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俄罗斯风情文化鉴赏的论文

2023-02-16 17: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俄罗斯风情文化鉴赏的论文

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以接近真实的故事和情感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罗斯文化为精魂,点缀以极具西伯利亚风情的景色和音乐,生动而丰富,扣人心弦。 一、俄罗斯电影中的文化
俄罗斯电影,无论题材如何,时代背景如何,故事情节如何,都无一例外淋漓尽致的表现和还原出了俄罗斯文化的内涵以及俄罗斯这个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说,俄罗斯电影是以文化为标签的,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品质——博大,宽广,豪迈奔放,坚毅自强等。下面就结合电影,谈谈其所体现的俄国文化特征。 1、强烈的爱国情怀: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当五个女战士英勇牺牲她们花一样的生命时,她们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无畏、果敢和光荣,让我不禁潸然泪下。永远无法忘怀那一幕,热妮娅高歌着在丛林中穿梭与德国兵周旋。她直面敌人的勇敢,她倒下时依然扬起的嘴角,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这个人物的伟大的爱国情怀,更是无数俄国人的赤子之心。同样无法忘怀的还有《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中,贫苦的俄国底层人民在呼啸的西伯利亚寒风中,一个个跪倒在皑皑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罗斯民族,在弹药已尽的战场上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死死逼近敌人。在这一刻,我忘记了政治,激荡胸间的只有俄罗斯人对这个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坚毅自强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卡捷琳娜,在遭受爱情事业的双重打击时,并没有消沉。她凭借着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难,终于在迈入中年时,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坚忍并不是个例,而是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坚强的特征。同样的品质,我们在《雁南飞》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悯的情怀,风趣幽默的性格,乐观以及对女性的尊重和保护都能在俄罗斯电影中体现出来。
俄罗斯电影,真实的反映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传播和介绍俄罗斯文化的媒介,同时也使电影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征。 二、俄罗斯电影的取材
俄罗斯电影的题材十分丰富,如果我们跟随电影回到其制作的年代,就不难发现,它们中的许多其实就取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然而尽管如此,电影却并没有因其而体现出过多的政治色彩或商业色彩。
如梁赞诺夫的《办公室的故事》,虽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视角,描述了处在这种模式中的人们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罗斯电影一贯的诗意和隐喻的特征。

其次,一部分俄罗斯电影以著名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我们现在电影中的过分扭曲夸张历史不同,俄罗斯电影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严肃的。以《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为例,在讲述这个人物的一生时,电影不过分夸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为的加上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不过多引导,而只是客观真实反映历史,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三、俄罗斯电影的取景和音乐
相信很多人都对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中开场那一片广袤的西伯利亚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上郁郁葱葱的针叶林,生机勃勃,让人顿觉心胸开阔。诸如此类的独具俄罗斯风情的景色在俄罗斯电影中不在少数。无论是泥泞冰冷的沼泽,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是狂风肆虐的雪地或结冰的伏尔加河,还有寂静无人的红场和街边美丽的白桦树,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电影情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俄罗斯电影的又一个标签。
经典的俄罗斯电影除了具有情节真实感人这一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伴随着十分好听的音乐。《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主题曲《亚历山德拉》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首歌不仅曲子优美动听,其歌词也十分贴近电影的主题,为电影博得了更多的喜爱。“万事并非与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话
语,但相信爱情”娓娓道来的歌词伴随着优美的曲调,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又一记忆点。 四、俄罗斯电影的新发展

随着电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俄罗斯电影追求突破和发展的努力。怪诞的场景,独具一格的故事,特殊电影手法的应用,血腥的场面,幽默风趣的对话,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魔幻电影把以往在好莱坞影片中出现的虚幻的超级都市背景变换成了当代莫斯科的真实景象,同时还加入了伏特加、黑面包和拉达车之类的俄罗斯生活细节,使得电影又与一般好莱坞影片有所不同。
当然,这只是俄罗斯电影走向复兴的第一步。与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罗斯国产影片还是显得比较稚嫩。情节老套,过于血腥,同时有依靠装神弄鬼来博取噱头的嫌疑。然而,不论怎样,这样的尝试,依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相信有苏联经典电影的辉煌为指引,俄罗斯电影会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现出更多带有鲜明俄罗斯特色的好电影。 五、思考与借鉴
反观目前中国的国产电影,我不禁感慨颇多。中国国产电影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为何困难重重,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够中国化。当然,所谓的中国化不是一味的武侠动作,也不是气宇轩昂的宫殿或昂贵的华服,而应该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过电影完整的表现中华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这些东西若
能以细节的方式融入到电影的方方面面,自然会带上独特的民族魅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要向苏联电影借鉴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国产电影,商业化气息太浓。依靠强大明星阵容博取眼球,以扭曲历史为代价赢得噱头,斥巨资打造却内容老套的中国电影始终显得过于浮夸,明显后劲不足。我一直觉得一部电影,只有当它不再依赖于明星、导演、资金、服饰等一切外在条件时,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为电影的使命。为什么我们不能试着把电影当作一种艺术品,创造出像苏联电影一样的诗一般的影片呢?
【总结】无论经历怎样多么漫长的岁月,俄罗斯电影就像历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带着那个年代的特殊味道,在无数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种名为苏联情节的东西。我心目中的俄罗斯电影,像普希金的诗,像托尔斯泰的小说,触动人的灵魂,给人以思考,历久弥新。

求俄罗斯文化与历史的小论文(原创)

