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2023-02-16 14: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赵世林 、男,1963年1月30日生,云南鹤庆县人,白族。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曾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书记,现任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2003—2007在云南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民族学、专门史研究。社会兼职有: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兼职研究员、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云南布依学会顾问。曾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以及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独立承担云南省教委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参与云南省社科八五重点项目“民族文化志”,负责“傣族文化志”的调研和撰写;参与国家民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大词典.白族卷”的调研和撰写;独立承担台北中流文教基金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凝聚力研究”;参与云南省科委项目“云南科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福特基金项目“石林县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工作和文化活动的调查研究”;在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西南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3BMZ010);主持国家财政部云南子课题(云南省财政厅资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保障机制研究”;参与云南省旅游规划项目“易门县绿汁江流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参与中国美术出版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编撰”;参与云南省政府项目“三江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参与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溪洛渡电站建设背景下的永善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云南省玉溪市委项目“玉溪市三个民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与财政问题研究”;参与云南省省委宣传部、社科联项目“《云南特色文化》编撰研究”负责子项目“土司文化”…….

郑成思的法学论文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 /郑成思《民法草案与知识产权篇的专家建议稿》郑成思,《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我是怎样走上知识产权研究之路的?》,郑成思,《中华商标》2003年第1期。《《商标法》的发展及其在我国民法理论上的贡献》,郑成思,《中华商标》2003年第1期。《有关中国民法典中知识产权篇(专家建议稿)的几个问题》,《中国专利与商标》郑成思,2003年第1期。《中国民法典知识产权编条文(专家建议稿)与讲解》,郑成思,《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市场信息安全与信用制度的前提》,郑成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2期。《信息传播与版权历史》,郑成思,《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民法草案中知识产权篇(总则)的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上)》,郑成思,《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4期。《民法草案中知识产权篇(总则)的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中)》,郑成思,《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民法草案中知识产权篇(总则)的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下)》,郑成思,《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6期。《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郑成思,《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论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郑成思,《法学》2003年第11期。《知识产权法的完善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郑成思,《工商行政管理》2003年第23期。《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郑成思,《中国专利与商标》2004年第1期。《反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郑成思,《法律适用》2004年第1期。《牵动知识产权这个“牛鼻子”》,郑成思,《人民论坛》2004年第2期。《从宪法修正案谈知识产权保护》,郑成思,《中国发明与专利》2004年第4期。《中国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经济参考报》2004年4月17日版。《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郑成思、朱谢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中国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航天工业管理》2004年第6期。《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郑成思,《法律适用》2004年第7期。《“权利冲突”与外观设计保护》,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7月24日版。《私权、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郑成思,《法学》2004年第9期。《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郑成思,《法制日报》2004年9月2日版。《创新者成大业———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郑成思,《中国工商报》2004年11月11日版。《利益如何平衡——从“侵权手段”与“授权方式”的区别说起》,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12月4日版。《网上盗版不容忽视》,郑成思,《计算机世界》2004年12月6日版。《网络盗版与公众利益》,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4年12月10日版。《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郑成思,《中国信息界》2004年第24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定位问题》,郑成思,《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1期。《“侵权即是获得授权”吗》,郑成思,《北京日报》2005年2月21日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如何定位》,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5年2月28日版。《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郑成思,《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图书馆、网络服务商、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中国社科院七位学者维权实践的理论贡献》,郑成思,《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第3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尚在十字路口》,郑成思,《WTO经济导刊》2005年第3期。《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郑成思,《中华商标》2005年第4期。《中国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战略》,郑成思,《中国汽车报》2005年5月30日版。《“数字图书馆”还是“数字公司”》,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1日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位与路径》,郑成思,《检察日报》2005年7月18日版。《有形资产积累要靠无形知识产权推动》,郑成思,《检察日报》2005年8月8日版。《“似我者死”:反思傍名牌》,郑成思,《北京日报》2005年11月21日版。《“公众利益”不是网上盗版理由》,郑成思,《经济参考报》2005年12月24日版。《信息与知识产权》,郑成思、朱谢群,《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郑成思,《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3期。《知识产权法学与民法学》,郑成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郑成思,《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我的知识产权研究之路》,郑成思,《上海人大月刊》2006年第6期。《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郑成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观望的企业将往何处去?》,郑成思,《人民日报》2006年6月28日版。《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郑成思,《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9期。《知识产权:弱保护还是强保护?》,郑成思,《人民论坛》2006年第11期。《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郑成思,《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18日版。

