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生卡不是传销,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区别于传销的是,它的盈利来源在于商家投资,让商家买卡买积分,然后把卡发给消费者。消费者持卡消费,收集积分。打着积分可以换钱的幌子,哄骗消费者。最搞笑的是,他们经常伪造网站,图片等信息,让人信以为真。比如说他那个什么狗屁董事长何老太婆,被央视采访。纯粹是假的,只要有人细心,便可以查出网站都是伪造的。我问过央视的朋友,根本没有这回事。希望大家不要相信,有的商家投了几十万进去,结果血本无归。
何开秀是北京互生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互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开秀。
何开秀创立的互生经济学理论,找到了一种能使企业实现持续盈利、消费者实现消费增值的互利循环经济机制——互生经济模式,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生产经营新模式和消费新模式。为此,她在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荣获了《互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特别贡献奖。
何开秀以《互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打造的互生系统平台成为国家分享经济实施平台,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把消费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消费资本,用消费资本的延伸应用解决企业盈利增长和消费增值问题,是消费者通过消费就能建立自主的生存、养老、免费医疗补贴的社会化保障平台。
她通过互生系统平台推出的消费福利卡是消费者福利保障的工具,通过积分转福利,解决老百姓生老病医的后顾之忧,各种养老保障从消费者日常消费积分积累而成,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建立一个伴随消费者终身的福利保障机制。
消费福利卡2014年至2018年连续5年积分转福利分红达到了100%,并且从2018年7月份开始实行年年分红,月月分配,部分低保用户通过使用消费福利卡建立了自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彻底解决了脱贫、养老、生存和医疗保障问题。
何开秀带领团队锐意创新,开拓奋进,2016年1月,互生走上中国经济新模式创新与发展峰会;3月,互生以中国经济新模式进入国家行政学院;7月,互生科技被评为中国经济新模式发展十大创新企业,同时,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2018年3月7日《中国妇女报》“中国杰出女企业家风采展示”专刊,展示了互生经济创始人、北京互生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互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开秀教授的风采。
何开秀领导的互生科技在2017年9月“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上,以122.04亿元价值排名榜单第483位,在2018年9月以152.08亿元的价值排名第474位,在2019年9月,品牌价值大幅跃升,以243.47亿元的价值排名第415位。
何开秀也荣获了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信用中国·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十大改革新闻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领军人物、中国(行业)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品牌管理杰出人物、中国经济新模式发展十大创新人物、中国商业年度优秀人物、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十大创新人物、创新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称号。
为民谋福,体现品牌价值:
何开秀搭建的互生系统平台旨在探寻新时代社会公共福利支撑点,搭建社会化的保障平台,解决消费者想消费、敢消费、还有钱消费的问题,实现消费者通过消费捡积分就能建立自主的生存、养老和免费医疗补贴计划。当消费者积分达到300分就可获互生意外伤害保障救助,积分投资达到一万分就可以享受的补贴计划,积分转福利可以实现消费者年年分红,使消费者获得“含权持股”的能力。
低保人群在条件成熟时将享受互生的慈善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低保救助。在其用互生模式设定的消费福利保障的积分收益模式中,消费者占据了积分收益的50%,是最大的受益者。
企业积分收益占10%;6%为国家税收,互生系统平台自身只收取少量的运维成本费,经营产生的大部分收益用于建立互生慈善救助基金、社会应急储备基金、消费者意外保障基金、社会安全保障(见义勇为)基金等,为国家做贡献。
互生系统平台是合法的。
互生系统平台是企业联合促销模式。互生系统本质上就是若干企业和消费者组成的大联盟。企业如此分散、消费者各奔东西,没有互生这样一个平台,他们是联合不起来的,也就自然无法协调彼此的利益。矛盾和恶性竞争也就终究难以避免。因此互生系统的存在是有社会意义的,也是合法的。
扩展资料:
企业联合促销进行方法:
1、寻找可以联合促销的品牌、达成协议;
2、寻找契合点、明确共同目标;
3、制定一个双赢的方案;
4、强有力的贯彻执行;
5、后续跟进、总结,完美谢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联合促销
