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恣意飞扬的青春与梦想陈刚;2、生活化表演 隐藏的艺术张菁菁;3、中国电影应以文图强王一川;4、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考略黄德泉;5、总理奉安官方电影考寻黄德泉;6、《勋业千秋》残本细读李镇;7、精铁熔成经百炼:秋瑾影像传奇沙丹;8、王云阶对中国电影音乐事业的贡献朱天纬;许凤;9、中国影视基地发展实践与趋势思考刘汉文;10、论1979年至1984年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厉震林;11、电影表演的魅力及其评价探讨张仲年;12、他自画中来——献给远行的钱家骏先生李镇;13、尹力电影:叙事维度、影音策略及文化立场李镇;14、徐园;中国电影起源新探究赵惠康;15、满堂的黄花梨或者一根扁担;尹力访谈录尹力;皇甫宜川;
杂志铺上面已经把最新的杂志订阅征订目录发布出来了!百度“杂志铺“ 一下就可以找到!希望能有帮助...
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有:
1、《收获》:
《收获》是1957年7月创办于的一份大型文学双月刊,创办人为巴金和靳以。该杂志以刊登中长篇小说为主,2018年3月,获“2017年百强社科期刊”荣誉。
2、《雨花》:
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月刊,创刊于1957年。《雨花》的宗旨是:“写实传统,现代精神,文学文化,人本人文。”《雨花》的口号是:“短些短些再短些。”散文、随笔、杂文以丰富、活泼、率真、犀利为特色。鼓吹社会良知,反映人民心声。
其他班刊名字如下:
1、青春的梦想。
2、最好的我们。
3、雨后的彩虹。
4、温暖的阳光。
5、花落知多少。
6、花开的声音。
7、天使的翅膀。
道德经的解读
——来自群友【莫双闻】分享
我觉得这两条一下子让我满心欢喜,然后就一步一步往里走。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只能说《道德经》有点像巴赫的音乐,看着非常简单,越看越复杂。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个道理,看着很复杂的,最后仔细一想非常简单,看着很简单的,越来越复杂。巴赫如此,我觉得《道德经》也如此。
老子恐怕是一个特具有微博精神和微信精神的人,五千字,81条,把《道德经》就弄成了全世界翻译各个语种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一本书。历朝历代多少人靠这五千字活着,我觉得五千字特别好,我带我的研究生的时候,两年的学制起码要抄两遍《道德经》,一点不复杂。这要是五万多字就比较麻烦了,更不要说50万字。
后来我发现50万字的书五六个字说清楚,但是这五千字的东西越绕越绕不明白,我越往里看,越觉得总能看出新意。生命之书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不仅是它重要,还在于你每一个生命历程,由于你的历程总可以跟它碰撞出新的东西,这也正是音乐要比文字我觉得更重要的,也不能说重要,更容易与人相伴的原因,因为音乐是在文字停止的时候才开始,当文字无法说清的时候,音乐才开始。因此你不同的年龄碰撞出同样的旋律,但是你感觉不同的起承转合,我觉得生命之书一定要有这样的意义,不同的年岁碰到的是不一样的东西。
小学生看《道德经》,抄,相当于成语,名人名言。20多岁抄《道德经》,会觉得这里头有一些话挺有意思,很酷。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可能要解困惑,六七十岁的时候甚至变成养生了,你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与之对应。接下来要说《道德经》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成为我的生命之书。
正道与迷道还是有很大区别, 贪嗔痴 之道为迷,戒定慧之道为正。
只有放弃一切,同时又被一切所遗弃的人,只有那些对一切都漠然置之,只看到自己与无限生活在一起的人,才能真正找到自身的根源,才能有幸窥视生活的全部底蕴。这是伟大艰难的一步。柏拉图曾把这一步与死亡相比。“步入这个门的人,请放弃一切希望吧!”诗人但丁在地狱门口看到的这句话,在另外的意义上也可以写在哲学的入口处。谁要真正地进行哲学思考,就必须放弃一切希望,摆脱所有的追求,抛开所有的欲望。他不能企求得到任何报酬,也不想了解任何别的事情,只能感到自己在孤独可怜地存在着。为了获得一切,必须首先放弃一切。这一步是沉重的、艰难的,和步入海洋、离开最后一条海岸时的那一步是一样的。
——谢林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洞山禅师的《过水颂》,一首禅诗。
寓言二首(其一)
王安石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英国小说家司各特早年颇致力于诗,后读拜伦著作,知道自己在诗的方面不能有大成就,便丢开音律专去做他的小说。这是能为某一种学问而摆脱开其他学问之引诱的。孟敏堕甑,不顾而去。郭林宗问他的缘故。他回答说:“甑已碎,顾之何益?”这是能摆脱过去失败的。
佛家法相一宗把叫作“我”的肉体分析为“扶根尘”。和龟毛兔角同为虚幻,把“我”的通常知见都看成幻觉,和镜花水月同无实在性。这可算把自我看成极渺小。可是他们同时也把宇宙一切,自大地山河以至玄理妙义,都统摄于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万法唯心所造,而此心却为我所固有。所以“明心见性”, “即心即佛”。这就无异于说,真正可以叫作“我”的那种“真如自性”还是在我,宇宙一切都由它生发出来,“我”就无异于创世主。这对于人性却又看得何等尊严!不但宗教家,哲学家像柏拉图、康德诸人大抵也还是如此看法。我们先秦儒家的看法也不谋而合。儒本有“柔懦”的意义,儒家一方面继承“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那种传统的谦虚恭谨,一方面也把“我”看成“与天地合德”。他们说:“返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矣,”“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他们拿来放在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顶天立地,继往开来”的自觉是何等尊严!
