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录比

2023-02-16 05: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报录比

你好,现在考研基本不会出现你所说的排外现象,现在考研的要求和操作流程也很严格,基本上最后录取也是按照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来的,而且有些学校初试和复试成绩占的比重也不一样。湖南师大今年学科历史方向有22个人进复试,最低分330分。希望能帮到你,勤、思可以去咨询。

谁今年考上了【湖南大学】或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求此次考研经验?帮帮忙咯

关于考研的具体经验和复习过程,LZ可以百度一下“考研网”和“中国教育在线”,里面有很多资料和经验供参考!关于湖南的湖师大、湖大、中南等学校的选择报考,我倒是可以谈一谈:
湖南师大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历年属于热门专业,每年报录比大概120(以上):20(以下)的样子;湖南师大的古代文学属于B+,现当代文学属于A,所以比不上现当代文学的专业水平;湖师大古代文学虽然是湖南历史最永久的,但是现在没落了,一句老话说就是“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反是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后来居上(据说湖师大人才都被这两所学校挖走了,特别是中南大学05年成立的文学院,现在学术活动搞得风风火火,湖师大文学院反而死气沉沉,中南毕竟是211、985教育部直属,发展经费充足啊!);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关于考研调剂(莫怪说话不吉利,每年基本上大半考生都是调剂的),报考985自主划线院校的调剂生比非985院校更加有利,也就是说,报考湖大、中南的古代文学即使没有上学校的线,调剂起来,也比报考湖师大的调剂生要更有优势!
所以,LZ若要报考,可以试着报考中南和湖大的古代文学(湖南大学更强一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具体LZ可以到其网站上看看!

湖南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分享?

一、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1级文博专业的研究生,本科是一所普通二本公办高校,本科专业是经济大类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21年3跨从二本上岸985院校,很高兴跟大家分享自己备考南大文博专业的经历。

二、择校原因

在择校上主要考虑:地域、家庭原因、专业背景、学校报录比和题型等一些因素;

确定好报考文博专业后,我将考试当年招收文博专业硕士的学校列出来,先做地域上的筛选,然后将有关院校在报录比、历年真题等方面进行逐一对比,最后选择湖南,主要是湖南离家近,而且真的好爱湖南美食。

三、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我的复习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三下学期寒假开始到暑假前打基础,我大致确定了自己跨考历史学,但是具体哪个方向没有想好,于是英语方面练习长难句分析,划分句子成分,查询生僻词汇与短语,翻译,对照译文。专业课方面,先看中国通史纪录片100集,对于历史有一个通读,培养史学基本素养,开始通读相关历史类书籍,类似于看小说一样。当然,这其中遇上了疫情,我的进度也放慢了很多,这段时间只能是一个考研萌芽期。5月底,学校开学,我利用课余以及周末时间去图书馆开始加快进度,当然还是继续之前的内容。

第二阶段:暑假期间,我基本确定了报考院校与英语一二的选择问题,英语开始接触英语真题,阅读理解,新题型,作文,翻译,完形填空,开始分模块练习,专业课我开始翻阅专业课书籍,整理笔记,分模块整理真题。

第三阶段:秋季9月开学到10月,我的学习中心转移到专业课学习上,开始背诵默写整理的笔记,英语隔几天做题。

第四阶段:11月开始我开始翻阅政治,刷1000题,专业课继续背诵默写,然后再整理,英语过几天整篇做真题(包括作文),英语相比占据了较少时间

第五阶段:12月份,我开始默写专业课真题,政治看肖八肖四,,可能一周做整套真题。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6月之前:收集资料,初步浏览相关参考书、教材。

