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万维

2023-02-16 09: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万维

农业类核心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等。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年—2023年)共有顾问2人、编委52人。

二、浙江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三、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麦类作物学术专刊。

据2018年12月《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麦类作物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2人,委员57人。

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

五、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1985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4月《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工程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20人、海外委员18人、顾问委员15人、编辑5人。

熊德平的科研成果

(1)《农村科技咨询》,编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2)《统计学解题分析》,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3)论统计数字的全面质量管理,《江苏农垦》,1990年3期。(4)《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5)《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6)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7)论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涵义,《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8)投资项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标的含义及计算范围浅析,《江苏农垦科技》1993年统计专辑。(9)论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建立与建设,《高教研究》1993年2期。(10)扬州集贸市场发展与现状分析,《扬州工商》1993年,扬州集贸市场研究课题专辑。(11)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1993年版。(12)《江苏三高农业概论》,撰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投资地位与职责,《投资经济》1994年3期。(14)《企业经营管理学》,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5)《西方经济学》,参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16)《现代农村经济学》,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17)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三高一创”农业,《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6期。(18)广陵区第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及其对策建议,《理论与实践》1996年2期。(19)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第4期。(20)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扬州大学税务学报》1997年4期。(21)《企业经营管理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22)市场发育与企业组织创新,经济体制改革》1999(S1)。(23)论创新‘创新体系’,《求是学刊》1999年1期。(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涵义与政府职能,农业经济》2000年10期。(25)论农业早我国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影响》《农业经济》,2001年第5期。(26)企业理论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发,《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27)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内在动力的经济学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28)利率决定:马克思利率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率理论比较,《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期。(29)《现代农业经济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0)现代农业经济学:涵义与构建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3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2002年11期。(32)WTO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与调整关键和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33)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2002年第8期。(34)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农村经济》,2002年7期。(35)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扬州大学学报(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3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38)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6期。(3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定义与建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40)市场经济中“法”与“德”的经济学解释》《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2期。(41) 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同年10期全文转载。(42)我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43)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44)论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45 )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问题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4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47)《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参著.(48)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6期 。(49)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培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50)农户信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运筹与管理》2004年第5期 。(5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约束与支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4期 。(52)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53)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期。(54)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 。(55)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9期。(56)《农村金融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57)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调研-实践——扬州市社会科学课题成果集》黄山出版社2005年。(58)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 《重庆社科规划要报》2005年第1期,总第1期。(59)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2006年1期《农村经济》。(60)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农村经济》2006年2期。(61)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中国软科学》2006年2期。(62)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2期。(6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参考》(秘密)2006年3期。(64)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06年3期(机密)。(6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生产力研究》 2007年2期。(66)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发展战略与思想认识,《开发研究》,2007年1期。(67)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68)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9期。(69)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经济地理》2008年5期。(70)“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统计研究》2008年4期。(7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2) 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创新——基于形象与流程再造的视角,《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73)加快产业组织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软科学要报》2010 年1期,总168期(7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75)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76) 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3-2008年时序数据的分析与检验,《世界农业》2010年11期,P29-33(77)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经济地理》2010年12期;(7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基于1983-2009年数据邹检验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2期P61-67(79)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汇编(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80)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效果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12期p84(8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2011.6p16-22(82)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8p57-61(83)地理标志保护、特色优势产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闽浙两省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9p47-52(84)尹成杰主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第一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篇:中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2/2(85)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2-2009年的实证。中国软科学,1/3;2011.10。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86)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贡献的综合估计。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87)中国地区科技效率的组合测度研究。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88)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基于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顾与总结。税务经济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2.(89)企业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审计与经济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双月刊,三月)P89-97,2/2(90)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化同步战略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闽台关系研究,内部资料,季刊,2011年3期,3/3(91)无效率损失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现代财经。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92)黄祖辉主编《中国三农问题解析: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p212-228)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93)程刚编著《新城发展路径选择》的《第22章财政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第23章金融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94)程刚主编《中国撤县建区的新探索:宁波鄞州模式实证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95)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台湾研究》2012年第2期,3/3(96)中国金融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视角《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3期(97)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98)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8期(99)地理标志保护视角下的山区特色产业现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100)人力资本、就业状况对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影响 《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11期(10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 (102)

农业类核心期刊哪些审稿快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湖北农业科学 33.自然科学版2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玉米科学5. 中国农机化 S3. 浙江农业学报 29.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土壤学报 2.麦类作物学报 4. 农机化研究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18. 新疆农业科学 34. 江苏农业学报 2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中国水稻科学 3.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5 农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核农学报 11. 广东农业科学 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4.自然科学版 8. 生态环境 10.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3.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 水土保持学报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自然科学版 30. 中国农业科学 2. 中国农学通报 20.杂交水稻 6.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土壤肥料(改名为. 江苏农业科学 25. 土壤通报 5.棉花学报 7.自然科学版 5,农作物 1.作物学报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中国水土保持 1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中国棉花 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大豆科学 9. 扬州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中国土壤与肥料) 9. 西北农业学报 2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华北农学报 4.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 贵州农业科学 3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上海农业学报 19.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种子10.作物杂志 14. 农业工程学报 2. 西南农业学报 14. 水土保持通报 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 4.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 1. 节水灌溉 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