何开秀是互生经济创始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行业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互生经济理论创始人,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互生经济学》著作人。
曾荣获《互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特别贡献奖,互生经济模式核心技术发明人,互生经济模式解决方案总设计师,中国杰出女企业家,北京互生经济学研究院课题组主任,北京互生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互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开秀的互生经济理论
何开秀院长提出的互生经济理论,是她通过30多年的沉淀与在30多个行业的实践中寻找出来的一套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她从商场的恶性竞争中看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危机;从科技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上看到了劳动生产力的就业危机。
从政府的社会福利管理模式上看到了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瓶颈;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上看到了解决危机的方向。
她把十几年在企业工作中发现和整理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并辞去工作下海寻找解决方案;又是一个十几年,她在30多个行业进行探索,她从不研究别人成功的秘诀,只关注失败的原因,寻找失败的根源,并找到解决方法。
向日葵(xiangrikui)(Helianthus annuus)亦称葵花。菊科,向日葵属。1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有食用型、油用型和兼用型3类。花托、茎秆、果壳、可作工业原料等。
关于向日葵,曾有一个凄美的传说。克丽泰是一位水泽仙女。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阿波罗,她深深为这位俊美的神所着迷,疯狂地爱上了他。可是,阿波罗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丽泰热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罗能对她说说话,但她却再也没有遇见过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视着天空,看着阿波罗驾着金碧辉煌的日车划过天空。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阿波罗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这样呆坐着,头发散乱,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阳。后来,众神怜悯她,把她变成一大朵金黄色的向日葵。她的脸儿变成了花盘,永远向着太阳,每日追随他,向他诉说她永远不变的恋情。
性昧 甘、平,无毒。
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油酸甘油酯、亚麻仁油酸甘油酯及少量软脂酸、硬脂酸等。茎的灰分含多量碳酸钾。
功用 平肝祛风,清湿热,消滞气。种子油可作软膏的基础药。茎髓为利尿消炎剂。叶与花瓣可作苦味健胃剂。果盘(花托)有降血压作用。
[头离眩晕]
鲜果盘30~60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
[妇女经期下腹痛]
葵子盘 (干品)30~60克,水煎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
[小便淋痛 (包括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等),妇女白带]
向日葵茎连白髓15~30克,水煎2~3沸(不要多煎),一日2次分服。
[哮喘]
鲜花盘30~60克,水煎服。
[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
向日葵茎连白髓30~60克,水煎去渣,加入白糖,一日2一3次分服。
[胃痛,疝气病]
向日葵花盘60克,水煎服。
[背疽、脓头多、乳腺炎]
葵花烧存性,研细,以麻油调涂于患处。另用鲜花60克,以酒水合煎服。
[脚转筋 (腓肠肌痉挛)]
鲜向日葵茎心白髓30克,伸筋草30克,煮猪爪吃
学名 Helianthus annuus
科别 菊科
别名 太阳花
原产地 北美洲
形态特征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摆饰,她的种子更具经济价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爱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种可分为〃一般观赏用〃品种或〃食用〃品种,一般观赏用品种特征为植株较矮小,通常不超过半公尺,因此适合栽种於盆栽中;食用品种则植株较为高大,种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长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
繁栽要点 以种子方式繁衍后代,播种时以泥炭土为宜。向日葵对光线要求度较高,对温度则忍受范围大,适合温度摄氏15-30度,但仍以夏季生长较为迅速。由于光线需求度高,新陈代谢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经常灌溉浇水,保持土壤之潮湿,夏天可每天浇水。以有机肥拌入培养土中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视植株状况追加化学肥料。
