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学报

2023-02-16 07: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学报

是的。《复合材料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中文版月刊。复合材料学报发表被公认为业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非常厉害。

复合材料学报的介绍

《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200 多页/期)。

陈祥宝的个人经历

陈祥宝,男,江苏常熟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55岁当选)。1956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鲁汶大学博士。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长,自然科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复合材料首席专家,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复合材料学报”副主编、“材料工程”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哪个大学的空气动力学比较好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比较好。

学校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0年底,馆藏印刷型书刊资料累计达249万册,引进数据库总量达65个,电子图书总量达163.3万种,外文电子期刊达1.2万种;图书馆加入了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工信部七馆联席会、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等,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100余所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中国学术期刊中和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CA、INSPEC、AJ、Aerospace(IAA、STAR)收录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多家数据库和检索刊物的收录刊源。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

《大学英语》

《航空知识》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空气或其它气体中运动时而产生各种力。空气动力学为流体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力学,特别讨论在马赫数大于0.3的流场情形。

空气动力学因为讨论的状况接近真实流体,考虑了真实流体的黏滞性、可压缩性、三维运动等特点,所以得到的计算方程式比较复杂,通常为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式形式。这种方程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难以求得解析解的,加之早期计算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当时大多是以实验的方式来求得所需的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大量数值运算来求解空气动力学方程式成为可能。利用数值法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求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得到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从而省去了大量的实验成本。由于数学模型的不断完善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可以采用电脑模拟流场的方式来取代部分空气动力学实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1年1月,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联,在与苏联谈判援助中国建立航空工业时,就将发展中国的航空高等教育及聘请苏联专家事项作为重要内容。同年3月全国高等学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对国内大学原有的航空工程系、科作了初步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厦门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原中央工业专科学校航空科和华北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工业学院(即北京理工大学)航空系。1952年5月,根据周恩来总理要办专门的航空高等学府的指示及中央军委作出的决定,中央教育部又制定出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同年6月中央重工业部、中央教育部决定,并经国家财经委员会批准及中央军委同意,正式筹建北京航空学院。 1952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即北京理工大学)的基础上,汇集了沈元,屠守锷,王俊奎,林士谔,陆士嘉,伍荣林等一批高水平学者,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1959年,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16所高等学校开始试招中国自己的研究生,其中包括北航。1960年增设航空核动力、航空工艺和工程物理系,1961年又设立飞行器自动控制系。至此,北航已设立了10个系35 个专业。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1978年又恢复研究生招生。1978年7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1月恢复制造工程系的建制。1984年,北航被列为全国“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所高等院校之一;同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全国22所大学之一。 科研机构 截止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1个国家实验室、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和3个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国家实验室 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863”高技术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航空可靠性综合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新技术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仿真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电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北京市高技术实验室、“复杂系统分析与管理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运行应急保障模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所 航空探测研究所、 ATE技术研究所 、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外国语言研究所 、设备工程研究所 、管理系统工程研究所 、机器人研究所 、设计制造自动化研究所 、制造工程研究所 、软件工程研究所 、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飞行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固体力学研究所 、飞行设计研究所 、飞行控制与仿真研究所 、热动力研究所 、电子综合系统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 、 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测控技术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空间法研究所、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研究中心 BUAA-CAST研发中心、微传感器技术中心、 直升机研究中心 、微电子研究中心 、GPS工程研究中心 、隐身与反隐身研究中心 、 风切变技术研究中心 、石化工程高新技术开发中心 、 飞行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 、测探技术研究中心 、空中交通管制研究中心 、螺旋桨研究与发展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软件科学研究中心 、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中心 、 机器人研究中心 、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微小型航行器研究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研发中心、电磁兼容与电磁安全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四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入驻北航。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已成立五大研究中心,即由材料疲劳和断裂领域国际顶级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罗伯特·里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自然材料仿真研究中心;由世界核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放射性核束之父”的谷畑勇夫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宇宙核物理交叉研究中心;由国际著名数据库专家、英国爱丁堡皇家学院、苏格兰皇家学院院士樊文飞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研究中心;由清洁能源领域世界著名科学家约翰·温德尔·福尔摩斯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清洁能源系统与材料研究中心;由国际骨生物力学及骨科植入物领域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郑诚功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国际介入医疗器械转化研究中心。学会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可靠性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分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图像分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居于国内高校前列,有40多项科研成果具有开辟意义;该校研制发射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自2001年至2013年,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49项;特别在2005年至2013年,该校连续7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23.23亿元,6项成果获得国家奖励,3位教授及其团体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批5项973项目、12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237项面上项目,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并获嘉奖。以“3D打印”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月宫一号”实验装置取得实质进展,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参与的发现四夸克物质Zc(3900)被评为2013美国《物理》杂志年度研究热点、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两篇文章分别名列ESI近两年热点论文和材料领域近十年高引用论文。标志性成果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GRAPH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复杂工程系统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六方铁磁体的稳定磁结构耦合及其可控磁功能特性 馆藏资源 截至2010年底,馆藏印刷型书刊资料累计达249万册,引进数据库总量达65个,电子图书总量达163.3万种,外文电子期刊达1.2万种;图书馆加入了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工信部七馆联席会、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等,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100余所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中国学术期刊中和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CA、INSPEC、AJ、Aerospace(IAA、STAR)收录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多家数据库和检索刊物的收录刊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复合材料学报》《大学英语》《航空知识》《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