自9世纪下半期基辅罗斯国家建立以来,俄罗斯文化历程已逾千年。由于处在文明和文化交汇结合之地的独特条件,俄罗斯曾先后受到来自北方的瓦里亚基人、南方的拜占庭、东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先进国家的不同影响,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实现的。 9世纪初,生活在东欧平原上的东斯拉夫人形成了西南部、北部、东部三个部落联盟,处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而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瓦里亚基人的参与,使东斯拉夫人的原始文化受到最初的重大影响和改造。实际上,那条促进了一连串古代罗斯城市的繁荣的著名商道“从瓦里亚基人到希腊人之路”,就是由那些准备前往富庶的拜占庭寻求财富的武装的瓦里亚基人开辟的。瓦里亚基人把自己的组织和制度带到罗斯,给基辅罗斯国家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对于9世纪中叶瓦里亚基人部落首领留里克到诺夫哥罗德称王与罗斯早期国家的建立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奥列格征服基辅所标志的究竟是谁的国家的建立等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如果说在东斯拉夫人从蛮荒向文明转变的过程中有北欧瓦里亚基人的参与和影响,那应该是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事实。 9—10世纪,在基辅罗斯的南面,隔着黑海,拜占庭帝国正处于兴盛时期。基辅罗斯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联系对于罗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后起的发展中的野蛮国家同一个继承了古典文明并成为这一文明中心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起初,拜占庭和罗斯之间的贸易和时有发生的战争,是基督教文明潜移默化渗入罗斯的主要形式,而在988年罗斯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后,随着大批希腊籍的拜占庭神父的到来,以教堂建筑、圣像画等宗教艺术为先导,拜占庭的神学思想、宗教文学、政治和法律观念以及历史、地理等专门知识源源不断地传入罗斯。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形式。通过基督教,拜占庭所继承的古典文明的光辉开始照耀罗斯土地。988年的历史文化意义在于,它开始了罗斯基督教化的过程,同时也开始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的时期。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和艺术方面,而没有涉及罗斯的政治结构和财产关系。直到13世纪初期蒙古征服以前,基辅罗斯内部结构和制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瓦里亚基人的军事组织体制与罗斯土著的“韦彻”制度的结合为基础的。 13世纪初期,蒙古的征服使罗斯发展的方向发生了逆转,开始了罗斯社会和文化的东方化时期。征服者不仅以东方习俗影响了罗斯的表层生活,还以自己的一套制度改变了罗斯的内部秩序。东方因素被植入了罗斯社会和文化之中。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之后没有长期占领,而是“从远方统治着罗斯”。罗斯各公国王公的废立取决于金帐汗,一般情况下,金帐汗以罗斯王公向他称臣纳贡为条件,承认他们为各自公国的统治者;如某一公国发生反叛,则对其进行惩罚性的征讨;平时则派遣代表驻在公国以保持控制。就这样,罗斯政治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了罗斯境外——汗国的都城萨莱甚至蒙古帝国的都城和林。罗斯原有的政治结构彻底破坏,自治的公社和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的韦彻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凡是具有自由和居民权利的东西都被取消而不复存在。在被征服的罗斯,城乡居民都被登记入册,强迫其缴纳全部财产的十分之一,违者即被卖身为奴。1328年起,莫斯科王公被金帐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汗的代理人,为汗征收贡税。他们继续按照蒙古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政治、税收和军事组织。 14—16世纪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的时期。罗斯争取独立和统一的过程加强了它的东方化趋势,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要求集中一切力量,于是形成了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忠于东正教信仰的社会意识;莫斯科的大公和沙皇不但继承了金帐汗的绝对权力,而且使全部土地成为他们的私 产;作为莫斯科的君主控制军事力量和巩固政权基础的手段,军功领地制和劳役制开始兴起。1480年,罗斯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然而,从外族统治下获得解放并未改变罗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东方化进程。恰达耶夫曾经指出:罗斯经历了残暴的凌辱性的异族统治,而这一统治方式后来又被罗斯本民族的掌权者继承了。“我们成为征服的牺牲品。在我们推翻了异族的统治之后,我们本应利用这一时期我们的西方兄弟那儿产生的思想,可是我们却脱离了大家庭,我们陷入了更为残酷的被奴役境地,而且这种奴役还被我们的解放这个事实神圣化了。而在当时似乎笼罩着欧洲的黑暗中,已经出现了多少亮光!”他认为,这正是俄罗斯民族青春时期的可悲历史。 发展中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成为对莫斯科公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统一国家的建立意味着一切都取决于莫斯科的意志,取决于沙皇的意志。沙皇政权不能容忍任何与它的利益不一致的东西存在,它严密控制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实行自我封闭的政策,从而使莫斯科公国与欧洲文明几乎隔绝。 但是,还在16世纪的时候,一个对于俄国历史和文化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的新因素就已初见端倪。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了成为欧洲大国,俄国不断同其周围的欧洲国家发生冲突,由此产生的直接的军事和经济需要迫使它承认欧洲文化的优越并开始学习西方,力图从那里引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而17世纪初期“混乱时期”俄国经济衰败,政局不稳,多次遭受西方邻国的侵略,被动挨打,蒙受耻辱,这一惨痛的历史经验对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以后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17世纪俄罗斯开始面向西方的时候,构成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源于拜占庭的精神和艺术,以及源于蒙古征服者的结构和制度。 17世纪是俄罗斯文化史上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东方化发展之后,俄国终于迎来了它的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之后,尤其是在17世纪下半期沙皇阿列克谢朝代,从西方引进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及与西方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西方上流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思想也随之进入俄罗斯。 如果说阿列克谢拉开了俄罗斯欧化的大幕,那么彼得一世则上演了一出高潮迭起的欧化活剧。18世纪初期的改革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大门,西方文化全面地冲击着传统的俄罗斯生活。俄国开始按照西欧的方式组织工业、改革行政管理、建立科学院和大学;启蒙思想在俄罗斯迅速传播,并且发展为一场声势颇大的运动;教会垄断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局面被打破,世俗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婚姻家庭关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俄罗斯开始摆脱中世纪状态。 从19世纪初期到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关系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的时期,也是新文化蓬勃兴起的时期。19世纪初期,西方世俗文化的最高体现——自由主义——在俄国贵族中广为流传,由官方人士提出的限制农奴制和实行宪政的方案标志着贵族自由主义的发展,而政权实际推行的改革意味着传统的结构和制度已经出现了松动。1812—1814年的反拿破仑战争孕育了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冲击俄罗斯的高潮,十二月党人运动则是欧化的贵族青年力图用革命方式把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移植到俄罗斯土壤上来的一次尝试。十二月党人起义虽然失败,但俄国社会的精神求索没有停止,而西方文化的东渐势头也依然不减。继自由主义之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浪漫主义思潮也在俄国青年中风行一时,它们极大地刺激了俄国思想界的理想主义倾向,并使之具有激进的色彩。30—40年代,围绕俄国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方向问题,展开了著名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争论。它孕育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两大流派——革命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也给俄国社会思想以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19世纪上半期,在俄国社会酝酿变革的背景下,在西欧文艺思潮的影响 下,俄罗斯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渐趋式微,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新风格相继而起。戏剧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继浪漫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之后,现实主义很快登上了舞台。画坛吹拂着阵阵新风,浪漫主义情调和现实生活气息对学院派尊崇的古典主义提出了挑战。在音乐方面,则形成了独立的俄罗斯古典乐派。除此之外,历史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有了新的进展,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世界性的成就,教育事业的发展导致了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出现,显著增长的书籍报刊的种类和发行量标志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60一90年代,新文化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继续发展。继农民改革之后,在地方自治、司法、军事、财政、国民教育、新闻出版等方面按照资产阶级法治精神进行了初步改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渗入宗法制的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欧化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贵族而扩大到了新的居民阶层,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思想和运动探索着俄罗斯的未来:以平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虚无主义悄然兴起,并逐渐形成了民粹主义理论和运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则提出了促使政府继续改革的新纲领,以及向立宪政治过渡的系统主张。解放运动的这两大流派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力量对于国家发展道路的诉求,他们的选择影响着俄罗斯的命运。这一时期,文艺界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科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重大的研究成果。对知识的渴求成为时尚,社会团体和私人办学十分盛行,民主派知识分子组织了业余扫盲教育,俄国妇女为争取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展开了广泛的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沙皇专制制度和中世纪的土地占有方式仍然与之并存。这个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更加多元化和更多竞争性的特点。在文学艺术中,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继续发展,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的幼芽破土而出,象征派、未来派、抽象派等源于西方的现代主义流派纷纷涌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领域,充满着激烈的冲突和对抗。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西方无产阶级文化——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继俄国马克思主义流派出现之后,90年代诞生了列宁主义。同时,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纲领和策略也趋于激进化,它与专制主义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传统的宗法制文化由于本身基础的削弱而走向衰落,社会运动的广泛发展和革命情绪的增长表明,宗法观念对社会的约束力日渐减弱,旧的国家制度和政治结构已陷于危机。俄罗斯面临着新的选择,因为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积累使俄国的现代化进程陷入困境。1917年,在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之后,布尔什维主义与传统的俄国农民民主主义的结合,使俄国脱离了资本主义轨道而走上了社会主义之路。 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成了俄罗斯文化来源成分的多样性,而这种多元构成的文化的逐渐形成,则是已经成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的过程。尤其是近代以来,文化间的冲突、竞争、妥协、融合是俄罗斯文化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俄罗斯的欧化表明了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试图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追赶世界潮流的强烈愿望,其实现方式就是学习西方、引进更为先进的异质文化。而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进入导致了普遍的文化分裂,如现代化的都市和传统的乡村并存,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的宗法制农业同在等等表面的矛盾现象,以及在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社会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不同见解。作为社会精英的俄国贵族和知识分子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分裂,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异质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并进而在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发生分歧和冲突。早在17世纪,沙皇阿列克谢时期,对于西方的文化就存在着或追求崇拜、或抵制排斥的不同态度。随着欧化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对立也在加剧。 然而,尽管代表不同意见的精英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得势或失势,从而影响政策,但从根本上说,相对落后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的过程必然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欧化进程中,俄罗斯传统文化没有被淹没,而是在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西方文化不是被排除,而是在经过一番改造之后被吸收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新成分。这是17 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化进程的基本模式。 欧洲的事物、方式和思想,往往被融以某种俄罗斯传统而被接受下来。彼得一世按照欧洲的方式、采用欧洲的技术大办工厂,但却以农奴来充作劳动力。俄国资本主义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但与欧洲不同的是,沙皇政权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它还直接管理大部分重工业。1861年的改革把农奴从人身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国家仍然通过村社这一组织控制着农民。西方的自由主义传入俄国后,曾在一定程度上与专制主义结合而为贵族自由主义;即便后来的俄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也因其对于专制主义的妥协性和依赖性而不同于其西方的原型。欧洲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它同俄国的村社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俄国农民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化也是如此,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布尔什维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形式。当然,也有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是比较直接地被移植于俄国的,如科学知识和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 在近代俄罗斯文化进程中,沙皇政权政策的两重性是应该加以关注的。沙皇政权既倡导俄罗斯的欧化,又竭力限制这一进程:为了加强军事和经济力量以巩固现存制度和支撑对外政策,它需要引进西方的知识和技术,也需要按欧洲的标准来培养官吏和专门人才。在这方面,俄国是面向欧洲的。但它又担心西方的社会学说——从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将损害专制制度的基础,因而试图使俄国隔离于西方,在防范新思想传播的同时,大力宣扬关于专制制度和东正教是俄国历史发展的条件的观点,提倡驯服顺从、笃信宗教、忠于沙皇的民族性。 由于这种情况,西方文化在表层生活方面比较容易被接受和认同,而在深层结构、意识观念方面则受到限制。但是,欧化有其自身的逻辑。有限欧化的政策虽然不是为了革新社会,但它的实行从根本上来说必然导致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动摇,因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终将引起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动,使新文化渗透到更深的层次。事实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渐发展以及对这种经济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沙皇政权也曾一再地实行自由主义性质的改革。19世纪初的改革、19世纪60一70年代的改革和20世纪初的斯托雷平改革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是,在很长时间内,来自欧洲的新文化具有鲜明的上层色彩,而传统的宗法制文化影响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居民——首先是农民。欧化的过程造成了上下层在文化上的分离,扩大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因为欧化的主要受惠者是贵族,而这正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的。彼得一世为俄罗斯的欧化做了许多事情,但他是以莫斯科公国时代形成的传统方式来做这一切的。结果,虽然俄国的表面生活发生了剧变,但其内部结构却继续朝着原先的方向发展;贵族的经济、政治地位、受教育情况和生活方式都欧化了,并且掌握了精神生产的手段,但农民的处境却因此而进一步恶化。即便在1861年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新文化虽然已不是由贵族独享了,但作为俄罗斯民族主要部分的农民在总体上还是受到宗法制度及其观念的束缚,欧化的城市与愚昧落后的广大农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上的差距。在城市中,上层与下层之间也有着同样的鸿沟。 这种上层和下层在文化上的分离和对立给俄罗斯的进步增添了几分戏剧性。正是在欧化的上层中,最先产生了在本质上与专制主义和农奴制度敌对的力量。从拉吉舍夫到十二月党人和赫尔岑等等,这些反传统的斗士、新文 化的代表,都是在欧洲文化的熏陶下或直接在欧洲受教育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作为上层欧化的牺牲品的俄国农民却一直是传统的宗法制文化的主体,他们把任何来自西方的事物和思想都视为骗人的圈套,只相信“ 沙皇父亲”是自己的保护人。正因如此,沙皇政权直到1905年时还把农民看作是专制主义的基础。这种情况曾使接受了欧洲先进思想的进步贵族发出“ 高贵的失望的呐喊”,也曾使民粹派青年的纯真理想被残酷地粉碎,因为他们都不能被他们想要帮助的人民所理解和需要。但是,随着俄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的迅速发展,随着新阶级的成长和壮大,来源于欧洲的社会思想开始获得日渐广泛的基础,从而使俄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希望之光。 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进程的大背景是俄罗斯在欧化道路上的发展,是俄罗斯面向西方、追赶世界潮流、希望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的历史性选择。尽管有过多次曲折甚至反复,但彼得一世确定的欧化方针主导着近代俄国历史进程。俄罗斯与西方,这是近代以来俄国思想的核心问题。俄罗斯的历史表明,只要它还落后于西方,它就需要向西方学习,从西方引进有助于增强自己力量的东西,而俄罗斯社会对于西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价值判断上的分歧也就不会消失,并且必然在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在整个世界文化传播的整合范围内,文化观念的流动在地域上一直处在强势对弱势群体的征服过程之中。世界原住文化群落的解体不言而喻,在整个文化进程的规模的发展中,西方主流文化的绝对优势在世界各地横行与扩张,它已经造成了文化殖民主义世界的普遍化。以强大的市场经济为依托和科技力量为手段的文化扩张主义,全面推行欧美文化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播正在重构一体化或者说全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