—朱光潜
读《一去二三里》
——群友【招加】
《一去二三里》确实是本好书,第一眼看到这书是被那土里土气的封面吸引的,作为一名从村里走出来的娃,身上永远褪不去也不想褪去的就是乡土的味道,那是我的根。犹如开篇《远山》中的那句:我从远山走来,待着泥土和山野的气息。永远记得开拖拉机翻地时溅得满身泥土的样子,还有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玩累了躺在草地上闻着一鼻的花香。儿时的苦,如今想来也造就自己略显固执坚韧的性格。
那时的我,有着一个城市的梦,希望哪天,能够带着家人在城里有个立足之地。如今,在广州城生活了十几年,时常抬头望望这里的天空,看到的是满眼的雾霾。有时,会有想逃离这个城市的想法。“想找个远离城市的地方,开三分地,盖一间房。”但事实上,无论这个城市如何郁霾,如何拥挤,依然无法离开。我想或许有一天,我会回到村里,翻修一下老屋,置几件家具,家具里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大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钟意的书。然后,要有一套茶几,淘几个茶杯,闲时泡上一壶红茶,翻几页书。小院子里做个鸡笼,养几只母鸡,下的蛋不卖,左邻右舍一家送几个。也是挺好的。
双喜在“那个春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小公司,放弃了七年来一直没有碰撞出激情的地方。我拿起相机,奔向想去的地方。或许,我仅仅想要的,只是那份自由自在。”额滴神呐~这不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
这些年,工作繁忙,总是行色匆匆,是机场、高铁站的常客。行李箱里,总不忘塞上那么一本书,想着路上可以看看。然而旅途劳累,一上飞机、高铁就想抓紧时间休息,没多久就呼呼大睡。塞在行李箱里的那本书,常常原封不动的回来,就好像它也出了一趟差。想想,也是“很久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了”。旅游,也是一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窘迫,还有工作上的压力。只有看看别人的游记,安慰下躁动的心了。其实,说不定哪一天我也拥有这莫大的勇气,拿起相机帮娘子拍几张照片,P的美美哒,然后申请点经费跟老李子浪迹天涯去。
看追风少年华仔的故事,华仔说:他喜欢骑行和摄影,他看倦了故乡的田园和山川,却又无法离开。可是他哪里知道:他厌倦的山水田园,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秀丽壮阔。其实,这或许就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最后,大家都没有好好珍惜眼前那一抹亮丽的风景。生活,或许就是这么的矛盾吧?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每次回家,自己喜欢吃的家乡小吃,老妈会早早起来忙个大半天给自己做。从厨房里飘来那熟悉的味道,心里头有一种瞬间被装满的感觉,暖暖的。可大家是否知道,当儿女不在的时候,母亲的厨房是冷冷清清的,她们平时或许就煮那么点面条果腹,不是因为巧妇无米,而是没有你们的陪伴。当父母亲老了,而我们离家又如此的远,他们,是很孤寂的。别只顾着工作,常给父母亲打打电话,简单的几声问候也好。
3月份开始看的《一去二三里》,一边看一边想起过往的一些生活,或许是因为离家不算远,萦绕在心头的乡愁只有淡淡的一抹。感谢双喜带来这么好的照片和文字,心里头好像被一汪清泉冲过,明亮了许多。
吾姓氏源流
——林彦怀
吾太始祖,殷王子比干,黄帝后,子姓,孔子称殷有三仁者也。为商太师,谏纣,纣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遂令剖心。夫人妫氏负六甲,避而隐长林石室,诞一子,以所居处取名坚。周兴商亡,武王姬发闻之,以所居地赐姓林。林坚者,吾姓始祖也。
降至东晋太宁,林禄镇守晋安,是谓八闽之祖。至唐开元,十六世林披公为九牧祖。
宋末,先人自闽迁徙至潮州府桑浦山麓,因山有古塔而名村塔下。一世祖贤隐公,历七百余载,至吾身祖字辈已二十三世矣。
近考世系,虽概如上。然细究之,则难以衔系也。盖信史之稀缺而口传之多谬误也。噫!天下博学之士其可教我乎?
