同时以信息化工程为核心制定了适合企业特色的独有的生存密码,为全面疏通企业经络,打开紧闭的一道道大门,从而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创新的脚步

信息化是企业的良药,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从“龙丹”的信息化工程实施成果来看,应该说基本解决了企业一些积重难返的难题,从业务流程的整合到管理关系的集成,“龙丹”实现了管理的全面创新。

首先是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正确性,缩短了决策周期。由于排除了人工统计,全部采用计算机统计,使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快速的信息处理,使数据的及时性得到了保证。集成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通信手段,方便了决策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整体把握,过去要月底汇总或年终汇总才能掌握企业的情况,现在公司领导一点鼠标就能了解整个企业每一个方面的资料,把各方面汇总而来的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就会变成有益于企业的战略决策。随着信息化工程实施工作的深入,公司原来业务与管理流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使原来隐藏在业务工作中的各种隐患得以显现并逐步得到解决,形成了信息化工程实施与管理科学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改变原有的适合手工、分部门管理的业务分工体制,公司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组,解决了部门间业务相互脱节的现象,实现了各部门业务间的无缝对接,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同时也规范了各部门间、各岗位间的工作流程。

信息化给“龙丹”带来的益处最外在的表现是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的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各类信息实现共享并透明化后,避免了信息的重复维护与统计,实现了减员增效。如奶源统计由过去的3人减至2人,销售开票由2人减至1人,收款员由4人减至3人等等。根据实施流程的要求各岗位工作内容及强度有了不同程度的变更,对各岗位设置形成冲击,使公司在岗位设置方面极大地挖掘了潜力。

鲜奶的采购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项重要指标,“龙丹”通过奶源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对奶户的跟踪管理,可以准确把握每个奶户的真实情况,结合严格的质量、数量评价和计量制度,大大减少了鲜奶的掺杂使假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鲜奶收购的质量;同时,通过奶站收购与奶户收购的质量与数量的对比分析,可有效提高收奶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三级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的实施使每个部门、每种产品之间都处于一种商业买卖关系、商业契约关系,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关心成本,使企业能够不断挖掘降低生产成本的潜力,使成本处于一种稳定的可控状态。如:龙丹实验厂的机修车间通过向其他单位输出劳务来提取劳务工资,为保证其工资水平,机修车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以利于劳务的输出。同时生产车间为降低产品成本,力所能及的故障问题则自行解决以减少机修劳务的购买。通过这种商业买卖关系,使各单位不断寻找机会并挖掘自身潜力,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高效率运行,减少无效消耗与劳务的使用,保证自己的产品与劳务能够完成额定目标。同时企业通过成本分析,逐步调整成本指标,促使高工作质量与低工作成本的良性循环。公司各项基本业务管理做到了“日清日结”。信息化的实施使企业在库存状况、销售情况、往来结算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时掌握,为企业日常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有效依据。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克服了原手工业务处理不能满足信息时时传递与加工的弊端,使企业能够时时了解存货的状况,销售的日常业务处理实现了“日清日结”。

部分工作也由事后被动管理变成事前主动控制。如费用报销时,按相应计划费用进行是否超额判断,以降低费用、提高效率。同时在各个环节上都极大地节约了工作时间,如实现了从FS—120牛乳分析仪直接导入奶源管理系统,使统计人员从繁琐的录入大量质量检验数据中解放出来。财务月底结账简单准确,采购计划和资金预算的自动生成,完全省去了制定采购计划的时间;运输部月底费用结账由三天减至三十分钟,生产计划的制定由原来的两天减至一个小时;原材料划价由原五个人工作一至两天减至一名材料会计工作四至五小时。

通过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的质量数据管理体系,一方面从管理程序上使公司各项工作均提供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另一方面从原材料、生产、检测等方面,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现象。信息及时反馈能够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产品的质量需要趋势,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提高质量观。

通过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公司市场营销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乳制品的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提高了公司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为制定新产品开发策略、产品质量策略、产品营销策略等指明了方向,实现对销售的品种、数量、金额、地区、客户、时间段、回款情况的统计与分析,为规划市场及分析产品消费趋势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依据,为进一步增加销售收入奠定了基础;对客户进行科学管理,通过账龄分析,及时掌握客户的货款情况,加快了货款回收速度,减少了呆账的形成,仅此一项“龙丹”年可增加资金周500万元。