因此,在近三百年中,欧洲文明、文化在与世界各地原住文化的相遇中,产生了许多征服不同文化、文明境遇和遭遇殖民化的情景,影响了不同文化类型和地区自我封闭运行机制。如果将欧洲文化中心向四周边缘扩展而去,进行一个扩张化地图式的描述,大致有以下几种文化类型的独异性存在。(1)以俄罗斯东正教为核心文化价值,地跨欧亚大陆的地域存在,既非欧洲又非亚洲的种族——俄罗斯文化圈,大致开始与彼得大帝时期一直到如今。它创造了与欧洲文化不同的文化区域,在十九世纪之后,给世界带来一种文化模式。(2)以亚洲为中心学习借鉴欧洲文化的另一个文化圈。它代表是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南韩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区,它用欧洲文化和亚洲文化混合的方式,重组了亚洲的文明,尤其中国大陆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东亚文明的儒文化圈与欧洲文明的相契,创造了一种现代新儒教文化的东亚文明模式。(3)在印度次大陆由于英国殖民地所占领的历史原因,印度文明与欧洲文化相互吸收和创新,是印度次大陆诞生了一种不同与东亚文明的新式文化,它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一个文化发展的过渡带,构建了别样的印度文化和文明模式。(4)在北美地域上新大陆被开发,新的欧洲文明和民族进取心态进入这一地区,很快在近三百年中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另一种欧洲文化的类型。它不同于欧洲本土的文化,充分的表现了欧洲文化的那种鲜活的创造力,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度中有了新的发展和建构。并且日益成为代表当时代的欧洲文化的现代性。(5)非洲文化的原始性也在欧洲文化的强势面前不断的衰落被灭绝,一些非洲国家相继效仿欧洲文化文明做出自己的选择。(6)从欧洲文化的强势上看——世界文化的格局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了主流向边缘滚动的趋势,如果从近现代三百年历史上看,欧洲文化的发展开始正在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其它文化群落的存在已经被欧洲科技文明和市场经济以及跨国公司不断征服,它的边缘性正在成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论文题目“俄罗斯伏特加酒文化”有没有好的资料,我急需 ,谢谢

伏特加的由来,俄罗斯人称伏特加酒为俄罗斯的上帝据说,500年前,俄罗斯的僧侣们第一次酿出这种液体是用来做消毒液的。不知哪个好饮的僧人偷喝了第一口“消毒水”,此后500年间伏特加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俄罗斯的第一饮料。俄罗斯人喝伏特加的方式从来不是浅酌,而是真正杯底朝天的痛饮。有统计显示,平均每个俄罗斯男子每两天就会“干掉”一整瓶的伏特加酒。而在俄罗斯,无论是温馨的家庭聚餐,快乐的婚礼,还是悲伤的葬礼上,都会见到痛饮伏特加的人们。

