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2019期刊影响因子预测

2023-02-16 19: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9期刊影响因子预测

影响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的因素如下: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5、名人效应的影响,名人效应常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常引用名人的文章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权威性,即便是在还有别的更适合自己文章引用的文献时也是这样。

另一方面是署有名人名字的文章或被名人所推荐的文章很容易在所谓的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因而也容易被SCI或CSCD所收录,且有时文章本没有名人科研成果,却为了能在高级刊物上发表署上了名人的名字,所以过分地强调被引用或收录情况,将给文章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带来人为的偏差。

2019年度139本食品类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

2019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发布,大家投稿的期刊都涨了吗?

2019年共有139份食品领域期刊被SCI收录,相比2018年多了4份;但2018年少数几份期刊被剔除出SCI。总体而言,2019年食品领域大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出现了普涨。共有28份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4.0,相比2018年增加了12份;共有8份期刊的影响因子增幅大于1.0(手动统计,可能有疏漏)。

从各期刊的影响因子来看,排在前4位的均为综述性期刊,其中,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影响因子超过10分。值得一提的是,FOOD HYDROCOLLOIDS作为研究性论文为主的期刊,其影响因子遥遥领先,突破7分,位列第5;FOOD CHEMISTRY,紧随其后,达到6.3分。其它比较受认可的杂志如FOOD CONTRO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FOOD MICROBIOLOGY均超过4.0分。

在国产期刊方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获得了第一个影响因子,达到2.455分,位列JCR二区;Food Bioscience出现小幅回落,由2018年的3.22下降到3.067。

所有食品领域SCI期刊2019、2018影响因子 见下图 ,红色字体为增幅超过1.0分的期刊;黄色底色为部分新增期刊(手动统计,有疏漏)。

-----

[参考资料]科睿唯安,期刊影响因子。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年的影响因子是多少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中国图书馆学报》影响因子为6.77,综合影响因子为5.394。

science advances影响因子是什么?

Science Advances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打的开源期刊,2015年创刊,2017年第一个影响因子高达11.511,是一本涵盖所有学术领域综合性科学刊物。期刊被国内外高度认可,是中科院1区Top期刊,目前的实时IF-2019为13.267。

一、年发文量、IF与分区

1、近五年的发文量

Science Advances近五年的发文量(数据源自于WOS)如下图所示,发文量相对Scientific Reports来说非常小,论文录用率估计在10%~20%。从这个角度来说,期刊没有以增大发文量来实现盈利的目标,所以文章的质量以及期刊的认可度都还不错,这在标有“开源”的期刊中确实是股清流。

2、近两年的IF

该刊2017年开始获得第一个IF,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上涨1.3分。

3、JCR分区

根据2019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该刊位居综合性期刊的JCR Q1区。

4、中科院分区

在中科院分区基础版(13个大类学科)和升级版(18个大类学科),Science Advances都是1区Top期刊。

二、2019年IF预测

Science Advances期刊2017~2018年度共发文1633篇(Article和Review),截止2020年3月4日的2019年度引用量为21742,所以实时IF-2019为13.314,预计IF-2019能够达到13.5。

2019年nature期刊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

IF=C/(M+N)
致力于为全球提供优质的科研数据与分析的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每年均会通过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JCR)公布的上一年度期刊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备受科研界全体人员的关注。影响因子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著名学术期刊均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其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许多知名学府也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
举例说明:IF为某期刊2019年度的影响因子,那么M为该期刊2017年发表的总文章量(仅限于可被引文章-article和review),N为该期刊2018年发表的总文章量(仅限于可被引文章-article和review),C为该期刊2017和2018年两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不限制文章类型),而这个影响因子是在2020年的6月-7月公布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