刘学在的研究成果

1、《代表人诉讼之裁判效力扩张的几个程序问题》,载《法学》1999年第2期;2、《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3期,与赵钢教授合作;3、《从法律文化背景看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与赵钢教授合作;4、《略论诉之预备合并》,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10期全文转载;5、《论代位权诉讼》,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与赵钢教授合作;6、《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之检讨》,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7、《论财产保全范围的完善》,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8期;8、《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及其立法完善》,载《律师世界》2001年第7期;9、《财产保全之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10、《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6期;11、《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与张新宝教授合作;12、《有益的探索——评浙江省高院〈执行改革探索与实践〉》,载2002年4月30日《人民法院报》;13、《婚姻无效之诉与撤销婚姻之诉研究》,载《民商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与赵钢教授合作;14、《我国法院企业化倾向之检讨》,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云南法学)》200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15、《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16、《略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系属》,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17、《我国法院行政化、企业化倾向之初步批判——以民事诉讼为切入点》,载《诉讼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与赵钢教授合作;18、《诉讼中抵销的程序应予以完善》,载2003年1月16日《法制日报》;19、《我国法院行政化倾向之成因探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20、《论诉讼中的抵销》(上、下),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3、4期;21、《督促程序的立法完善》,载《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22、《既判力论在中国的困境探析》,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23、《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阐释与重塑》,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与江伟教授合作;24、《略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25、《美国民事诉讼中的反诉、交叉诉讼与引入诉讼介评》,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26、《“执行”与“履行”用语辨析》,载2003年11月23日《人民法院报》;27、《实务性注释与学理性批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初步研习之心得》,载《珞珈法学论坛》第3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与赵钢教授合作;28、《间接否认与抗辩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载2004年1月13日《人民法院报》;29、《关于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与赵钢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30、《从本案看确立“竞合权利之确认诉讼”制度的必要性》,载2004年2月17日《人民法院报》;31、《台湾民事诉讼中合意选择法官制度透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32、《辩论主义的根据》,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33、《是否构成亲子关系应当允许推定》,载2005年7月27日《人民法院报》;34、《论拟制的自认》,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35、《诉讼时效的举证责任之分配》,载2006年3月22日《人民法院报》。36、《参与分配若干疑难问题之处理》,载2006年12月7日《人民法院报》。与梁焱合作。获“钱塘杯”执行工作新方法有奖征文三等奖。37、《论任意的诉讼担当》,江伟教授执教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筹备组编:《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38、《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所涉疑难诉讼问题初探》,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39、《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6期;40、《论诉讼信托》,载《珞珈法学论坛》(第六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1.《案外人异议制度的废弃与执行异议之诉的构建》(与朱建敏合作),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42、《改革开放与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载黄进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43、《证据裁判之下的自由裁量权》,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8月19日第5版;44、《执行异议之诉若干问题探析》(与朱建敏合作),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9月19日第6版;45、《<民事诉讼法>新修订条文之初步评析》,载齐树洁主编:《东南司法评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46、《民事抗诉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完善》,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47、《团体诉讼制度概念辨析》,载《北方法学》2010年第1期。 1、《法治与文明》,撰写第八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2、《国家司法考试应试教程》,撰写民事诉讼法部分的第一、二、十七、十九章以及仲裁法部分,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1月版;3、《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撰写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4、《证据法学》,撰写第十、十一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12月版;5、《民事诉讼法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撰写第二、三、十二、十三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撰写第一、五章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7、《民事诉讼法专论》(研究生教学指导用书),撰写第一、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撰写第四、八、九章(约7.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齐树洁主编:《民事诉讼法》,刘老师撰写第3、8、9、18、19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刘老师撰写第5章),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