  其实,500年的伏特加仿佛就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皇的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以及苏联解体。俄罗斯将士的骁勇善战和不畏严寒是世界闻名的,度数极高、一点就着的伏特的作用应该说功不可没。据说,二战中,苏联军队的战功奖励就是每天100克伏特加酒。

  俄罗斯作家维克托?叶罗费耶夫专门研究了伏特加的历史,他称伏特加酒为“俄罗斯的上帝”,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的命运。叶罗费耶夫的观点听上去有些耸人听闻,但其实伏特加这个名字在俄文中就是“生命之水”的意思。

  俄罗斯作家维克托?叶罗费耶夫:其他国家的人们是喝酒,在俄罗斯不是喝酒,我们喝的不是伏特加,我们正在喝的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
漫谈俄罗斯(六)

再说说俄罗斯人与伏特加吧,这可是个大专题,呵呵!俄罗斯人爱喝酒,好喝酒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伏特加酒也与俄罗斯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缘也不知道是善缘还是孽缘。

伏特加,俄语“ВОДКА”一词来源于俄语“ВОДА”水。大家看看字面就知道了,俄罗斯人把伏特加当水一样对待,人没有水就活不了,俄罗斯人没有伏特加就活不了了。现在在国内卖的俄罗斯伏特加一般也就是“斯米尔诺夫”国内一般管她叫“红牌”,其他高档的都是芬兰产的伏特加。在俄罗斯国内有不下几百种品牌的伏特加酒,一般来说伏特加这种酒的度数其实都不算高,绝大多数是40%的,相当于咱们这边38度金六福的水平,另外还有一些是45%的。完全没有我们一般人想想的那么烈性。伏特加酒与中国酒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伏特加酒是勾兑出来的,而咱们的酒是酿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不管多好,多贵的伏特加酒其实都是食用酒精兑的水,所以,你打开伏特加酒的瓶子实际上是闻不到任何酒味的,不仅如此,就算一个人之前已经喝了一瓶伏特加酒了,他在电梯里打个饱嗝,周围人也闻不出来他喝酒没喝酒。所以在俄罗斯交警查酒驾,必须用吹的,光靠闻是肯定没用的。如果是我们中国酒,别说一瓶了,只要喝上一杯,马上就满嘴酒气了。

著名的斯米尔诺夫酒牌

那么,既然伏特加没什么味,究竟怎么喝那?答案是:靠干。一杯一杯生干。正是因为伏特加酒没有什么可以品味的后口儿,所以,喝酒最大的乐趣就剩下干杯了。我曾经多次见识过俄罗斯人喝伏特加,真的是不要命了呀!完全就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咱们中国人喝酒吧,一般是喜欢把别人灌醉,而俄罗斯人喝酒,是喜欢把自己灌醉。所以,你在饭桌上根本就用不着劝酒,你要是劝酒的话,你就要小心你的酒够不够喝的了。在它们那边喝酒的规矩就是端起杯来每次敬酒一定要祝点什么,比如祝您健康,祝您幸福,祝您永远美丽等等。然后一扬脖,把咱们这儿差不多一杯的伏特加就都喝进去了。在那边根本就没有“半开”这种说法,全都是整杯整杯喝的。

俄罗斯有N多种伏特加酒,可以说这里就是伏特加酒的故乡。

但是它们不会强求你,如果你开始说不喝,或者说不会喝,那中间绝对不会有人强灌你。可能是俄罗斯人比较傻,比较实在,从来没有说开始说不喝,然后从中间杀出来再喝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帮同学一起吃饭,有个中国学生偷偷把酒换成水了,结果让人家俄罗斯学生看出来了,差一点打起来了。我们那儿的俄罗斯老师说,像这种行为在它们当地是属于特别特别恶劣的,打死都不多,因为它们觉得这完全是对他人格的一种侮辱。

除了伏特加外,其实俄罗斯那边的啤酒也特别多,比较有名的一种叫“波罗地海”啤酒,我们还到这个酒厂去参观过,全部从德国进口的设备,工厂里特别干净,从外面看就是一个特别现代化的建筑,透过落地大玻璃窗就能直接看见里面的生产车间,这个牌子的啤酒口味种类也特别多,从“波罗地海0号”到波罗地海10号,口味也是由轻到重,其中4号啤酒是黑啤,另外,还有燕麦味的,薄荷味的,各种水果口味,甚至居然有,夏天口味,圣诞节口味,我也没尝过,不知道夏天味的啤酒会是个什么味道。一般它们的3号啤酒基本上就跟国内的啤酒口味差不多了,但是据我观察它们当地卖的最多的应该是7号,很明显当地人的口味比我们重。

其实上俄罗斯人并不把啤酒当作酒来对待的,啤酒对于它们来说应该是叫酒精性饮料,注意是饮料。在它们那边只有喝伏特加才能叫喝酒,比如今天饭桌上咱们就喝了啤酒,那就跟饭桌上只喝了果汁饮料没什么区别。平时,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如果你走在大街上,会看N多人,男男女女,人手一个酒瓶子,都在喝啤酒。也当着它们的啤酒都是小瓶的,非常适合拿在手里,所以你在街上看到人手里拿着啤酒边走边喝,一点也不奇怪,你想呀!它们那边对于喝伏特加都当水了,更别提啤酒了。

如果要问伏特加酒也有什么名牌的话,那就要算,“斯米尔诺夫”了,这个酒在当地很有些传奇色彩,据说是一个家族企业发明的,一直以来非常畅销,甚至成为皇室专供,后来由于苏联时期的肃反清洗,家族里人好多都被干掉了,没死的人都逃到美国去了,同时也把配方带到美国,因此,现在最正宗的“斯米尔诺夫”伏特加酒就只有美国才有了,现在俄罗斯的这个“斯米尔诺夫”酒厂是后来仿造的。另一个我觉得还不错的品牌叫“俄罗斯标准”伏特加,据当地人说这个酒的口味最纯正,是最符合俄罗斯口味标准的伏特加酒,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国酒“茅台”。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当地品尝一下,感受一下俄罗斯的风情。

“俄罗斯标准牌”伏特加酒,新型伏特加酒的代表。

因为伏特加和饮酒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很多损害,我前面说过,不知道这个号称是俄罗斯人思想和灵感源泉的伏特加,到底是俄罗斯人的善缘还是孽缘?由于饮酒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在侵袭着这个国家,而且已经成为一块顽疾,也是这个国家的“国饬”。首先来说由于酗酒导致大量男性过早死亡,比如我们学校吧,经常上个学期这个教授还来上课那,下个学期就突然消失了,然后楼道里会多个他的照片,下面桌子上摆上花,你就明白了,又挂了一个。其实有可能才五十多岁,一打听,十有八九是因为酗酒导致的。这还是在大学里,在民间就更可怕了。在这一代年青人中间不酗酒的很少,由于酗酒导致的社会犯罪案件和家庭暴力特别突出,俄罗斯有不知道多少单亲家庭,社会上的小混混,是跟酗酒有关的。之前酗酒很多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使人民心里落差加大造成的,现在酗酒多半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的。

现在俄罗斯类似我们这边一级,二级医院这种地方,大部分都开辟出来当强制戒酒中心了。而且07年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下达了全面禁酒令,要求所有商店晚上十一点以后不允许再出售酒精类产品,否则抓到要重罚,我上次去俄罗斯出差时一瓶酒也没带回来,超市过点就不卖了,否则警察抓到,按商店出售的收据上的时间连商店也会受罚。

不过,就算如此收效也是甚微,这个喝酒已经溶进俄罗斯人的民族性里了,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很多俄罗斯人都有一定的酒精依赖症,或者酒精性过敏症,跟吸毒一样,你不让它喝,它就抓耳挠腮浑身难受,不是心跳过快就是全身浮肿,等喝完酒都好了。