6月-10月:按照课程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分析、记忆。

11月:复习串线知识点,按照考试题型再次精准记忆知识点。

12月:查漏补缺,最后复习。

考场上:不要慌张,心态平稳。

英语二

英语我开始的比较早,寒假的时候开始背单词,但是这个时间段背单词比较散,主要看自己心情。背单词的时候我也听单词课,正式开始就是在三月份,每天背单词,因为单纯背单词我容易背不进去,所以我就开始通过真题背单词。从1994年的真题开始做,每天一篇。最后两年的留着在12月份自己模拟考。做题的时候不要追速度要质量,一边做题的时候一边把不会单词勾出来。然后第二天背前一天不会的单词,做完题以后一定要复盘,把题目和文章的每句话要弄懂,一定要读懂题目和文章这个很重要。英语阅读中会有很多同义词替换的出现,这个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积累。完形我是没有练习的,作文等到十一月份听作文课,然后自己可以试着写作文。

最开始我先做了一套真题看一下自己的水平,结果很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的自信心。于是我便踏实地从基础开始学起,背朱伟的恋恋有词、学何凯文的长难句、看唐迟的《阅读的逻辑》以及背王江涛的作文,在夯实了一定的基础后,也就是在十月份左右,我开始再次接触真题,开始的时候还是错的很多,之后看了唐迟讲阅读的视频(朋友分享的资源),慢慢地做阅读的时候就开窍了,到最后四篇阅读最多错三个。

其实对于英语的学习,因人而异,也并不是一个老师的讲法就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我想说的是,大家可以在前期多找几个老师的视频看一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择一而终(不要今天看这个老师,明天看那个老师),最后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同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背单词!因为这是英语做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再加上做题的技巧,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我每天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所以综合来讲对于英语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要尽量早点开始准备,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买个网课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保证自身英语成绩不拉分的情况下自己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单词方面:2月初开始每天学习朱伟老师的恋词5500视频课2个,暑假前期视频课过2遍;同时每天坚持背诵1个unit单词,不断反复直到初试当天。同时在真题训练中也会将遇见的生词做一个整理,每天背诵结束后翻看生词本加深印象。

语法:五月份过了一遍田静老师的语法课。

阅读:主要在7、8月份,每天一篇阅读真题训练及详细解析,辅助有唐迟老师的阅读解析课程,严格掌握做每道阅读题的时间;直至考研初试当天,历年真题阅读过3遍。

翻译:选择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程;

写作:选择了王江涛老师的写作课程,根据课上相关内容,自己对历年真题的大小作文都有自己的一个模板;到了11月份之后,背诵自己所整理的写作模板,避免随大流跟其他同学使用同样的模板。

(2)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1. 复习不宜开始过早,开始过早容易造成后期疲惫、厌学。但也不宜过迟,11月开始临时抱佛脚会打乱自己其他学科复习进度。

2. 一般而言,暑假政治就该开始复习了,从精讲精练、1000题一步一步打基础。注意:这时候不要机械背诵,而是主攻选择题,理解并增进熟悉感。

3. 10-11月1000题二刷1000题,如果需要可以重新买本新的。

4. 11、12月肖八、1000题选择错题重点翻阅、记忆,肖四精做、整理答题答案便于自己记忆(肖四可结合市面上考研政治老师押题,其中重合的选择、大题重点关注,一些小众话题可忽略)。

七月份开始看涛涛老师的强化班网课(说实话就是听一乐,听完了就忘了, 但好像不听也不行)并配合肖老 1000 题,做完了之后又把 1000 题里的错题做了一遍,这样就到了考前肖八出的那段时间,肖八出之后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好一点的政治选择题都做了(肖八、腿六、徐八等等)肖八还把错题也做了一遍,这时候基本可以稳定在每套 30—35。我直到这时候还没开始背书!考前肖四出来后!我才开始背书,买了一份肖四整理版,就是划出来一些关键句的版本,这个整理版对我这种高中学了政治的文科生来说还不错,他把固定的一些话语和专业的句子整理出来了,背这些就可以,大大减少了背诵量,考前大概背了两遍。