凡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
方舟子
法学教授刘大生近日寄给我几篇文章,有的是法学文章,也有的是杂文。其中有一组他写于1998年的文章《关于向日葵的陈述及对话》,大意是说经过他自己专门的观察,发现向日葵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其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从逻辑上看向日葵不可能转动,“那么粗硬的东西,怎么好随意转动呢?”;所有的工具书只 说向日葵转而不说它如何转,说明编撰者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囊中羞涩”,“肚里 无货”,根本说不出来。但是所有的工具书和教科书都说向日葵是向日的,欺骗了 全世界60亿人。他写了一篇《向日葵如何向日?》的文章揭穿这个大骗局,投了几 家报刊,都未被接受,只好拿到网上发表,也没有引起反响。他觉得很悲哀,“为 了反愚昧、反欺骗、反荒唐”,想在网上再次发表,呼吁“向日葵仅仅向东,向日 葵并不向日。中小学教师们,文学家们,科普作家们,工具书的编撰者们,请您们 慎重,不要再愚弄全人类了。”
其实只要观察过向日葵的人,都难免有同样的困惑,虽然未必像刘教授那愤
怒。比如作家张抗抗写过一篇散文《向日葵》,她在天山脚下发现一大片背着太阳的向日葵,在夕阳西下时,“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不由发出一连串的疑问:“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家的阳台上曾种过一株向日葵,我也曾奇怪它怎么是一动不动的,没有像儿歌唱的那样“葵花朵朵向太阳”。不过我没有那么多疑问,只把原因归咎于没把向日葵种好。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在1510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万历年间又由传教士传入中国。西方博物学家都注意到向日葵的向日性,明末清初的学者在记载向日葵时,也都特别提及其向日性,1688年出版的《花镜》说得更是详细:“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一、二丈,叶大于蜀葵,尖狭多刻缺。六月开花,每杆顶上只一花,黄办大心,其形如盘。随太阳回转,如日东升则花朝东,日中天则花直朝上,日西沉则花朝西。”中国原来的葵指的是葵菜,也有向日性,唐宋诗人曾反复吟咏,如杜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藿的意思是豆叶)梅尧臣《葵花》诗:“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翳之。”刘克庄诗《葵》:“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木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可见自古以来“葵”就与“向阳”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怀疑向日葵的名称由刚传入时的“丈菊”、“西番菊”而改叫“向日葵”、“西番葵”,即与其向日性有关,以致现在说的“葵花”变成专指向日葵,甚至使 某些注家误以为唐宋诗人所说的葵花也指向日葵了。
那么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难道这真是一个几乎愚弄了所有人的大骗局?答案是:要看处于什么生长阶段。像工具书那样笼统地说向日葵“常朝着太阳”,是不准确的,这是引起无数人的误解、张抗抗的疑惑和刘大生的愤怒的原因。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的跟随,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 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 东方了。刘大生、张抗抗观察的是已盛开的向日葵,所以只看到它们一动不动地面向东方。
绿色植物向日,实际上是为了充分地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向日性实际上是向光性。古人虽然很早就注意到植物的向日性(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注意到,曹植《求通亲亲表》说:“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但只将之解释为“物性”,用来做比喻,却没有想到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其奥秘。最早研究植物向光性的是——还会有谁——生物学之父达尔文。他在随贝格尔号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鸟,为了喂养这些鸟,又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但后来几十年间,达尔文忙着创建进化论,直到其晚年,才着手进行
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光性的问题,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这些实验结果。达尔文是用草的种子做这些实验的。草的种子发芽时,胚芽外面套着一层胚芽鞘,胚芽鞘首先破土而出,保护胚芽在出土时不受损伤。达尔文发现胚芽鞘是向光性的关键。如果把种子种在黑暗中,它们的胚芽鞘将垂直向上生长。如果让阳光从一侧照射秧苗,胚芽鞘则向阳光的方向弯曲。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或用不透明的东西盖住,虽然光还能照射胚芽鞘,胚芽鞘也不再向光弯曲。如果是用透明的东西遮盖胚芽鞘,则胚芽鞘向光弯曲,而且,即使用不透光的黑色沙土掩埋胚芽鞘而只留出尖端,被掩埋的胚芽鞘仍然向光弯曲。达尔文推测,在胚芽鞘的尖端分泌一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是这种信号物质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