如果说为什么伏特加让俄罗斯人这样忠爱,这样致死不虞的喜欢它。也是有一段历史渊源的,二战的时候苏联之所以能够打败德国,战史学家一般会说是因为苏军的战略战术,有英明的军事指家等等。但俄罗斯人会讲那是因为伏特加酒,没有伏特加酒就没有胜利,没有胜利就没有俄罗斯。的确在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在严酷的寒冬里苏联士兵因为有伏特加酒取暖打败了只有希特勒叫喊的德国士兵。又由于俄罗斯人的这种性格,热烈,率直很符合伏特加酒的性格,所以很难不使两者结合在一起。真是成也伏特加,败也伏特加。俄罗斯人对伏特加酒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宣传海报(一)(二)

再跟大家讲一个俄罗斯人喝酒不醉的小窍门,据我观察,俄罗斯人喝白酒一般都是站着喝,因为这样容易通气,然后端起杯来,先吐一口气,把胃里的空气排空,这样才不容易反胃,紧接着一扬脖把一杯酒全灌下去,记住!一定要快,尽量不要让酒在口腔里呆的太久,最好直接倒到胃里。然后把旁边准备好的一杯果汁一口气也灌下去,把酒压住。不要让它往上返。我试过这个办法,的确能比平时多喝不少。对于一般拼酒时非常有帮助,要不我们同屋还打趣我说:“ALEX,你现在太猛了,连喝凉水都是用干的了。。。” 伏特加:俄罗斯人的酒生活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国罗斯的国酒,又称俄得克、俄斯克。日本、中国也有生产。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12 世纪,沙皇俄国酿制出一种以稞麦酿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馏而成的“生命之水” 可以认为它是现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之后不久,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引进俄国,成了伏特加酒新的原料。18世纪,确立了用白桦木炭炭层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19世纪,随着连续式蒸馏机的应用,造就了今天的无臭无味、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

正牌伏特加酒,没有其他蒸馏酒的风味和香气,因此作鸡尾酒的基酒最合适。冰镇后干饮也妙不可言,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为一股火焰般的清热。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当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俄罗斯男人则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也会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吃了没有”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说出来,而是用形体语言表达: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难怪常驻俄罗斯的外国人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严格地说,伏特加酒大体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白酒,因为它并不是特指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类酒。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国产的伏特加酒有几十个牌子,由欧洲进口的也有十个牌子。伏特加酒的酿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酒精进行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气味然后加水勾兑。市面上出售的伏特加酒大都是这样勾兑而成的,度数有38度、40度和42度三种。我个人觉得这种伏特加口感较差,味同假酒。在国内时,一位朋友从苏联带回伏特加酒请我们几位同学品尝。我们喝了第一杯后,觉得与我们想象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便一致断定朋友带回的伏特加是假酒。这位朋友坚持说“老毛子”喝的就是这种口味的伏特加。到了俄罗斯之后,我发现朋友说的是对的。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伏特加还有一种是用粮食酿制而成的。这种伏特加口味比用酒精勾兑的那种好多了,清冽净爽,余味悠长,基本属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口味。只可惜这种伏特加酒在商店里卖的不多。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饮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很是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齐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俄罗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点,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饭店,再说那样还用花钱。每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大街上尽是可爱的酒民:姑娘们一只手牵着爱犬,一手提着啤酒瓶,她们坚信啤酒就是面包;男人们手里拿的一准儿是伏特加,边走边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冻死的酒鬼,大街上随处可见踉踉跄跄找不着家门的醉汉。俄罗斯人喝酒也不大讲究菜,喝口酒,吃口面包,再来一小口奶酪就成了。不少俄罗斯人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总备着。如果同车或同机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开了味道鲜美的熏制鲟鱼或者香肠、奶酪、腌黄瓜什么的,那他们的旅途就会更愉快了。据说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穷人喝酒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权当吃菜。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谈锋很健,极富幽默感,喝起酒来会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几杯伏特加下肚,遂雅兴大发,或翩翩起舞或尽展歌喉。接下来便是各色故事、笑话、绕口令脱口而出,妙趣横生。朋友间聚会喝酒一般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烟民们可出去过会儿烟瘾。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干杯。接下来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会或做客,最后一杯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据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不是伏特加爱好者,这在俄罗斯政坛实属罕见。他喜爱喝啤酒,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在朋友执意劝说下才喝伏特加。前总统叶利钦可以说是伏特加酒最忠实的捍卫者。他不仅喜欢喝伏特加,而且常喝,并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上议院议长斯特罗耶夫很少喝酒,而且只认准一种牌子得伏特加。他喝酒很讲究,酒具必须精致,下酒菜必须可口,因而被封以“酒仙”得雅号。下议院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刚好相反,他善饮,但只要是国产伏特加就行,下酒菜也不挑剔,生嚼圆白菜足矣。
俄罗斯伏特加酒 早在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就宣称:“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一千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人仍然乐此不疲,他们的酒精消耗量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要大——每人消耗量平均几乎是每个英国人的三倍。
俄罗斯伏特加酒是俄罗斯的国酒。“俄罗斯伏特加”意为“几乎没有水”,一般认为是由14世纪的俄国修道士发明的。俄罗斯伏特加由经过过滤的水和和纯酒精制成,喝的时候不搀水,最 好是冰冻的,并且要一口喝下去,通常紧接着再吃一口腌黄瓜或一口黑面包——据说这有助于酒顺利地进肚。
为商用目的而生产的俄罗斯伏特加酒的配料大同小异:俄罗斯“首都”牌里含有一点糖浆,俄罗斯“莫斯科”牌里加了一两滴醋,俄罗斯“小麦”牌则由经过蒸馏的土豆制成。俄罗斯其他牌子的注入了柠檬油、胡椒粉和bison grass。
比较而言,家酿酒——“月光”牌的配料就不那么讲究,基本上是有什么原料就用什么原料。黑麦、小麦、糖和马铃薯都是经过挑选的成分,但是俄罗斯人也很精于用牙膏、鞋油——甚至蟑螂粉制作家酿酒。报道车臣战争的记者对俄罗斯人提出的要彩色胶卷的要求大感困惑,实际上彩卷是他们制作一种特殊俄罗斯伏特加酒的至关重要的成分。
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土兵根据他颁布的法令每天能得到两大杯酒。彼得还建立了国家对俄罗斯伏特加酒生产的垄断机制,并用这笔收入负担战争经费。今天,俄罗斯伏特加酒的税收已经超过了所得税的收入:仅在俄罗斯莫斯科,一天就能售出一百万瓶。俄罗斯拟调高伏特加酒底价 2010年06月10日 14:27:4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6月9日电俄罗斯人以饮酒豪放著称,每人每年平均喝掉18升纯酒精。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去年曾下令加强反酗酒措施。俄罗斯财政部官员9日说,政府考虑将伏特加酒最低限价调高一倍。 俄罗斯今年1月为伏特加设立了最低限价,每半升89卢布(1美元约合32卢布)。俄财政部打算从明年开始,3年内逐步将伏特加最低价格调高至200卢布。 财政部副部长谢尔盖·沙塔洛夫说:“伏特加不应该卖得便宜。它不属于最不可或缺的产品。” 不过,法新社援引俄罗斯外贸银行分析师的话报道,这一政策生效后,市场整合将加快,小酒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将被少数实力强劲的大酒商把持,伏特加消费量几乎不会受影响。伏特加提价造成的另一个可能的后果是酒类走私加剧,从而导致税收减少。 还有专家指出,俄罗斯酒商在政府和议会内影响力强大,因此很难说这项政策是否能得到通过。俄罗斯伏特加酒终极标准

