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振动与冲击和机械工程学报

2023-02-16 16: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振动与冲击和机械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核心 见刊至少一年 审稿速度快 录用后出版时间较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扩展 三个月内审稿 一年内发表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核心 审稿半年 发表一年
中国机械工程 CSCD核心 审稿录用快 易中 见刊至少一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核心 审稿至少半年 不太好中 见刊至少一年
现代制造工程 CSCD扩展 审稿1个月左右
机械设计 CSCD 版面费较贵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审稿较快 较易中
动力工程学报 CSCD 审稿快 平均3个月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审稿快 平均3月 较易中

以上是我自己总结的,从各论坛里找的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李志农的简介

李志农,教授,1966年8月生,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共党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振动与冲击》编委,《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编委,《NDT & 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振动工程学报》、《航空动力学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振动与冲击》、《中国机械工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Shock and Vibration》、《兵工学报》、《航空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内外20多家SCI、EI期刊的审稿专家,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并且每年都在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上,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审稿专家或者分会主席,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等近20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航空动力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知名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被SCI、EI收录65篇。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该两本学术专著都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并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教材一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检测与信号处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

车辆,汽车领域的中文EI期刊都有哪些 ?汽车工程和汽车技术是吗?还有其他的什么期刊被EI收录,哪些期刊比

我想你应该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我也是(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你的问题我以前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现在给你的是我研究的结果:
好像只有汽车工程,审稿周期很长,录用通知至少也要半年以上,实际从投稿到刊登需要18月左右。
不过如果一个刊物是EI收入,并不一定期刊上的所有文章都被收录,且一般增刊(刊物不会被EI收录的)
汽车工程的影响因子是0.622(09年) 0.4742(08年) 0.4890(07年)
汽车技术惨不忍睹从来就没有过0.5,北大核心刊物已经把它从A类剔除了。
车辆工程080204属于机械工程0802,我附了0802机械工程专业A类刊物给你(是全部) ,数字部分是它们的09年影响因子
光学精密工程 0802机械工程 1.040 工业技术
焊接学报 0802机械工程 0.527 工业技术
机器人 0802机械工程 0.801 工业技术
机械工程学报 0802机械工程 0.578 工业技术
机械强度 0802机械工程 0.567 工业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0802机械工程 1.017 工业技术
摩擦学学报 0802机械工程 1.296 工业技术
汽车工程 0802机械工程 0.622 工业技术
振动工程学报 0802机械工程 0.813 工业技术
振动与冲击 0802机械工程 0.758 工业技术
中国机械工程 0802机械工程 0.686 工业技术
铸造 0802机械工程 0.579 工业技术

杨为的发表论文

[1]I. Y. Shen, Erik M. Ladd, and W. Yang.Estimating Bearing Coefficients of Fluid-Dynamic Bearing Spindle Motors: A Theoretical Treatment and Feasibility Study.IEEE Transaction of Mag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GS. VOL. 47,pp:1918-1922, 2011   [2]Wei Yang,Guodong Lu, Hesheng Lv. Analysis of Thermoelastic Instability on Multi-disc Clutch.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86, pp 458-462, 2011  [3]Wei Yang,ChengcaiDuan, JianxiQiu, Jiming Sun. Analysis on transient stress state of elastic thin-wall component of harmonic gear driv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317-319,pp 281-286,2011  [4]Yang Wei, Wei Panke, Sun Jim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Hydraulic Excavator in Soil Cutting Process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cals, 2012, 145, 240-244.  [5]杨为,陆国栋,吕和生,等. 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对偶钢片热一机耦合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Vol 34 (9),pp 19-25,2011  [6]杨为唐小林.利用机械结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反算应变的新方法. 振动与冲击。2010,29(2):89~91,EI收录  [7]杨为,刘欣,籍庆辉,等.结构刚体惯性参数识别精度研究. 振动与冲击。2008,28(5):1,  EI收录  [8]韩国胜,杨为,李武靖. 微车变速器的轴承-齿轮轴系非线性三维接触动态特性研究.振动与冲击.2007,26(11):9~12,EI收录  [9]杨为,冯培恩,秦大同.环境激励下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试验模态研究.机械工程学报. 2003,29(4):71~74 ,EI收录  [10]2009年度重庆市科技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微车变速器振动噪声控制新技术(排名:第一);  2008年度重庆市科技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速高性能主轴系统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排名:第三);  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基于逆滚动螺旋副的高效精密传动机构”(排名:第六);  授权发明专利五奖,授权新型实用专利一项;  2003年获得浙江大学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奖励。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