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收藏杂志》于1993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截至2022年6月18日,没有停刊。
收藏杂志创刊号的价格现在是50-200元不等,根据出刊的年份来定
爱在黎明破晓前电影。这是我心中最好的爱情电影。
我爱当我看向别处时,他看向我的目光。
现在你试着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在一趟火车上,遇见了一个陌生人,你们三句五句的聊了起来,你们相谈甚欢,从家庭信仰到对待生死的看法。可这是他留在这个城市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要邀请你下车,共同度过这最后的一个夜晚,你会选择与他冒险,还是觉得这个想法不可行,选择果断拒绝。我想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第二种。中国人在表达爱的时候是含蓄的,而西方人更有一种奔放和冒险的成分。这部电影在最开始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位美国文艺青年邂逅热情奔放的法国姑娘,这位法国姑娘在男主的提议下选择和他下了火车。或许你会觉得剧情非常的离谱,但当你听到男主的话,我想你的选择,可能也是义无反顾。
这部电影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音像店,想交流又闪躲的眼神。两人开始聊生活聊生死聊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总是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引导对方说出彼此的经历。当他们讨论这些问题时毫无违和感,仿佛所有的情景,此时此刻都是为他们预设好的,在歌曲的氛围的烘托和渲染下更能熏陶出两人的暧昧情愫,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如同初恋一般美好。
我认为最好的电影是可以让我想起自己的爱情和自己的初恋。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自己高中时候的初恋。那个时候我高考复读,我还记得那一年是我痛苦又珍惜的一年。第一次高考结束之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复读了。我记得那一天走出考场,考场外有微风,有夕阳,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到处飘落的笑声。但是这些都不属于我,我失落,我愤恨,我后悔,我无奈。再后来看到自己的高考分数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我便选择去复读。高考复读,刚开始的时候我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明明那么相似,但是周围陪伴了我三年的同学都去上大学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陌生的面孔,大家组成了复读班。复读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提升成绩,所以同学情变得冷漠和淡薄。就在这样的自我怀疑当中,我遇到了一个男生。他也是来复习的,但是他的情况和我不一样,他是去了大学之后发现当初选择的专业完全不是自己期待的样子。所以他选择回来复读重新考大学。我们在班级里是前后桌,最开始我并不知道他的情况。有一天晚自习,我再次因为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而沮丧地趴在桌子上闷闷不乐,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和我分享了他的故事,我很清楚的记得那天的场景,天气不算凉爽,但是他娓娓道来的话语像一阵清风拂过了我沉闷的心灵,我被他重新来过的勇气所折服。从那之后,这便成为了我的精神寄托。看到这部爱情电影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曾经那个高四的夜晚。
一部好的爱情电影就是会给我们启示,会给我们感动,会让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也会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心生向往。所以它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爱情电影,推荐给所有人去看。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赏析:"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作品鉴赏:《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作者: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