如同“伏特加”一词在其母语中的意义“生命之水”一般,自其被创造至今的500年间,便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传奇饮品,始终以最大限度地灼烧着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与生命,见证历史,见证传奇。 它以长成于世上最严酷环境中的农作物为肌骨、以消融在拉多加湖中的万年冰雪为魂魄、它经过臻至艺术境界的蒸馏技术,被洗练得一尘不染;而惟有当它以一种最优雅宁静的方式注入杯中时,人们才能够用舌尖、用喉管、用呼吸、用体内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胞去感受它的神奇。 时光锻造荣耀,传奇铸就永恒。 “俄国斯丹达原味伏特加”独特的品牌标识及花纹酒瓶造型,源于俄国女沙皇安娜一世下令建造的200吨大钟,该钟位于莫斯科伊凡大帝钟塔脚下,象征着酒中所含的深厚俄罗斯气息。酒瓶标签上印有的季米特里·门捷列夫签名,标志着“斯丹达伏特加·原味”的纯正来历和精准工艺,经由意大利名匠打造的包装,生动体现了俄罗斯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款伏特加挑选生长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小麦作为原料,取其因生长缓慢而聚集起的有价蛋白质;并加入被誉为是“全世界最柔软与纯净”的拉多加湖冰川溶水,经过4个阶段不同工艺、8重蒸馏,并通过多达4次在木炭和石英中的过滤,得到浓度为40%的、不含任何杂质及化学品的全天然纯正酒品。 关键词:最先进的酿酒厂 孕育这瓶酒的母体,是全俄罗斯技术水准最高的伏特加生产中心。这座造价6千万美元的新圣彼得堡酿酒厂,以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聚集了最高级的蒸馏和过滤技术,以及俄罗斯大师级的酿酒者的丰富经验,展示了俄罗斯伏特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关键词:门捷列夫完美的平衡式 有趣的是,这瓶酒的配方是著名化学家季米特里·门捷列夫于1894年发明的,提起他的名字,总是最先和元素周期表联系在一起,但经他严谨分析得出的配方,也成全了俄罗斯酒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根据他的配方,“俄国斯丹达”精确匹配40%的酒精标准,通过48小时的熟化流程确保了门捷列夫完美的平衡式。 关键词:冰川水+冬小麦 “俄国斯丹达”采用生长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小麦酿制而成。这种小麦是伏特加生产的理想配料,因为它生长缓慢,在生长过程中聚集了有价值的蛋白质。由这种小麦酿制的伏特加品质高,口味纯。之后,再由俄罗斯北部冰冻地区采取的纯净冰川时期的软水用来稀释酒精,通过多达四次在木炭和石英中的过滤,几乎所有杂质都可从酒中清除。 关键词:俄国斯丹达原味 “俄国斯丹达”原味款符合门捷列夫的原创配方,口感超级爽滑,口味纯正,还保留了传统俄罗斯伏特加的“面包”醇香的特点,是传统俄罗斯伏特加的最好诠释。另外两款“白金”与“统帅”,前者独特的银制过滤系统制成的伏特加特别纯净,口味卓越,包装华丽,能满足专业品酒者的挑剔眼光,同时契合时尚鸡尾酒会带来的愉悦;后者则采取来自北方的超纯的冰川软水,经过8次蒸馏流程,以及独有的水晶石英过滤,色泽超级纯净,口感如丝般顺滑,反映了现代俄罗斯诱人的活力。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

  历史 文化 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塑造大连城市形象的要素,大连古代历史文化悠久、近代历史文化更具特色。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谈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摘要: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建设加速,新区面积增加,建设质量不断高,但能够代表大连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质量升级却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城市特色及风貌逐渐缺失。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历史文脉、城市记忆在延续传承的同时,街区本身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身得到发展;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保护,挖掘和强化历史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区域功能。

  关键词:大连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发展

  一、现状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大连城市经历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南山历史文化街区、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

  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沙俄租借时期(1898-1904)形成的,是当时沙俄的行政区,沙俄的大连市政官衙公署等机构均集中于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东清铁路公司办事机构、俄籍铁路员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商会、公园也均设在这里。除行政办公职能外,这里还是俄国人住宅区,住宅地块以小路分割成均匀的,中间建有二至三层坡顶式的半木结构或全原木的花园式住宅。随着年久失修,街区建筑开始破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连市政府对团结街两侧进行了保护式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目前,街区内建筑许多均破败不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无业流动人口。

  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日俄占领大连时期。俄国人占领时期(1898-1904)把城市规划为行政区、欧罗巴区、中国人区三个区。欧罗巴区即为现在的中山广场历史保护街区,该区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规划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洼桥以东的中山路)贯穿东西,规划的码头、火车站均设在此,交通便利。市区的主轴线规划是自港湾广场通向中山广场而直达西公园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中心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群众剧场)。在日本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实施了俄国人的规划,1909年规划在广场周围安排了大连民政署厅舍(现大连工商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道路广场及有轨电车方面,首先实施了沙俄的规划,修建了直径为213米的大广场即现在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历史街区保护较好,广场周围历史建筑保护完好,街区功能仍为商业金融,但街区内部历史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始于俄国人占领大连时期(1898-1904),是俄国高官富豪的高级住宅区。日本人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为日本人的居住区。现在这一地区为部队用地,用地功能仍为居住,但街区内历史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南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建筑多以全木质结构建造,外形则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与日式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于南山地区风景优美,适宜居住 ,许多历史人物曾居住于此,有张作霖、林彪、博爱医院创始人孟天成、孙传芳西班牙领事、德国领事等。近年来通过小规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风格建设部分别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风格一条街,两侧分布日式酒馆、饭店、会所,成为城市旅游亮点之一。

  这些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中凝固的记忆。每一个历史街区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特色,是大连仅存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坏”,部分历史街区正在丧失它原本的特色,并有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保护原则

  1、坚持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的原则

  历史街区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应做好对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及路网肌理的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缮、测绘、存档等工作,坚持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实现逐步有机更新历史街区面貌。

  2、坚持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历史街区部分职能可以疏散到周边地块或其他城区,促进历史街区协调和整体统筹发展。

  3、坚持功能提升与整体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历史街区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重点着眼于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性演化,形成与城市自然格局、历史格局相适应的物质形态。

  4、坚持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是城市整体格局、水系的恢复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应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推动公众对历史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同时,可以通过组建民间团体、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形式,推动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工作的直接参与,鼓励制度创新,协助政府共同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开展。

  三、保护与更新策略

  1、历史保护策略

  关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需要一定的载体。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静态无声的载体;而街区中的原住民则是动态有声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应该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功能的延续与产业发展都是基于当地无形文化的基础展开,没有用外来文化替代。此外,都试图将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创造“动态生活场景”来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

  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目前的在册文物单位大多是当年的公共建筑,如学校、银行等。应组织下一步的文物单位扩充工作,将反映出历史居住形态的历史建筑添加到文物保护名录里。

  2、感知体验策略

  大连作为一个山海辉映的旅游城市,应增强街区周边山体、滨海的开放度,成就山体、滨海开放空间,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结合。为更好的感知体验空间格局、特色开放空间,应设置景观路、景观视廊、标识系统等。预留近海通道、观海视廊;预留进山通道并在山体上设计观景平台;设置感知游览城市历史路线,并结合历史价值片区设计驻留点、浏览线。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虑到对历史街区内搬迁的工企业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以土地政策的优惠。同时完善民间力量的参与机制,考虑要促进历史街区无形文化保护的民间力量的发展,必须要把它设定在国家和社会互补的关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完善其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应以立法的手段将遗产保护的责任切实分散到社会各阶层。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以协调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冲突,保障参与合作机制的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1]尤坤,王华新.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规划师,2011,(04)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2
  试谈由移民历史看大连 民俗文化

  【摘 要】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都是在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大连民俗文化是由山东民俗、旗人民俗、东北民俗等各种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