专业课学习先讲专业课参考书吧,社科大是没有发布过官方参考书的,我是对比其他学校以及社科大真题来决定的参考书,即张之恒老师《中国考古学通论》、李晓东老师《文物学》、马工程出版的《博物馆学概论》以及社科大独有的郑欣淼老师的《故宫学概论》。每个书的封面我放在下方,《故宫学概论》这本书的不同版本都可以,不局限于我放的这个版本。

因此,有了自己一战的经验教训,在二战准备期间,我把自己学习的重心都放在专业课上(平均一天学习九个小时,有六个半小时都在背诵专业课)。一战时搜集的资料和整理的真题也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到临考试前,我的专业课一共背诵了有七遍左右。山大文博要考的主要参考书目有《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文物学概论》(李晓东)、《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考古学概论》(马工程教材)这几本,但从真题分布来看,以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知识点为多,这其中又以考古学的内容最为重要,并且山大考的东西都比较细致,总有那种出其不意的感觉,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把知识点吃透抓牢,进行全面地背诵。

我不太建议整理那种非常细致的笔记,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的时间都很紧张,而且大多数都是在校生,学校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处理,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需要的各种资料搜集好并打印出来,了解各种知识点(因为并不是所有知识点学校都会考,所以需要自己筛选重点),然后在笔记上列出提纲,标明页码,有目的性地查找、背诵。

3-6月专业课上面,这一阶段整理了《博物馆学基础》《考古学概论》的框架及笔记。由于之前对大部分参考书都学过,所以我这一阶段重点学习了考概。

7-8月 这一阶段重点看专业课,同时整理了上海大学文博和复旦大学的真题。专业课上面把所有的参考书全部列出框架,整理笔记。由于上大真题很少,所以我有一个专门的真题集,里面整理了上大初试和复试的真题。并且把所有的能找到的复旦文博真题全部分类整理下来,当然一开始并没有全部写答案,而是边复习边继续整理答案,并在后期的过程中逐步补充。

9-10月 需要开始背书了,背书以专业课为重,刚开始背书可能会比较慢,也无需焦虑,后面会越来越快,尽量多刷几遍,同时要坚持整理真题。进行专业课模拟练习,直至考试,大约能做二十套模拟题。

11月份 专业课仍旧是背书,轮番背,同时背真题,还有其它的资料;要注意看老师的论文,我是找到了上大文博所有老师的论文来看。并且坚持做模拟题。

12月份 考试前一定要模拟数次,上海大学题目量还是挺多的,考试时留有思考时间较少,模拟时间定在上午,严格按照正式考试时间进行,做完题去查找资料,完善答案,大约三四天进行一次模拟。

专业课的书: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考古学概论》编写组:《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这本书考的会比较少,主要是前两本书最重要),然后博物馆我建议可以再加一个《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博物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四、复试准备经验

文物学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或文物保护学或文物保护材料

复试形式灵活,最近几年存在些许差别,所以具体我做详细的说明以免耽误大家,不过一般为笔试+面试,笔试的复习建议还是专业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二次梳理复习,面试会考察英语能力,三个方向分开面试,我们那年是有自我介绍以及老师提问,自我介绍也是可以提前自己多找人练习一个是培养语感另一个是体验临床发挥。

文博专业目前在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部分师资信息仍在文学院官网。

五、写在最后

考研是个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事情,它喧闹又孤独。喧闹在于有一群和你一路前行,奔着一个所谓的“研究生”的称谓不断奔跑的人,孤独在于,大家各自为了各自的前程而奔赴,未来没有谁能替谁做主,只有自己一个,对自己负责。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有觉得很崩溃的时候。这时候,你别放弃,再坚持一下,或许成功就在前面等你呢。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学科教学(历史), 1.录取分数中初试与复试各占百分之多少? 2.复试各项占百分

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上国家线人数 录取人数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5    4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31    19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    中国史    112    40

005    历史文化学院    060300    世界史    15    14

005    历史文化学院    1202J1    文化产业管理         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