达尔文的发现随后引起了生物学家们浓厚的兴趣。1913年,丹麦生物学家波义森-简森(Peter Boysen-Jensen)进一步验证了达尔文的推测。他切下胚芽鞘的尖端,在切面上放上一层凝胶,再把尖端放回去,胚芽鞘的向光性保持不变。但是如果在中间放的不是凝胶而是不通透的云母片,向光性就消失了。而且,只有把云母片插在切面背光的一面,才会防止向光性,如果是插在向光的一面,则向光性正常。这就表明信号物质是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胚芽鞘背光的一面,使那里的细胞生长速度要比向光的一面快,导致弯曲。1918年帕尔(A. Paal)证实了波义森-简森的结果。他在黑暗中切下胚芽鞘的尖端,用光照射该尖端后再放回胚芽鞘的切面,但是放的时候偏离中心,放在一侧,他发现胚芽鞘生长时就往另一侧弯曲。
1925年索丁(H. Soding)发现,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则胚芽鞘的生长受抑制,但是如果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回去,则胚芽鞘的生长恢复正常,表明胚芽鞘尖端含有刺激细胞生长的信号物质。1926年,一名荷兰研究生文特(Fritz Went)用一简单的办法分离出了这种信号物质。他切下燕麦胚芽鞘的尖端,把它放在琼脂上放数个小时,然后把琼脂放到胚芽鞘残部,发现琼脂能刺激胚芽鞘的生长,表明有能刺激生长的物质从胚芽鞘尖端渗透到了琼脂中。这种物质后来被称为生长素。两年后,文特发明了一种办法定量地测定生长素的活性。他把渗透了生长素的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残部的一侧,在黑暗中,燕麦胚芽鞘将向另一侧弯曲。如此在黑暗中生长一个半小时后,测定胚芽鞘的弯曲度,越弯曲,则说明琼脂中含有的生长素活性越强(比如说,用的胚芽鞘尖端越多),这种测定法后来被称为燕麦测试法。文特也发现,是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植物的向光性。让光从一侧照射胚芽鞘尖端,然后将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两块琼脂上,在原来背光和向光的一侧各放一块。几个小时后用燕麦测试法分别测定这两块琼脂所含生长素的活性,发现背光的那块几乎是向光的那块的两倍。
那么这种生长素又是什么化学物质呢?可惜的是,胚芽鞘尖端所含的生长素的量实在是太少的,没法将之提取、纯化和测定其化学结构。科学家们只能用从其他来源提取的物质用燕麦测定法测定其生长素活性。1931年,荷兰科学家科格尔(Fritz Kogl)和哈根-史密特(Arie J. Haagen-Smit)首次从人尿中提取出了一种能刺激植物生长的物质,称之为生长素A(即三醇酸)。科格尔后来又从人尿中提取出了几种生长素,其中活性最强的是β-吲哚乙酸,这种物质实际上早在1885年被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了,只不过人们当时不知道它是一种生长素。β-吲哚乙酸成了人们所发现的第一种真正的植物生长素,也是最主要的生长素。现在我们从分子水平上对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有许多细节仍然搞不清楚。简单地说,是这样的:光(以蓝光最有效,用微弱的蓝光照射一、两秒就能引发向光性)照射到芽的尖端,被光受体(某种蛋白质,包括一种被称为趋光蛋白的黄素蛋白)吸收,激发生长素的合成。光同时刺激在向光面和背光面的生长素的合成,但是背光面的生长素合成量要高三倍。在芽尖合成的生长素经由维管组织向下传输,与细胞膜上
的蛋白质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壁拉长。由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较高,导致背光面的细胞被拉得较长,从而朝着向光面弯曲。生长素还有许多特性,其中一种是:如果含量太高,它将抑制而不是刺激植物的生长。
现在我们再回到向日葵。显然,向日葵的叶子和花盘之所以能朝着太阳转动,不必像刘教授设想的那样“除非在它的脖子上安装一个轴承”。在阳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也就是东方。 在花盘盛开后,向日葵也停止了生长,而把花盘固定朝向东方。为什么最后要面向东方而不是其他方向或朝上呢?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向日葵的繁衍有益处。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温,如果温度高于30摄氏度,就会被灼伤,因此固定朝向东方,可以避免正午阳光的直射,减少辐射量。但是,花盘一大早就受阳光照射,却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而且在寒冷的早晨,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盘成了温暖的小窝,能吸引昆虫在那里停留帮助传粉。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已足以消除刘大生、张抗抗以及某些观察过向日葵的大人、小孩的困惑了。他们不轻信常识,能够自己做观察验证,敢于挑战权威,这是难能可贵的。可惜的是他们的观察既不系统也不细致,又没能查阅足够的专业资料,因此疑惑不解,甚至匆忙地得出了受骗的结论。在科学问题上,仅有探索、怀疑精 神是不够的。当然,一些辞书、科普文章不严谨的甚至错误的说法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应该做出相应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