  【关键词】大连;移民;民俗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沟通东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连的古代历史,会发现一种现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大连地区屡遭“灭顶之灾”,在历次的战乱中经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等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统治阶级就会采取多种 措施 移民大连,生产力重新发展。然后再遭遇新的一轮战乱,百姓又要流离失所,大连地区再被重新毁灭掉。然后再在新政权稳定后,重新移民,继续发展。可以这样说,大连地区移民的规模之大�p移民历史之长,在中国各地区的文化中是独具特色的。

  一、山东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连人的祖先基本都来自于山东,大连文化受山东文化影响明显,尤其是鲁东沿海文化对大连文化影响尤甚。目前大连地区山东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战乱是大连历史上遭受到的又一轮毁灭性打击,人口减额严重。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稳定,大连地区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东�p河北�p江浙一带的移民,尤其以山东人居多。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现象。由海上进入辽东的人们首先经过的地域就是大连,所以大连成为了许多山东人的新家园。山东的风俗文化自然流传到了大连地区。

  其实对于山东本身来说,山东也存在着移民现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宽乡”的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迁至山东滨州、德州、济宁、聊城、菏泽、泰安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东迁。所以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风俗影响到整个山东。再如明初移民到山东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莱州地区,形成了莱州独特的风俗。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们移民山东,所以山东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东的移民们由于生活所迫,远离祖辈生活的故土家园,来到人生地疏的大连。移民们以无比勇敢的豪气,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连地区扎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乡又是每一个山东人难以忘记的心灵家园,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山东移民及其他们的后裔便把胶东大地上的民风民俗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力代代相传,把山东各地的民俗民风大量融入到了大连地区风俗文化之中。比如旧时在 春节 前,小年结束,祭完灶神,威海等地就会选一天蒸饽饽。饽饽分为插枣的“枣饽饽”和没有插枣的“光头饽饽”两种。还有的人家要蒸一些“圣虫”和“葫芦”,分别放在面缸和窗台上,称为“压面缸”、“压窗台”,待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种风俗在老大连人的家里是一直保留的。再如山东、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灶神,也是大连百姓必做的节日风俗。还有山西人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做饭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带到了山东,而此遗风在大连地区也可见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连的移民当中还有一些人是旗人的后代。八旗文化是满清统治时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将士驻扎于现在的辽宁地区,当然也包括大连。八旗兵有从北京来的,也有从黑龙江等地来的。驻扎在大连的“八旗”士兵分为满八旗、蒙古巴尔虎旗和汉三旗总计十二旗的兵丁将士。金州以南地区主要由汉军正黄�p镶黄和正白三旗驻防。当时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旗人”, 没有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民人”。 大连的老住户中,有相当的一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后人(准确的说,其中很多人应该属于汉军旗人),因此满洲八旗的习俗文化也融入进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当中。

  大连地区文化自清以来就有明显的满汉文化共存的现象。如春节 除夕 夜,满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罗杆子,高数丈,杆子顶部安装一个浅方形的锡斗,锡斗内装有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这是因为乌鸦、喜鹊曾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为报答乌鸦、喜鹊救命之恩,所以满族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这一习俗在大连农村至今还能看到。再如满族的住房习俗是以西房为尊贵,家中长辈一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间,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这一点在大连农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当然从这些文化习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满汉文化融合痕迹。比如汉军旗人及其后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为大的习俗就不是十分明显,有时会保留汉族以东为大的习惯。而且在节日祭祖进行供奉的时候,满族人一般要在西房和西墙供奉祖宗板,而汉军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鲜明汉族特点的家谱,地点也往往在中厅。这和满族习俗都有所区别。

  三、近代以来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务派开发旅顺口,当时围绕着大连地区的海防建设进行了一次移民,这是大连历史上带有选择性的、素质较高的一次移民。当时清政府从山东和天津等地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由政府发给工资,这些人可算是中国第一代的产业工人。后来在俄国和日本统治大连时期,殖民统治当局也从山东�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一带招募了大批的劳工。可以这样说,大连的老住户基本上都是祖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移民到大连地区的。

  大连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端,对于东北腹地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向来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同样道理东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对大连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连城市的发展,大连对于东北地区的整个发展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士聚集到了大连,其中尤其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人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为大连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渐影响到了滨城大连。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看到富有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特点的东北菜馆和具有内蒙古大草原饮食习惯的火锅城。

  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铸造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大连民俗文化是胶东文化、满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东北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磨合而最终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论文篇3
  试谈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保护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将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延续城市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保护

  在为一个城市做规划的时候,无论是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再或是城市设计,我们总是以解读一个城市为开始。这种解读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解读,包括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路网格局、城市形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经济环境的解读,包括区域经济地位、城市经济水平等等。如果将这两者喻为解读城市的两只眼睛,那么城市文化是解读城市的第三只眼睛。

  一、文化的第三只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城市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个城市的文化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即使是两个在建筑风格上极为相似的城市,在本质上也会使在城市中活动的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认知感。因而,除了从物质、经济这两只眼睛来研究城市发展动因外,还必须用文化眼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

  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在全球化经济影响下,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意义除了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外,也是提炼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

  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两点,以文化作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规划过程中的意义是必须注意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保护城市的发展脉络,使依附于城市物质实体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续;

  2、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使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从而反作用于城市客体,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产生认同感。

  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原则

  城市旧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就有必要保持城市旧区内建筑的“原真性”,这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则。

  “原真性”是对旧区建筑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衡量。保持旧区建筑原真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等有形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些建筑背后还隐藏着与之价值相关的意义,它是其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因而,旧区建筑等物质实体,如果离开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话,就丧失了它们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构件。

  四、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方法 的观点

  城市向前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无法遏制的。城市在进行大规模更新时,对如何进行旧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陷入了困惑:一方面是旧城中不断恶化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害怕投资之后得不到回报。

  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制定产业导向,极力推进旧城改造的速度。由于政府在旧城改造中为投资者树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象。然而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旧城中原本蕴涵着历史文化意义的大批城市景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业性开发和贵族化区域。尤其是大城市,商业化与贵族化趋势尤为明显。

  因此,由于旧城改造,使得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丧失了其原真性。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城市旧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其结果难免不受到其中某几个主体的主导和控制。在这些主体中,决策者是政府,利益相关者是直接参与的公众、企业、业主等,参与者是社会团体、专家等几类。

  政府――政府是城市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最重要的主体,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全面发展,不仅是历史文化保护,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其他问题。

  公众(社会团体)――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主体,实际是指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并将子孙后代的发展希望寄托于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业(业主)――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本性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种资本追求历史文化所拥有的潜在经济效益,但企业的价值取向往往以直接经济利益为主。

  专家――包括文物、建设、规划等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方向。专家习惯于依据他们的知识和价值标准来判断事情,成为一种“由少数专业人员表达他们的意志,并以此来规范城市各类群体和个人行为的手段”。

  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博弈行为。在这由多元主体结成的网络中,政府、专家与企业基本是整个保护与发展更新过程中的控制者、主导者和实施者。从根本上说,他们决定了旧城改造的实施方向。而公众、社会团体仅仅处于监督、建议的地位,对整体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护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们把城市看成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保证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体的利益是他们保护旧城、开发新城成功的关键。

  政府作为调配社会公共资源的主要角色,其价值观与工作方式对历史文化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续,政府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确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政府的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那么在旧城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商业化与贵族化的倾向就难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首先把旧区改造行为与历史建筑再利用行为放到“公众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时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公众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2、提供一种良好的保护机制

  观念转变之后,必须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而这个机制必然包括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和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

  “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指在保护规划中除了规划中所必须考虑的物质因素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其他非物质因素。

  “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指为平衡改造成本,同时为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所采取的突破一般开发方法的开发模式。