时戊子年九月三十日(2008.10.28)
读了《一生伏首拜阳明》20111207
——林彦怀
1、同年代人,也许初识王阳明要一直到高中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时候读到作为被批驳举例的王守仁说:“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说不在你心外。”因而王守仁被当作一代唯心论宗师而被批判,高中应试考生也颇不喜欢这位“大佬”吧(且不说教科书曲解此话,作为一种普及化的教育,便极力向“青苗”灌输唯物是正确世界观,唯心是错误世界观,则显然强盗)。
2、阳明 “火”起来被青年人所认识,最近应缘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把阳明写成了一个“神”。然而对一位有自己创见的儒学大宗师来说,光知道其“牛哄哄”的事迹显然是非主流的。
3、我之识阳明,则渊源于故里风物。阳明入室弟子薛侃在我们村修建了“宗山书院”,传播王学,于是时的岭南蔚为一时学界盛况。薛侃是阳明弟子中威望较高的一位,然而现代除了岭东地区,则鲜有人提及,人们一谈到阳明弟子,则徐爱、王龙溪、王艮之辈矣。——对潮州地区儒学影响较大者,先为韩愈、后则阳明。
4、阳明的《传习录》,是其主要哲学思想载体,由于是语录和书信,所以言辞比较浅白,然而谈的是“哲学”,所以初读依然不好理解,特别是一些受了“明事儿”影响而去读《传习录》的人,似乎刚开始会有心理落差,若是缺乏“四书”、宋学的基础,则更难懂。然而《传习录》是越读越有味道的,浅尝辄止不单无味,也未必理解。
5、钱穆大师的《阳明学述要》,则更不是只有兴趣的人所入门的读物了。
6、《一生伏首拜阳明》,初看想弃之,以为 走“明事儿”的套路,颇多诙谐之言,史料取舍亦有点随心所欲。然而抵不住对阳明的喜爱,一路读了下来,到后面却“颇正经”。作者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不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阳明,而是直接引用阳明的诗、文、语录,从而在读者心中构筑起阳明“文化理念”(还真不好用“哲学”这个词)的模型,让读者比较“正念”地读到、了解到一些阳明思想,这一点颇难得。作者功力原因或者写作思路问题,作为一本介绍或者说有点“立传”意味的书,显然太过单薄和“局部”(不好用“片面”这个词)。就阳明学,也只简单说明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并最终提及“四句教”,太过简单。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简单之中说明白了。我想在纠结“花明花寂”这句话的人,应该能够在这本书中得到些许了悟。
7、如果从“明事儿”一路过来的读者,读本书,放下心态,把阳明从“神”到“人”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一下,是不错的选择吧。如果是正儿八经读史,又想深入阳明学的,此书还是不推荐吧。市面上出来一本《大儒王阳明》,上次在书城稍微翻了一下,似乎是比较全面的版本,然而看网评说有错别字现象,因此暂时消了念头。但又下单了一本《王守仁评传》。现在我读书似乎陷入一种反复,喜欢一个人或一本书,是会不断地买不通过版本来阅读,这要是从效率上或效果上来说,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而非研究者,其实不好吧。像以前,光胡适的传记,就看了三种,这次又下了《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嘿嘿嘿……
【莫堡主】看到彦怀同学读王阳明的历程,有点感受,随意说几个观点:一、他的人生历程的确磨难多,经历的很多,是为经验基础;二、他当初格竹子,说明其痴,对真理不舍,也是后来开悟的人格因素,我在五华里塘村驻村时也是一片荒竹,终日相对,因此当时也读了一段阳明,有所小悟,尤其信服“心放光明”;三、阳明乃儒释道结合、碰撞的结果,尤其是与禅宗结合形成“心学”,“无善无恶心之体”乃禅宗描述;四、知行合一乃最终结果,出世然后入世乃真正大丈夫,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然后身体力行也,令我想起研究印度精神瑜伽和尼采等思想的徐梵澄晚年一句“还是儒学好”的含义。@林彦怀
《高岛易断》读书分享
——【十一】
一
这是一本日本19世纪的书,作者叫高岛吞象,据载非常擅长易卜,其后将一生的占卜活动记录成书,为《高岛易断》,纯粹以易经的爻文来解占,不过度联想,所分析的内容不离字面。
记载的卜例都很准,当然也不排除有先射击后画靶的效果。
二
易学千年,流派众多,有汉代象数派、晋代义理派、道家易学、图书学派、朱子易学、心学派、至清代有朴学易学,大家云集。
高岛并没有形成一个派系,所以现时大学的选修课或通常介绍的书,也并不会提及这个人这本书。他以儒学的观点层层推进,解析经文,和占卜中得到的卦象。