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全面促进了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革公司的相关业务流程,促进公司管理机制的合理化;通过建立必要的信息化实施的工作制度并完善相应的管理职责和考核体系,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手段的根本改变,变了公司员工的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信息共享透明度提高,使各相关业务部门之间协作性增强,无形中形成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工作氛围,形成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无形之中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龙丹”的信息化之路还刚刚开始。尽管可能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但是研究它的信息化历程并能从某个侧面阐明信息化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会给相关的企业一点启示。

企业家视点: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企业要想获胜,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企业管理创新,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信息化的实施使企业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都有所改变,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储存了强大的后发优势。

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心祥

经验启示之七:

“龙丹”的信息化实践向中小企业传达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信息化到底能够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1.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发现并解决积弊

应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些问题根本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管不过来。从“龙丹”总结的三句话即“隐蔽的信息公开化,分散的信息集成化,集中的信息分散化”,就能够说明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意义所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所要达到的是通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规范管理流程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所有企业都要突出解决在管理上的需求,并使之规范和科学化,这正是一个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管理的推进式循环。

“龙丹”把企业形象地比作一条航海的船,海底暗礁林立不易发现,很容易阻碍甚至撞翻行船,而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好比使船增强了探测能力和清淤能力,把暗礁和淤泥暴露出来,企业之舟可以合理避让或清除,一路顺畅通行。

2.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有力支撑

有人说信息化是使企业管理理念受到冲击,革除旧有管理模式,进而引进先进管理理念进行管理重组,企业因此获得新生;有人说,信息化要配合企业的管理方法,是一种辅助工具,没有良好的管理基础不行。其实,两种说法辩证统一恰好诠释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企业实施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提升了管理并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龙丹”利用信息化实现管理创新的代表作是“三级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这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成本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控制成本,还改变了企业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堵住了成本黑洞。相比于传统管理,这是一种创新的管理。Fname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论文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稳定和促进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亦日益暴露。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论文,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提高,而市场竞争力亦逐渐加大。所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需要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稳定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研究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网络经济;中小企业;创新理念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稳定和促进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亦日益暴露。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例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而且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依靠企业资源,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稳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意见,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与数量急剧增加,发展规模逐渐加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企业总数量的99%,在促进我国GDP增长方面占据着55.5%,而且,中小企业的.产生使得我国社会销售额逐渐增加,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据总销售额的越60%。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就业压力亦随之增加,而我国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据全国的75%左右,至今,中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从中小企业的分布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与东部沿海地区,并且带动着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销售额以及资产总额与西部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1]。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意识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若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然需要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均存在信息化建设投入较低的情况,而我国中小企业仅仅在购进设备与系统时花费一定的资金,一旦设系统上线运行,并没有维护费用的投入。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经费有限,为了节约资源,多数情况下会向专门的软件公司直接购买信息化建设系统,使得系统较难适应所有企业的业务需求,降低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而在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往往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去聘请专业人员解决,不仅浪费资源,更使得故障的决绝缺乏了及时性。

2.缺乏专业人才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费用的局限性,对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加重视,错误的认为培养信息技术型人才所耗费的资源远远超过了直接购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资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懂得企业业务并且具备信息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难以顺利开展,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

三、优化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1.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必然需要增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将开放共享的经营模式取代传统的封闭经营模式。企业的思想意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内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和意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信息化管理的观念,让员工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时代在发展,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高度上难以改变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企业若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然需要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汇总,企业应积极推动各部门间的协作,统一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使得企业在统一目标的趋势下稳定发展。

2.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社会的发展无法与高科技人才相脱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在网络环境下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必然需要大力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得其既懂得中小企业管理的模式与技巧,又熟悉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研发出适合企业业务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可以加大培训力度,让企业员工走出企业去学习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专业技术。通过学术交流增加信息共享与往来,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

在人才招聘方面,应严格要求,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和内容,招聘符合要求的员工,提升整体的企业素养。另外,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引进或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并为其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提高良好的机会。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将企业需求告知高等院校,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亦促进了高等院校的就业率[3]。

四、总结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与社会需求相协调,而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中小企业更新管理观念与模式,以迎合市场发展需求。所以,中小企业想要在网络环境下稳固市场地位,需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加以重视,分析社会现状与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系统,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更加稳固了市场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小霞.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4(3):19-21.

[2]赵绘存.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7(12):7-10.

[3]陈劲,李飞.中小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的关键维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7(S1):71-8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