  “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指在改造的审批过程中,每一个建设改造环节、每一种再利用想法都要有严密的论证体系和严肃的评审过程,保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个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也必须作为一个法定程序贯彻整个过程始终。

  六、结语

  以文化眼来解读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发现城市的特质。而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有相当多的难题需要攻克。这些难题不仅仅是规划手法上的,还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运作上的,甚至人们的价值观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必须把城市的实体与文化统一起来、保护起来,使城市在空间上与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续,这才是一个城市长久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阮仪三林林 “理想空间”第四辑

  2、“市场经济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再认识――以曲阜为例” 刘海涛朱新社 “理想空间”第四辑

  3、“城市历史保护的生态观”张松“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四期

  4、“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与效益”赵志荣“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1. 中国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2.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范文

3. 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4.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

5.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求一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论文,2500字左右。原创复制都可以。

黑龙江地域文化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 晓波不无担心地告诉记者:“目前二人转的传统唱腔正在表演中不断压缩,更致命的 死穴是‘粉色’和表演内容单一,过度模仿忽略了最根本的推陈出新。” “东北二人转分为两派,以辽宁为代表的南派重说口,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派重 唱腔,如今黑龙江的大部分演员表演也开始以说口为主,这可能让传统二人转的一些 绝技失传,这也是传统艺术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切肤之痛!”常晓华分析说, 目前大部分二人转剧场的表演主要是小品,而且看了一个“小沈阳”就等于看了一万 个,许多表演都是相互模仿的程式化内容,而缺少创新也正是“小沈阳”近来被不断 诟病的“死穴”之一,这也是二人转的软肋。更关键的是,部分演员依旧把“黄色说 口”作为调节演出气氛的“法宝”,而这很可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再次“定义化”,使 它重又走向死胡同。 对此,北林大剧院的一些探索让人们对二人转的明天多了一份自信。“观众需要 培养,现在来听正戏的观众也不少。”张成祥说,剧院每天的开场节目都坚持一场正 戏传统唱腔,过去许多人都是演过第一个节目后才入场,如今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坐下 来品味传统唱腔。 “‘粉色’的东西听多了,观众也就腻烦了。”针对“黄色顽疾”,张希帅说, 演员自己也反感“黄段子”,但“绿色二人转”不是强推的,关键是观众的审美和取 向的变化,“荤口”也有审美疲劳,观众有一个自我淘汰的过程。如今剧场表演中的 “荤口”少了,“撕铁盆”、“口鼻穿钉”等绝活、杂技多了,上座率一样不减。 “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扎根黑土地,在老百姓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发现‘这个 可以有’和‘这个真没有’那样的细节,赚来‘黄金万两’的二人转才能转不停,作 为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常晓华说。 二人转究竟有多火?还不到晚上7点的开场时间,北林大剧院的门口已经聚满了 等待入场的观众。“我们这的平均工资每人一个月才1000多元,剧院门票最贵要 40元一位,就这样还要提前订票!”前来观看演出的公务员魏先生说。 “在绥化市的高档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也要40元,但更多的观众还是选择了二人 转,这说明传统艺术并不是文化产业的‘荒漠’!”张成祥说,与其他亟待保护、政 府不断投入“救市”的传统艺术相比,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越转越火,其高 度市场化的生存方式值得借鉴。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农村包围城市”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 农村包围城市” 与黑龙江省京剧院共用一个舞台的莫斯科大剧院,在哈尔滨旅游企业中颇有名气, 外地游客在此不仅可以看到俄罗斯风情歌舞,还可以观赏到二人转。与为数不多的固 定京剧票友不同,来此的二人转观众来自全国各地,两者不同时段演出的鲜明反差让 人深思。 “作为东北地方戏,二人转的舞台从田间地头到大雅之堂,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 现代版的‘农村包围城市’!”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主任、黑龙江省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二人转项目负责人常晓华告诉记者,二人转在黑土地“遍 地开花”,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二人转剧场,地级市的至少都在3个左右,省会 城市哈尔滨更是如此,其中比较知名的刘老根大舞台票价最贵达到了260元,而且 需要提前预约,门票甚至成为一种交际的礼品。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时发现,二人转的经济价值被开发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 有连锁经营的东北大舞台等剧场,酒吧、浴池、酒店也借此作为品牌招揽顾客。 二人转这么火,为什么呢?“我们是坐火箭上的天,但根还扎在老百姓的土壤 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黑龙江著名二人转名家赵晓波女士说,有时文 化下乡,农民只认二人转这种传播载体。 “过去是农村人和老年人喜欢看,现在是老少皆宜,城里尤甚!”她说,二人转 也曾有过曲折,单纯为了满足一些低级趣味,但随着国家绿色二人转的扶植力度加大, 二人转推陈出新的特色充分发挥,吸收了小品、歌曲、杂技、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百 花齐放”,更重要的是它“娱乐至死”的核心价值,最初的艺人都是农民,本身就是 原汁原味的“平民艺术”,完全是说老百姓的话、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最明显的 “三贴近”,自然就会有市场。 聚焦二人转的昨天、 聚焦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赵本山、‘小沈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成就经典,有偶然性,也有必 然性!”常晓华说,他们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经济内涵标志明显,二人转的“品牌”效 应和市场包装很成功,值得其他传统艺术借鉴。 “如果没有赵本山,我招不来这么多学生。”张希帅说,二人转明星的影响力提 高了人们对这个艺术的认知度,他现在招的26个学生80%来自农村,学费每年3 000元,“小沈阳”的一夜成名更是让家长们看到了这个行当的经济价值。 然而,当年的二人转远没有这么风光。“当时叫‘唱蹦子’,父母都说这行当是 ‘臭要饭的’,后来拗不过才同意我去学!” 都飞到嗓子里了。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 晓波不无担心地告诉记者:“目前二人转的传统唱腔正在表演中不断压缩,更致命的 死穴是‘粉色’和表演内容单一,过度模仿忽略了最根本的推陈出新。” “东北二人转分为两派,以辽宁为代表的南派重说口,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派重 唱腔,如今黑龙江的大部分演员表演也开始以说口为主,这可能让传统二人转的一些 绝技失传,这也是传统艺术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切肤之痛!”常晓华分析说, 目前大部分二人转剧场的表演主要是小品,而且看了一个“小沈阳”就等于看了一万 个,许多表演都是相互模仿的程式化内容,而缺少创新也正是“小沈阳”近来被不断 诟病的“死穴”之一,这也是二人转的软肋。更关键的是,部分演员依旧把“黄色说 口”作为调节演出气氛的“法宝”,而这很可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再次“定义化”,使 它重又走向死胡同。 对此,北林大剧院的一些探索让人们对二人转的明天多了一份自信。“观众需要 培养,现在来听正戏的观众也不少。”张成祥说,剧院每天的开场节目都坚持一场正 戏传统唱腔,过去许多人都是演过第一个节目后才入场,如今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坐下 来品味传统唱腔。 “‘粉色’的东西听多了,观众也就腻烦了。”针对“黄色顽疾”,张希帅说, 演员自己也反感“黄段子”,但“绿色二人转”不是强推的,关键是观众的审美和取 向的变化,“荤口”也有审美疲劳,观众有一个自我淘汰的过程。如今剧场表演中的 “荤口”少了,“撕铁盆”、“口鼻穿钉”等绝活、杂技多了,上座率一样不减。 “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扎根黑土地,在老百姓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发现‘这个 可以有’和‘这个真没有’那样的细节,赚来‘黄金万两’的二人转才能转不停,作 为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常晓华说。 张希帅回忆说,过去唱二人转就是在 农村搭个台子,用一个棉花套子沾煤油点灯,唱的时候蚊子漫天飞,有时一张嘴蚊子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 “地域文化” 专科)课程 地域文化” 专科) 期末作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