本书倒像是一本授课讲义,以讲明白为准,略有发挥,不过度外延。
三
他纯粹地从经文中去解朴占卜中的事项,源于他对《周易》的极大信任。而这个信任源于占卜时“至诚无息”四字,可以简括为诚心正意,神定虑静。
这个过程是无智的,天生万物,唯一气生、阴阳变化而已。
以无智的状态,而与天地自然成一气,以求得自然【亦即神】变化的启示,表现在卦辞上。
具体的占卜方式,有人说是复原了汉代的古占方式,即以蓍草为占,而高岛本人自己说“假捻纸片以代蓍”,所以,于他而言,更重要的是“至诚无息”,占卜形式是可选择的。
四
本书的凡例,
1,以先花大力气讲述一卦的涵义,大多以君民、父子、夫妻为述义。
2,然后小段分析《象传》。
3,总卦的占卜的喻义。
4,各爻文的意义,和占卜的判断。
5,实例,如某人问,本地生意艰难,欲搬去东京,另谋事业,请占前途吉凶。
五
举乾卦的九四爻为例。
爻辞是:或跃在渊,无咎。《象传》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字面解析是,也许飞升,也许留在空位处,无所谓。《象传》表示,进更好。
高岛的析义是,
如果问营商,可能贩货海运会有波涛遇险的因素。又可能是物价一时暴涨。
换在今日,则可能是可能涨停可能跌停,但你买的会涨停。
假如问功名,则是一举成名的情况,大吉。
近日我国高雄市长韩国瑜,竞选过程就很合乎卦象,如果他有求占的话。
六
这本书很有趣的是,无论古今中日,相距200年,大家问的东西都差不多:
友人某来,请占商业之盛衰,筮得……
某显贵来,请占气运,筮得……
亲友某来,其妻有娠,请卜男女,筮得……
某会社社长,来请占气运,筮得……
明治某年,驻英公使某罹病,友人忧之,请余一占,筮得……
友人某来,近日有一货物可居奇获利,请占一卦,以定盈亏,筮得……
有买了古画,来求占卜真伪的。
有家中进了贼,问要怎么追缉的。
有问明治二十八年众议院的形势的。
有问明治二十七年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善后的。
高岛声名既盛,结交有显贵,成功预测了甲午战争前前后后,更得大名。
但是书中大部分仍是以普通人的种种疑虑为主,疑而不决,则问于卜。
诸如此类,古今相通,问功名、问营商,问疾病、问失物,问家宅、问生男生女。
翻开书来,纵使地隔千里,时跨百年,因为这些问题,亲友某,社长某,虽然不知姓名,但却栩栩如生,就好像身边的同事,电视中的名人。
本书读来不费力气,如长辈之书信,行文略古朴。展现的一个明治时代,而这个时代放之于汉唐宋明清皆可,有人,有一样的人,有一样的犹豫不决。
高岛尊崇儒家,重洋之外,讲述孔夫子之思想,以文王为道德力量,称赞文天祥的《正气歌》,这种文化的力量,源流的共通,令我们对当下的国际关系,在文化角度的着眼点上,更加要有思考。
七
编外。
本书号称八百例,可能有删节,实际出版只五百零三例。我算过。
准。
1.《花火》
是花火工作室出版的杂志。以青春为主打,分A版、B版、C版(《萤火》)、《飞粉色》、《许愿树》、《花火精装》、《飞魔幻》、《飞言情》、《桃之夭夭》、《最文摘》、《作文素材》、《飞星动》。
2.《飞言情》
是一本刊登言情小说的杂志,主要以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连载小说为主,目前是内地最优秀的青春言情杂志。
《飞言情》每月1日上市,是花火旗下的一本青春小说杂志,是由湖南长沙魅丽文化策划的杂志。由花火工作室制作。
3.《读者》
原名《读者文摘》,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4.《爱格》
是2007年山东出版集团出版的杂志,天使文化旗下爱格杂志社编辑发行,半月刊,分别为《爱格》A、B版及《爱格言情》2014年出了《爱格时尚》。
5.《意林》
原名《春风》,是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主管,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杂志。
2003年4月,《春风·意林》开始筹备,8月正式创刊;2004年6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从第7期正式改名为《意林》;2005年5月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6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意林》共出版文献25821篇、总被下载299835次、总被引188次。截至2013年12月,《意林》杂志的月发行量最高达200万份。
杂志(Magazine),、
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
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