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求是杂志党员来信发的了吗

2023-02-16 07: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求是杂志党员来信发的了吗

《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月刊,主要发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最新动态,以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杂志以“求是、实事求是”为宗旨,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问题,报道党和国家最新动态,深入分析当前热点话题,反映全国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工作,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等。

求是杂志 怎么样

我小时候在我家看过这个杂志,从网上找到的介绍——
《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刊物
求是杂志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担负着全面系统地宣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面系统地宣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

张全景的个人生活

退休概述他1946年参加工作,1949年入党。50多年间基本都从事组织工作,无论是资历还是组织工作经验,都深受同行敬重。1999年从中组部部长位置上退下来时,中央领导找他谈话,他谈到退休生活用了四句话:学习为主,调研为辅,适度锻炼,继续贡献。老党员敢说真话一位记者说起一个县有11个副县长,问张全景怎么看。他脱口而出:“官多为患。”此话立即被作为“重中之重”报道出来,随后国内外上百家媒体竞相报道,引来一片热议。绝大多数人投以敬重之情:“这位老党员敢说真话!”也有个别人说,“这话怎么在位的时候不讲呢?”其实,张全景还是中组部部长时就讲过多次,只是没有被公开报道并热炒起来而已。张全景没想到这么一句话竟让他成为媒体的焦点,为此感慨赋诗一首:“文章讲话万千言,莫如四字波浪翻,惹来众议说长短,赤诚为党在心间。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张全景是位随和的老人,一口浓浓的山东口音,说话不紧不慢,慈祥的脸上总挂着友好的微笑。1985年在山东省委组织部工作时,张全景曾前往临沂农村考察。这个地区13个县中就有7个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不通电、不通汽车、不通广播、吃水困难的现象比比皆是。通过整整17天的考察,张全景写出了《农村要致富,必须建设好支部》的调查报告,次年又在这里召开了全省贫困村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因为班子的强化,80%的村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5年这个地区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1991年调到中组部工作后,张全景仍时时牵挂着临沂的发展,但因工作繁忙始终未能成行。2001年5月,张全景沿着十多年前考察的路线走了一圈。他发现,临沂市为选好村党支部书记,许多做法都非常好,一是内举,让党员和群众代表推荐,特别是从退伍军人、回乡知青、科技带头户中推荐。二是回请,把村外或在乡镇企业等部门工作又适合的党员请回本村任职。三是公开选拔。回到北京后,他连夜赶写了调查报告《沂蒙巨变看党建》,概括总结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规律。报喜也报忧2002年,张全景前往甘肃省庆阳地区调研。这是当年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许多县还处于贫困境地。回到北京,张全景不顾多日疲劳,连夜赶写了一个向中央汇报的材料,包括针对地下资源、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央应给予支持等。他实事求是地谈到了许多在地方普遍存在却不怎么敢碰的敏感问题,比如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庆阳地区丘陵占60%左右,干旱少雨,如不种树种草,恶劣的生态环境很难改变。但原定8年不变的政策,两年就变了,2004年前庆阳种植的45万亩林地没有享受到退耕还林的优惠。材料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纷纷批示,庆阳市领导专程赶到北京来感谢张全景。张全景说他的最大收获是从调研中学到了辩证法。建设新农村不能用一个模式,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发展思路及方法。2001年5月,张全景在河南省南街村转了又转。这个村在外人看来仿佛是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进大门就看见一行大字:共产主义试验小区。村党组织战斗力很强,把经济和政治统一起来抓,整个村实行统一核算,走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同时要求村民们学雷锋、学毛泽东著作、唱革命歌曲。村子里塑了一个毛泽东雕像,民兵24小时站岗。张全景觉得很有意思,问站岗有什么用?村党委书记说,站岗就是训练的方式,民兵24小时巡逻,流窜犯根本就不敢来,村里的治安非常好。2003年,张全景主编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一书,书中介绍了100多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采访中,张全景不止一次谈到了这个高尚的群体,特别谈到原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他说,这是一个全心全意带领农民致富的典范。1961年的华西村,人均分配只有53元,而现在华西村家庭存款最少100万元,最多的上千万元。华西人为什么能够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呢?张全景总结说:“吴仁宝和华西的党员干部几十年如一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吴仁宝常用家有黄金数吨,一日不过三顿;高楼大厦独占鳌头,晚上睡觉只占一个床头教育干部遏制私欲。”正直的老党员退下来之后的张全景看大量的书,不过全是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记者开玩笑说,别说年轻人看这种书的很少了,就连退下来的不少领导干部整天也忙着别的事,哪有时间看这类书?张全景却认真地说:“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书是富含真理的,里面阐述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变不了的。今年我在《求是》杂志上发了两篇文章,一是《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吗?》,二是《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列著作的学习》,反响很好。”张全景部长,这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一腔赤胆忠心,同时对个别现象深怀忧虑。说到有些领导干部觉得自己收入不高时,他说:“我现在生活得很好啊!有一段时间听说还要调整工资,我就说我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已经够用了,不能再高了。”他曾多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干部要过“五关”:名位、权力、金钱、美色、亲情。曾经身为中组部部长,可谓位高权重,他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有4个孩子,只有一个当年随他调到北京,问他为什么不把其他3个孩子调到北京呢?老部长一板一眼地告诉我,按规定只允许调一个呢。张全景从不允许家人利用他的关系和影响谋取个人利益。他老伴年轻时一直在农村当社员,50多岁才转成城市户口,就是一个家庭妇女。社会兼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编修指导委员会顾问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发展中国论坛(CDF)顾问

《求是》杂志是谁题写的刊名?

是邓小平题写的
198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原则,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委托中共中央党校创办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总的指导思想: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全面地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改革总揽全局,防止僵化和自由化。刊物的读者对象是县以上干部和理论宣传工作者。
《求是》杂志于7月1日创刊,邓小平为《求是》杂志题写刊名。中共中央原来理论刊物《红旗》在6月16日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